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
展会时间:2018年4月25日-5月4日
展会地点: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老展馆的全馆
展会类型:室内展
规模::23万㎡(其中零部件6万㎡),预计展商2000家
2、2018砖头汽车第五届北京898国际车展
时间:2018年04月06日-04月07日
地点:898创新空间
开馆时间:9:00至17:303、2018第16届中国(北京)国际房车露营展览会
展会时间:2018年3月22-25日
展会地点:房车世界北京房车博览中心
展会类型:室内展
4、2018北京房车展
展会时间:2018年3月17-19日
开馆时间:9:00-18:00
展会地点: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
展会类型:室内展
5、2018年北京汽车用品展览会
时间:2018年3月3日-3月6日
展馆: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天竺地区裕祥路88号
参考资料来源:闽南网-2018北京有哪些车展 2018北京车展时间地点门票交通介绍
2019北京国际车展面积多大
9月11日,第四届广州国际新能源、节能与智能汽车展览会(简称“2019广州新能源智能车展”)在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开幕。由氢能电池、氢加气站、供氢系统组成的氢能展区首次亮相展会。
在近日公布的《关于加快广州市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工作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工作意见》)中,不仅提到广州将在2025年前实现氢燃料电池汽车初步商业化运营,还明确提出广州将推动汽车产业由规模和速度向质量和效率转型,抢占未来汽车产业制高点,打造世界知名汽车城。新能源汽车如何在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引领作用?从这一次举办的新能源智能车展来看,新的发展趋势将会显现。
为期2天的展会期间,国内外200余家车企参展,共设新能源乘用车、商用车、智能汽车、充电设施、动力电池、氢能、电机控制等7个展区,带来包括全新轻量化、智能化车型在内的40余款新能源纯电动汽车。在展会上首次亮相的氢能展区,聚集了包括中国能源工程集团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能源工程集团”)、强威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广东郭虹氢能科技有限公司、CIMC安瑞科控股有限公司在内的氢能零部件公司,引起了业界的诸多关注。
广州正在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为龙头布局氢能产业。根据该区发展规划,到2020年,形成完善的氢能产业链,氢能产业产值突破200亿元。在《工作意见》中,广州力争到2020年发展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的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到2025年,氢燃料电池汽车初步实现商业化运营。
百万购车补贴
2019北京国际车展面积多少
新冠肺炎疫情,对汽车行业的影响可谓深重。
工厂延迟复工、经销商库存积压、计划部署被打乱,在大家寄予厚望的2020年开篇,还未散去的凛冽又料峭了几分。疫情的影响,也波及到了车展。
三天前,北京国际车展组委会发布正式通知,原定于2020年4月21日至30日举办的第十六届北京国际车展将延期举行,调整后的具体时间待定。
而昨天,有国外媒体报道,如果新冠肺炎的疫情继续加剧,欧洲最重要的年度车展——日内瓦车展,也存在取消的可能。倒也不奇怪,回想往年车展,几乎次次都是大牌聚集、人潮涌动,这样的环境对于防控疫情太过不利,延期或取消的确是当下最妥当的处理方式。
但在日内瓦车展可能取消的新闻发布江湖君看到了一个有意思的数据:数据分析公司GlobalData的一份报告称,至少有13家大型汽车制造商已经因为成本吃紧退出了日内瓦车展。所以回过头来看,车展的取消/延期是疫情惹的祸?
是,但不全是。
如果你也关注到了大型车展近几年的发展趋势,以及不少车企在CES展上的活跃,不难得出一个结论——车展,需要做出一些变革了。
逐渐式微的车展
车展在逐渐式微。
纵观近几年的国际车展,场地面积缩水、观众人数下滑、参展商不断减少,都在显露出不好的态势。
有数据为证:
五大车展之一的东京车展,巅峰的1991年入场人数达到201.85万人,之后不断下滑,2007年第40届的入场人数下降至142.58万人;2011年会场搬迁之后更是惨淡,每年参观人数仅80万左右;而到了2019年,虽然时隔12年后再次突破100万人,参观人数达到130.09万人,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海外参展商仅有4家。如果说东京车展更像是从国际化车展“退化”成了日本本土化车展,那么被称为“百年来最冷的一届”的2019法兰克福车展,更有说服力。
2019法兰克福车展的访客数为56万,比2017年少了25万,比2015年的少了37万。越来越多的参展厂商开始退出,包括丰田、菲亚特-克莱斯勒、法拉利、玛莎拉蒂在内的30余家整车厂尽数缺席,参展商数量从近1000家减少至838家;展区总面积也缩水至16.8万平米,比上届缩水了16%。2020年1月29日,德国汽车工业协会的一则官方通告,更是为已经连续举办了近70年的法兰克福车展彻底划下了句号。
不过这并不代表德国不会再举办国际车展,而是大家熟知的法兰克福将不再担任举办地,下一届东道主将在柏林、慕尼黑与汉堡三座城市之间产生。
从法兰克福和东京的境遇,不难揣测出关于车展未来的一些端倪。
令人无奈的原
费时费力的车展,根据地点和规模的不同,有着不同的意义。
地方性车展,通常被大家成为“展销会”,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增加销量;国际车展,则少了交易感,多了对品牌形象、新车造势、战略发布的宣传作用。但如今网络时代到来,让传统车展遭受了不小的冲击。其中缘由,多少显得有些无可奈何。
无论线上还是线下,车企们不再需要亲临展会,通过展会来向全世界宣传车型;人们看展的目的,也不再完全是为了看车;而近几年蔓延的车市寒冬,更是让不少车企过上了紧巴日子,花销太大的车展并非最实惠的选择。所以才会有车企扎堆参加CES展,通过不同渠道和不同形式,展出不同的东西,来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形象力。
比如2019上海CES展,有70多家汽车技术领域的企业参展,其中有奥迪、现代等传统车企,也有爱驰、合众等新势力,还有各类零部件产商和技术供应商。形式如传统车展那样的展销,已经不再是新时代的潮流,有关未来出行的前瞻、黑科技带来的新奇感、感官体验与出行方案的融合,才是让大家愿意参与其中的重要原因,所以车展需要变革。
车展看什么?
衡量车展影响力的两个重要指标,是参展商规模和观展人数。
2019年,但从这两个指标上看,公认的五大车展皆不尽如人意,全球只有北京车展、上海车展等仍保持繁荣发展。这也是因为国内车展上体现出了更多中国汽车工业的思考和创新。
从汽车新四化的方向明确以来,国内车展早已不在拘泥于展销,而是越来越多的探索未来出行,中国的汽车产业也越来越致力于在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技术以及智能交通层面开拓创新。
车展会是什么样子?
也许会像是体验中心的聚集地,每个展台都能体验到不同品牌的最新科技成果;也可能会是新出行方式的大舞台,飞行汽车、两栖汽车应有尽有;抑或是依托更先进的技术,实现家中看展也并非难以实现。传统车展,与其说没落,倒不如称之为跟随时代的变革,因为意义是积极的。无论是车企还是展会本身,都会因此发生思维方式的转变。
而这,无疑是一种进步。
(注:文中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