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内每一年首个A级车展,并且这是在“开放”后的首个国际车展,今年的上海车展可谓是激情满满,扎堆的新车也将会在上海车展上亮相或者正式上市。而今天便是上海车展的媒体日,往后便是观众日。大咖也为大家做了一份上海车展攻略,想要去哪个馆看什么车,这里一目了然。

北京奇点汽车展

3H馆重磅新车:MG Cyberster、别克Electra E5、大众ID.7、别克新一代君越、雪佛兰全新探界者、新款Suburban

MG Cyberster

MG Cyberster是名爵旗下一款电动跑车,其采用了非常独特的设计风格,其中包括平滑的流线型车身、独特的双色LED大灯和压扁的“水滴”形车顶。车身还配备了AG纳诺玻璃,可以随着光线变化而改变颜色,整体给人留下非常强烈的视觉冲击感。而在动力方面,根据此前官方的信息来看,新车的0-100km/h的加速时间在3秒左右,续航里程可达800km,还搭载了全新智能纯电架构和5G互联能力。

别克新一代君越

别克新一代君越采用了品牌最新的设计语言,整车的线条感非常流畅,给人一种非常时尚大气的感觉。前脸的折角式进气格栅、流线型大灯和独特的LED日间行车灯设计让它看起来非常霸气。车身侧面的流线型造型和腰线的渐变式设计,使其看起来非常运动。在动力方面,1.5T版本的车型将搭载LAX 1.5T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32kW(179马力),在申报信息中未标明油耗,其最高车速为205km/h。而搭载2.0T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车型,其最大功率为169kW,WLTC工况综合油耗6.59L/100km,最高时速230km/h。作为参考,现款君越2.0T车型的最大功率是174kW。

4.1H馆重磅新车:全新EQE纯电SUV、沃尔沃EX90、北京现代MUFASA、深蓝S7

全新EQE纯电SUV

全新EQE采用了第二代EQ设计语言,整车线条流畅,采用了非常简洁的设计风格,凸显出豪华气息。前脸尺寸较大,使用了奔驰家族标志性的三角形进气格栅,与LED灯组相结合营造出更加动感的效果。车身线条极具流线感,离地间隙不高,使其看起来更加稳重大气。车身尺寸方面,车身尺寸长宽高分别为4880/2032/1679mm,轴距为3030mm。奔驰全新EQE的内饰设计非常高端,采用了大量环保材料制造,并配备了大量豪华配置和科技感十足的数字仪表盘和中控屏幕。车内空间宽敞舒适,可以让驾乘者感受到更加尊贵和奢华的驾乘体验。该车还配备了丰富的辅助驾驶和安全系统,例如预警系统、自动制动及行人监测等等。

在动力方面,EQE SUV出自奔驰EVA纯电动平台开发,电池最大容量96.1千瓦时,带来最高613公里的CLTC工况续航,搭载热泵系统 带Dauto智能能量回收在内的4档能量回收系统。

沃尔沃EX90

作为XC90的继任者,EX90去年11月在家乡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正式发布,它基于全新原生纯电平台打造,虽然是纯电车型,但还是延续“雷神大灯”的前脸设计,整体的造型除了前格栅之外,其身姿与沃尔沃XC90还是非常相似的。EX90的尺寸为长5037mm/宽2039mm/高1747mm/轴距2984mm,整体身材比XC90都有所上涨。新车的内饰布局与现款沃尔沃车型相比,其实并未有太大的变化,仍然保持着典型的斯堪的纳维亚家居风格,其中竖屏中控和镶嵌在屏幕周围的木条装饰元素更是经典的表现。空调出风口的布局已经从现有的竖向转变为相对低调的贯穿式横向布局,这使中控造型更加简洁。在动力方面,沃尔沃EX90基于全新平台SPA 2打造,具备111 kWh 电池组与两具永磁马达,标准双电机型号将提供300kW的最大功率(408PS),更高级别的双电机性能规格将提升至380kW最大功率(503PS)和910N·m的峰值扭矩,依WLTP 标准单次充电拥有600km的续行里程,且在30分钟内能将电量从10% 充至80%。

北京现代MUFASA

北京现代MUFASA可以看做是北京现代ix35的继任车型,未来或定名为“慕飒”。其将在i-GMP平台生产,外观采用全新的设计风格,它也将成为北京现代“2025向新计划”下推出的首款新品。该车型采用最新的“参数化宝石”设计理念,外观设计采用对称的“H”型格栅,内饰也类似宝石造型。双侧竖直的大灯与下方獠牙状的包围造型相得益彰,整体感十分生动有力。车身尺寸方面,该车长宽高分别为4475/1850/1665mm,轴距为2680mm。内饰方面,根据此前的谍照照片,新车将采用贯穿式双联屏,空调出风口下方还有一个小屏幕作为空调显示区域。整体的内饰设计风格类似于伊兰特,讲究科技感的车内红色的座椅缝线也充满了运动感。

动力方面,据先前申报的信息,该车将搭载一台2.0升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18千瓦(161马力)。

深蓝S7

深蓝S7是深蓝品牌旗下第二款车型,也是EPA1平台的首款SUV车型。此车的定位为中型SUV,并提供增程式混动以及纯电动版车型。新车的外观延续了深蓝SL03的家族式设计风格,具有攻击性的前脸和细长的大灯组为整车增添了力量感。前脸采用了封闭式格栅的设计,不论是纯电动版或增程式混动车型都是如此。车身线条锐利且简单,在引擎盖下方的下唇部分设计了运动感十足的造型,烘托出一丝性能风格。新车的长宽高分别为4750×1930×1625mm,轴距为2900mm,被厂家定位为中型SUV。

车尾方面,新车同样延续家族式设计风格,采用贯穿式尾灯设计,尾灯造型独特且十分具备辨识度。尾翼和包围都采用了黑化套件,特别是尾翼还使用类左右分体式设计,进一步提升了车型的识别度。新车的内饰和深蓝SL03的内饰造型风格类似,采用了简洁的设计风格。车门和座椅上使用了格菱纹设计,使内饰更为豪华,并且大部分面积使用了皮革包裹。中控屏幕支持左右倾斜,并呈现为悬浮式设计。液晶仪表盘已被取消。

新车提供两种动力版本。纯电动版车型可搭载160kW或190kW的电机,而增程式混动车型的驱动电机峰值功率为175kW,配备一台1.5L自然吸气发动机作为增程器,最大功率可达70kW。

5.1H重磅车型:大众ID.7、吉利银河L7、马自达CX-50

大众ID.7

大众ID.7是大众推出的一款全新中型轿车车型,是基于MEB电动汽车平台打造的一款全新电动车型。大众ID.7的外观设计受到了ID系列车型的影响,整车线条流畅,看起来倍感豪华和现代化。车头采用了大众家族最新的设计风格,大众IQ.Light全LED大灯搭配贯通式日行灯带,简约而时尚。车身尺寸方面,新车长宽高分别为4956/1862/1537mm,轴距为2965mm。动力方面,新车电机最大功率150千瓦,配备来自时代一汽动力电池公司生产的三元锂电池,新车最高车速155km/h。根据此前的消息,新车将会提供单电机后驱和双电机四驱两种不同形式,动力电池容量为77kWh,其最大续航里程可超过700km。

马自达CX-50

马自达CX-50是马自达推出的一款中型SUV。该车采用了马自达最新的“光影界面”设计语言,在外观设计上,车头采用了八边形进气格栅以及犀利的LED大灯组合,营造出十分锋利的前脸。车身侧面呈现出流线型的设计,车顶采用贯穿式设计,彰显出运动感和时尚感。车尾部分采用了LED光带式尾灯,形成了十分独特的视觉效果。

北京奇点汽车展厅

今天要介绍给大家认识的车主有点神奇,也有的人评价他——他就是个疯子!

因为他在7年内买了6辆电动车,并且还下定了4辆……

7年里,先后拥有的车包括吉利熊猫电动、江淮iev5、比亚迪唐DM、威马EX5、蔚来ES8、小鹏G3,而今天他就是来跟我们讲讲他和他“爱妃们”的故事的~

声明:

为保证内容的真实性,以下所有内容为车主亲笔所写

我各种社交平台的ID叫做“复杂”,但用车场景其实很“简单”,买车纯粹为了代步,算下来每部车年均里程两万公里左右,正常家用节奏;

购车需求也很直白,并非特意去用强有力的实际行动,来表达对环保、对新能源时代的支持,而是——因为爱,所以买。

自动挡的车,跟手动挡的车,区别是什么?答案是:自动挡的车,只有悲欢,没有离合。

自从第一台燃油车手动朗动退役后,我便开启了新能源汽车生涯,在这7年时间里,我先后拥有了吉利熊猫电动、江淮iev5、比亚迪唐DM、威马EX5、蔚来ES8、小鹏G3。

按时间顺序跟大家讲讲我和这些“爱妃”们的故事。

我买第一部新能源车纯粹是为了试水玩玩,体验为主。买的吉利熊猫。

当时是在13年初,五万区间范围里可选择范围不超过3台。那个年代的电动车,技术与现在没法比,不但续航只有80-100km,而且连动能回收都没有,电门踩下去甚至会有顿挫感。

(参考图,时间太久远了所以我的吉利熊猫没有留下图)

但是哪怕我跟我老婆开着这台小破熊猫依然觉得很有幸福感。

车子主要用途是给媳妇上班,一个来回30公里,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开上电动车后,我们不用考虑油价涨跌、不用去加油站排队浪费时间。每个月几百上千的油费省下来了的感觉真的很好。

唯一要吐槽的,就是熊跑这车居然只有一根雨刮,每次一下雨,我就想到林宥嘉那句歌词:“是不是上帝在我面前遮住了帘,忘了掀开?”

半年后家里增购了江淮iev5,熊猫就由媳妇转手给丈母娘开了。结果某个雾天发生了杯具,丈母娘开沟里去了,翻车后再捞上来,到处异响,感觉哪哪都不行,于是果断卖了,寿终正寝,享年半岁……

好吧,让我们忘掉女司机带来的伤痛,来到第二部车,江淮iev5,目前13W公里,没有出过什么幺蛾子,只换过一个电机齿轮。

电机齿轮这个问题是通病,好多车友碰到过,就是起步的时候会有一下闯动的感觉,可能时间长了齿轮受不了。

换了之后就没遇到什么其他问题,另外值得说的是这车去年7月份有个召回,免费更换了电池,原先因电池损耗续航掉到了大概150KM,更换后又回到了200km ,这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众所周知电池成本占整车造价挺高的比例,江淮花了血本来消除电池隐患、保障用户安全,这点值得点赞。

我有在车上午休的习惯,电动车没有尾气,也没有发动机噪音和抖动,更可以放心打开空调而不必像燃油车那样担心耗光电瓶无法启动,这让我觉得无比踏实和安心。

重点要提的是,说到国产电动车,比亚迪是个不得不提的品牌,无论是市场占有还是技术积累,都是实力强劲的选手。

所以我的第三部车,算是个“网红车”——比亚迪唐DM。这车是15年发布的,我关注了很久,也是上海第一批提车的车主,提它的原因,考虑的是家里不能全是电动,总得出个远门,所以买个混动的保障一下……

结果是我被现实啪啪打脸——唐DM在我家总共服役了两年半,六万公里,纯电里程5w多,混动只开了几千,因为保养的时候说发动机必须要开满公里数,所以其实这车连首保都没有做......就开了六万公里你敢信?

虽然唐DM是个混动车,然而事实上绝大部分时候唐我一直是当纯电车在开的,这车100km的续航,在我手上只能勉强30km,这个“续航水平”也算是间接印证了那句著名的话:这世上只有肉人、没有肉车。

整体而言唐DM给我的印象就是傻快,但转向不行。有一次转向车速过快,大概六七十码,当时瞬间失去转向力,就是打方向盘轮子不转,当场失控,急踩刹车才停下的。

然后动力太好,我开的猛结果半轴一直坏,我平均两万公里要换一根,还好质保期内免费更换。王朔有部小说,叫《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这车给我带来激情的也给我带来痛苦——需要频繁充电。

好在我家住郊区,有私家车库;单位也有充电桩,可以免费充。通过唐的使用,发现纯电其实完全可以胜任我的用车需求,于是也就有了接下来的故事。

2017年我家小宝出生了,18年的购车计划就把七座车提上了行程,我跟我老婆一起去了车展,把整个展馆都逛遍了。

新能源七座当时只有四辆可选——Model X、蔚来es8、奇点is6、正道k750,除了已经量产的特斯拉明确了售价,其他全部都是概念车状态。

我和老婆对蔚来的第一印象不错,可能瞅见蔚来展厅略显气派(门口6辆EP9镇楼),模式也很新颖(进去看车还要注册APP)。

后来慢慢接受fellow邀请,开始参加蔚来组织的各种线下活动,比如驾驶卡丁车还有逛各种有趣的小店。再后来,我顺理成章成为蔚来第一批交付的正式用户中的一员——蔚来ES8创始版0302号车主。

我用一句话概括蔚来就是:一辆能满足我心理需求和用车需求的一辆车。

所谓心理需求,就是“国货当自强”,截至目前我的所有新能源车全部是国产品牌,当初订了拜腾有人说了一句拜腾是德国品牌,我差点当场退订;

所谓用车需求,于我而言不必多讲,无论在旁人口中,还是我自己眼里,我已经是个不折不扣的电车狂热粉丝。我从来没想到哪个车企可以和车主这么和谐,甚至我可以这么说:如果哪天蔚来都撑不下去要倒闭,我觉得以后可能都不想买车了。

在这里我讲两个关于蔚来的小故事:一是我提车前因为牌照问题需要用代步车,并且当时我和蔚来说的是,就希望要ES8作为代步车。

让我没想到的是,蔚来竟然申请了李斌本人在上海的私用ES8给我代步......(所以以后各位在上海看到一台黑色的ES8,那说不定就是斌哥在开)如果换做其他车企,我想那些车企老总们是绝对不会把自己的车让出来当做代步车的。

还有一次夜里我需要加电,加电小哥把钥匙和车开走,充完已是凌晨,我早已入睡,手机自动设置勿扰模式,小哥电话也打不进来,第二天一早我赶紧回拨过去,小哥还睡在我家楼下自己的小江淮工具车里,就为了给我钥匙……

这些只是蔚来服务的一个缩影,比如送车到机场为车主接机、加电小哥在充电的时候帮把车窗上的鸟屎清理干净、大夏天上门补胎说外面热坚持让我到车里去、车主生日fellow雨天把蛋糕送至家门口……

这些小细节不在培训服务的范畴之内,也是传统车企的服务无法望其项背的,但是蔚来和他的员工做到了。

李斌有句话我很赞同,这些服务仅是合格线,但是由于传统车企没有做到,才显得蔚来的服务突出和亮眼,服务路上永无止境。

也正因为如此用心和贴心,所以才会有那么多车主自愿给蔚来免费打广告、自愿去当志愿者,我本人也客串过fellow,并且在我的“忽悠”下,起码有5位同事和7位群友,全部成为了蔚来车主。

看到这里大家觉得这又是一篇蔚来车主尬吹蔚来的文章,其实我在前面就说过,买了这么多台电动车后,我已经是一个电动车的狂热粉了。

自然地,作为国内新兴新能源品牌的直接对手威马和小鹏,我也各买了一台。

威马EX5我曾短暂拥有,相处不长,所以可以写的体会也不多。给我的总体感觉是,产品力不够、用户体验差,像是一款没有成熟就交付市场的产品。而服务方面,更是没法跟蔚来相提并论。

唯一的好处呢,倒是威马给车主提供一年免费充电,而且不用鉴权,所有车都可以用,好多滴滴司机在网上收账号薅羊毛……我说这些没有捧一踩一的意思,而是公正客观、实事求是,不信你们可以向广大威马车主求证。

威马本身还好如果作为普通的车来用没什么问题,然而有个最致命的问题是早上醒来一直会担心趴窝不能上电,还有开着开着会动力电池断开,失去动力。

而且并非突发性的,而是持续性的,每天都有、一直都有。这是我无法忍受的底线,也是我后来选择购买小鹏G3代替威马的直接原因。

顺便说一嘴,我特意买了365km续航版的小鹏,因为对我来说,这个版本当时小鹏在清库存价格很便宜,并且续航也足够我在市区代步使用了。

小鹏我给它的定位是,大于威马,小于蔚来,毕竟价格在这,不算对等。我有个小鹏群,结果里面的很多小鹏车主最后都卖车买了蔚来,因为人数较多,多得足矣组成另一个群……某天小鹏置换蔚来专享团购会,50多位老车主集体置换,还曾上了新闻……当然这是后话。

有位北京车主卖小鹏的时候,其实我想接手的,但小鹏条款说不能卖出北京,合同里面写了卖出北京要退款地补。后来无奈卖给车商,当时他十五六万落地的车回收价是9万多。

然后我自己就跟开头说的一样,果断提了19款的新车,因为对续航没要求,365km足够我使用,价格也便宜得很,12万,还带辅助驾驶,就当买来玩个体验……

说真的我都怀疑这价格不赚钱,如果当初小鹏一开始就定价如此,恐将血洗20W区间……小鹏G3一个月使用下来,最突出的缺点,居然也是停车掉电的问题.....我这边是上海,冬天的时候停一晚上固定掉30公里电。希望这个问题能早日解决。

相比蔚来的话,小鹏确实有一些优点:

1.自动跟车状态下,完全停下来之后再启动,蔚来只有短暂5秒,小鹏可以一直跟;

2.小鹏可以永久关闭低速提示音,蔚来只能每次手动关闭;

3.车机系统不错,可以看抖音,也有高德导航。

不过小鹏剩下槽点也是有的:

1.内部做工用料一般般;

2.自动泊车撞了两次,辅助驾驶在高速上蹭护栏一次;

3.小鹏插着充电桩不能远程空调;

4.定价和营销有失偏颇,第一批车主成了韭菜……

(刚提的小鹏结果就剐蹭到了)

小鹏跟蔚来还有了合作,但也仅限于超充,像一键加电什么的并未共享,所以在我这种真正的普通用户看来,也算不上特别深度的携手,因为对我们用户感受而言还没有质的提升,期待以后能有更多合作吧。

关于小鹏,产品力还是得到车主认可的,他们也乐意做铁粉。但是据我所知,第一批车主的体验确实一般,包括价格和体验,这确实导致了一些用户的流失,我身边就有一些。

【后记】

到我都能清楚地回想起,我拥有第一台燃油车时的激动之情,因为年轻,驾驶风格也非常暴力,经常五六千转才换挡,享受着那台1.6排量孱弱的发动机 带来的那一丝丝推背感,也就是那时候,我知道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第一次接触新能源,应该是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了特斯拉,model S那暴力的加速,隐隐在我心里种了草。经过了几台电车,好比谈过几次恋爱,让我对车、对自己,都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作为电动车深度用户,我试驾过市面上绝大多数品牌的新能源汽车,从第一台电动车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先后购买了6辆新能源车,已把家里所有的车都更新为了纯电。

(熊猫8万,江淮10万,唐23万,蔚来ES8 50万,威马16万,小鹏13万、蔚来ES6 50万,加起来差不多够当初一台model X100D的价钱了,不过我还是更愿意支持国产电动车)

人生就像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说来也许疯狂,截至我分别提交了AionLX、广汽蔚来、博郡iv6、高合hiphi1等车的订金和意向金。

我不知道我的下一辆车是啥,但我知道,我会跟我现在拥有的,认真相处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

用Top Gear大猩猩的名言收尾:

如果车子不能让你在每次上车时感到兴奋,那它就是个移动工具而已;

如果你的车只是个工具,不妨去搭公交车。

我们一直在致力于做一家良心且客观公正的新能源汽车媒体,也在尽力写出对大家有用的新闻和评论内容,如果觉得我们的东西有点意思,记得关注我们~

前段时间,我们根据销量和热度榜

刚做了11款热门车的真实续航测试

当我们把这11款车的电全部跑光

结果让人大跌眼镜!

关注电动车公社微信公众号

回复「续航」,就可以看到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北京奇点汽车展会时间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延期5个月的北京车展终于要来了。据北京车展展方宣布,2020(第十六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AUTO CHINA 2020)将于2020年9月28日-10月5日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而北京车展成为今年全球唯一A级车展。有业内评论称:"无论从哪个意义上衡量,2020年第16届北京国际车展必将载入史册。"

今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全球汽车业陷入停摆,车企停工、销售停业、车展取消。已有上百年历史的日内瓦车展、法兰克福车展宣布取消,巴黎车展、北美车展、纽约车展等也纷纷取消。

疫情同样也打乱了车企和汽车产业上下游企业的新品推出节奏,叠加经济下行导致的车市不景气等因素,部分车企增加了新车的推出速度和频率,同时也有部分企业受疫情所累,经营困难。

据不完全统计,此次北京车展会有超过300款新车首发亮相,包括跨国车企、合资车企、自主品牌以及造车新势力,带来旗下多款新车参展。

但也有近20家品牌遗憾缺席。不仅有华晨、宝沃、海马、众泰、力帆、汉腾、君马、陆风、斯威、猎豹、博郡等小体量且知名度较低的自主品牌;还有理想、大乘、云度、爱驰、前途、恒大、奇点、艾康尼克等造车新势力;而跨国品牌方面包括迈凯伦、阿尔法·罗密欧、法拉利、雷诺、DS也不会参展。

疫情影响加上车市下行叠加,2020 年对于车企而言注定是困难的一年,销量和业绩双重下滑导致部分品牌被迫 " 离场 "。从以上缺席车企近段时间的发展情况来看,无疑也是因为销量和业绩低迷无力,亦或是无全新产品而缺席车展。缺席车展也是能够理解的。基于消费者对产品品质需求的提升,导致众泰、汉腾、猎豹、华晨、东南等没有核心技术加持且市场表现本就不佳的品牌,越发被边缘化,甚至有些还出现了股市"戴帽"、员工工资无法保障、走资产清算流程等事件。早前就发生过浙江永康农商银行等4家银行通过各种途径要求众泰还钱的"闹剧",华晨此前也被曝光过负债1200亿,旗下华晨中华上半年的销量仅有3186辆,月均销量保持在500台左右,后续发展令人无比担忧。

而阿尔法·罗密欧、迈凯伦、DS等跨国品牌则受制于品牌认可度低、产品阵容匮乏、售后服务费用高昂等因素,在中国市场表现一直比较低迷。新势力方面,头部新势力车企理想汽车缺席北京车展让人有些意外。去年10月,理想汽车首款车型理想ONE正式上市,交付后销量跻身造车新势力前三。今年7月,理想汽车还在美国上市,成为继蔚来后第二家登陆美股的车企。

与理想汽车不同的是,包括爱驰、博郡、拜腾、奇点、艾康尼克、前途等新势力缺席车展,过去一年多以来在资金短缺的压力下,几乎走到了破产的边缘。

除了未量产交付的车企外,一些已经量产交付的车企包括爱驰、前途、零跑等也缺席车展。前途汽车在2018年推出了纯电动跑车——K50,量产交付后销量惨不忍睹,且陷入了严重的经营危机中,目前已经没有了销量数据。

但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北京车展企业共有32家零部件企业在新馆布展,而从本届北京车展的展位图中发现,2020年于新馆中布展的零部件企业仅有14家,单独的零部件展馆也从2018年的四个缩至一个。

弗吉亚等零部件企业向记者确认将缺席本届车展,LG化学、松下、SK、三星SDI、电装、日立、爱信、丰田纺织、捷太格特等均将缺席。

那么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企业缺席呢?毫无疑问,也是疫情导致。

由于参展费用愈发高昂,全球各地展览繁多,以及加上汽车行业向"新四化"转型的步伐加快,传统意义上的车展是否还是"必需品",已经在近两年来频繁被公开讨论。从纽约到东京,从底特律到法兰克福,每年都会有一些车企巨头宣布不会参展。即便在作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且依然潜力巨大的中国,传统车展甚至也比汽车销量下滑得更早——从2017年开始,无论是北京、上海车展,还是下半年的成都、广州车展,都出现了明显的下滑趋势,参展的品牌、新车和观众人数,都在减少。跑车领域数一数二的法拉利,更是从2018年开始就没有参加过任何国内A级车展。

不仅新车的星光黯淡,甚至于,在国内车展上邀请助阵的明星数量,也出现了大幅下滑。几年前,一次A级车展能够聚集两位数的当红大咖参加,以至于媒体日当天,一张能够进入场馆的媒体证或工作证被明星粉丝最高炒到人民币四位数的价码。而最近两年来,这样的盛况再未发生。

高额的参展成本对应的却不是与之相匹配的宣传回报。汽车消费群体年轻化成为各大厂商的共识,传统车展已经与其独特的汽车消费文化不相适应,因此围绕车展的市场营销也不再像以前有影响力,汽车厂商在车展上的投入产出比自然无法相匹配。全球车市持续下滑,车越来越难卖,利润在激烈竞争中不断被摊薄,参展费用反而愈发高昂。过去一向在营销方面大手笔的车企,越来越在意转化效果和成本控制方面考量。

随着经济下行和市场增量的逐步放缓,汽车市场正步入存量竞争的新阶段。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今年我国宏观经济和汽车市场将面临阶段性的严峻考验。从行业格局看,市场的集中度在不断提高,弱势品牌面临淘汰出局,从成本控制方面越来越多的车企将精细考量,说不准明年的参展车企数量还会减少。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