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北京国际车展即将在本月26日正式开幕,作为中国三大车展之一的车圈盛事,本届车展也成为“后疫情时期”各个车企争相发力的一个展现平台,无论是新车首次亮相、发布还是正式上市,本次车展都看点十足。我们就来盘点一下,有哪些重磅新车将要亮相北京车展。

大众旅行车北京车展价格

丰田威飒

不少朋友可能对 威飒比较陌生,其实,该车型的日版叫Harrier,美版叫Venza!美版车型将在今年9月正式交付,而中国国产车型将延续丰田一贯的策略,将在一汽丰田和广汽丰田两家中国合资公司进行生产,北京车展亮相之后,也预示着该车型将随后登陆中国市场。丰田威飒定位于RAV4荣放和汉兰达之间,同样基于TNGA架构打造,可以说是一款介于紧凑型及中大型的产品。动力方面,丰田威飒海外版搭载的是2.5L混动系统,其系统综合最大功率为222马力(163kW),传动系统部分匹配的是E-CVT变速箱。预计国产后,新车将会提供国内主销的2.0L燃油版和2.5L混动版供消费者选择。

全新奥迪Q5L Sportback

2020北京车展一汽-大众奥迪将携奥迪Q4 e-tron概念车等10余款明星车型强势亮相,其中中国、亚洲乃至全球首款车型多达7款,充分说明了奥迪品牌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作为重点,在本次北京车展上奥迪品牌首款长轴距豪华B级coupe SUV(轿跑SUV)一一全新奥迪Q5L Sportback将进行公开亮相。奥迪Q5L Sportback的谍照此前已有相关媒体曝光过,其轿跑式车身设计非常的动感,车顶圆形的弧线看上去非常运动,新车的C柱采用了大幅前倾的设计,车窗的尾端是一个锐角的造型。动力方面,奥迪Q5L Sportback或会搭载现款奥迪Q5L相同的动力系统,即两种调教的2.0T发动机,均匹配7速双离合变速箱。

大众新CC

今年8月份,大众新款CC系列正式下线,预计9月26日在北京车展完成亮相,并计划在11月正式上市。除了常规版本车型的更新升级外,新车还同步推出了CC猎装版车型,这也是大众首次在国内市场推出猎装版旅行车,进一步强化了这台“最美大众车”在细分市场的竞争力。新款大众CC轿跑版车型的长宽高数据分别为4865/1870/1459mm,轴距达到2841mm,猎装版CC则在轿跑车型基础上加入了一个修长流畅“大屁股”,并且在车顶增加了行李架以强化功能性表现。动力方面,新车将继续搭载高、低功率的EA888 2.0T涡轮增压发动机,匹配7挡双离合变速箱。有一说一,我们最好奇的还是猎装版CC的价格。

新款奔驰E级

9月初,新一代奔驰S级正式全球首发时,不少网友表示对新一代车型的设计“无法理解”。没多久,惊喜的事情又发生了,国产新款奔驰E级官图发布,新车采用了全新一代S级相同的设计,年轻的造型让新E级有了满满的“小S”既视感。新款E级将采用大尺寸梯形进气格栅设计,通过单横幅式的格栅以及大尺寸车标来凸显气场。同时新车的前大灯组也改成刀锋式造型,内部锐利的日间行车灯配合阵列式的远近光灯组布局看起来会更加年轻时尚。动力方面,新车预计将延续现款车型的动力布局,提供1.5T、2.0T低功率、2.0T高功率涡轮增压发动机,匹配9挡手自一体变速箱,高配车型还将提供四驱系统。

新款宝马5系

今年年中,宝马在海外市场正式发布了中期改款宝马5系车型,而紧随而至的是国产消息。汽车焦点从网络媒体获悉,新款国产宝马5系有望于9月举行的北京车展上正式上市。作为中期改款车型,新款宝马5系在面对奔驰E级以及奥迪A6这两位对手时,也有了更多的底气。新车造型延续了全新3系、7系的设计语言,双肾型进气格栅强调横向效果,新车将配备了双L型日间行车灯设计,点亮效果更具辨识度。动力方面,国产新款宝马5系将搭载高、低功率调校的2.0T发动机,拥有204马力以及280马力的最大功率,变速箱方面匹配的是8挡手自一体变速箱;此外海外版车型所配备的48V轻混系统预计也将延续到国产车型上。

最后

本届北京车展的新车阵容里,合资品牌和豪华品牌在新品发布方面相对更为给力,各种重磅新车都来势汹汹。除了上述的一些重磅产品之外,自主品牌也有不少新品将会出现,还有造车新势力、新能源品牌的新车等,未来更多北京车展消息,我们也将持续关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大众旅行车北京车展价格表

受疫情影响,今年上半年,日内瓦国际车展、纽约国际车展等大型车展都已纷纷取消。延期5个月的北京国际车展,终于在众人期待之下开幕了。在这个特殊时期的北京车展,注定将成为这不平凡之年的浓墨重彩一笔。

在总展出面积达20万平方米北京车展现场,参展车辆达785台;其中包括全球首发车82台,其中跨国公司全球首发车14台;概念车36台;新能源车160台。

可以说无论是国外的豪华品牌,还是国内的中小品牌,都很看重此次北京车展这千载难逢的机遇,毕竟对于它们来说这是疫情后逆转的好时机。而对于百姓来说,这场百家齐鸣的盛宴真的让人有些眼花缭乱,今天扉旅汽车小编就为大家精心挑选出几款本届车展焦点车型,让大家一饱眼福!两年前, 宝马M3因排放不合格被迫停产,全球不少车迷因得知这款传奇车型过早得迎来谢幕而感到惋惜。而今天宝马带着M Prower的信仰回来了,在北京车展上亮相了新款的M3和M4车型。

而此次M3和M4的到来,无疑让所有性能车再一次热血沸腾了起来。夸张的外表一开始甚至让人难以接受,从照片中很难感受到亲临实车的魅力,可能正是这种设计魅力让人迫不及待的想去现场观摩。而当你在现场看到曼岛绿涂装的M3和圣保罗黄涂装的M4时,你无论如何也想要改变当初你觉得它丑的观念,尺寸夸张的进气格栅的确带来了更强的视觉冲击力。

两款车的进气格栅也都经过了黑化处理,格栅内部带有M3/M4的标识,彰显了特殊的身份。机盖上隆起的肌肉线条迸发出力量感,在机盖上方还配有导风槽,可降低机舱内的温度。在全新宝马M3和M4上,激光大灯或将成为标配,蓝色深邃的眼神,显得格外凶狠。宝马M3和M4在车尾方面整体变化并不大,尾灯样式并没有改变。后包围的造型经过了重新调整,硕大的下扩散器造型很运动,并搭配双边共四出的排气,符合M系列暴躁不安的调性。动力方面,宝马M3和M4搭载代号为S58的3.0T直列六缸双涡轮增压发动机,普通版车型最大功率为353kW,最大扭矩为550Nm;雷霆版车型最大功率为375kW,最大扭矩为650Nm。与之匹配的是8速手自一体变速箱或6速手动变速箱。为了丰富这一代宝马M3和M4的驾驶乐趣,还将提供四驱系统并且可切换为纯后驱供消费者选择。很庆幸,宝马为它们的车迷保留下来了M3和M4车型,并且在新一代宝马M3和M4的外观上做出了很有攻击性的设计,同时引入了可切换至纯后驱的四驱系统,为驾驶者提供了更多的驾驶乐趣。本届车展,一汽-大众大众品牌携旗下多款明星车型惊艳亮相。备受瞩目的第八代高尔夫——全新数字高尔夫一经亮相,便成为全场的焦点。全新数字高尔夫外观锐利动感、未来感十足。并且第八代高尔夫已在北京车展开启预售,预售价格区间为15万至16.5万元。全新高尔夫以历代车型的经典元素为基调,全面融合数字化时代的设计语言,国产版本外观设计与海外版保持高度一致,前脸贯穿式灯组由中间车标一直延伸至两侧翼子板处,营造出更加宽大的视觉效果。车身尺寸方面,其长宽高分别为4296/1788/1471mm,轴距达2631mm。至于动力部分则提供1.4T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10kW,峰值扭矩为250Nm,传动系统匹配7速双离合变速箱。新车后续有望采用EA211evo系列的1.5T发动机,并适配48V轻混系统。全新高尔夫内饰整体风格继承了高尔夫以驾驶员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双联屏的设计与中控区域形成分离,并且尺寸进一步扩大,独立的屏幕产生的强烈悬浮感形成了全新的Floating Design设计构架。作为全球首款采用MQB Evo平台的车型,全新高尔夫率先采用车载以太网技术,核心功能模块传输效率达到200M/s,使得整车能够配备更多更智能的驾驶辅助系统,带来更为迅捷的交互响应速度。我们相信历经八代的高尔夫,能够凭借数字化科技和追求极致的品牌基因,让它将再次刷新行业标杆的定义,继续保持当年的经典形象。作为英菲尼迪对SUV产品的最新探索,QX60 Monograph概念车承袭“突破美学”的设计理念,彰显出英菲尼迪在设计领域不断进化与革新的魄力。选择北京车展进行QX60 Monograph概念车的全球线下首秀,充分展现了英菲尼迪想进一步深耕中国市场的决心。QX60 Monograph概念车是英菲尼迪的一款豪华SUV,打造了“突破美学”的设计理念,豪华大气的外观,彰显出英菲尼迪在设计领域不断进化与革新的魄力。在整体设计上,新车线条更加简洁动感、姿态更显大气。从侧面看,超长引擎盖、充满张力的轮眉以及长轴距尤为引人注目。前后灯组采用“数字琴键”设计,极富科技色彩。尾灯点亮时,泛出红色光彩,未来感十足;尾灯关闭后,全黑颜色与车身对比强烈。在空间打造上,QX60 Monograph概念车延续现款车型出色的车身比例,采用三排座椅的布局,带来真正宽敞自如、舒适非凡的驾乘感受,充分满足多种使用场景需求。英菲尼迪通过在北京车展全球线下首发QX60 Monograph概念车,清晰展现未来产品的设计方向,以及在中国市场长远发展的信心与决心。英菲尼迪正在加速产品布局,将于明年推出全新一代QX60的量产车。说到百万级最美轿跑车,那一定非保时捷Panamera Turbo S,在高性能运动豪车领域,保时捷Panamera凭借超群的颜值具有相当高的存在感,让其它竞品都很难以与其竞争,甚至涉足旅行车及跑车范围。在北京车展,保时捷Panamera改款车型全球首发并公布中国市场预售价为97.3-245.8万。

而此次改款的保时捷Panamera与现款区别不大,其中Panamera Turbo S的前脸则比较特别,拥有比其他车型更大的侧进气口和双层LED日行灯,因为其更强大的性能,需要它有足够的气流扩散能力。本次改款Panamera将会推出标准轴距、长轴距和 Sport Turismo旅行版三种车身形态的车型。新款Panamera车型的内饰以旧款车型的创新内饰为基础进行设计,通过使用高档材料,营造出经典、运动、典雅的氛围。为了传承保时捷的设计DNA,保时捷在车内和谐整合了现代信息娱乐和互联服务。全新多功能方向盘现在极具辨识度,其镂空式设计仿照了赛车上的轻质方向盘,并且使多功能按键与方向盘的设计巧妙地融为一体。

动力则是这次Panamera的一大亮点,Panamera和Panamera 4将继续搭载2.9升V6双涡轮增压发动机,发动机最大功率243kW,最大扭矩450Nm。Panamera GTS会使用4.0升V8双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353kW,百公里加速时间为3.9秒。Panamera Turbo S同样搭载4.0升V8双涡轮增压发动机,不过调校有所不同。发动机最大功率463kW,最大扭矩820Nm。而Panamera 4S E-Hybrid则采用混动系统,2.9升V6双涡轮增压发动机和电动机结合组成插混系统,系统输出功率为412kW,最大扭矩750Nm。为了满足更多类型的消费者需求,保时捷为Panamera提供了多种动力系统选择。不光在设计上越来越出众,在对动力的追求上,作为一个跑车品牌Panamera的保持了保时捷的传统,给国内消费者带来了可以选择全系动力车型的机会,相信Panamera在运动豪车市场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如果把UX 300e看成雷克萨斯在新能源的试水,那么接下来这个奇葩,雷克萨斯LF-30概念车一定是雷克萨斯未来加速发展的方向。从站台布置可以看出,唯独雷克萨斯一家展台只摆了这么一辆车,其还是概念车。为了实现雷克萨斯在东京车展上发布的面向未来电气化出行愿景,雷克萨斯LF-30概念车初步阶段的雏形车。设计方面,雷克萨斯LF-30依旧延续着雷克萨斯家族式的设计语言,夸张而又锋利的线条为整车塑形的灵魂。新车前脸保留了纺锤式前格栅造型,并有一块可变色屏幕代替,整体风格较为科幻,预示着旗下纯电动车的未来设计风格。头灯以及日间行车灯都采用了极为扁平化的设计风格。LF-30概念车采用了双开的欧翼门式车门,并采用了无B柱,无后视镜的设计。内部为4座布局。且内饰使用了环保材料打造,后排座椅应用“人造肌肉技术”,可根据乘客的体型和体重自动调整。动力方面,新车由车轮上独立的电机驱动,综合动力参数为400kW,最大扭矩700Nm,0-100km/h加速时间3.8秒,极速可达200km/h。匹配110kWh容量的电池组,WLTP续航可达500公里。

相信雷克萨斯展台上的一枝独秀,能够成功实现全面电气化出行的理念,相信凭借有着多年混动技术的丰田,能够让雷克萨斯比别人走的更超前,让绿色智能出行早日成为现实。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大众旅行车北京车展价格多少

[汽车之家 车库文话]? 说到旅行车,这类车型在国内可谓是充分体现“叫好不叫座”这句话的正确意义。其实旅行在国内发展甚至全球汽车市场中要比SUV早很多年,不过为什么在国内始终不能让大部分人认可?和国外的区别是什么?为什么这么多人夸赞好看,但实际销量又少的可怜,带着这些疑问,咱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旅行车的文化。 论年头讲,汽车走进国内百姓生活真就没多长时间,时间可以从80年代算起,满打满算到现在只有40年。不过就在国内家用车刚刚起步阶段,大街上已经出现了旅行车的身影。中国第一批汽车合资企业广州标致于1986年10月,推出了首款车型——广州标致505 SW8,值得注意的是SW8代表了Station Wagon,意思是客货旅行车,数字8代表了8个座位,是一款具有乘坐和拉货概念的旅行车。 当年广州标致505 SW8在国内的出现绝对算得上人们意识中的“高档车”,它和桑塔纳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车,谁家要是能买一辆505 SW8,别人看你的眼光相当于现在买辆奔驰S,甚至还要另眼相看,毕竟当年能买私家车的还是少数。当然广州标致引入505 SW8并不是全因为它仅仅是一款旅行车,而是率先引进一款诚意十足的车型(不只是空间大,旅行车在欧洲市场本来就比同款轿车级别更高),国内老百姓们也没有欣然接受了这位新来的“大屁股同学”,一下打开了广州标致在国内的发展大门。 和广州标致同时进行改革开放建设现代化汽车工业项目的,还有大家熟知的上海大众(现上汽大众),“普桑”(三厢桑塔纳的俗称)的出现成功成为了国内家用轿车的先驱。1992年,第10万辆桑塔纳下线,同时上海大众推出了旅行版车型,当时大家几乎没有“旅行车”的概念,民间称它为“大屁股桑塔纳”,原型车是德国大众于1981年推出的第二代Passat(帕萨特)Variant版车型。 之后在整个90年代,桑塔纳旅行车与三厢车在国内汽车市场的地位没有太大区别。不同的是,出于旅行车空间大的优势,桑塔纳旅行车被大量应用于警车或工程车领域。以至于这款车给老百姓留下的印象超越了标致505 SW8。那个年代大家只有轿车的概念,旅行车三个字还没出现在中国家用车领域中。可能因为桑塔纳实在太深入人心了,旅行版又更有姿态,所以在与国际汽车市场接轨的这款车仍没有被大家忘记,而且唤醒了对桑塔纳旅行车的改装和修复。 以上两款旅行车是中国家用车起步时期的产物,伴随着三厢轿车发展也没什么违和感。2000年之后,中国汽车市场呈井喷式增长,随着SUV的逐渐兴起,在这两个强大车型市场的带动下,旅行车却变得屈指可数,掰开手指头也能数得出来有几款车型。在上海汽车与美国通用合资之后引入了别克品牌,其中作为家用入门级的赛欧一时成为了热门车型,厂商趁热打铁推出了赛欧旅行版。 说到别克赛欧不得不提及它的原型车——欧宝Corsa,由于当年两个品牌同属于通用旗下,根据市场战略,引进到国内的欧宝Corsa车型被列入别克品牌旗下售卖,而选择原因不外乎欧宝Corsa这款小型车在欧洲市场名列前茅的销售成绩。刚刚步入正轨的国内家用车市场欣然接受了这款来自欧洲的美国品牌小轿车,赛欧旅行车引入之后通过经典成熟的外观设计,和实实在在的空间实用性获得了老百姓的认可。 同时期内,还有别克凯越旅行版(原型车为同样归属通用旗下的韩国大宇Lacetti)、菲亚特周末风这样的小型旅行车,受到了中国老百姓的喜爱,很多家庭选择了绝不算小众的小型旅行车。然而随着中国汽车市场快速发展,SUV还是除了轿车以外最值得关注和选择的车型种类。2006年,一汽马自达引进了马自达6旅行车,原因不外乎马自达6轿车带来的巨大销量。马自达6旅行车的到来并没有引起消费者的关注,即便这款车具备了旅行车最大的特点:优美、实用。 如果按之前几款旅行车的表现来看,马自达6旅行车应该可以成为国内旅行车阵营中的王者,但是这一次让所有人都失望了。SUV的崛起和更多款式轿车的诞生一下把马自达6旅行车给打压了,只有很少一部分消费者选择了它,以至于后来马自达推出第二代、第三代马自达6旅行车后(睿翼和阿特兹)一汽马自达不再敢将其引进,即便它越来越漂亮,消费者的呼声越来越高。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到一款来自中国品牌,自主研发的旅行车——中华骏捷Wagon。2008年北京车展上,骏捷旅行车首次亮相,并且公布当年年底上市。当年12月底,中华骏捷Wagon宣布上市,五款车型售价区间10.88万元-15.98万元,其中包括市场还没有普及的1.8T版本。不得不说,由意大利著名车身设计公司宾尼法利纳设计出的中华骏捷Wagon,外观上丝毫没有给旅行车丢脸,而空间表现也同样优秀,绝对算得上中国品牌自主研发车型中,相当成功的一款车,但这款车的命运没有出乎意料,虽然后期又推出Cross跨界版骏捷Wagon也没能改变它的发展。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它的时候就已经停产了,再无后来者。 回首旅行车在国内发展的实际情况,前期因为市场总体品牌、车型较少,百姓心中对旅行车没有明确概念,仅有的几款旅行车还算能够与轿车共进退。当市场发展处于快速上市期时,大家也对旅行车的了解开始略知一二,不过由于缺乏汽车文化的我们,自然没能让旅行车站稳脚跟,开始走向下坡路,马自达6旅行车就是下坡路的起点,也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回到当今的中国汽车市场已经完全成为全球数一数二的领先者,如果细分到车型种类发展的话,似乎又缺少很多具有文化传承部分的发展,旅行车就是其中之一。纵观新时代中国汽车市场,旅行车的款式也确实有所增加,但和整体车型相比,实在是九牛一毛,而且多数来自于德系BBA三大品牌,少量日系和欧洲其他品牌。 让我来简单盘点一下自马自达6旅行车之后,更靠近国内当今发展时期的热门旅行车,或者说国内能买到的血统纯正的旅行车。以下这些车型部分品牌排名,不分上市时间,仅为提名!我脑海中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大众帕萨特R36旅行版,这款车是自桑塔纳旅行,也就是帕萨特B2旅行版之后,另一款火爆国内的大众旅行车,但大家对于它的认可原因,我认为是R36高性能的名号在前,旅行的标签在后,总之这款旅行车确确实实成为了普通车迷心中仰慕对象,高端车迷不可错过的选择,甚至停产之后,R36旅行的二手车价格一度高的离谱。 再看国内市场其他比较热门的旅行车:宝马3系、5系旅行,奔驰C级、E级旅行,沃尔沃V60,大众高尔夫旅行,斯巴鲁力狮旅行,还有多以Cross版的allroad车型为主的奥迪A4、A6系列,仅此而已相比SUV少之又少,以上罗列的车型,同时也是全球热门旅行车。奥迪Avant系列没有超过allroad的原因是厂商先引进的后者,并且allroad多多少少会让消费者有潜在SUV车型的概念,由此可见SUV车型的巨大影响力。 说到这里,给出即使国内家用轿车起步发展阶段,旅行车就已经进入百姓可选择范围内。到了快速发展期时,众多三厢轿车的出现,足以让消费者眼花缭乱,再加上SUV的兴起,完全把旅行车排挤到几乎无法生存的地步。具体原因也是出自国内汽车消费者的需求,虽然中国汽车市场发展飞快,但实际情况是,大多数百姓从2000年之后才开始购买全家多口人的第一辆车也是唯一一辆汽车。 那么购买第一辆车或者唯一一辆汽车,考虑的因素大多在是否是心中完美的标准的三厢轿车,要知道,曾经两厢车在国人印象中,不算一辆真正意义上十全十美的汽车。那么再说到SUV,这类车型自带:霸气、安全、空间大、具备越野性等关键性标签。如此看来便不难理解SUV迅速崛起的原因,正好符合中国消费者选车时各方面的考虑因素。很快,中国市场迎来了全新的汽车时代。大家开始走进换车、增购、多购的阶段。可是基于之前那么多年形成的消费观念,选车的实用性需求被排除了,娱乐型的购车目标被大家重视起来。两门车、性能车、越野属性SUV这些可玩性车型被列入消费者的购车目标。旅行车再一次被现实抛弃,可怜巴巴的看着“主人们”去宠爱他们的新玩具,这些高颜值且具有实用性的旅行车只被少数人群默默保护着,并且低调着告诉世人,旅行车才是独具魅力的一种车型……又或者独自享受它带来的视觉与性能上的满足感,仿佛以脱离世俗。 以上是旅行车在中国汽车市场“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大致情况,现在咱们再来了解一下真正属于旅行车的快乐家园欧洲市场是怎样表现的。一款车型能在某地广为盛行一定有其中的道理,旅行车在欧洲的保有量最多,在当地汽车普及化较早的根本原因基础上,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人们对汽车的需求远远不止仅满足基本出行,自驾游是享受驾车乐趣的方法之一,这种出行方式非常流行,适合大部分普通百姓。 汽车市场稳定发展的公路交通建设也同样发达,以至于可以轻松驾车前往的目的地越来越多,无需担心因为社会道路问题,设导致无法前往向往的地方。作为汽车发源地的欧洲,很早就已经达到了汽车市场高度发达的地区。出于历史或欧洲各国地貌等原因,很多地方虽然在城市和乡下甚至山区早已普及了铺装路面,但狭窄的道路却是当地不太乐观的实际情况。 所以小型汽车在欧洲非常盛行,那么当汽车厂商开始为当地百姓研发多功能车型时,旅行车成为了他们最佳选择。旅行车完全可以根据小型轿车开发,紧凑型、中大型更不在话下,当人们开车出行游玩时,旅行车在长度和后排空间高度方面有着绝对优势,那些行李箱、滑雪板、露营装备、甚至皮划艇和自行车等娱乐工具统统能够装载到旅行车上。 前面说到欧洲大部分地区的公路建设很完善,所以百姓无需选择越野车(SUV)来提高装载能力同时应付远行时会出现的复杂路况。旅行车在满足空间需求基础上,大量保留了轿车具备的高水准行驶性能。别看欧洲人选择小型车更多,但他们普遍驾车速度都不慢,再加上有些多山路地区,又或者高速公路最为发达的德国,种种条件都利于旅行车的发展与存在。 不光是娱乐性驾车出行,还有欧洲人的家庭使用需求,与国内不同是年轻夫妻带孩子家庭居多,而不是上有父母下有儿女的情况,优势在于父母基本都有自己的车。没有生育限制自然二胎也多,所以四人出行的机率较高,再加上带着宠物或行李,那么一辆满足空间条件和驾驶性能的旅行车正式欧洲消费者想要的汽车。 放眼望去,就旅行车而言,值得聊一聊的国家还有日本。日本本国汽车工业的发达程度在全世界都是有目共睹的,旅行车在当地存有固定消费人群。原因其一,出自日本是个很多元化的国家,他们经常把国外盛行的物或事引进到自己国家,然后再根据实际国情而改变,从而达到具有日本特色的美国文化或者欧洲文化,那么旅行车也存在这方面原因。 日本基于汽车工业发达的优势,他们所生产的汽车早已出口到世界各国,而且还会特意开发符合当地用车习惯的车型,比如某款车会分为美规、欧规等。日本车企甚至为某地区研发新车型,这就产生了类似旅行版马自达6这类的轿车衍生款。而这些看上去和用起来都还不错的旅行车,日本人自己也不会错过,最终在汽车市场中形成趋势。对于吸纳外国理念再做本土化改变方面,日本车企会为本国市场生产价格低廉,耐用性强的低配置旅行车作为企业工作车使用,充分利用了旅行车的优势和本国造车水准相结合,服务当地其他行业用车。本篇大致回顾并且分析了旅行车在国内的发展和问题,虽然现在国内汽车市场存在部分表现优秀的旅行车,但仍然受到SUV的影响,很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形成固定人群购买力和一定规模。然而不止中国,就连旅行车盛行的欧洲市场,近几年也被SUV的份额所霸占。可是话说回来,旅行车与生俱来的优势是不可替代的,它是全球汽车文化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文 汽车之家 朱旭冉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