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北京车展,比想象中来得晚了不少,但好在,它终究还是来了,我们也有机会在家门口目睹一次 汽车 领域的盛宴。在本文中,我们就对在本次北京车展上亮相的重磅车型做一个简单汇总,为了让大家有一个更为系统、直观的感受,本文我们选取了登陆2020北京车展的重磅新能源车型。 高合HiPhi X是华人运通首款车型,定位豪华纯电中大型SUV。该车基于HOA开放式电子电气架构开发,实现了真正意义的软件和硬件的分离,可以通过不断自主学习和远程软件迭代。 新车采用了U型前脸设计,两侧大灯组内部为LED矩阵式颗粒状灯珠,点亮后 科技 感十足。新车采用了2 2 2的座位布局,其中第一、第二排座椅均有通风、加热、按摩功能,第二排座椅可六向多维调整。有趣的是,新车采用了可进化全电动NT展翼门系统,除去设计极具特色外,该车可实现全程免触的进入方式。动力方面,新车采用最大功率为200kW(272PS)双电机 高效热泵系统,实现的百公里加速3.9秒和0.27风阻系数。在97kWh大容量电池和97.2%电机效率的加持下,其NEDC续航里程可达630公里。 点评: 不论是软件还是硬件,高合HiPhi X都表现出一个非常高的水准,造型、展翼门、车内多块屏幕,以及与微软联合开发的HiPhiGo主动式人工智能伙伴等等,都让这台车具有极高的关注度。当然不可否认的是,高合HiPhi X的到来,很可能将中国 汽车 品牌提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在本届北京车展上,领克品牌的首款智能电动 汽车 ZERO CONCEPT登陆展台。ZERO CONCEPT定位于纯电豪华轿跑,在智能、性能和豪华体验上,展示了浩瀚架构对未来出行体验变革的强大创造力,新车会在2021年下半年量产上市。 外观设计延续了家族化风格,包括带有"极光"日行灯的分体式大灯和贯穿式前脸都是领克标志性的元素。内饰方面采用全新的造型设计,中控操作区向驾驶员一侧倾斜,而除了小巧的电子挡把外,该车中控以及中央通道部分或取消绝大部分物理按键。 新车长宽高分别为4850/1980/1530mm,轴距达到2999mm,定位为中型轿车。动力方面,ZERO CONCEPT的NEDC续航里程超过700公里,0-100km/h加速时间3.9秒,该车还将配备150-200mm全自动空气悬架。 点评: 在进军高端化市场方面,领克近两年的成绩非常不错,电动车型ZERO CONCEPT的出现,其实也在意料之中。从领克本次的动作来看,中型车定位、超700公里续航表现、自动驾驶等等关键名词的出现,都让这台纯电动车型亮点十足。或许,在高端化领域取得不错成绩的领克,在纯电动领域,也会有亮眼的市场表现。 Ariya是日产前不久推出的一款纯电动轿跑SUV,幸运的是,在2020北京车展上日产将它带到了现场。 这台新车在全新的电动平台上打造,采用前后双电机布局,最大功率389马力,峰值扭矩600牛·米,0-100km/h加速仅需5.1s,官方宣称其续航里程可达483km。 外观上相比当下日产车型其设计语言得到了进一步的升级,巨大的V型前脸看起来更加优雅,同时也使得整个车头更加具有肌肉感。 新车以简洁的 科技 风格为主,中控台主要由传统方向盘、12.3英寸液晶显示屏以及隐藏式触控面板组成。车内大面积覆盖了黑色的皮革,并采用了超薄座椅,椅背和坐垫均采用打孔处理,以此增加长途驾驶的舒适度。新车还配备了ProPILOT 2.0驾驶辅助系统。 点评: 作为一个传统车企,日产在纯电动领域并不算一个后来者,甚至可以算作是一个先行者,相比聆风车型,本次推出的Ariya在扩充产品线的同时同样是一种进阶,有着聆风在前,Ariya虽然是作为一款全新车型出现,但其还是相当有看点的。无论是从产品角度还是企业发展角度,日产Ariya都将是一款极具代表性的产品。 Mach-E作为福特 汽车 首款纯电动SUV,已经在本次北京车展正式亮相。 Mach-E于2019年11月份全球首发,计划在2021年通过进口形式引入到国内市场,随后有望落户长安福特实现本土化生产,新车外观造型极具福特Mustang风格,Fastback的车身造型、三竖条的尾灯灯带等经典元素都得以保留。 该车为纯电动车,车头采用封闭式前中网设计,但其前包围部分还是配备了可自动开启的格栅,从而利于动力电池散热。内饰方面,10.2英寸全液晶仪表盘长宽比惊人,15.5英寸中控屏搭载全新一代SYNC系统,不仅UI设计更加简约现代,还增加了用户习惯学习功能。 Mach-E基于福特的Global Electric平台打造,搭载75.7kWh和98.8kWh两种容量的电池组,其NEDC续航里程最高可达600km。 点评: 从全球市场来看,在重点发展新能源车型的传统品牌中,目前只有宝马集团、大众集团以及日产 汽车 表现得还算不错,现代 汽车 、丰田 汽车 也在发力中,作为全球五大车企之一的福特,确实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动作。伴随着本次Mach-E在国内市场的亮相,福特也在展示着自己在电动车领域的成果,福特Mustang本就有着相当不错的粉丝基础,这也更有利于福特Mach-E的传播。 丰田第二代氢燃料电池车Mirai在本次北京车展上正式亮相,这也是该车首次在国内亮相。此前新车已于2019东京车展首发,有望于今年年底开始销售。 新车的家族性特征非常明显,整体设计要比第一代车型年轻、运动不少。内饰非常具有特色,向副驾驶员一侧倾斜的空调出风口平台营造出了很强的立体感,同时中控屏等部分又向驾驶员一侧倾斜,非对称式设计更加吸引眼球。 配置方面,新车搭载了8英寸数字组合仪表 12.3英寸多媒体系统,并配有HUD抬头显示、前排座椅加热/通风、流媒体后视镜、14扬声器的JBL音响系统。动力层面,相比第一代车型,全新一代丰田Mirai通过增加氢气储存的容量以及改善燃料电池系统的性能,可实现30%续航里程的增加,有望达到644公里的续航里程。 点评: 就目前来看,丰田在氢燃料电池 汽车 方面均已走在了前列,但仍旧面临众多问题,诸如制氢成本高、商业化程度低等问题依然无法解决,但不可否认的是,就未来发展来看,氢燃料电池这类真正绿色无污染的动力,才会是未来电池动力的主要发展方向。同样,我们也要为在氢燃料电池领域深耕的车企点赞。 在本届2020北京车展,哪吒Eureka 03概念车迎来首发亮相。 此前不久,哪吒 汽车 已经发布了全新概念车Eureka 03的官图和设计草图,新车定位为纯电动轿跑车,造型十分前卫,秉持"自·信·在"的设计哲学,旨在带给消费者最前卫 时尚 的电动 汽车 产品。 外观方面,哪吒Eureka 03采用了封闭式格栅设计,两侧竖直式的LED灯组搭配贯穿式灯带,从视觉上增加了前脸的宽度。灯带中央是一个可以点亮的"V"形LOGO,配合品牌标志,增加了辨识度。 车身侧面采用了溜背设计,车身在C柱后开始下滑,"V"形双腰线的设计让整车更富整体性。新车疑似采用了流媒体后视镜和半封闭式的轮毂,可以有效地减少风阻。尾部使用了贯穿式尾灯设计,灯带整体构成了"V"字造型和前脸相呼应,配合纵置的高位刹车灯和低位领航灯,点亮之后极具未来感。 点评: 哪吒Eureka 03概念车基于哪吒 汽车 HPC全新电动平台打造,将搭载哪吒 汽车 在智能安全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据了解,在这款概念车上所展现的设计元素很多都将实现量产,在纯电动车型的大浪下,这台充分代表智能的车型,还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北京车展600公里续航

北京车展600公里续航多少钱

新能源车成为了热门车型,不仅消费者想要购买,就连厂家也是争相研发上市。正在进行中的2019重庆车展,就成为了新能源车的战场。各种新能源车争奇斗艳,就看哪款能够吸引你了。 奇瑞小蚂蚁400 续航里程:300公里 售价:5.98万元起(补贴后) 很多人都将奇瑞小蚂蚁看做是奇瑞QQ的电动版,其实除了体型同样娇小以外,两者并没有特别相似之处。而奇瑞小蚂蚁的特别地方不仅在于萌萌的造型惹人爱,其充满 科技 魅力的配置,也是奇瑞QQ所缺少的。尤其是在安全配置方面,该车全系标配增加了ESP、牵引力控制和刹车辅助三项主动安全配置,更能体现诚意。智享版提供2座和4座两款,还能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差异性需求。 电池部分,奇瑞小蚂蚁400相比于此前的版本,进行了续航的升级,在NEDC工况下,综合续航达到了301公里,再加上搭载峰值扭矩可达120Nm一款永磁电机,可以轻易满足城市内部通勤的需求。 编辑点评:其实与其说奇瑞小蚂蚁是奇瑞QQ的电动版,不如说是老年电动车的升级版。当老年代步车不能上路以后,这已经是最便宜的电动出行工具了。 东风风光新能源E3 续航里程:超400公里 预售价:10万元-15万元(补贴后) 作为东风风光旗下首款纯电动都市SUV,风光新能源E3亮相重庆车展。 据了解,风光E3搭载了全新一代Lin OS 4.0智联系统,具有语音控制、远程控制、情景交互等多种智慧功能,此外安全方面东风风光E3,提供8年/12万公里的质保,再加上还拥有十几项主被动安全配置,相对还是比较让人放心。 目前新车续航预计超过了400公里,补贴后售价为10万元-15万元,将推出标准版、性能版等多款车型,具备一定的优势。 编辑点评:自从东风风光E3在4月份发布预售价以后,迟迟没有上市,即便在重庆车展也只是再次亮相,完全不明白东风在搞什么名堂。新车再不上市,东风又只能吃残羹剩饭了。 广汽新能源Aion S 续航里程:630公里 售价:13.98万元起(补贴后) 2019重庆车展,广汽新能源带来了新车Aion S,新车拥有大空间、高智能、高颜值和深度定制等诸多优势,此外Aion S还集成了高速自动辅助驾驶、拥堵自动辅助驾驶、自动泊车等20项智能驾驶辅助功能,可让用户轻松应对拥堵及高速路况,是国内第一个实现量产交付L2级自动驾驶辅助系统的纯电动车。 广汽新能源Aion S最长续航里程达630公里,这对于那些普遍还在400公里续航线上挣扎的竞争对手而言,无疑几经处于了领先地位。 编辑点评:虽然Aion S的续航令人惊艳,但是广汽刚刚与蔚来合作打造新能源品牌“合创”,让人们不免担心是否会引起自相残杀的局面。 吉利几何A 续航里程:500公里 售价:15万元-19万元(补贴后) 作为中国车企的代表,吉利不仅在燃油车市场表现卓越,在电动车领域同样表现不凡。最新的力作就是几何A,吉利将其带到了重庆车展。 从造型方面,几何A充满了数字一般简洁的魅力,造型简单大方而又富有韵味。内饰方面则主要强调层次感,而12.3英寸中控触摸屏、1.6米长的氛围灯带、触控式按键,更增添了吉利几何A的 科技 感。 动力方面,新车搭载的是一台最大功率为120kW,峰值扭矩为250Nm的驱动电机。续航方面,新车分超长续航可以达到500公里,而即便是标准版综合续航里程也能达到410公里。 编辑点评:几何A作为吉利在新能源领域的开山之作,无疑倾注了众多的心血,其高雅的设计、前沿 科技 的配置与超长的续航相信定能打动更多消费者。 重庆车展这几款新能源车,你最喜欢哪款? 欢迎留言讨论。

北京车展600公里续航多少时间

如果您关心的只是纯电动 汽车 的极限续航里程,不用等2020年,这种车已经有了。比如在2018年北京车展上公布的正道K350 SUV理论续航里程可到1000km;同样是在去年,德国某团队利用特斯拉Model 3及其车载系统Autopilot,刷新了“超级惜油”新纪录,测试续航里程数达到了1001km。以上这些可能还不够惊艳。其实早在2013年,在日本秋田县大泻村一个研究小组创造了1300km的世界纪录,挑战当日,电动 汽车 始终以30km/h最节省电方式行驶,据 汽车 的制作兼司机高崎隆熊介绍,如果不是在测试的后半部分遭遇风雨,该车理论上可以跑进1600km。 而在2017年,洛杉矶一家电子垃圾回收厂的CEO埃里克·朗格,用废旧混合动力 汽车 电池和其他废旧零件制造了一辆纯电动 汽车 ,一次充电竟然可以行驶1600km。90%的部件都是电子垃圾,却变废为宝,也因为这辆纯电动 汽车 ,埃里克·朗格成为了新吉尼斯世界纪录保持者。从电池发展角度看,应付一次充电1000km续航里程并非不可能。除使用更多的电池组外,还可以通过更先进的电池、功能回收和更加出色的电池管理系统,甚至更加智能化的自动驾驶系统来提升续航里程。 我们以电池的技术发展为例,三元锂电池的效果就要比磷酸铁锂电池出色,磷酸铁锂电池电芯能做到150Wh/kg就已经是很出色了,但三元锂电池却可以轻松实现碾压,现在各家都普遍将目标定在300Wh/kg(三元锂电池的能量密度理论极限在400wh/kg)。 除像铝空气电池、石墨烯电池这类高精尖产品也有团队在研究,铝空气电池的理论比能量可达8100Wh/kg;同等能量下,总质量仅为铅酸蓄电池质量的12%。在去年,美铝公司和以色列Phinergy公司对一款联合开发的铝空气电池进行了测试,理论续航里程可以达到1600km。虽然需要更换铝电机才能继续工作(因为它是一种释放电能的化学反应装置,不能反复充电),但从超长续航里程的角度看,表现非常优秀。 但如果仔细研究,你会发现这些都是噱头大过实用,正道K50续航里程并没有得到民间实测,而且官方基于“微型涡轮发动机增压器 超级石墨烯电池”的设定并不具备普适性。 而特斯拉Model 3之所以能够打破记录,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是在位于克莱特维茨的DEKRA专业测试场地进行的挑战。除他们还仰仗了自动驾驶技术,主驾上并没有人,而是使用了一个叫做Spacy的假人。在自动驾驶技术的加持下, 汽车 每一脚油门、每一次转向都是有规划并且精确执行的,这帮助 汽车 始终在赛道的bestline上运行。从尖端技术/特别驾驶角度看,纯电动 汽车 做到充一次电续航1000km并非不可能,但这些极限驾驶挑战对一般民用车的日常驾驶能否起到快速而直接的作用就不好说了。就当下发展情况看,纯电动 汽车 真实续航里程能达到350km就不错了,如果是在冬季或以长途使用为主,表现还要差一些。续航多少公里不是最主要的,主要的是充电耗费的时间和充电桩的数量。一般来说如果在市区续航达到200公里就完全满足一天的用车需求。一天一充就行了。但是对于中国大部分家庭来说,买车除了市区内的通勤,还有长途出行的需要,试想如果在高速路上突然没电了却没有充电桩时,会不会分分钟让你奔溃?即使当你找到了充电桩,却排着长长的队伍,再充几个小时才能上路,这不是给自己添堵吗?纯电 汽车 要发展,必须充电在2分钟之内,电桩(包括农村,藏区)比加油站还要普及的时候,价格和燃油车持平,纯电车才会真正淘汰燃油车,否则永远不可能替代燃油车。纯电动 汽车 一次续航1000公里?如果从理论上来说是可以的,但是放在实际过程中,却非常不现实!加大续航里程的办法发是直接增加电池组。比如现在的特斯拉,充满电之后续航里程达到300公里应该没问题,但前提是室外温度不能太低,尽可能的匀速行驶,车内空调、暖风、座椅加热、座椅通风啥的,能不开就别开。按照现在特斯拉电池组数量的基础上,再增加3倍电池组,或许续航里程能达到1000公里左右。有的朋友可能会说:你是不会算数吗?增加3倍电池组,加上原有的电池组,续航里程应该能在1200公里左右!没错!可是大家别忘了,增加电池组要增加重量,车重和推重比会比之前大很多,这是在中学课本中就讲过的物理定律。只增加车重依然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电池组需要空间,那么车辆的体积就一定会变大,才能有空间容纳这些电池组。按照现在车辆的电池组体积来看,至少要让特斯拉变成中巴车那样的尺寸,才有可能放下那么多电池组。真要变成那样了,您还会买吗?无论纯电动车发展到何种地步,它永远代替不了内燃机,内燃机的优势和便利性要比电动车好很多。大家试想一下,飞机和轮船为什么不用纯电技术?假设一家飞机加20吨燃油能飞6飞小时,那要搭载多少电池才能达到同样的续航里程?400吨?即便是把这些电池都成功的放进飞机里了,那飞机估计也就飞不起来了。即便是飞起来了,也要提醒旅客们带好棉被和降落伞,因为飞机不能开暖风,太费电。如果真的没电了,大家可以选择自行降落到地面。岩哥的观点:纯电 汽车 把续航里程做到1000公里,完全没有必要。续航里程越大,车辆和电池的体积越大、体积越大成本越高,成本越高卖得就越贵。与其我们为什么不选择燃油车呢?所以我觉得,混合动力车型,才会是今后的主流!可以做到,甚至用不着到2020年,现在都可以做到;但重点在于在哪里做到的,是在实验室里做到,还是真正实现了量产!只有量产后才能真正造福消费者(可消费者买不起),而在实验室即便续航5000公里又如何?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如今甭说续航1000公里了,即便是续航仅有几百公里的纯电车也不是普通老百姓能消费得起的,所以要这1000公里续航的电动车有什么用?过眼瘾、幻想么?现在纯电动 汽车 真正面临的问题可不仅仅是续航里程的问题,续航短、没人买,取代不了燃油车,更背负不起新能源之名!而续航里程若长、价格高、买不起,依然无法取代传统燃油车的地位,写到这很多朋友就能明白了这看似高深莫测的新能源(电) 汽车 ,哪里是在卖车啊?根本就是在卖电池,而新能源之间的博弈完全可以看成一场围绕“锂”电池的博弈,普及不普及不敢说,但锂的价格倒是上涨了很大的幅度!特斯拉续航里程长,是依靠它依靠上万块小锂电池组成的大电板、以及它的电能管理系统,当然电池组容量大占主因!而这块电池扔到别的车企生产的纯电车上,续航里程同样会增加!所以这样就容易看出来问题了,想提高纯电 汽车 的续航里程很简单,和我们小时候玩奥迪双钻的四驱车一样简单,只要无限制的提高电池容量(尽量不提升体积、重量),那么电动 汽车 的续航里程一定会增加;比如鄙人过去用一块钱四节的东方星电池,通常两节只能玩十分钟,一元钱能玩20分钟左右,车子速度也上不来;而后来换了三元一节的南孚电池(过去的价格贵),两节能玩20分钟左右,而且电机的功率全开,车子跑的也更爽,但处于孩童时期的鄙人真心玩不起南孚!所以电动玩具车过去面临的问题与纯电 汽车 现在遇到的问题都是一样的!甭管谁家生产的电动车,电池容量低、续航里程低,但价格便宜;电池容量大、续航里程就长、但价格很贵(越长越贵),所以谈这续航里程若是脱离了市场就完全没有意义了,在实验室中续航里程超过1000公里并不费劲,模拟匀速工况很容易做到这个数据,甚至更高的数据也可达到,但那有什么用?续航做到8000公里,可大多数消费者买不起也是没有半点意义的;所以不要空谈纯电动 汽车 的续航里程,续航里程高、价格就贵,那么这样的纯电动 汽车 依然是废品;只有到了续航里程超长,但价格很低廉的时候,比较纯电 汽车 的续航里程才有实际的意义!虽然作为新能源纯电动 汽车 行业从事者,我非常想2020年国内技术能到一次充电续航1000公里,但是实际告诉我,很难很难。目前国内技术在二十五度左右环境温度情况下,充一次电续航里程最远也就在500公里左右。目前全世界充一次电续航里程最远的是特斯拉,差不多在900公里左右。但是目前特斯拉使用的电池单体容量比国内已量产的电池单体容量高百分之十左右,百公里耗电量比国内车型少百分之十五左右,一来一回就差了百分之二十五。但是就实用性而言,个人觉得续航里程在600公里足够,问题关键应该在充电效率,充电设备普及率以及受温度影响不能那么大。比如说单次充电时间最好能在三十分钟以内,最理想状态是十分钟,比如充电设备如果城市方圆五公里至少一个,高速国道每五十公里一个,再比如低温时容量不会衰减超过百分之五等等。先不说电动 汽车 能不能达到1000公里的续航里程,传统汽油发动机的 汽车 能连续行驶1000公里的都不太多,电动 汽车 最大的问题应该还不是续航里程的长短,不影响电池寿命的充电时间长短才是和实用性关联性最大的。很多时候当加油站排起长队时,加油都会用去很长时间,未必比一些电动 汽车 的快充时间更短。而电动 汽车 如果充电时间很短,由于是一车一桩的充电方式,效率肯定比传统的加油站高得多,起码不用很多车抢一台加油机加油。而不管是在家里的停车位充电,还是在公共场合充电,都会省去大量的时间。出现充电车位少,需要充电的车多的情况就会变少,停车场也就不会滞留大量电动 汽车 了。而季节变化对续航里程的影响,还有电池性能的下降速度,也是很现实的问题,提升这些方面的性能比续航里程有多少更重要。只要电动 汽车 在实用性方面和传统 汽车 很接近,对于使用者来说就是福音,如果能超越当然就更好了。如果不计成本,其实这个续航已经不是问题了。不考虑成本开开心心堆电池,可以用电容做成各种结构件,车门,大梁等,续航轻松突破1000。但是造价不是普通家庭承受得了的,没有什么现实意义。现在量产的比亚迪唐EV续航已经达到600,并且电机的转速较大,这表明跑高速时续航不会折损太多。以比亚迪挤牙膏的尿性,我估计它已经有了800公里续航的量产技术,这才把600公里放出市场来。 但是需要大家注意的是,现在存在一种误导,觉得电动车续航越高这车越先进,其实电动车技术需要放在第一位注意的,不应该是续航里程,而应该是,安全性,安全性,安全性。安全性的提升会带来续航里程的妥协,无视安全性堆续航根本没有任何积极意义。 另外还存在 一种错误思路,觉得电动车续航就是堆电池。 电动车的续航不是简单堆电池,而是一个系统工程,电池越多车子越重,会带来百公里电耗的增加,导致堆电池带来的收益非常低。电池组的集成效率也很重要,特斯拉用的松下的18650单体电池能量密度非常高,但集成电池组以后损失非常大。建议对电动车感兴趣的车主或准车主可以加几个车友群多了解一下,不要在网上听那些没车的人瞎忽悠。你的问题分二种情况来分析1、2020年厂家推出的概念车:有可能实现测试达到充一次电行驶1000公里。2、2020年消费者想要购买到充一次电行驶1000公里的 汽车 ,是不可能有卖的。我想说在2019年北美车展上,日产纯电动概念车IMs全球首发:这是日产发布的 一款很具 科技 感未来新能源概念车。IMs概念车最大亮点就是搭载了115千瓦时的超大电池,续航里程将达到612km,可以选择手动驾驶与自动驾驶模式。充一次行驶能达到612公里,都属于概念车当中才能实现的,如果想要在2020年实现充一次电达到1000公里,是非常困难的技术。各位网友有不同看法,欢迎发言评论请关注:林少懂车大家好,我是乐见花。就目前来说续航里程最长的量产版电动 汽车 ,是特斯拉的Model S,其最高配置车型,续航里程超过五百公里,接近五百五十公里。当然也有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宣称能达到比特斯拉更高的续航里程。如题,那么我们是不是到2020年就能造出续航达到1000公里的电动 汽车 来呢?我的答案是,未必。拿手机电池来举例,手机发展到现在少说也有小二十年了吧?那你看看手机的电池续航比起以前又进步了多少,充电技术在不断发展。但电池储电技术几乎还在原地踏步。我回到电动 汽车 上来,有人说能不能把电池继续做大。答案同样是不能,一辆 汽车 的空间毕竟有限,我们不可能一直压缩车辆的空间给电池用,这样 汽车 的空间实用性将大打折扣!2020年,若是纯电动的充电式 汽车 要做到续航1000公里,很难很难!唯一可能做到的是氢燃料电池 汽车 。由于篇幅有限,关于氢燃料电池 汽车 ,我们就不展开讨论了,感兴趣的小伙伴也可以看一看我之前写的关于氢燃料电池 汽车 的文章!以现有的技术水平来看,想要做到充电一次续航1000公里还是挺难的,这需要三元锂电池技术有一次技术革命才可以。我们都知道,电池的性能是有一个数值专门去衡量的,那就是单位体积内储存的能量多少,我们也称之为能量密度。目前全球量产的电池中,三元锂电的电池密度是比较高的。但就算如此,现在搭载三元锂电的新能源 汽车 的续航里程都在500KM以下徘徊,离1000KM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所以说,未来要么三元锂电池技术有一次技术革命,要么找到一个可以替代三元锂的新材料,而这个材料必须有足够大的电池密度。其实除了电池之外,电池管理系统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部分。特斯拉应该是目前续航里程比较长的车型了,基本上能够达到500KM左右。但其实特斯拉在电池上并没有什么新鲜的黑 科技 ,它的电池用的都是松下提供的186500的小节电池,而特斯拉就是利用这些一节一节的电池,组合成了特斯拉的一个大的“电池包”,大约7000多节。但其在电池管理系统上却是全球领先的,以至于能够让几千节电池充分发挥它的功效。新能源 汽车 必定会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而三元锂电也是国家主导的方向。虽然现在国内新能源 汽车 补贴有所降低,但对电池的能量密度上却有着不同程度的要求,车辆电池能力密度越高的而车型,补贴的力度越大。未来国内新能源 汽车 的技术也会不断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