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对艺术怀有敬畏之心的人。不是学习艺术出身,但喜欢花时间去看一些艺术展。很多时候,我其实并没有真正看懂那些艺术作品到底在表达什么,但我还是喜欢去看,因为 它们带给我的视觉美感以及引发我的一些思考,是一种精神享受。 不是所有人都有幸能与艺术结缘, 看展,让作为普通人的我觉得离艺术又近了一步。 之前我一直觉得艺术高高在上,是凌驾于现实,超越普通人思维的表现形式,前不久我参观了一个以“菜市场”为主题的展,我思考, 其实,艺术,是不是也就存在于你我之间的一些平凡情境之中呢? “流行实验室”之菜市场是李宇春作为总监制,联合徐震、张鼎、郭鸿蔚、何翔宇、高露迪、aaajiao、高磊、刘佳玉、陆平原、袁可如,10位中国年轻一代颇具代表性的当代艺术家在上海兴业太古汇商业区内进行的一场大胆有趣的艺术实验。徐震《恐龙食品有限公司》 徐震带来的是起源于2007年的作品《恐龙食品有限公司》。艺术家将各种腊肉拼接成了一条恐龙的模样,让日常食材经过重新包装并置于全新语境。当这条烤恐龙作为雕塑装置陈列在现场,艺术品和商品之间的边界被彻底打破,而其作为整个菜市场的橱窗部分,在公共空间的出现,也为观者还原了一种熟悉并陌生的原生态菜市场景观。“我的视角” 一进展区就迎面一只逼真的大恐龙,真是刺激!还是腊肉味的,有时候我真的很佩服这些艺术家,什么东西在他们手底下都能成形,这种“变废为宝”的能力实在令人羡慕!高磊《咀嚼》 《CHEW咀嚼》利用未剥离锡纸的口香糖条与裸露的口香糖条作为素材,分别构成“咀嚼”英文单词C、H、E、W的字样。而艺术家在装置中模拟的各类服务窗口排队的结构,也赋予了作品日常而疏离的体验感。“我的视角” 这就像是口香糖的一场聚会,我和朋友一直在琢磨,这口香糖是真是假?然后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千万别吃,有毒!好吧,我们就乖乖欣赏吧!郭鸿蔚 《听音乐长大的玉米》 在人与植物之间,音乐可否成为让其获得某种通感的可能?来自成都的艺术家郭鸿蔚提出了这样的命题。与科学家合作,在云南和贵州的两片玉米田中,郭鸿蔚以田野实践的方式,在田间搭建了阵列音箱为玉米播放音乐,并选择以视频的方式将玉米的成长全程记录。而这样对于玉米生长形态的改变会让味道产生如何的变化?这正是人们希望在作品《听音乐长大的玉米》中寻找的答案。“我的视角” 音乐是无国界的,甚至是超物种的,植物听音乐也会有自己的感受,不同的音乐还真是养了不同的玉米,而且这些玉米都是真的,是可以买回家的噢~刘佳玉《菜市场和弦》 而作为对于植物与音乐关系的另一种解剖,年轻的艺术家刘佳玉则在装置作品《菜市场和弦》中提出了迥然不同的可能。在这一作品中,无论是西瓜还是香蕉,艺术家利用了农作物体内的电解质,从而让每一件农作物都变成了新的乐器。艺术家希望在此以新媒体艺术媒介作为手段,削弱技术与日常生活看似泾渭分明的距离感,重新创造人们对市井生活新的感知。“我的视角” 一很多东西都是天然的乐器,都有自己的频率,我也上手敲了敲这些植物,还真能发出不同的声音,可惜,我笨拙的手,敲不出一段入耳的音乐。高露迪《仙境》 由仿真面包片组成的床垫散发着阵阵奶油味,对观者来说,从嗅觉、视觉、触觉等多重错位的感官刺激能够激发出困惑而全新的感受,而这样多维度的体验则构成了混杂着虚拟与真实的“仙境”体验。“我的视角” 这里面的面包是真假掺半的,但是真的和假的一时还真挺难分辨,这不就像我们的日常生活吗?真亦假时假亦真,真真假假难辨。我们去的时候,这张仙床已经被睡塌了,连李宇春都还在找罪魁祸首!但是别怪我们,毕竟,谁都想和春春来一次“亲密接触”~何翔宇《200克黄金62克蛋白质》 《200克黄金62克蛋白质》以一种颇为昂贵的方式,呈现了人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蛋托。这枚以铜质材料制成、并在表面施以鎏金工艺的蛋托,将原本廉价并且充满工业流水线感的保护结构,转化为一种成本昂贵的神圣形象。对于观者来说,这样的反差可以被视为是对生活的全新观察角度,也用一种狡黠的方式让人们重新思考日常生活中的“剩余价值”。“我的视角” 这个我就简称它为“神圣的鸡蛋”吧,这可能是我第一次这么认真地深情地观察一堆鸡蛋和蛋托,一大片的呈现,确实有一种庄严感, 万物皆是艺术品,只是在日复一日的习惯中,我们可能就忽略了它的光芒。 袁可如《科纳瑞恩》 年轻艺术家袁可如呈现了一个拥有四个人物角色的赛博题材AVG电影游戏《科纳瑞恩—觉醒篇》。这件作品构建了一个相对复杂的虚拟赛博世界,将实拍影像和游戏互动相结合,探索了电影观看和体验的可能。而四台复古游戏机的出现,模拟了常常与菜市场相伴出现的街机和游戏厅,及其所代表的充满复古情怀的游戏时光。“我的视角” 这是展厅里最具科技感的场景了,游戏厅、霓虹灯光,好像回到了小时候,非常适合拍照,怎么拍怎么酷炫,分分钟感觉自己化身为宇宙战士!陆平原《阅后即食》 将故事打印在可食用的糯米纸上,供观众购买、阅读并品尝。而这些故事则被挂在一只人们熟悉的、巨大“鲨鱼咬手”玩具装置中,让人在取阅故事的时候感受到某种幽默的焦虑。与此观者在阅读并食用这些故事的也会有被其他物体当成食物的错位感。“我的视角” 哇塞,可以吃的纸,这个真的太好了!如果吃完就可以把里面的内容全部那简直是广大学生朋友的福音啊!那个,服务员,先给我来打纸,我要吃书了!张鼎《肉铺》 这片长达10米的半封闭空间可谓是整场展览最为引人注目的场景之一,在这个入口仅容一人通过的狭长空间内,艺术家延续了其对空间强大的控制力,用戏谑的方式再现了一个熟悉的购买场景——位于菜市场中心的肉铺变成了摩登的Disco舞厅,最为原始粗暴的肉质形象与巨大的Disco球所发出的迷幻灯光交替出现,结合音乐所构成的漩涡,在这样的奇妙场景中,让肉铺这样平常的空间拥有了颠覆性的体验。“我的视角”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个作品,非常好玩,一进去就有种Disco舞厅既视感,高挂的肉铺橱窗,迷幻的灯光交相辉映,一下子就让肉铺鲜活了起来,仿佛下一秒,铺子里的肉肉就会跳起了动感的Disco,别拦着我,大家一起来~我是个不太爱逛菜市场的人,但如果菜市场都能这么酷炫和充满趣味,我想,逛菜市场也会变成一件时髦的事。我在“菜市场”现场也发现很多不同年纪的人,老老少少都有,大家都带着一脸好奇认真地观察眼前的作品,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觉得有趣的时候还会会心一笑,这种感觉就像去菜市场买菜一样,很有真实感。这是个免费的艺术展,其实 李宇春当初办这个展的初衷非常棒,就是让艺术走下神坛,让大家走进艺术,多去看一看,多一些体验和感受。 诚如标题所说,我们为什么要多看展?其实,看展也可以说是一种对生活的仪式感。 给自己多一些美的体验,拓宽眼界,延伸思考,让艺术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懂不懂艺术都不要紧,并不妨碍你做一个积极的艺术分子。毕竟, 现实生活已经够百无聊赖,去艺术家的世界做一做梦也是好的。 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

多视角呈现的艺术展览

视觉艺术展览现场

展示设计是一门综合艺术设计,它的主体为商品。展示空间是伴随着人类社会政治、经济的阶段性发展逐渐形成的。

在既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运用艺术设计语言,通过对空间与平面的精心创造,使其产生独特的空间范围,不仅含有解释展品宣传主题的意图,并使观众能参与达到完美沟通的目的,这样的空间形式。

展示设计是新兴行业,以往较大规模与较固定性的展示设计即归属于建筑设计,较小规模的展示设计就归属于室内设计,较临时性的展示设计就归属于美术工艺或室内设计。扩展资料

展示设计的展示内容规划,展示主题的发展往往就定位成告知性、贩卖性、庆典性、游艺娱乐性、教育性等等分位。展示设计所需要的能力有:推销物品或理念的调查与企划的能力、立体造形(审美、建材与构造)的能力、灯光与临时机电设备的知识、吸引人群安排人潮动线的能力等等。

展示设计在设计时要先了解“被展示的物件或概念”后,找出要表达的主题,然后将这“主题”以展示装置加以渲染、诠释,来完成这次设计。设计时,所设计的展示装置本身是否精彩并不是重点,反而是这展示具、展示装置完成后,“被展示的物件或概念”是否因此而精彩,才是重点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展示设计

艺术展览现场人多

艺术行业正逐渐以参加全球重要艺博会为发展策略,为什么?因为艺博会短期间的 巨大宣传效应 ,对艺术家的 推介之效益甚大 ,而且直接 贴近市场 。而且艺博会已经不仅是进行艺术品交易、展示的独立单元,而成为城市的文化名片与形象橱窗。所以参加艺博会是画廊与机构开发新市场的 首选方式 ,也是 拓展市场 的重要方式,被列入多数艺术机构和艺术家全盘市场开拓计划之中。通过参展艺博会,可以 全面迅速 地 了解新市场的行情 ,与新市场所在地、周边地区以及世界各地的 买家接触 ,最终实现推出作品,在新市场中获得一定市场地位。由于艺博会具有很好的宣传、广告作用,因此有人将展览归入广告的范畴,称之为立体广告。艺博会的宣传广告作用有三个特点,即 宣传方式多、观众感觉与认知全面和宣传效果好 。(1)宣传方式 展前:广州艺博会在展会前全媒体矩阵大力宣传推广,提前掀起艺术浪潮。展中:在艺博会展中可以展示有形的作品,也可以向观众散发文字资料、视频。参展商的风格、形象,标志等都可以展示(可静态或动态的展示)。参展商可以以展位的展示空间为阵地宣传自己,也可以通过新闻媒体加以宣传。展后:媒体继续跟踪报道。(2)全 感官的宣传 展会上大多导览、艺术家就在现场,观众及买家可以现场对作品和艺术家进行全面了解,并留下生动、深刻的印象。 就如在食品展上,观众除了可以看食品的颜色,还可以现场品尝,评其味道;在化妆品展上,观众可以闻化妆品的香味;在缝纫展上,观众可以亲眼看到缝纫机制作出一件时髦的服装;在音乐展上,观众可以击打钢琴的键盘,听听其音质。观众及买家可以对作品作详尽、全面的了解,这正是艺博会所具备的优势和特点。(3) 艺博会的宣传效果好 宣传对象主要是对艺术感兴趣的专业观众,而且人流量大,每一届广州艺博会观众可达25万人次。 对如此之多的、有兴趣的观众作宣传,影响效果当然是非同一般。而且一些报刊电视广告无法全面反映的复杂产品也可以在展会上展示,产生其他方式无与比拟的效果。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众多画廊与机构都在努力维持和扩大其市场份额和开拓新市场。艺博会宣传个人、画廊与机构的形象,效果相当不错。设计精美的展示空间不仅能吸引观众,还会吸引新闻媒体、政府官员的注意。 买家是事关发展的重要资源 。艺博会为参展商提供了一个理想的 买家组织 ,参展商只要抓住这点,并好好利用,那宣传与销售都能丰收。一个参展商云集的展览,其本身就能比较全面地反映该 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在展览会上,参展商可以利用多种方式进行市场调研,广泛搜集第一手资料。 通过在会展上开展有目的的调查,可以搜集到有关竞争者和顾客的信息,为今后制定发展战略提供依据。 艺博会为参展商提供了一个与买家进行交流和联系的平台。 参展商与客户建立的联系对未来成交有重大影响。据调查显示,16%的客户在展会结束后再联系一次才签约,10%的客户在展会结束后再联系两次才签约,20%的客户在展会结束后再联系三次才签约。其他行业也如此,在日本,企业一般喜欢在展览会上先建立联系,了解产品或试订小批量的货,为将来大批订货打下基础。正如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藏家和艺术机构负责人、艺术家在展览会上相互了解、建立关系,在展览会后再做一些后续工作,将给参展商带来长远和更大的经济利益。 展览会中参展商与客户建立联系有三个鲜明特点:(1)联系量大在短短几天会展期间,参展商可能会接触到该行业或其产品的大部分客户。电话营销、人员推销等其他方式都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接触到如此多的客户。(2)联系面广在展会上,参展商可与藏家、零售商、代理商甚至最终顾客等 新老客户建立和加强关系 。对于平时而言,利用其他方式加强与老客户联系、广泛接触老客户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人力,但在展会上可以轻而易举地做到。(3)联系效果特别好展会上的 观众质量非常高 。展会的观众大多是 业内人士 ,是艺博会与参展商精心甄别挑选后通过专门途径吸引来的。据一项统计调查显示,贸易展览会上,84%的观众拥有采购 决策权或影响力 ,他们之中不少是拥有采购决策权的关键人物和重要人物。在展会上能够实现高质量的交流。因为观众参观展会是一种主动行为,到展会来的目的就是为了与参展商接触交流、收集信息、洽谈贸易。在这种状态下,参展商与观众进行交流就容易得多。 展会上的交流是面对面的双向直接交流,这种交流的效果显然比广告这种单向的、间接的交流方式要好。 在会展中,参展人员通过向买家对作品做诠释,使买家产生兴趣,经过洽谈后可能达成协议。在其他情况下,这个过程可能比较长,但在展览会上,这一过程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对潜在客户,参展商可以在其产生兴趣时趁热打铁开展多量销售。据我们调查显示, 34%的观众在艺博会期间会与参展商签订合同或产生交易。 因为参展商和观众都是带着各自的目的有备而来。观众当场了解作品、艺术家本身、并在现场比较其他参展商,选择比较后就可能与参展商进一步洽谈,谈妥便签订或意向代理书。据业内人士的调查分析显示, 通过参展开拓市场的费用要比其他传统形式节省40%以上,同时还大大缩短了促销时间。 而在今年11月29日-12月2日,第24届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将会有12大主题单元和4大主题活动。 第24届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 时间:2019年11月29日-12月2日 地点:广州市海珠区琶洲广交会展馆C区14.2-15.2-16.2馆 参展报名截止日期:2019年10月31日 报名电话: 86 189-2628-1031 微信咨询:jennychow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