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延期5个月的北京车展终于要来了。据北京车展展方宣布,2020(第十六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AUTO CHINA 2020)将于2020年9月28日-10月5日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而北京车展成为今年全球唯一A级车展。有业内评论称:"无论从哪个意义上衡量,2020年第16届北京国际车展必将载入史册。"

北京国际车展拜腾

今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全球汽车业陷入停摆,车企停工、销售停业、车展取消。已有上百年历史的日内瓦车展、法兰克福车展宣布取消,巴黎车展、北美车展、纽约车展等也纷纷取消。

疫情同样也打乱了车企和汽车产业上下游企业的新品推出节奏,叠加经济下行导致的车市不景气等因素,部分车企增加了新车的推出速度和频率,同时也有部分企业受疫情所累,经营困难。

据不完全统计,此次北京车展会有超过300款新车首发亮相,包括跨国车企、合资车企、自主品牌以及造车新势力,带来旗下多款新车参展。

但也有近20家品牌遗憾缺席。不仅有华晨、宝沃、海马、众泰、力帆、汉腾、君马、陆风、斯威、猎豹、博郡等小体量且知名度较低的自主品牌;还有理想、大乘、云度、爱驰、前途、恒大、奇点、艾康尼克等造车新势力;而跨国品牌方面包括迈凯伦、阿尔法·罗密欧、法拉利、雷诺、DS也不会参展。

疫情影响加上车市下行叠加,2020 年对于车企而言注定是困难的一年,销量和业绩双重下滑导致部分品牌被迫 " 离场 "。从以上缺席车企近段时间的发展情况来看,无疑也是因为销量和业绩低迷无力,亦或是无全新产品而缺席车展。缺席车展也是能够理解的。基于消费者对产品品质需求的提升,导致众泰、汉腾、猎豹、华晨、东南等没有核心技术加持且市场表现本就不佳的品牌,越发被边缘化,甚至有些还出现了股市"戴帽"、员工工资无法保障、走资产清算流程等事件。早前就发生过浙江永康农商银行等4家银行通过各种途径要求众泰还钱的"闹剧",华晨此前也被曝光过负债1200亿,旗下华晨中华上半年的销量仅有3186辆,月均销量保持在500台左右,后续发展令人无比担忧。

而阿尔法·罗密欧、迈凯伦、DS等跨国品牌则受制于品牌认可度低、产品阵容匮乏、售后服务费用高昂等因素,在中国市场表现一直比较低迷。新势力方面,头部新势力车企理想汽车缺席北京车展让人有些意外。去年10月,理想汽车首款车型理想ONE正式上市,交付后销量跻身造车新势力前三。今年7月,理想汽车还在美国上市,成为继蔚来后第二家登陆美股的车企。

与理想汽车不同的是,包括爱驰、博郡、拜腾、奇点、艾康尼克、前途等新势力缺席车展,过去一年多以来在资金短缺的压力下,几乎走到了破产的边缘。

除了未量产交付的车企外,一些已经量产交付的车企包括爱驰、前途、零跑等也缺席车展。前途汽车在2018年推出了纯电动跑车——K50,量产交付后销量惨不忍睹,且陷入了严重的经营危机中,目前已经没有了销量数据。

但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北京车展企业共有32家零部件企业在新馆布展,而从本届北京车展的展位图中发现,2020年于新馆中布展的零部件企业仅有14家,单独的零部件展馆也从2018年的四个缩至一个。

弗吉亚等零部件企业向记者确认将缺席本届车展,LG化学、松下、SK、三星SDI、电装、日立、爱信、丰田纺织、捷太格特等均将缺席。

那么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企业缺席呢?毫无疑问,也是疫情导致。

由于参展费用愈发高昂,全球各地展览繁多,以及加上汽车行业向"新四化"转型的步伐加快,传统意义上的车展是否还是"必需品",已经在近两年来频繁被公开讨论。从纽约到东京,从底特律到法兰克福,每年都会有一些车企巨头宣布不会参展。即便在作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且依然潜力巨大的中国,传统车展甚至也比汽车销量下滑得更早——从2017年开始,无论是北京、上海车展,还是下半年的成都、广州车展,都出现了明显的下滑趋势,参展的品牌、新车和观众人数,都在减少。跑车领域数一数二的法拉利,更是从2018年开始就没有参加过任何国内A级车展。

不仅新车的星光黯淡,甚至于,在国内车展上邀请助阵的明星数量,也出现了大幅下滑。几年前,一次A级车展能够聚集两位数的当红大咖参加,以至于媒体日当天,一张能够进入场馆的媒体证或工作证被明星粉丝最高炒到人民币四位数的价码。而最近两年来,这样的盛况再未发生。

高额的参展成本对应的却不是与之相匹配的宣传回报。汽车消费群体年轻化成为各大厂商的共识,传统车展已经与其独特的汽车消费文化不相适应,因此围绕车展的市场营销也不再像以前有影响力,汽车厂商在车展上的投入产出比自然无法相匹配。全球车市持续下滑,车越来越难卖,利润在激烈竞争中不断被摊薄,参展费用反而愈发高昂。过去一向在营销方面大手笔的车企,越来越在意转化效果和成本控制方面考量。

随着经济下行和市场增量的逐步放缓,汽车市场正步入存量竞争的新阶段。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今年我国宏观经济和汽车市场将面临阶段性的严峻考验。从行业格局看,市场的集中度在不断提高,弱势品牌面临淘汰出局,从成本控制方面越来越多的车企将精细考量,说不准明年的参展车企数量还会减少。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北京国际车展拜腾门票

汽势Auto-First|梁树一

今年的成都车展与以往大不相同,对于消费者而言是期待已久的,对于很多车企而言亦是如此;但与此同时却也成为不少车企的“遮羞布”,他们不愿意掀开,所以只能悄然离去。

受到疫情影响,日内瓦车展、底特律车展相继取消,而在国内,规模最大的北京车展延期,在疫情严峻时期,车企和消费者们不禁发问,“今年真的还会迎来车展吗”?意想不到的是,就在北京车展宣布延期之后,成都车展却加快了节奏,将举办时间从以往的初秋时节举提前至盛夏。彼时疫情还并未得到控制,成都车展能否如愿以偿无人可知,但事实证明,成都车展赢得了这场赌局。眼下,国内疫情已经初步得到控制,成都车展也已经如期开幕,只不过与往年不同,今年入场不仅需要参展证/媒体证/门票,还需要“天府健康通绿码”,但疫情也并不能阻碍今年的成都车展成为有史以来最重磅的成都车展。

从去年开始,成都车展将场地移至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占地面积相比此前更大,不过去年的成都车展之前已有上海车展,所以当时成都车展上的重磅新车并不多,如今终端市场活跃度较高的也仅有长安CS75 PLUS和吉利博越PRO两款车。

而在今年,受到北京车展延期影响,就连此前举办的地方性的粤港澳大湾区车展(原深港澳车展)都显得重磅不少,那么成都车展的盛况似乎已经不言而喻。在重磅新车层面,全新一代路虎卫士、奔驰GLA/CLA/CLA猎装、比亚迪宋PLUS、哈弗大狗、第三代哈弗H6、WEY 坦克 300、全新一代BMW 4系、北京现代第十代索纳塔、东风悦达起亚凯酷、东风本田思域两厢版、红旗H9、荣威iMAX 8、东风雪铁龙天逸PHEV、蔚来EC6……这样是阵容绝对堪称史上阵容最强大的成都车展。除了这些重磅新车,也有不少车企发布了重磅的技术,诸如比亚迪旗下弗迪动力带来的骁云1.5TI发动机,吉利带来的CMA超级母体……

在这些车企看来,受疫情影响早已低调了许久,终于等到万众瞩目的成都车展,终于得到向外界展示的机会。

但与此汽势Auto-First也发现,有人欢喜有人愁,盛况的背后也隐藏着无数叹息。

毕竟这是成都车展第二次登陆新场馆,汽势Auto-First在前往新宝骏展台时迷了路,看到邀请函上“H103”的地址后,径直走向了10号馆,但在巨大的“门牌号”下,10号馆大门紧闭,而通过询问场地工作人员才得知,10号馆此次并未开放。

“H103”原来是1号馆,虽然闹了一场乌龙,但令汽势Auto-First意想不到的是,疫情之下国内首个A类车展,居然有闲置场馆,更何况像上汽大众、一汽-大众、大众进口车这些独立参展的案例不乏存在,既是如此,成都车展确实显得有些空旷。汽势Auto-First了解到,包括合资、自主以及造车新势力在内,居然有数十家车企缺席了本届成都车展,其中包括消费者非常熟悉的雷诺、DS、风行、风神、东南、华晨、斯威、海马、众泰、前途、拜腾……

数十家车企集体缺席成都车展的背后,不仅是无新品展示,更多的则是非常时期车市加速“洗牌”所致。根据此前中汽协发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乘用车市场累计销售新车787.3万辆新车,同比下滑22.4%,而之所以下滑的主要原因则是2、3月份疫情肆虐所致,而在5、6月份,乘用车市场已经相比去年同期实现正增长,尤其是6月份,176.4万辆、同比增长1.8%的成绩更是刷新了历史6月最好成绩。

但车市看似已经复苏,但车企却并未全面复苏,从自主、美系、韩系、法系所占市场份额的下滑也能明显看出,所以说,中国车市进入了“洗牌”期。也正是这次“洗牌”,让不少车企再创新高,同时也不少车企逐步步入消亡,前者自然满心欢喜地参展,而后者则更多会选择无视,参展对他们而言已经没有太大意义。缺席成都车展的品牌当中,最为惋惜的当属雷诺,去年成都车展期间,东风雷诺还带了旗下首款国产小型SUV车型——科雷缤(此前海外版车型命名为卡缤),但如今东风雷诺已经解散,雷诺在华将放弃乘用车业务。而对于DS品牌而言,长安PSA在去年年底变卖家当,留给股东双方的是不堪回首的往事,但缺席成都车展却是意料之外。要知道虽然DS品牌的低迷早已成为常态,尽管DS如今只能靠代工生产车型,但是DS却是一个非常注重仪式感的品牌,同样,尽管没有新车发布,DS也依然热衷于参加车展。

此前,DS高层曾向外界表示,参加车展,并带来与中国市场无关的车型,是为了给DS用户信心,告诉他们DS不会放弃中国市场;是为了给消费者期待,告诉他们DS未来大有可为。既是如此,尽管DS一次次地声称仍然不会退出中国市场,但此次DS品牌缺席成都车展是否可以理解为DS已经不再需要向外界传递自己的那么DS真的还有未来吗?除了雷诺和DS,众泰也缺席了成都车展。在2017年的上海车展期间,让保时捷老总皱眉头的众泰登上了头条,但谁也没有想到,短短3年的时间,年销数十万辆新车的众泰已经成为明日黄花。倘若参展,或许换来的也不一定的消费者的关注,而是经销商举横幅维权……

中国汽车工业正在飞速发展,但“洗牌”却也早已悄然开始,自2018年起的车市“寒冬”或许就是开端,而今年的疫情更是起到催化作用。在汽势Auto-First看来,虽然中国已经成为真正的汽车大国,并坐拥数十家车企,但同为汽车大国的美国仅有4家,所以未来国内一定会有很多车企伴随着时间的推移,被时代淘汰,因为每个车企的观念是不一样的,每个车企的方向也是不一样的,优胜劣汰自然是必然的。正是如此,当下汽车圈最热议的话题是“谁能活下来”,就连魏建军也给“家大业大”的长城泼了一泼冷水,这不是不自信,而是居安思危。相反,曾经热销的众泰,坚信皮尺能读懂国人,但众泰的皮尺最终也害了自己,代代相传的不仅有口碑,更有骂名,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投机取巧不是,落得今天的下场似乎早已注定。

对于合资品牌而言,伴随着自主品牌的发展,要想突破唯有提升产品品价比,但法系品牌却大多忽略了这一点。法系车品质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价格却也是过度自信的,似乎浪漫的法国人并未读懂中国市场,雷诺、DS之后,神龙的境遇也令人堪忧。

今年成都车展上重磅新车之多,最主要的原因便是这是一场疫情之下期待已久的车展,而众多车企缺席则折射出终端市场的两极分化,或许明年的成都车展上,缺席者还将越来越多。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拜腾汽车最新状况

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大众的欢迎,我们在外出行的时候会看到很多新能源车,拜腾汽车原本作为新能源汽车最具关注度的一个品牌,已经正式申请破产。关于拜腾汽车正式被申请破产,又有造车巨头凉了,拜腾为何会破产?我认为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拜腾汽车烧光84亿,却没有造出一台量产车,被央视点名报道。拜腾汽车原本是最有希望和特斯拉一较高下的新势力汽车品牌,但是如今的它已经申请破产重组,令人唏嘘。相关负责人多次失信,被限制消费。一家原本前途一片大好的企业中途破产,和高层负责人的管理有很大的关系。拜腾作为失信被执行人的涉案时间高达13起,因为被限制消费令,因为各种纠纷被上诉的金额超达千万。即使拜腾和富士康合作,也依然挽救不了拜腾大势已去的事实。

一:拜腾汽车没有造出一台可以量产的车。

拜腾汽车烧光84亿,却没有造出一台量产车,被央视点名报道。拜腾汽车原本是最有希望和特斯拉一较高下的新势力汽车品牌,但是如今的它已经申请破产重组,令人唏嘘。二:公司的管理问题。

相关负责人多次失信,被限制消费。一家原本前途一片大好的企业中途破产,和高层负责人的管理有很大的关系。三:富士康和一汽都挽救不了拜腾。

拜腾作为失信被执行人的涉案时间高达13起,因为被限制消费令,因为各种纠纷被上诉的金额超达千万。即使拜腾和富士康合作,也依然挽救不了拜腾大势已去的事实。关于拜腾汽车正式被申请破产,又有造车巨头凉了,拜腾为何会破产?大家还有什么想要补充的,欢迎在评论区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