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31日结束的第六届香港巴塞尔艺术展(Art Basel HK),为期五天的展览吸引了8万人次的参观。作为被当今世界上公认的水准最高的艺术博览会,把三月份成功催生为香港的艺术月。每年与巴塞尔艺术展同期举行的香港平行艺文活动相当丰富,让香港在三月份赚足了世界的眼球,并有利于香港艺术生态、群落的形成。 Art Basel自1970年至今已经成功打造品牌并推向全球。香港是Art Basel继瑞士巴塞尔、美国迈阿密之后的第三个据点,形成欧洲、美洲、亚洲的三点连线的全球布局。每年顺序是:3月份香港站,6月份瑞士站,年底迈阿密站。这种巡回式的展览使Art Basel全年活跃在艺术市场和活动之中,今年他带着全球近300家画廊,来自34个国家的一千五百多名艺术家和三千五百多件艺术品,在全球不断培养新客户与藏家,扩大和深化其品牌的影响力。Art Basel选择香港是有其战略性意义的。我们先看以下数据: 1.巴塞尔艺术展与瑞银集团发布的最新艺术市场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艺术市场按年增长12%至约637亿美元,其中美国维持最大市场地位,中国略微超越英国,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 2.在今年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开幕日的记者会上,巴塞尔艺术展全球总监Marc Spiegler谈到中国艺术市场时表示,亚洲市场已经占到全球23%的销售额,当中21%来自中国,香港亦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因为约90%中国内地艺术进口都是经由香港进入。 3. 今年的苏富比(Sotheby)第一场当代大拍。寺濑由纪女士接手主管后,日韩板块比重明显增加。在现代和当代分开的情况下,“当代夜场”38件拍品,日韩14件,占比36.8%;成交134,777,000港币,占比33.86%。对比去年相比,日韩板块为5件,成长近3倍。 Art Basel于2013年收购“HK Art Fair”60%股份并冠名,随后2014年收购其余下40%股份,全面进驻香港。凭藉其40多年的品牌效应和香港作为亚洲金融中心、艺术品零关税的优势,借香港之地来吸引大批大陆藏家与画廊参展。 Art Basel选择来港开发“新场”的策略是无比正确的。首先他们瞄准的是持续增长的中国大陆的艺术市场,再者他们清楚如今大陆境内的艺博会和画廊的瓶颈问题,例如艺术品关税高门槛,国内艺博会不建构市场,缺少国际收藏家、国际机构等等。 Art Base在香港建立分舵,就刚好填补了大陆艺术市场买、卖双方的“刚需”。对于大陆的投资者来说,投资艺术品多数会选择西方艺术品,或被西方知名画廊代理的东方艺术品,因为欧美一线画廊依靠老道的市场控制和成熟体制的支撑,背后有稳妥的国际市场和保险的交易机制,这些都体现在成交数字上面,再次突显西方话语权的强势和意识形态的倾斜(日韩板块倾向于西方话语和意识形态)。所以在香港,Art Basel在亚洲范围做到了吸金和价值观输出两不误。 Art Basel HK的场地(湾仔会展中心两层近2万平方米)铺得如此之大,光靠遥远的欧美日韩画廊来撑场是远远不够,他需要中国大陆画廊的加入来壮大声势(恰好大陆一、二线的画廊也有走出去的需要)。近三年来,来香港参展的中国画廊越来越多,当中有不少是“新面孔”的画廊。 香港的地理位置以及香港巴塞尔的区域性倾斜政策,越来越放宽大陆画廊的进场门槛,这也是Art Basel的一个策略调整,未来继续将重点放在新锐艺术家和亚洲版图上,主动吸纳更多新画廊,在赚足租金的又为观众和市场提供新鲜感。 我们看Art Basel这类的艺术博览会可以套用大型shopping mall的模式去思考其发展和策略等问题。最早的Art Basel是1970年瑞士巴塞尔的画廊创办人抱团聚到一个地方办展,一来可以相互分摊,节约成本,二来可以以此为噱头吸引更多客户,促进销售,这个和shopping mall的雏形相似。后来做大了并形成自己的品牌后,便开始连锁、复制,就如房地产一样,开发新的场地,再分租给大小的租户。租金,自有品牌的盈利,销售提成,门票收入和大量的广告赞助费,构成了艺博会的主要获利模式。 一个有品牌效应的shopping mall在选择入场商户是也要看对方的品牌级别和供应商的实力。商场对品类和品牌有极其严格和精密的筹划,每年也会淘汰一批低产田。通常商场在规划时,需要主要入住商户的介入,整合资源。Art Basel HK对于入场画廊的要求也很严格,申请参加的艺廊必须最少经营三年或以上,委员会甚至会派人去考察画廊的场地和业绩,根据博览会的整体展出计划再作出甄选。经过几轮的审查后,最终能获得入场资格的画廊也相当于获得一个credit,这个对于新晋画廊和中小画廊特别受用,有利于以后提升客户的信任度和对外进一步推广。以下是参加迈阿密巴塞尔艺博会不同规模的开销对比: 因此对于不少中小型、新晋的画廊来说,参加艺博会就像是一场赌博,前期投入的十几万甚至数十万美元,到最后很有可能打了水漂。大多数中小画廊经营者依然认为,对于画廊的未来而言,即使在短期内亏损,艺博会仍有长线的投资价值,它能为画廊带来良好的声誉和增强各方信心的作用。相对地,Art Basel也可以在每年都在增多的中国大陆的艺术机构和民营艺术馆中,挑选最优秀、最有潜力的来合作。既可以把Art Basel的品牌进一步打进中国内地,又可以将其利益与Art Basel捆绑在一起,达到共赢。 根据《TEFAF 2015 全球艺术品市场报告》的结果显示,2000年到2014年间,全球范围内的艺术博览会从55个增加至180个,这个情况也和一个城市里不断增加的shopping mall类似。各大shopping mall之间的竞争,失利的一方会促使改变其定位或趋向于更细化、细分的人群和市场。例如通常在Art Basel一个多月后的“香港Affordable Art Fair ”就是一个专注于更细分市场的艺博会,面向大众的中低端艺术市场,这种策略定位使Affordable Art Fair 也成为了全球最受欢迎的艺博会之一,每年有超过 25 万人次入场参观。 艺博会的未来挑战重重,以体验经济为主的艺博会产业暂时还没有受到ICT的冲击,但不代表未来就不会。Art Basel HK也给了许多国人启发,中国内地相继出现Art Beijing(艺术北京)、Art Nanjing(艺术南京)等各种“ART 地名”的艺博会以及相关周边艺术活动,其品质和效果参差不齐。Art Basel HK之所以成功,在于他们很清晰地看到了市场需求和痛点所在,以及他们的市场定位和策略。
迈阿密巴塞尔艺术展时间
还记得那只被胶带贴在墙上的香蕉吗?它是意大利雕塑家莫瑞吉奥·卡特兰(Maurizio Cattelan)的《喜剧演员》系列作品之一,这只香蕉当时在迈阿密巴塞尔艺术博览会上以12万美元(84万元人民币)的价格出售给了一位私藏家,事后迅速登上国际头条。卡特兰共创作了三个版本的香蕉艺术品,并在迈阿密巴塞尔艺术展的Perrotin画廊上展出,第一天前两个版本被两位法国收藏家以12万美元的价格拍得,而第三版,许多博物馆正在竞标,其价格甚至涨到了15万美元。可就在几日前,美国艺术家大卫·达图纳(David Datuna)在看展的过程中,直接从墙上拿下了香蕉,剥开皮当众吃了起来,还称自己是一位“饥饿的艺术家”,在场观众各个目瞪口呆,而且达图纳还将自己的这场“吃播”视频发布在了自己的ins账户上。该视频标题“这是我的艺术表演,我喜欢卡特兰的作品,我真的很喜欢这个装置,它非常好吃。”此后这件事在网上引起了争议,有人认为他破坏了艺术品,也有人认为他只是以另一种方式解读了这件作品,孰是孰非难以下定义。还有一大部分人认为,这是创作者、画廊、吃香蕉者的联合炒作。其实,今年全球贸易局势动荡,香蕉是全球贸易的象征,也是个双关语,这便使得卡特兰用香蕉这件平凡的物体变成了一个传达欣喜和评论的工具,是一种经典幽默的表达方式。我们不能单从香蕉这件物品来评判它的价值,也可以说香蕉根本不值这个价,重要的是它形式创作的新意,它背后隐喻或象征的东西,所赋予和传达的人文价值,以及它开启了我们对艺术及艺术创作的另一种认识和理解。该画廊的总监Emmanuel Perrotin说:“虽然达图纳吃掉了这件作品,但我们不会追究其责任,因为它想要表达的是一种概念,创作者也曾提出,所有者可以在任何时间更换香蕉和胶带,随后工作人员又换上了一根新的香蕉。”事后,达图纳称:“这几天,我收到了大量的留言,其中大部分都非常积极,我想说非常感谢你们的支持。我不否认香蕉确实可以成为一件艺术品,它有必要在博物馆免费展出。我对此表示赞赏。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我将始终以自己的表现来响应这种装置!”
迈阿密巴塞尔艺术展模特
2007年4月曼森女友evan Rachel wood公开承认两人正在交往。2008年11月5日,有报道称曼森与evan已经在10月23日分手,到了11月7号,两人出面解释说他们并没有分手, 只不过两人都忙于工作而已。 2008年12月4号,曼森与他的新女友,时尚模特isani griffith出现在佛罗里达州迈阿密海滩上举办的一个名叫艺术巴塞尔的艺术展览。后来有消息称从曼森与evan分手后两人就开始约会了。然而曼森在12月24号亲自出面辟谣称未与Evan分手。evan与曼森还是分手了,曼森亲自宣称自己的新女友是色情女明星兼模特stoya。 2012年他遇到了摄影师Lindsay Usich,就是她拍摄了去年Born Villain专辑的封面。曼森挺有眼光的,永远善于挖掘有天分的女人。Lindsay Usich于1984年10月2号出生迈阿密,佛罗里达,比曼叔小了十五岁。 她是一名职业摄影师和模特。第一次和曼森一起露面是在9月14号,2010,于在Boudoir,西好莱坞,加利福尼亚洲。曼叔于三月2012公开承认恋情(Revolver magazine),并带着Lindsay参加了他的2012巡演(Soundwave Festival Melbourne Australia 里舞台旁边坐着的那个妹子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