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1月7日,正在墨西哥访问的法国总统马克龙,没绕开外界最揪着心的卢浮宫盗窃案——这场10月19日发生的重大失窃,不仅让法国民众“炸了锅”,也让全球对顶级博物馆的安保底线犯起了嘀咕。
面对记者提问,马克龙的回答很直接:“被盗的珠宝一定会找回来,盗贼迟早得落网,等着受法律审判。”这句话像给悬着的心“垫了块砖”——毕竟从失窃那天起,大家最怕的就是“珍宝永沉海底”,马克龙直接把“能找回”的态度摆得明明白白。
更戳人的是他关于“安保”的表态:卢浮宫的安保体系要“彻底重塑”。这不是临时“拍脑袋”,而是和几个月前启动的“卢浮宫重塑与复兴计划”严丝合缝——等于把“安保升级”从“应急措施”变成了“长期战略”。其实案发才三天,马克龙就已经要求“赶紧把安保部署提上日程”,这次算是把“重构”的决心钉死了。
刚好法国审计法院6日的报告“补了刀”:卢浮宫这些年“光顾着搞宣传、拉游客,把安全当成了‘配角’”。这话虽扎心,却正好给“重塑”找了个“不得不改”的理由——顶级博物馆的安全,从来都不是“选择题”,是“保命符”。
目前案子的进展也得给大家交个底:4个人已经被正式起诉,还有至少1个嫌疑人在逃。但马克龙没松口:“跑得了一时,跑不了一世,追到底。”
有人说这是“亡羊补牢”,但换个角度想,能借着一次“阵痛”把藏了很久的漏洞挖出来,总比“一直捂着”强。卢浮宫装的不是普通展品,是全人类的艺术遗产——它的安全,不该靠“运气”,得靠“铁桶一样的制度”。
马克龙的“信心”,其实是对两件事的笃定:一是警方能破案,二是能把安保的“短板”补上。毕竟,要是连卢浮宫都守不住,谁还敢信“顶级博物馆”的安全感?
说到底,这场盗窃案给所有博物馆敲了个警钟:安全不是“成本”,是“根本”——就算宣传做得再响,丢了宝贝,一切都是白搭。而马克龙的表态,算是给法国乃至全球博物馆的安保改革,开了个“必须动真格”的头。毕竟,保护人类的文化遗产,从来都容不得“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