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把厚外套翻出来的日子里,东南沿海的台风预警突然“撞”进了热搜——11月10日上午,今年第26号台风“凤凰”正式踏入我国24小时台风警戒线,让刚立冬的福建、浙江一下子绷紧了防台神经。

“凤凰”进入24小时台风警戒线

这个“赶在秋天尾巴”的台风有点“倔强”:11月6日凌晨生成后,它先以超强台风姿态扑向菲律宾,9日登陆后强度减弱,可今天中午一移入南海中东部海面,又借着28-30℃的高海温慢慢“回血”——中国天气网分析师说,这海温刚好能给台风“补能”,接下来它可能维持台风级,甚至再冲一把强台风。

“凤凰”进入24小时台风警戒线

海面上的“动静”比陆地上早一步:今天下午国家海洋预报台继续挂着海浪橙色警报,南海北部、台湾海峡要掀起狂浪到狂涛,福建、广东近岸的海况差得能“掀翻小渔船”。紧跟着,福建16时启动防台风Ⅲ级响应,要求各地盯着台风路径“落细措施”;浙江17时也启动海上防台响应,温州、台州的渔船忙着回港锚固,海上工程停了,连海边景区都关了——老渔民都知道,秋台风的“狠”,从来不是闹着玩的。

“凤凰”进入24小时台风警戒线

为啥立冬了还会有台风?其实常年11月本就是台风“收尾活跃期”(平均2.2个生成),只是登陆我国的少。但秋台风偏是“狠角色”:夏天攒的海水热量还没散,加上冷空气开始活跃,气压差一拉,台风中心的风就更猛,强台风概率反而比夏天高。就像“凤凰”,哪怕过了立冬,有暖海温“撑腰”,再和冷空气“联手”,带来的暴雨和海浪只会更凶。

“凤凰”进入24小时台风警戒线

对沿海的朋友来说,现在最该做的不是纠结“季节不对”,而是盯着手机里的预警:渔船别冒进,游客别去海边“看浪”,家里囤点水和饼干,窗户再检查一遍——毕竟台风从不管“该不该来”,它的脾气,从来都得认真接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