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美术馆新馆将免费开放。可以网上预约参观。不过由于美术馆人流量有限,你不可能随时免费去。以下是细节。郑州美术馆新馆将免费开放郑州美术馆新馆位于淡水大道与长春路交叉口东南角,是郑州CCD中央文化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2016年开工建设,资金投入5.3亿元,总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馆内设有7个展厅,均配有专业展览设施。学术报告厅、多功能厅、公共教育活动教室、公共互动区、咖啡休闲区、艺术阅览室等区域分工明确,功能齐全,详细展示了郑州美术馆的人性化服务理念。已经确定参观美术馆需要提前预约,采取“实名、预约、限流”等措施。有两种预约方式:这是电话预约。电话号码是0371-67759591。第二,通过互联网提前1-7天。用二代身份证实名预约。每日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7:00。收费:免费,实名登记系统预约参观。地点地址:中原区淡水大道与长春路交叉口东南角交通指南:乘坐公交S113路(市委党校方向)、S170路(凯旋路汽车站方向)、12支路(清华大溪地汽车站方向)、37路(兴国路汽车站方向),在市委党校下车,步行至郑州美术馆新馆。郑州美术馆新馆开馆系列展览西陵印社收藏展展览时间:10.25至2021年2月28日展览地点:郑州美术馆7号展厅展览:创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的西陵印社,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文人社,也是中国第一个专门研究金石学和篆刻的学术团体。100多年来,西泠印社一直秉承“存碑石、学印、书画”的宗旨,在近代聚集了一大批学文史、擅艺术的优秀人士。“西泠印社精品收藏展”涵盖了创社四君子、历任会长、副会长、知名会员的书画创作,以及弘毅大师李叔同的印刷和收藏等。从而尽可能全面地再现西陵的百年发展。徘徊在——李刚田书法展展览时间:10.25至2021年2月28日展览地点:郑州美术馆5号展厅展览:李刚田老师的书法作品可谓金石学与当代思维融合的前瞻性体现。“徘徊”不仅代表了艺术家的生活态度,也是他书法创作的真实心境。本次展览将呈现李刚田先生捐赠给郑州美术馆新馆的60余幅书法新作,内容丰富,风格多样。他们不仅与西陵圣贤形成了文化联系,而且充满了对当下时代的思考。河南印社藏古代西洋印章展展览时间:10月25日至12月26日展览地点:郑州美术馆6号展厅展览:中原是古代重镇,名家众多,创作氛围浓郁。河南印刷学会这次展出的200多幅古篆刻膏,都是珍品,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古玺印章从商代开始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是研究历史、文字和官制的重要参考,也对后世的书法和篆刻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段正渠作品及文学展览展览时间:10.25至2021年2月28日展览地点:郑州美术馆新馆在当代中国油画格局中,段正渠以其独特的艺术气质成为不可替代的重要艺术家。他创新地将西方展览地点:郑州美术馆新馆展览:大河可持续的星火传承河南当代青年艺术家邀请展邀请了丁志伟、石二军、白冰等17位河南优秀青年艺术家积极参与。入选的112幅作品涉及油画、国画等类型,作品丰富多彩,创作内容丰富。与著名的前辈相比,这些青年艺术家的作品更加前卫多元,创作题材更加广泛自由,材料和技法更加灵活多变,有自己充满活力和脱俗的艺术气息,常常令人耳目一新,代表了河南当代青年艺术家立体活泼的群体风格,也反映了新生代艺术家对社会、历史、自我的认知和思考。中央美术学院美术收藏展展览时间:10.25至2021年2月28日展览地点:郑州美术馆新馆作品简介:本次展览按照历史时期分为“1950年至1965年的新时代新青年”、“1977年至1984年的青春记忆与自我觉醒”、“1985年至2000年的青春实验与自我确立”三个板块,展示了周思聪、陈丹青、方力钧、走出豫外的原中央美院院长靳尚谊等中国著名艺术家的青春艺术之路。
人性雕塑
欧洲现代艺术从立体主义开始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向。毕加索和勃拉克共同创立的立体主义绘画是将客观物体处理成各种几何形体,将具有完整空间形状的物体离析成一系列的平面,然后再把它们重新组合起来。这种方法吸引了一批雕塑家,也使他们深受启发。他们试着将立体派绘画的造型原则用到了雕塑中。这些雕塑家中包括杰奎斯·里普西斯、亨利·劳伦斯和雷蒙·杜尚维龙、查德金、阿基本科等。立体主义雕塑揭开了现代派雕塑的帷幕。
在立体主义的艺术实践中,雕塑家们发现了立体主义向他们展示的真意:摒弃追摹肤浅的表象,而要集中表现艺术家的内在感觉的精蕴。当雕塑家们意识到这一点后,他们不再拘泥于搬用立体派绘画的造型手法,而开始在自己的作品中使用更为自由的形式来进行个性化的自我表达。
法国雕塑家里普西斯(JacquesLipchitz,1891—1973)也是立体派雕塑的代表人物,他是立陶宛人,后迁居巴黎。1913年他结识了毕加索,并受到他的影响。1925年后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1941年他前往美国。
青铜雕塑《舞女》(1913)是里普西斯早期的代表作,在这件作品中,雕塑家试验了用几何形体如球体、立方体、圆柱体等来表现人体的结构,产生了简洁明快的独特艺术效果,初步显示了立体派雕塑的特色。
《人像》(1926—1930,现藏法国巴黎国立现代艺术馆)是高220厘米的着色石膏雕塑。这件雕塑里普西斯完全用几何形体来组合创造所要表现的母题的结构,并且也不再拘泥于他所要表现的母题的自然形态。这件雕塑另外一个特点是雕塑的形体中有许多孔洞,使雕塑所占有的空间更加富于变化,在光的作用下,雕塑所具有韵律感和运动感更加强烈。
亨利·劳伦斯(HenryLaurens,1885—1954)是法国雕塑家,他在1899年小学毕业后,曾在一家装饰作坊里工作。1911年他参加了立体派的艺术活动,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他的主要作品有《构图》(1918)、《黑人妇女》(1934)、《伟大的女音乐家》(1938)、《西班牙女人》(1939)、《塞壬》(1944)等。
查德金《被摧毁的城市》《构图〈六弦琴〉》是将铁皮剪成各种几何形状;然后将它们组合在一起;并涂上颜色,画上六条线构成六弦琴的形状,这件雕塑毫无模拟再现的意图,而更像是三维空间中的彩色拼贴画,但它的构图富于创造性,能够引人联想,发人深思;被认为是立体派雕塑的名作。
《伟大的女音乐家》(现藏巴黎国立现代艺术馆)是一件高195厘米的青铜雕塑,劳伦斯曾创作过一件名为《渺小的女音乐家》的作品,这件作品是那件雕塑的连续性创作。这座雕像用一种不规则的体积自由结合成一个引发人们对于女性形体联想的浑厚造型,以这种饱满浑厚的形态来体现一种深沉的力量感。雕塑的表面光滑明亮,又给人以舒畅宽厚的感觉。整个雕塑的形体姿态具有向四周扩展的放射性,令人似乎能够感觉到雕塑的整个躯体正在进发出一股巨大的音乐洪流,在这深沉的音乐之流中人们能够感受到女音乐家精神世界的伟大。这件雕塑代表了劳伦斯较为成熟的艺术个性风格,他已经从立体主义的最初阶段迈进到新的境界,在他个性化的雕塑作品中,他既没有拘泥于对客观世界的再现,也没有无机形式的几何形体来构成他所要表现的对象,而是根据自己的艺术感觉,对真实客体在三维空间中的形状。进行了自由的抽象化和夸张的处理,充分发挥了雕塑体积的感觉表现潜力,从而丰富了观者面对雕塑形式时的审美感受。
俄国人查德金(OssidZadkine,1890—1961)1909年移居法国,加入了法国国籍。他的雕塑风格是在立体派和表现派艺术的影响下形成的。其代表作品有《女裸体》(1920)、《三姊妹》(1926)、《俄底普斯》(1930)、《雕刻家》(1939)、《浪子回头》(1950)、《被摧毁的城市》(1951—1953)、《居住》(1960)等。
青铜雕塑《女裸体》高87厘米,这件雕塑同立体派绘画比较接近,用三角形、四边形、圆形等几何形体,组合成人物结构形象,并且这些几何形体似乎都处于运动状态中,处于从一个位置转向另一个位置的转换过程中,这件雕塑试图将类似于杜尚的绘画《下楼梯的裸女》的叠影的感觉凝固在雕塑当中,因而这件雕塑具有较强的机械运动感,给人的心理感觉相当独特。
青铜组雕《浪子回头》高82厘米,这件雕塑题材取自圣经,表现三位从外地归来的浪子见到亲人时兴奋的样子。在这件雕塑中,查德金用一些不太规则的几何形体组合构成了几个人物的身体,他们几个人的形体相互重叠交织在一起,形体中又留出了孔洞,使雕塑的前后空间贯通起来,增加了雕塑活泼轻灵的感觉,符合雕塑所要表现的喜悦气氛。对于这座雕塑的人物面部处理,查德金似乎是受到了原始雕塑的启发和影响,用很朴拙的手法表示出人物面部喜悦的表情,这样的处理打破了青铜立体派雕塑通常特有的现代感,而具有了一种原始艺术单纯朴素的感觉。
青铜雕塑《被摧毁的城市》高6米,这座雕像是为了纪念二战中荷兰的鹿特丹这座曾被德国法西斯彻底毁坏的城市而作的,雕塑家用了6年的时间创作了这件雕塑。他认为这件作品是“针对人性的禽兽行为所作的,充满了憎恨的呼喊”。雕像的躯体从中间裂开,胸部似乎曾遭受了炮弹的射击,这个残破的躯体代表了被摧毁的城市,他将双臂伸向空中,仿佛是在大声呐喊控诉。在这座雕像面前,人们可以感受到强烈的痛苦和愤怒的情感。这件雕像被安放在一个高大的台座上,竖立于荷兰的鹿特丹市一个开阔的广场上。
阿基本科(AlexanderArchipenko,1887—1964)是生于乌克兰的雕塑家,1908年迁居巴黎,他也是立体派雕塑的代表人物。他对20世纪雕塑的主要贡献在于强调雕塑中的洞孔独有的审美价值。他的作品《坐着的黑色躯体》将女人变为优美的几何结构的变形,他在体量上打洞,使负空间变为雕塑的实在要素,这一点在雕塑史具有重大意义。他的作品《拳击比赛》(1913)是一件石膏雕塑,表现的是两个拳击家正在比赛的场面,两个拳击家的形象完全是用几何形体组成的,但却奇妙地表现出了拳击运动员的动作特点和神态特征。整件作品富于动感,耐人寻味。
杜桑—维龙(RaymondDuchamp—Villon,1876—1918)法国雕塑家,立体派雕塑的代表人物,他在1889年时受到了罗丹雕塑艺术的影响,1910年时加入了立体派运动,他是最早运用立体派语言进行雕塑创作的雕塑家之一。他认为在光的作用下,静止的雕塑能够具有强烈的力感和运动感。1904—1912年他创作了《马》系列作品。这一系列作品远离了马的自然形态,而是用几何形体组成的,在形态上有些接近于马的形状物体,但这个物体具有强有力的结构,这种坚实结构所具有的力量感,引发了人们对于马的强壮和力量的抽象性联想。
人性设计
1、人性化设计:是指在设计过程当中,根据人的行为习惯、人体的生理结构、人的心理情况、人的思维方式等,对人们衣、食、住、行以及一切生活、生产活动的综合分析。是在设计中对人的心理生理需求和精神追求的尊重和满足,是设计中的人文关怀,是对人性的尊重。
2、人性化设计是科学和艺术、技术与人性的结合,科学技术给设计以坚实的结构和良好的功能,而艺术和人性使设计富于美感,充满情趣和活力。
3、人性化设计最核心的理念是“以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