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8月为止,奔驰是今年中国市场销量最高的豪华汽车品牌。2020年,奔驰有机会从宝马手上夺回2019年丢失的豪华品牌销量冠军宝座。作为品牌旗舰和销量支柱之一,新一代 奔驰S级和改款E级无疑是2020北京车展上奔驰品牌最具看点的两款新车。改款奔驰E级
奔驰将在2020北京车展上公布改款E级的售价,与此作为竞品的改款宝马5系也将亮相车展。这两款重量级国产豪华C级轿车之间又将开启一轮新的交锋。改款北京奔驰E采用了奔驰品牌家族最新设计的语言,头灯造型显得更圆润,时尚型的百叶窗中网造型与新一代奔驰S级很像。运动型的前脸相比老款则显得缺乏了一些气势。尾灯部分,改款E级也采用了狭长的设计。因为改款奔驰E级先于新一代奔驰S级(223)亮相,所以新一代S级有很多设计元素其实是率先在改款E级身上展现的。内饰部分,虽然改款E级的内饰布局基本与现款车型一样,但奔驰还是针对细节做出了升级。首先最明显的地方就是,改款E级采用了两款新样式的三辐方向盘,这两款方向盘也都在新一代S级上有所配备。
在配置方面,改款E级标配有10.25英寸全数字液晶仪表盘和10.25英寸中控屏(高配12.3英寸),车机系统升级为奔驰MBUX智能交互系统,具备AR增强现实技术车载导航、智能语音助手以及OTA升级等功能。尺寸方面,改款北京奔驰E级长轴版车身三围为5078\1860\1490mm,轴距为3079mm。
动力部分,改款北京奔驰E级长轴版将继续配备三种动力,E 260 L搭载1.5T发动机 48V微混系统,最大功率输出184马力;E 300 L车型搭载2.0T低功率版发动机,最大功率输出258马力;E 350L则搭载2.0T高功率版发动机 48V微混系统,最大功率输出299马力。新车全系匹配9速手自一体变速器。改款北京奔驰E级的动力总成标定与现款一致。今年1-8月,C级豪华轿车市场的累计销量冠军是奥迪A6L,随着改款奔驰E级和改款宝马5系的推出,BBA之间又将开启新一轮的激烈争夺。新一代奔驰S级
虽然新一代奔驰S级已于本月初进行了全球首发,但它依旧是2020北京车展上最值得关注的车型之一。
外形方面,外界对新一代奔驰S级有不少争议,尤其是更年轻化的设计所带来的气场改变的问题,这点由于审美差异,不做更多讨论。我们还是重点来聊聊新一代奔驰S级的技术升级。新一代奔驰S级在车内配置的大屏多达5块。除了标配的12.3英寸全液晶仪表盘和12.8英寸中控触屏,在前排座椅后还可选配挂载两款11.6英寸多媒体屏。后排中央扶手处还能再选装一块7英寸MBUX 平板。值得一说的是,12.8英寸的中控触屏采用OLED材质,显示分辨率可达2400x900,全液晶仪表则具备裸眼3D显示效果。新一代奔驰除了屏幕升级,还配备有全新第二代奔驰MBUX 智能车机系统。新系统在计算性能上新系统比第一代提升了50%,并且具备“读心语音助理”、“智能感应助理”、生物特征识别以及OTA升级等功能,这些新功能都是新车机系统带来的新体验。除了大屏和新车机系统,新一代奔驰还首次在量产车配备了具有AR增强现实功能HUD抬头显示器,其显示效果相当于77英寸显示器,可整合显示导航信息以及驾驶辅助信息,此项技术将极大的提升驾驶员的专注度和行车安全性。尺寸方面,基于全新MRA II平台打造的新一代S级相比上代又有所放大,轴距加长至3216mm,为同级最高水准。
作为奔驰品牌的旗舰,新一代S级还有其它一系列丰富的配置。新车标配带有48V电气系统控制的主动式空气悬架;可选配E-Active Body Control主动车身控制系统,这套系统与奔驰Pre-Safe系统结合,可实现侧面防碰撞效果。车辆在侧面发生碰撞时车身会自动升高80mm,用底盘吸收撞击。新车还配备了后轮主动转向系统,后轮的转向角最大可达 10度,这使得新车转弯半径如同一台小车。在车辆安全方面,新一代S级搭载有L3级驾驶辅助系统,这套系统基本可以让驾驶员摆脱双手,让车辆自动行驶。不过部分功能需要等到2021年下半年,在德国的特定公路上才能开放使用。因为各国安全法规的要求不同,在中国市场上销售的新一代S级大概率会减配一些这套L3级驾驶辅助系统的功能。在新一代S级身上还具有的开创性安全配置还包括:后排正向安全气囊和中央安全气囊,这两种气囊都是首次在量产车上装配,能有效提升车内乘员安全性。后排正向安全气囊和中央安全气囊都是新一代S级(223)在量产车上首次配备的技术,这两种气囊都能提升车内乘员的安全防护性。新一代奔驰S级在科技、功能性上做了很多技术升级。但不论是:L3级驾驶辅助系统、48V主动式空气悬架、后轮转向技术、车侧防碰撞预警系统等,都已经在2017年发布的第五代奥迪A8(D5)身上出现过。三年之后,这些配置已不能带给人更多惊喜。动力部分, 新一代奔驰S级(223)先期将上市五款车型,包括:S 450 4MATIC、S 500 4MATIC、S 350d、S 350d?4MATIC 及 S 400d 4MATIC 。其中汽油动力车型有两款,均配备3.0T V6发动机和 9G-TRONIC九速手自一体变速器。S 450 4MATIC最大功率输出362马力,峰值扭矩500牛米;S500 4MATIC最大功率输出429马力。之后,奔驰会追加推出配备4.0T V8发动机 48V微混系统的车型;还有纯电续航里程超过130公里的PHEV插电混动车型。中国市场是奔驰S级销量最高的地区。S级在中国的销量占据车型全球销量份额的1/3,且客户的平均年龄在40岁。这也是为什么新一代奔驰S级会如此强调年轻化设计,以及数字化科技应用的缘故。作为奔驰的旗舰和技术展示平台,新一代S级的设计与配置都会在接下来逐步下放至新一代奔驰C级\GLC\E级等即将换代的主力车型身上。2020北京车展,新一代S级依旧是非常值得一看的车型。
?(文:Louis9、何威)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北京奔驰2020年销售情况
其实在市场上是有很多汽车品牌的,而且也有一些汽车品牌是能够有个比较高的知名度的,并且也能够让消费者十分的认可,而且也能够有一个比较好的发展,特别是有一些汽车品牌是比较久远的品牌的,也是能够让我们有个比较多的信任的。
北汽集团也是能够生产比较好的汽车品牌,而且也是有很多人都很看好北汽的发展,并且也觉得北汽一定能够有个更好的而且也能够不断地促进自身的产品的销量。北汽发布2020财报,北京奔驰销量逆势上涨,它的市场前景如何?我认为北汽的市场前景是很好的,之所以这么说,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北汽是能够让自己的产品有比较好的质量的。
在我看来,我认为北汽集团的市场前景真的是特别好,因为我觉得北汽是能够让自己有一个更好的产品质量的,而且也能够不断地保证自己的产品质量,这就会让很多人都比较放心北汽。
二、北汽是能够不断地进行战略定位的。
在我看来,我认为北汽集团也是能够不断地进行战略定位,能够让自己有一个更好的发展方向,并且也能够让自己获得一个更好的优势,能够让越来越多的人都去购买自己的产品,这是能够让被北汽集团有一个更好的发展前景。
三、北汽是能够不断地有更好的服务的。
我觉得不管怎么说,北汽集团都是能够让自己有一个更好的服务的,而且也能够不断地推广更高质量的服务,能够让更多的消费者满意北汽集团,而且能够让更多的消费者对北汽集团有一个更好的重视,能够去购买旗下的产品。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大家有什么想法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2022北京奔驰
作为国内领先的第三方汽车品质评价平台,车质网基于海量的汽车产品测试样本及科学的数据模型,推出“新车商品性评价”栏目。每月针对数款国内上市两年以内,行驶里程不超过5000公里的在售车型,通过客观数据和主观感受两大维度,由资深评测人员利用专业设备进行系统化的测试与评价,以全面展示和分析国内汽车市场新车整体商品性水平现况,为消费者在选购车辆时提供客观真实的意见参考。豪华中型车市场向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随着越来越多的新晋实力派车型加入,老牌豪华品牌面临着巨大挑战。作为德系三大豪华品牌之一的奔驰率先发力,于2021年推出了全新换代的奔驰C级。全新一代奔驰C级通过一系列细节优化,外观变得更加时尚精致,内饰几乎完全照搬了家族旗舰S级的设计,豪华感进一步提升。据车质网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5月31日,全新一代奔驰C级自上市以来的累计投诉量为40宗,投诉销量比数值低于2021年国内乘用车年度投诉销量比万分之30.9,短期口碑表现值得肯定。全新一代奔驰C级能否延续现有的质量口碑表现?是否会出现一些普通消费者难以发现的新问题?本期“新车商品性评价”将为您拨开迷雾,通过客观数据和主观感受两大维度,还原一个真实的奔驰C级。
一、客观数据
本项目主要通过对新车在车身工艺、漆膜水平、车内空气质量、从车内噪声、静态车内振动、驻车雷达以及灯光/视野等12个项目的实地测试,以客观数据的形式全方位直观展现新车在商品性方面的表现。在车身工艺测试环节,整车共选取10个关键部位,每个关键部位都会选取3个关键点进行测量,以评价各关键部位缝隙的均匀程度。从测试结果来看,2022款奔驰C级全车绝大多数部位的缝隙数据均值处于相对较低水平。后备厢与左右两侧后翼子板连接处存在工艺不对称的情况,最大与最小缝隙数值相差达到了1.1mm,是否是试驾车个例不得而知。其余部位的缝隙数据均匀度表现不错,工艺水平基本令人满意。在漆膜水平测试环节,通过测试结果可以发现,2022款奔驰C级整车漆膜平均厚度约为133.9μm,达到高级车标准值(120μm -150μm)。从各关键部位的测试数据来看,前车门、后车门、后翼子板漆膜厚度均值超过高级车标准值,而发动机舱盖、前翼子板、车顶漆膜厚度均值仅达到中级车标准值,个别测试点甚至低于90μm。整体来看,2022款奔驰C级的漆膜喷涂厚度表现尚可,但漆膜喷涂均匀性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在车内空气质量测试环节,将车辆放置在车辆较少的内部地面停车场中,实测2022款奔驰C级的车内未检测出甲醛成分,同时PM2.5等物质的含量也处于相对较低水平,完全符合2012年3月1日起实施的,由原环保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的《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7630-2011)中的相关标准。在静态噪声测试环节,2022款奔驰C级在静止状态下车内的静谧性表现不错,测试成绩已经降至测试仪器的最低值30dB,几乎可以做到与外界环境音隔绝。随着发动机启动,传入车内的噪声值呈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发动机在3000转时,传入车内的噪声值为58dB,单从数值上来看仍处于较低水平,但与测试过的同级别车型相比,噪声值要偏高一些。通过与下面几种不同环境下噪声值对比来看,2022款奔驰C级对于发动机噪音抑制表现不错,工作状态下几乎不会对车内驾乘人员造成干扰。
在空调噪声测试环节,先将测试仪器置于距空调出风口大约10cm的位置,然后将空调风量由小到大依次调高,并测量在不同档位下驾驶员位置的噪声值。经实测,2022款奔驰C级的空调调节共分5档,开启最高档时测得噪声值为63.5dB,依旧处于人体可以忍受的范围,不会对驾乘人员造成过多干扰。在测试中专家评审团发现,在空调起始档位时,噪声值达到了47.4dB,数值略高于此前测试过的同级别车型。经过实测,在怠速状态下,2022款奔驰C级对于发动机传入车内的振动抑制出色,其中方向盘振动数值为0,而前后排座椅振动数值相对较高。在负载状态下,方向盘振动数值出现小幅增长,而前后排座椅的振动数值则维持不变,体感并不明显。我们还针对驻车雷达、灯光/视野、操控系统、轮胎、天窗、座椅、后备厢进行了测试。经过测试,2022款奔驰C级整体表现达到了豪华品牌应有的水准,方向盘和驾驶席座椅调节范围较大,后排座椅坐垫长度和头枕也进行了升级,乘坐舒适性表现出色。另外两侧外后视镜视野范围也处于同级别领先水平。天窗采用分段式设计,采光效果不如全景天窗,且开启面积较小。后排地板凸起高度较大,中间乘客很难找到舒适的坐姿。
二、主观感受
本项目由多位评审员针对新车静态和动态方面的实际表现来进行主观评价。静态方面包括外部、内部、空间和人机交互四大部分;动态方面包括加速、制动、转向、驾乘感受和行驶安全五大部分。综合参考各位评审员给出的主观评价意见给出总得分,以从主观感受的角度反映新车在商品性方面的实际表现。在外部感受评价中,2022款奔驰C级在灯光系统、发动机舱用料以及后备厢配置方面得到了专家评审团的肯定。测试车型选装了智能数字LED大灯,除了提供常规的自动大灯和自适应远近光功能,还可以实现根据卫星定位来提前规划灯光照明方案。发动机舱采用双液压杆支撑,并且配备了稳定杆与护板,内部用料也非常扎实。后备厢除了支持电动开启还配备了感应功能,实测灵敏度不错,操作较为便捷。2022款奔驰C级在机械钥匙使用方面略有不便,主要是钥匙孔为隐藏式设计,使用不太方便,但出于美观考虑,倒也无可厚非。在内部感受评价中,2022款奔驰C级采用与全新S级相似的设计风格,11.9英寸纵置中控屏与12.3英寸全液晶仪表组成双屏系统,科技气息浓厚。用料方面则达到了豪华品牌应有的水准,中控台和门板区域均采用大面积软性皮质包覆,辅以恰到好处的黑色木纹装饰,彰显出十足的豪华质感。
2022款奔驰C级全车提供了6个充电接口,并且平均分布在前后排,虽然数量较多,但由于统一采用Type-C接口,对于设备的兼容性一般。前排中央扶手虽然无法移动,不过由于长度和宽度可观,对驾驶员的手肘可以提供足够的支撑。乘坐空间方面,接近于3米的轴距带来了宽敞的后排腿部空间,不过相对而言后排头部空间略显局促。储物空间方面,2022款奔驰C级整体数量达到了同级别主流水平,不过一些细节设计仍存在优化空间,比如前排手机无线充电板位置较为隐蔽,拿取手机不太方便;中央扶手箱内部较浅,实用性一般;另外前排座椅背袋采用夹板式设计,仅能容纳一些小件物品。11.9英寸中控屏整体尺寸并不占优,且可视界面中规中矩。系统内部搭载第二代MBUX人机交互系统,支持语音唤醒,并且可以单独操作遮阳帘、天窗、车窗等硬件设施。实测语音系统识别率较高,对于模糊语义识别也较为精准。导航系统操作便利,搭配全彩色HUD抬头显示系统以及AR实景导航,实用性极强。2022款奔驰C级全系搭载1.5T发动机与48V电机的动力组合,虽然发动机排量并不大,不过得益于出色的调校水平,参数表现甚至超过了搭载2.0T发动机的宝马3系和奥迪A4L。实际体验过程中,车辆起步较为轻盈,并且由于48V电机的存在,整个加速过程也非常顺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