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MPV市场再度火了起来,不仅国产品牌接连推出了多款MPV产品,合资品牌也对MPV市场重拳出击,大众拿出了威然这一款对标GL8的车型,在配置方面毫不吝啬,要从MPV市场中分得一杯羹。而现在走性价比路线韩系品牌也不甘示弱,最近就曝光了一台全新的MPV产品,直接对标奥德赛,看准了合资20万级的家用MPV市场。这款车就是去年曝光的CUSTO——库斯途,北京现代早在19年的时候就被拍到这款MPV的谍照车,而今年2月份的时候更是注册了CUSTO英文商标以及库斯途中文商标,注册的商品用途就是多用途汽车,更是实锤了这款车的存在,如今它正式曝光与公众,看来离上市已经不远了。北现的这款MPV产品预计在今年年底首发,大概率是在在北京车展亮相,毕竟是主场作战肯定要拿出全新车型。库斯途定位是家用中型MPV,与胜达是同平台车型,竞争对手是本田的奥德赛以及艾力绅,但是按照目前北京现代的价格政策来看,这款车的售价区间应该优势比较明显,预计在16-24万之间,如此一来凭借性价比就能和奥德赛大战五百回合。外观上库斯途将采用了现代最新的家族化设计语言,走运动化风格,采用了大尺寸盾型格栅配个菱形镀铬装饰,大灯采用了全LED光源并且与中网融为一体,而下部的雾灯区域则单独出来,形成了类似分体式大灯的风格。总体来说整个前脸造型比较运动,但是与现在的现代车型相比差距有点大,尤其是前脸造型和捷达VS系列的车型非常相似。侧面同样是凸显了运动风格,而且离地间隙比较高,有点像大众的SMV,属于跨界的MPV或SUV车型,不过它装配有侧滑门,所以定位更像是MPV一些。整个腰线设计还是比较犀利的,并且采用了隐藏式的BC柱设计,尺寸预计超过5米,不出意外轴距应该和胜达一样毕竟是同平台产物,左右布局方面会有2 2 2以及2 2 3的布局。尾部因为重度伪装的遮挡,尚未曝光,但是预计会和胜达一样,采用贯穿式尾灯。内饰方面目前曝光的不是很全面,但是也能看出它将采用全液晶仪表盘 竖向的大尺寸中控屏的设计,凸显科技感,并且延续了胜达上搭载的按键式电子档,另外空调出风口也是贯穿式的出风口,符合当下人们对内饰的审美。动力方面不出意外将和索纳塔共享动力总成,入门版的搭载1.5T发动机,最大功率170马力,最大扭矩253牛·米,匹配7速双离合变速箱,而高配车型将搭载2.0T发动机,最大功率240马力,最大扭矩353牛·米,匹配8速手自一体变速箱。1.5T主打入门市场拉低售价,而2.0T则是对标奥德赛、GL8这样定位更高的车型。未来或同步推出纯电版和插电混动版。合资MPV市场其实竞争一点都不激烈,主要原因就是车型稀少,部分车型一家独大,如今现代加入战局,凭借超高的性价比或许能闯出一片天地。但是如今的现代品牌力大不如前,在之前毫无建树的MPV领域发力是否能赢得消费者的青睐还是一个谜,我们就看上市后现代是否能狠下心来,在定价是上做出让步,用价格来换取销量,拭目以待吧。

北京现代车展战局

注:配图来自网络,权利归原作者所有,一并感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现代汽车展

8月25日,第二十六届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在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启幕,作为中国四大A级车展,中国西部地区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汽车展览盛会,本届成都车展依旧盛况空前,群星璀璨。北京现代以“科技现代 成都秀场”为主题,携手全新 伊兰特、全新伊兰特N Line以及MUFASA 沐飒高阶定制版重磅亮相,进一步展现出北京现代品牌向新转型的新成果,为消费者献上一场汇集年轻、科技与创意的汽车盛宴。“10万级颜值天花板” 全新 伊兰特焕新上市全球潮流,锋芒登场!跨越30年历史,历经7代车型进化,实现近1500万的全球累计销量,伊兰特俨然成为中国乃至全球市场A级轿车品类的一枚时代徽章。本届成都车展,全新 伊兰特正式焕新上市,官方售价区间为9.98万元-13.38万元,并为消费者提供“油电平权主义”销售政策。新车发布现场,刚刚官宣成为《披荆斩棘的哥哥》成员的苏小玎,也以全新 伊兰特锋芒体验官的身份惊喜亮相,与北京现代副总经理戚晓晖共话全新 伊兰特的锋芒魅力,为本届成都车展北京现代展台增添了一大亮点。采用ONE MODEL全球新锐设计,按照全球品质标准打造,此次焕新而来的全新 伊兰特分别实现外观、配置和服务三大维度全面焕新。经潮流设计升级后,全新 伊兰特的造型变化幅度堪比全新换代,秉承“感性运动”设计理念,全新 伊兰特以更进一步的全新视觉感官,成就车圈新晋“10万级颜值天花板”。尤其是全面焕新的前脸造型,采用鲨鱼仿生学设计,中网格栅与前车灯均采用上下分体式设计,其中LED前组合灯还特别增加了双超窄型透镜式远近光,实现了照明升级。为满足新生代消费者对智能化、科技化的用车需求,全新 伊兰特“以驾驶者为中心”,专属打造了越级“沉浸智趣座舱”,新增超20项人性化配置升级。主驾座椅新增腰部支撑功能、后排座椅增添加热功能、内饰采用软包材质,实现舒适升级;中控增加实体按键便于操作,前后排分别新增Type C接口,达到便捷升级。新增的智能健康新风空调,可自动优化车内空气质量,守护用户的健康。针对年轻人追求的“可玩性”,全新 伊兰特在同级独有的10.25英寸双联屏配置下,应用了智能网联系统4.0,新增了OTA升级以及爱奇艺应用程序,实现了车机升级;在行车安全方面,全新 伊兰特也实现了全面升级,拥有超越同级的24项ADAS智能驾驶辅助功能,新增ISLA智能限速辅助,定速巡航实现了全系标配;并且增加了MCB多重碰撞防卫辅助系统。基于先进的i-GMP第三代全球化技术平台,全新 伊兰特在品质方面展现出了领先同级的优势。在舒适静谧性方面,全新 伊兰特提高了连接结构刚性,优化减震橡胶,增大地毯密度等,路噪、胎噪改善效果明显,可为用户带来更舒适的静谧性体验。动力性能方面,全新 伊兰特搭载1.5L MPI发动机 CVT变速器,稳定可靠且经济高效,WLTC综合油耗低至5.36L/100km;全新伊兰特N Line搭载240T GDi高功率发动机 7DCT变速器,曾经获得过“沃德十佳发动机”荣誉,可为消费者带来更强劲的驾驶感受。与此具有纯正赛道基因的全新伊兰特N Line也于本届车展亮相。全新伊兰特N Line可提供一系列赛道外观、内饰套件,包括N Line专属前格栅、前/后保险杠、黑色高光外后视镜、车门底部侧裙装饰条、单侧双出排气管和N Line标识,运动色彩强烈;同时全新伊兰特 N Line的内饰,还分别提供了专属方向盘下方N标、红色内饰缝线(座椅/车门内饰板/方向盘)、运动金属踏板,从内而外流露着动感赛车本质。MUFASA 沐飒再出圈 高阶定制版让出行更多元惊喜不止全新 伊兰特,作为2023年北京现代首款产品,MUFASA 沐飒是北京现代践行“2025向新计划”中“产品转型”及“品牌向新”的重要车型。自6月份上市以来,MUFASA 沐飒凭借着“轮上智能两室一厅”全新品类的打造,市场热度不断攀升,目前订单已突破10,000台,一跃成为“12万级智能SUV新卷王”。为了更好满足年轻家庭的个性化、定制化及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北京现代在本届车展新推出了MUFASA 沐飒高阶定制版,包括LUX Black 尊贵曜夜版14.78万元、TOP Style 旗舰版15.98万元、TOP Black 旗舰曜夜版16.78万元。与在售车型相比,除了搭载同级最多24项ADAS智能驾驶辅助功能、智能网联系统4.0等先进配置外,此次推出的MUFASA 沐飒高阶定制版将产品力进一步拉满,为用户定制化提供了曜夜动感外观套件,包括专属黑色车顶行李架、专属黑色动感轮毂、专属黑色前后保险杠、侧装饰条、专属哑光漆等配置。北京现代洞察年轻用户喜欢越野的诉求,MUFASA 沐飒还为用户特别准备了价值6,800元的可定制探险套装,包括专属前保险杠、后保险杠下端、专属轮眉装饰总成、车顶横杆 车顶行李框/车顶行李箱、专属左右踏板等配置,前1万名客户还可享受8.5折优惠价,详情可登录官网或到店咨询。年轻的北京现代未来充满无限可能2023年是北京现代“2025向新计划”落地首年,也是品牌转型的关键之年,面对喧嚣且白热化的竞争,北京现代没有盲目发展,而是冷静、负责任地思考什么样的产品和技术能真正引领未来并满足年轻客户的需求。基于现代汽车和北汽集团股东双方的技术实力加持,北京现代找准了前进的方向。一年来,股东双方高层经过多次研讨,达成了全球技术中国化、与中国本土ICT企业合作、国内产品出口等一系列战略共识。在全球销量TOP3的现代汽车鼎力支持下,北京现代逐步与现代汽车实现全球技术统一,用前沿技术构建长期主义价值。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回归汽车出行的本质,是北京现代发展的内在精髓。全面打造“年轻、科技、温暖”的品牌标签,则是北京现代拥抱年轻化、科技化的行动方向。高价值、高品质、个性化、定制化正成为北京现代绽放品牌魅力的时代主张。【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天府汽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2020北京车展现代展台

按照往年的国内车展节奏,北京车展作为和上海车展逐年轮换的国内顶级车展,常年吸引着众多消费者的关注。与成都、广州车展偏向于销售性质不同,由于4月底的办展时间,恰逢中国农历新年刚过,且北半球集体入春,北京车展也往往因众多年度级重磅新车亮相,而受到全世界的瞩目,如今的北京车展早已成为比肩世界4大车展的国际级车展。尽管今年突发的疫情影响了汽车行业整个上半年的节奏,但中国对疫情的稳定控制,让今年的北京车展最终仅仅只是做了延期,而不是像北美、日内瓦车展般直接取消,更何况“塞翁失马 焉知非福”,丢了五一黄金周,却赶上了在更长的十一节假日前夕正式举办,热度或许反而有所上升。上半年市场的紧缩与消费者购车热情的积压,在疫情逐步缓和后,快速释放并得到了升温,所以从市场来看,北京车展也恰好处在消费力最为旺盛的“金九银十”当中。

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今年北京车展的国际地位理应再上一个台阶,在笔者对今年的北京车展实际探馆后,却发现这届车展所展露出的问题,或许将会成为下一阶段大型车展的缩影。从积极的层面来讲,如前文所说,今年的中国市场,是最符合车企所盼望的“金九银十”的一年,据中汽协销量数据显示,进入下半年后,7月、8月连续两个月分别达到16.4%与6%的销量同比大增,放在2018年后的中国汽车市场都堪称罕见,按照此节奏,9月、10月的销量势头大概率将得到进一步延续。由此带来的消费热情升高,自然会导致车企想要在车展上“带带货”,而车展主办方显然也懂得车企们的小心思。在展馆布置方面,北京车展破天荒地直接取消了传统车展最吸睛的豪车馆,取而代之的是将各大豪车品牌塞进了其他整车馆,这么做的用意显而易见,以往豪车的过于集中的确能带来无与伦比的超高流量,但同时也会让车展流量出现一边倒的状况,为了让更多消费者在其他展馆驻足,给普通乘用车企更多曝光机会,用一两个豪车品牌来拉动其他展馆流量,再合适不过。换个角度来看,当普通乘用车需要用豪车来带动流量之时,车展也就有些变了质的味道了。国际级车展的成名,一方面出于其悠久的历史沉淀,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则在于车企有意将战略规划与产品放在这些大型车展上展出,像是每年3月的日内瓦车展,便素有“国际汽车潮流风向标”的美誉。而尽管北京车展时至今日刚刚举办至第十六届,但中国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让全球汽车品牌愈发看重在中国市场的新车首发,直到2018年的第15届展会举办,北京车展都还是备受世界瞩目的车展之一。2018年,北京车展共拥有11个乘用车整车馆,彼时的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甚至要借助外场临时搭建场馆,才能满足超量进驻的车企布展。

然而这种盛况并没能在2020年得到复制,今年北京车展仅剩下9个乘用车整车展馆,有些展馆甚至难以驻满。参展厂商数量的大幅下滑,原因多种多样,首当其冲的便是车企自身生存状况不理想,成都车展冰火两重天的景象在北京车展上依旧有所延续和扩大。

新势力品牌中,博郡、奇点、艾康尼克等还未实现量产的品牌,似乎由于上半年疫情的压力,已经徘徊在存亡边缘,背后的资金链或许不再能够允许它们每年在车展上大肆铺设展台。而此前宣布停摆随后又更名重启的盛腾(原拜腾)也未能出现在展馆当中。另一方面,爱驰、零跑、前途等车企,虽然已经拥有量产产品,却迫于市场状况不佳,或是在战略规划方面尚不明确,最终没能站上本届北京车展的舞台。令人没想到的是,在美股刚刚IPO不久,形势与销量蒸蒸日上的理想汽车,竟然也缺席了本次北京车展,大概率原因可能是理想ONE今年交付后众多事故为品牌带来了巨大压力,尽管创始人李想表面云淡风轻,但近期多次在公共场合和社交媒体爆粗口等行为,显然证明了理想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公关手段来应对车展上可能面对的突发情况。传统车企方面,早已被盛传出现破产危机的铁牛集团,旗下众泰、汉腾、大乘三兄弟从去年便开始多次缺席国内大型车展,在今年依旧没能完成自我救赎的状况下,参展的确是个难题。而对于猎豹、华晨、东南等依旧在寻找自身突破方向的车企,虽然成立时间已久,但其面临的现状与问题,与爱驰等新势力却十分相近,接下来能否破局,是其能否重新加入市场竞争队伍中的重中之重。合资品牌当中,正在进行重组的DS和东风雷诺也未能在本届北京车展上露面,自法系品牌集体在中国市场遭遇滑铁卢后,除标致和雪铁龙凭借丰富的产品体系与积极的转折,仍旧在国内市场苦苦支撑外,DS和东风雷诺确实在国内由于品牌力较弱,现状十分惨淡,想要找到适合自身的发展路线,恐怕不是短期内能够解决的问题。

如果北京车展仅仅是参展车企数量减少,或许只能证明这是中国汽车市场开启“自我净化”的开始。新车数量的下降以及车企对于车展期间的投入,却能够反映出传统车企未来的大势所趋。

自2018年的广州车展开始,不少车企便取消了一年一度,甚至是一展一度的品牌之夜活动,就连每年公关经费远超第二位近一倍的大众品牌,在今年的北京车展上也确定仅有中国本土任职高管出席。虽然疫情可能阻碍了外方高管们来华的脚步,但传统车展对于车企的吸引力正逐渐下降却也是不争的事实。最能够证明这种趋势的,不是今年的北京车展,而是从2019年年初开始,宝马、奔驰便早早宣布退出当年的北美车展,现代、捷豹路虎、福特、沃尔沃也相继“鸽”了去年的日内瓦。在新四化时代,车企在新能源和智能化发展方向上的变化,让他们纷纷倒向主题更为契合的电子展与科技展。车展主办方难以整合车企产品特色,站在车企的角度,或许还不如自身举办活动效果来得更加明显,如此还能避开展会与原本发布节奏的时间冲突。今年3月日内瓦车展因疫情而取消,给了众多车企们“翘课”的借口,也“逼迫”它们探索出了新的发布渠道——线上发布。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让线上发布传播更为广泛,车企也省去了大笔布置会馆、场地、邀请嘉宾的成本,而中国车展如今的繁荣表现,则更像是出于车企们对中国市场“去伪存精”环境下,争夺末位淘汰后产生的市场余量所致。回到时间节点的问题上,金九银十是市场端赋予今年北京车展的天时,但按照往年的车展节奏,这个时间正值成都车展发力之际,可今年成都车展作为国内首个A级车展,刚刚消耗完车企半年的“存货”,在两个月不到的时间里,又要让车企掏出重磅新车去给北京车展“撑场面”,恐怕没几家车企能保持这么紧凑的频率。本届北京车展给人明显的感觉便是新车数量大幅减少,首发亮相的重磅新车或不足两位数,能展示战略意义的概念车数量寥寥无几,作为国际级车展应有的“风向标”作用大不如前。更为严重的是,如今北京车展所面临的境遇,几乎已经能够让人预见到两个月后国内压大轴的A级车展——广州车展的场景。

回想起2016年,笔者还在盘点“国内四大车展哪个更嗨”的时候,当年的国内A级车展的确受到了整体市场的激励,一片欣欣向荣,时过境迁,在愈发复杂的市场环境下,车企对于车展这个大家庭的重视程度也在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也许我们仍能在未来的车展中,看到一些车企的“悄然退场”,也能够发现诸如高合HiPhi、岚图、华人运通这样的新生力量来完成新老交替,但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逐渐成熟与稳定,国内的A级车展是否也会像世界4大车展一样丧失吸引力,值得我们进一步关注。

注: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若图片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原创文章欢迎转载,需注明来自一号汽车。如发现非法转载,我们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