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比亚迪发布公告,7月份共销售31,382辆汽车,同比微增1.3%;1-7月,比亚迪销量为190,010辆,同比下滑26.65%。7月份,比亚迪的市场表现回暖,其中新能源汽车销售15,100辆,连续第二个月环比增长;燃油车销售16,282辆,同比增长12.9%。据了解,比亚迪目前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已经突破了81万辆。具体到车型方面,扛起比亚迪销量大旗的仍然是宋家族,7月份,宋全系销售15,631辆,几乎占据了总销量的一半,其中宋Pro的销量为12,368辆、宋MAX销售1,223辆。宋PLUS

汉北京车展销量

在成都车展上,宋PLUS首发亮相,未来上市后可能会对宋家族有一个补充。

而备受关注的汉EV,在7月份完成了首个月的销售,销量为1,205辆。在成都车展上,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赵长江向懂车帝表示,汉EV的订单量已经突破3万辆。结合目前的销量来看,汉EV目前似乎仍然受制于产能问题,尚未形成大规模交车。汉EV

其他车型上,唐家族销售2,601辆、秦家族6,526辆、元家族1,801辆。

值得关注的是e系列,7月销售1,981辆,这一系列纯电动汽车的任务比较明确:攻占下沉市场,做到走量,目前来看这些产品需要抓住最近的政策机遇。e2

在销量构成方面,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在6、7月份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回升,这也导致了其动力电池的装机量上升,2020年7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装机总量约为1.05GWh,相比6月提升了0.2GWh,本年累计装机总量约为4.864GWh。

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回升与政策相关,7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决定联合组织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其中涉及企业就包括比亚迪。各地频繁、密集的扶持政策同样清一色的向新能源汽车倾斜,也造成了比亚迪的销量回暖。翻看2020年比亚迪的月销量数据,似乎可以看到一个规律:除了1、2月份受疫情影响的极端情况以外,几乎全部保持在3-3.2万辆之间(3月份:30,599;4月份:31,809;5月份:31,821;6月份:33,725;7月份:31,382)。

这种看似“计划经济”的销量数据,看起来数字比较接近,近年来比亚迪的月销量基本上都在3-5万辆之间,整体的节奏把控比较平稳。在特斯拉国产并且一骑绝尘后,中国新能源汽车曾经的销量担当比亚迪与北汽新能源,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再加上广汽新能源的崛起,目前市场竞争非常激烈。

比亚迪在一定程度上要好于北汽新能源,但目前的挑战仍然比较艰巨。在核心三电技术已经不足以占据绝对优势的前提下,比亚迪寄希望于通过汉EV的热销来重新夺回新能源汽车市占率,从目前来看,汉EV自上市以来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刀片电

此前,在深圳、江西、上海、北京、西安、南京等多地,有车主曝光4S店强制收取上牌费、金融服务费、店内保险等几项费用,加在一起价格在5000-20000元不等,赵长江在微博中回复中提及费用问题时表示:“现阶段已经规范到基本水平。”比亚迪长久以来的产品策略属于“多生孩子好打架”的类型,但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下,繁多的品类难以形成合力,但目前来看,宋家族正在逐渐从众多车型中突围,未来比亚迪不妨围绕打造拳头产品这一点上来做文章,或许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比亚迪汉北京车展销量

高端轿车,在燃油车时代是被多数本土品牌放弃的领域。但是以电动化的赛道切换为契机,本土品牌是否应重新燃起对高端轿车的希望。

比亚迪提出了一个新的解决方案。

如果把筛选条件定为30万元以上、中国品牌、轿车,符合条件的在售量产车型,只有红旗H7一款。相比本土品牌进军高端SUV领域的如火如荼,轿车却始终像是一个不可触碰的禁区。

燃油车时代,本土品牌在高端轿车市场已几乎不可能再有什么作为。那么在电动车时代呢?特斯拉用Model S给全世界的新品牌做了示范,而本土品牌中的电动化先行者也在跃跃欲试:小鹏P7已在进行批量生产前的路试,蔚来下一代纯电平台也会以轿车作为先导。还有一个迟到了5年的“探路者”——即将在今年三季度上市的比亚迪汉。迟来了5年,比亚迪汉值得等吗?

比亚迪首次确认“汉”这款车型,还要追溯到2014年北京车展初代唐的发布会上。彼时比亚迪发布了从2013-2016年的新能源产品规划,其中汉是规划在2015年上市。2015年,比亚迪也曾公布了当时处于“在研”的汉的部分参数。

这一等就是5年。2020年1月,比亚迪汉的官图放出,工信部申报信息中出现了汉DM与汉EV的身影,官方也宣称新车会在今年三季度上市。尽管迟到了,但在这个时间点推出,汉理所应当地用上了比亚迪在新能源领域几乎所有的最新技术,是比亚迪当之无愧的 “旗舰车型”。相比2015年公布的“PPT指标”,实际发布的汉“收敛”了一些。PPT上那个夸张的带350kW后电机的“三擎四驱”动力系统并未出现在汉DM实车中,取而代之的是一套前发动机、后电机的“双擎四驱”系统,电机的功率也被限制在180kW。显然,2.9秒的0-100km/h加速成绩也与现在的汉DM无缘。一同发布的纯电动汉EV,则拥有前驱与四驱两种动力总成,并且首次使用了比亚迪最新的“刀片电池”技术——一种由电芯不经过模组直接集成电池包的磷酸铁锂电池技术。这项技术并没有解决质量功率密度的问题,汉EV电池包140Wh/kg的质量功率密度仍然一般,但它却大幅提升了电池包的体积功率密度,对电池包壳体内的空间利用率从传统的40%-50%提升至60%-80%,从而在一定的空间内容纳更多的电池。由此,汉EV前驱版与四驱版的NEDC续航里程分别达到605km和550km,是当下纯电动车续航里程第一梯队的水平。比亚迪此前发布的三合一电驱动系统、三合一充配电系统、碳化硅电控模块等三电新技术,也悉数出现在汉的身上。

5年前,比亚迪新能源的标签就是“快”,而且几乎不惜代价就是凸显这个“快”字。早期的“秦战六国”、“唐战番邦”营销,还有那台售价超过50万、造型有些杀马特的唐“极速版”,都带有典型的时代烙印。当PPT上出现一台“2.9秒加速”的汉时,一切似乎也理所应当。但或许是“三擎四驱”技术当时尚不成熟,或许是比亚迪在新能源的营销战略姿态转变让产品规划有所调整,总之到了2020年,比亚迪已经不再强调“快”这个字,相应地也不会再用“2.9秒”作为汉的卖点。

从汉DM/汉EV的前期传播思路来看,比亚迪以设计为切入点,辅以三电、底盘等核心技术的解析,体现这款车型的档次感与先进性,也愿意去挖掘这台车背后的涵义与价值。以唐DM/唐EV的价格参考,定位中大型轿车、车长接近5米的汉DM/汉EV来到30万元级别几乎没有悬念,而这是本土品牌从未真正染指过的细分市场。前期如果不能树立一个正确的传播导向及良好的舆论氛围。后期想要再挽回的难度极大。另一方面,在去年6月后,比亚迪的新能源销量出现了较大的下滑。新老车型切换的阵痛迟迟未过,对于处在困难时期的比亚迪新能源,也正需要一款能够称之为集大成之作的旗舰车型,来提振士气、消除质疑。

只有当比亚迪在新能源领域有了足够的技术、市场与品牌积累,旗舰车型的推出才更有底气。从这个维度来看,比亚迪汉此时发布,时机并不算晚。

30万级别轿车,比亚迪汉的“坑”在哪?

传统意义上的30万元级别轿车,不仅本土品牌谈之色变,合资品牌也都不愿轻易尝试。大众辉昂、福特金牛座、别克君越等合资品牌的旗舰轿车,或定位下调,或大幅终端优惠,但都难有可圈可点的销量表现。而这个市场目前的主宰,毫无疑问就是奔驰C级、宝马3系和奥迪A4L三台BBA豪华中型车。如今也有一位来自火星的“异类”——特斯拉Model 3,不仅在美国横扫了BBA的市场份额,目前国产版车型的最低指导价也已经来到了30万以内。电驱动的特性,让特斯拉Model 3在动力性能上有压倒性的优势,先进的智能辅助驾驶与车联网系统带来前所未有的用车体验,更是让新兴买家趋之若鹜。相比之下,比亚迪汉要显得“传统”了许多,或者说主打的核心目前仍不明确。如果说Model 3能够在BBA之外勾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是因为它有让人眼前一亮的独特感,那么比亚迪汉还没有“出圈”。

标准的中大型轿车定位,续航、加速水平都没有短板,但是除了设计与三电技术,比亚迪汉似乎就是缺了一点让消费者掏钱买单的硬核通货。消费者并不关心自己的车技术有多么先进,他所关心的是能获得怎样独树一帜的体验。在这点上,比亚迪汉并没有比他的同价位对手们有不可逾越的优势。比如比亚迪在三电产业链布局方面有足够的积累,但在自动驾驶领域却几乎没有布局,此前主要依靠博世与海拉推出了自家的L2自动驾驶,但是还远未让市场形成“智能化”的印象。车载互联DiLink系统的理念值得肯定,但是并没有与比亚迪的现售车型形成差异,对于见识更广、眼光更刁钻的30万级别消费者,也缺少临门一脚的吸引力。没有亮点与爆点,不能把自己与其它竞品鲜明地区分开来;没有划出新的跑道,就不能让自己的品牌价值“换道超车”。这就意味着比亚迪汉的潜在消费群体,仍然集中于传统型的保守用户,但这恰恰是比亚迪最不愿面对的结果。这个隐忧已经在唐的身上逐渐显露,体现在实际的销量表现上,就是因缺少差异性而后劲不足,维持长期的稳定销量表现难度较大。而汉面对的市场严苛程度,更远胜于唐。写在最后

电动化是品牌超车的一条新道路,但并不代表电动车的高端化之路就会容易,也绝不意味着这条通道就可以一往无前。任何一个新品牌,在30万元级别轿车市场里的消费群体来源,终究是那些同价位传统豪华品牌车型的消费者。在一个趋向成熟的存量市场里,新品牌电动车每多卖一台,少去的都会是豪华品牌的份额。

当比亚迪汉同样卖到这个价格,要想清楚的是用怎样的手段才能争夺一群豪华轿车消费者?显然,绝不仅是靠好看的设计和成熟的三电技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车展北京2021年时间表地点

从北到南,从东到西,2021年中国大陆各大城市的车展已经陆续开展。不仅有来自国内外各大汽车厂商的新车发布会和展品展示,还有各种互动体验和主题活动。究竟哪些城市有车展,具体时间是什么时候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北京车展时间:2021年9月26日-10月5日地点:中国国际展览中心2021年北京车展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联合主办的第十七届车展。届时,来自国内外的汽车品牌将云集北京,展示各自的最新车型和科技成果。2.广州车展时间:2021年11月19日-11月28日地点: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广州车展是中国南方最大规模的汽车展览会之一,是中国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车展将展出来自国内外数百家汽车品牌的超过1000辆新车,为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视觉盛宴。3.上海车展时间:2021年4月21日-4月28日地点: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上海车展是国内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汽车展览会之一,每年吸引来自全球知名汽车品牌的数百种车型参展。2021年的车展除了传统的展览和发布会外,还将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4.重庆车展时间:2021年9月16日-9月20日地点:重庆国际博览中心重庆车展已经连续举办了十四届,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汽车展览会之一。此次车展将展出来自国内外的各种轿车、SUV、MPV等车型,为消费者提供不同种类的选择。5.成都车展时间:2021年9月10日-9月19日地点: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成都车展是中国西南地区第一大汽车展览会,也是全球车企进军中国西南市场的重要窗口。此次车展将聚焦轿车、SUV和新能源车的展示和推广,并举办主题展览和互动活动。6.南京车展时间:2021年8月20日-8月24日地点:南京国际博览中心南京车展是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主办的汽车展览会,也是江苏省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汽车展览会。此次车展将以“创新、科技、未来”为主题,展示一系列高科技、环保、节能的汽车和智能驾驶技术。7.深圳车展时间:2021年7月2日-7月11日地点:深圳会展中心深圳车展以其革命性的科技理念和环保理念而广为人知,是一场焕发着激情和活力的汽车盛宴。此次车展将汇聚全球各大车企、原材料和零部件公司展示最前沿的科技与产品。8.杭州车展时间:2021年11月6日-11月9日地点:杭州国际博览中心杭州车展是浙江省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的汽车展览会之一。此次车展将以“智能、多元、未来”为主题,展示最前沿的智能科技和创新设计。在车展2021年的时间表地点中,各大城市已经准备就绪,等待着广大车友的到来。无论你是对汽车技术感兴趣,还是想了解最新的市场动态,千万不要错过这些机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