从“非吸嫌犯”到“比特币逃亡者”:案件的时间线事情得从2017年说起。那年天津蓝天格锐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爆发,作为主要嫌疑人的钱志敏,用集资来的钱买了6.1万枚比特币,转身逃去了英国。这一躲就是6年,直到2024年4月被英国警方逮捕,今年9月终于当庭认罪。

听证会上的“两面”:奢靡逃亡与辩护细节就在10日的量刑听证会上,检察官吉莉安·琼斯抛出的细节让人大跌眼镜:钱志敏在英国过的是“精致逃亡”——买昂贵珠宝、一次性花12万英镑买两块豪表,出行从不敢坐公共交通,全靠自驾躲着人。可她的辩护律师理查德·托马斯也不甘示弱,反复强调钱志敏“此前没犯过事”,在羁押期间还学英语、写诗歌,“表现得很配合”。

受害者的“救命稻草”:谁该拿这6.1万枚比特币?比起法庭上的拉扯,受害者的日子更难熬。代表1000多名受害者的Fieldfisher律师事务所律师威廉·格洛弗急得直拍桌子:“好多受害者是老人或弱势群体,有人把一辈子的积蓄都投进去了,还有人因为这个局婚姻都没了!”他盯着那批被冻结的比特币:“这不是英国政府的钱,是受害者的合法财产——他们没权说扣就扣!”

一位受害者的话更戳心:“我现在什么都没了,就指着这批比特币能补点损失。”

焦点之外的考题:犯罪所得该归谁?现在所有人都盯着两个问题:钱志敏会被判多少年?那6.1万枚比特币到底能不能还给受害者?对受害者来说,这不是冷冰冰的“赃款”,是他们生活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对公众来说,这不仅是一起诈案的结局,更是“跨国犯罪中,受害者如何拿回自己的钱”的现实考题。

毕竟,当“比特币”撞上“跨国追赃”,考验的从来不是某个人的判决,而是法律如何给受害者一个“看得见的公平”。

比特币富婆钱志敏最高面临14年监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