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次北京国际车展中,沃尔沃拿出了一台纯电版的沃尔沃XC40,即XC40 RECHARGE P8。按照沃尔沃的构想,在极星品牌独立出去之后,“RECHARGE”将成为沃尔沃旗下的新能源阵营——极星品牌讲的是性能,“RECHARGE”讲的是家用节能,这两者之间并不冲突。
在“RECHARGE”家族中,RECHARGE T系列为插电混动车型,而RECHARGE P系列为纯电动车型。以前燃油版沃尔沃车型车尾T4、T5的动力标签,之所以变成B4、B5,就是在为插电混动车型让路了,因为根据这个原则,“T”将成为沃尔沃插电混动车型的专属动力标签。未来不单单是60系列,哪怕是90系列,均会推出插电混动的T版车型和纯电的P版车型。
XC40 RECHARGE P8外观上和汽油版XC40最大的区别就是就是封闭式的前脸,辨识度很高,整体设计还算不错。总功率300kW的前后轴双电机电控四驱,0-100km/h加速4.9秒……性能还算不错,唯独400km的续航力,在如今续航力动不动就破600km、700km的中国电动车市场上不够看。是什么样的勇气让沃尔沃敢于把“油改电”的XC40 RECHARGE P8推进中国新能源车市场?
原因不在乎两点。
第一就是用车养车成本。
电动汽车没有内燃引擎,不需要更换机油机滤,也没有火花塞之类的损耗件,没有燃油车常见的小保养和大保养概念。其常规保养主要分为三电检测,底盘检测,灯光检测以及轮胎检测,而且保养周期相对燃油车更长一些,虽说比燃油车更便宜一些,但绝不等于“不花钱”。最常见的“小保”就是常规检测,检测费用因品牌和地域不同也略有区别,基本在80-100之间。而诸如特斯拉这样的品牌,由于在后市场拥有技术垄断优势——说人话就是常规的路边快修电没有办法对特斯拉车型提供三电系统检测服务,所以特斯拉的检测服务费用较高。此外诸如制动液、变速箱油(单齿比齿轮箱)、冷却液、减速器齿轮油、刹车片以及空调滤芯等等,这一块是跑不掉的。
以特斯拉Model 3为例,其每年的保养明细可见下图。强调一下,无论什么配置版本的Model 3,其保养费用都是一样的。不管怎么说,燃油车至少首保和二保还是免费的。由此见得,电动车并不是不需要花钱做保养。
电动车还需要花钱充电。以百公里13kWh的综合能耗以及每年15000km的行驶里程来计算,哪怕是用0.6元/kWh的家用交流电进行充电,一年电费差不多在1200元左右,如果使用直流快充,这个费用还会翻3倍以上。
鉴于此,对于XC40 RECHARGE P8的首任车主,官方特别推出五大权益保障,包括终身免费充电、终身免费流量、终身免费保养、终身免费质保、终身免费道路救援。这就意味着,XC40 RECHARGE P8的车主购车之后不仅被免了购置税,而且每年除了买保险之外,就不用再多掏一分钱。
惊喜不惊喜?
当然了,从专业的角度来说,所谓的“五大权益”还是存在一些疑问的。
第一个问题,“免费充电”在哪里充?如果只是在4S店提供免费充电桩,如果充电桩数量不够,那么有可能会导致充电体验变差——排队人太多,或者4S店离家太远,这些都会让车主对“免费充电”敬而远之。所谓的“免费充电”是直流快充还是交流慢充?如果是交流慢充,很难想象会有顾客为了省那点电费,在4S店等上几个小时来充电。如果沃尔沃能够在家用充电桩上对顾客承诺实现“免费充电”,那绝对是值得炫耀的事情!
第三,所谓的终身免费流量,是限速流量还是不限速流量?
第四,终身免费保养的前提是否需要车主每年都在4S店购买车险才能享受?
第五,轮胎和刹车片的损耗更换是否属于终身免费保养的范畴?
第六,动力电池无故障,但容量衰减到80%以下,是否属于免费质保范畴?所谓的“五大权益保障”,还需要很多说明细节。但不管怎么说,也算是在中国新能源车市场开了先河了。
钱的问题咱们先放一放,现在我们来说说说XC40 RECHARGE P8的车载智能互联系统。沃尔沃在车载智能互联系统方面一直很上心,早些年沃尔沃Sensus系统在欧洲就曾经荣膺最佳车机系统。不过那是在欧洲,鉴于语音识别还有服务器的问题,沃尔沃Sensus在中国水土不服。鉴于此,在去年上海车展期间,沃尔沃就与华为签署合作协议,为中国本土开发全新的车机系统。该系统基于谷歌原生系统打造,除了华为之外,还集成了天猫、高德地图、科大讯飞、腾讯等业界知名企业在软件、大数据和云技术上的支持,且完全符合中国用户使用习惯。
科大讯飞副总裁、科大讯飞智能汽车事业部总经理刘俊峰先生在现场表示,目前XC40 RECHARGE P8搭载的车机系统,其语音交互系统是科大讯飞最新版本的产品,可以根据上下文语义智能理解车内乘员的意图,可以实现连续的打断式指令输入,以及多场景下智能判断的免唤醒输入。在语音识别准确性上,XC40 RECHARGE P8的车机系统在属于国内顶尖——没有之一。如此看来,洋品牌车机系统“都是渣渣”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XC40 RECHARGE P8还将通过全新的官方直售模式销售。这其实是目前传统渠道集客模式的一种有益补充,系统会为消费者就近安排提车的门店——其实这样的线上销售模式,早在2010年吉利就用过,只不过当时借助的是淘宝,而且线上支付的仅仅数百元订金,尾款还要到4S店去支付。而沃尔沃的直售模式则是通过官方网站,所有的支付都在线上完成——这样就保证了价格的透明以及经销商的利润。
都说特斯拉是狼,看来在这头狼身上,沃尔沃还是学到不少东西的。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北京车流量高峰期时间段
外地车辆工作日早晚高峰限行:七点到九点、下午五点到七点(不能进入五环以内区域)外地车辆还要1653遵守尾号限行。
1、通告中规定,非本市载客汽车进入五环路以内道路行驶的,须办理进京通行证件持有进京通行证件的非本市进京载客汽车,工作日7时至9时,17时至20时,禁止在五环路(含)以内道路行驶。工作日9时至17时也要按照北京市高峰限行措施执行,即限行的尾号和区域与本市车辆相同。
2、经相关管理部门确认为保障本市生产生活需求并办理进京通行证件的国Ⅲ排放标准柴油载货汽车,整车运送鲜活农产品的国Ⅲ排放标准柴油载货汽车。注意事项:
(1)“车辆”,是指机动车和非机动车。
(2)“机动车”,是指以动力装置驱动或者牵引,上道路行驶的供人员乘用或者用于运送物品以及进行工程专项作业的轮式车辆。
(3)“非机动车”,是指以人力或者畜力驱动,上道路行驶的交通工具,以及虽有动力装置驱动但设计最高时速、空车质量、外形尺寸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电动自行车等交通工具。
北京四环每天车流量
八达岭高速路,起点为北三环马甸立交桥,终点至北京市界,全长70公里。该高速路始建于1994年8月,总投资约48.85亿元,一期工程(马甸—昌平段)于1996年11月完工通车;二期工程(昌平—八达岭段)于1998年11月完工通车;三期工程(主线:西拨子—康庄;联络线:营城子—110国道)于2001年9月完工通车。在这条高速路的连接下,北京城区与昌平、延庆等郊区之间的交通变得更为方便。但是近两年来,八达岭高速路的交通状况不容乐观,道路拥堵、事故频发,高速路成了“低速路”、“事故路”。堵点一:健翔桥9月21日傍晚6时,在健翔桥进入八达岭高速路匝道的入口处,车队已经排了1公里。由于有交警在匝道口进行疏导,所以后面的车都老老实实地排队等候进入,没有往前挤。当时车辆时走时停,车速不超过5公里。15分钟后,记者乘坐的车辆通过匝道进入高速路主路。由于车辆要迅速并入中间的行车道,于是和由马甸桥驶来的车辆发生冲突,使这段高速路又陷入了拥堵。解疑:三条车流同时汇合朝阳交通支队的民警告诉记者,这里拥堵的原因在于分流车辆汇合过早。当车辆从北四环东、西双向通过匝道进入高速路后,又马上与从马甸桥一线向北驶来的车辆汇合,三股庞大的车流同时出现在高速路的三条行车道上时,紧急并线、抢行等现象经常发生,在高峰期堵车现象必然发生。堵点二:上清桥正在五环入口疏导交通的海淀交通支队民警告诉记者,交警站在匝道口的作用就是避免第二条车道的出现。五环路入口的拥堵排队现象是匝道过窄造成的,这是无法通过疏导来避免的,但不能因为这里堵就牵连到高速公路。记者注意到,尽管有交警站在匝道口执法,但依然有一些排在队后的车辆由于无法忍受过长的车队而拐了出来准备加塞,在距离匝道口50米的地方依然形成了第二条车队。解疑:匝道狭窄影响车流北五环路自今年起不再收取过路费,这一免费措施为交通带来了一种不可避免的尴尬。从进京方向进入五环路的车辆要通过狭窄的单匝道排队交纳八达岭高速公路过路费,而出京方向的车辆也要通过一条单匝道进入五环路。五环路出、入口匝道的车队,严重影响了八达岭高速公路主路的交通流,正常行驶的车辆必然要为了绕过车队而向左并线,于是拥堵再次发生。堵点三:回龙观每天7时至10时、16时至20时,都是八达岭高速路回龙观出口的拥堵时段。9月20日傍晚6时,记者用了10分钟时间在回龙观出口进行统计,以平均每10秒钟通过一辆车计算,该出口的3个通道在短短10分钟内就向高速公路辅路分流了180辆车。而180辆车到了辅路单一车道上,按照每车5米长计算,将形成一条长度近1公里的车队。这还只是理想状态下的推算,而事实上每天的拥堵时段,在回龙观出口向北直到北郊农场桥短短不到1公里的辅路上简直就是一个大型的“停车场”。记者注意到,在辅路右侧是一片荒草地,只要能为辅路再多开一条车道,这样的拥堵现场就将得到极大的缓解。解疑:辅路条件差秩序乱位于昌平区南部的回龙观居住区是亚洲第一大住宅小区、全国规模最大的经济适用房项目。回龙观居民进出这一地区的方式主要是城市轻轨和八达岭高速路,从高速路回龙观出口上北郊农场桥后方可到达社区。而八达岭高速狭窄的辅路条件和北郊农场桥上混乱的交通状况使回龙观出口成为连接社区和高速路的一个“瓶颈”。堵点四:“死亡之谷”八达岭高速公路延庆进京方向从营城子入口直到居庸关,是一个危险的拥堵路段。在这一路段上的55公里至50公里处由于事故频发,被称为“死亡之谷”路段。9月18日,记者驾车从北京开往延庆方向,在过了居庸关后,亲眼见到了这恐怖的一幕。在西拨子环岛,一名大货车司机正站在车前发愁,他告诉记者:“我的一位同事‘陷’在高速路上了,两天出不来。我车上的货要进京,现在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返京时,记者为了避免陷入堵车大队中,只得放弃走八达岭高速路,而从延庆县城向西去往河北省四海市,然后越过一座大山,到达北京市怀柔区境内,从京密路顺利返京。解疑:坡陡弯急常修路在营城子入口,大量的进京货车由此通过,造成了这一路段拥堵不断的情况。八达岭高速路今年自8月17日起大修,大修路段昼夜占道施工的为进京56公里至41公里路段,即居庸关至西拨子段。此次大修自开工起,大、小车辆就排在高速路上无法动弹,拥堵期长达十余天。“死亡之谷”是一段看似平缓的路面,实际上该路段是一条盘山设计的下坡弯路,加上要走一条3公里长的隧道,司机在不知不觉中就已超速行驶,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相关资料显示,自1998年通车至今,八达岭高速路“死亡之谷”共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近200起,死亡近50人。本月12日上午9时许,八达岭高速公路进京方向51公里处,连续发生两起连环追尾车祸,造成1人死亡,至少30多人受伤。最新消息“十一”黄金周交通 八达岭高速路为拥堵路段“十一”黄金周交通保障小组近日对外公布了今年黄金周期间北京的交通状况:包括八达岭高速路在内的十余个路段为拥堵路段;节日前夕及节日期间,有可能出现一定时间内的交通拥堵现象。交管部门提醒市民,出行前应提前做好准备,尽量避开高峰时间和客流集中的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