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北京车展新能源车

新能源汽车走到正在一步步普及世界。在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中,无论是国产自主品牌还是合资品牌,甚至是海外汽车品牌,都正在往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方向积极靠拢。福特旗下的野马是一个代表性能的系列,而这个系列如今也延伸出了新能源车型。在今年的北京车展上,一辆MACH-E的野马新能源纯电动SUV亮相。这款车是福特野马系列的第一款纯电动SUV,这款车的外在表现既带有目前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科技化特点,也有野马系列的飒爽基因,外观表现比较不错。这款车的车体设计采用的是现代化的设计风格,它的前脸格栅采用的是全封闭式设计,但是已然有着格栅的轮廓以及纹理,这处封闭式格栅采用的是深灰色彩,其中的纹理则是蜂窝状状的造型,表面略微凹凸不平,折光面比较丰富。前脸的下格栅也是一处封闭式的进气口,并且采用的是板块拼接的模式对其进行封闭,而板块的上面则是菱形的内凹式纹路。它的大灯造型采用的是较为上扬的设计,灯组呈现出上挑的形态,几乎占据引擎盖边缘的一半。车身有着未来化走向的特点,车体腰线比较柔韧,虽然依旧立体,但是没有明确的棱角质感。而腰身的部分,则多以压痕为设计元素,修饰着车身的曲线。如果仔细看的话,就会发现这款车没有明显的门把手设计。其实是这款车将侧面的传统机械化门把手摒弃,采用了按钮开关来对其取而代之,但是它的车内采用的依旧是机械式门把手。从侧面看,这款车的顶部采用的是双色拼接布局,它的尾翼部分是曜黑的色彩,而亮色系的部分则是一处溜背式设计。这款车的轮毂采用的双色镂空雕花设计,它的辐条比较纤细,旋钮在一起就成了网状的机构。辐条的配色为金属原色,并且在辐条的边缘部分采用了熏黑的设计。交织密切的辐条内侧是一处红色的刹车卡钳,增加了的这款车的运动感官。这款车的尾部采用的是立体的层次感设计,车尾有着两层尾翼,一层是顶部的一处曜黑色高位尾翼,下层则是车尾部分延伸出来的立体结构,尾翼的下方有着一处凹陷进去的凹槽,这处凹槽的左右两端则是熏黑式尾灯的配置,尾灯的造型比较特别。这款车的内饰采用的是层次化设计,并且有着双色拼接的材质。中控台处的中层是一处贯穿连接式的空调出风口,这处空调出风口的边缘有着金属线条的修饰。而中控台处的布局精简,有着一处数字化显示仪表盘和直立的悬浮式显示屏,这处显示屏的视觉效果比较不错,由于它的尺寸比价大,所以在观看的时候,也会比较清晰。它的方向盘采用的是拼接色彩的设计,方向盘的皮质分为两种配色,黑色的皮质覆盖着方向盘的大半面积,在下半部分的内圈处,采用的是色泽较浅的配色。 方向盘处有着曜黑色彩的饰条,对方向盘进行着修饰。车内的座椅部分采用的也是皮质覆盖,上方还有着纹理设计。

这款野马MACH-E还没有上市,这款车虽然是野马系列的车型,但是无论是它的造型设计,还是内饰的风格,都和野马不怎么相似。由于这款车的能源模式是纯电动,所以它的外观设计也不自觉的偏向了新能源市场的潮流风格。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17年北京车展新能源车限号吗

2020年注定是中国 汽车 史上最具悲情色彩的一年。而当车市跌跌撞撞撞进入尾声,相比传统 汽车 市场的V型反弹,对于新能源产业的在局者,随着行业政策出现变动、消费需求几度革新,乃至资本市场的反复波动,原本那些莫名的优越感终于在时间的涤荡下纷纷消耗殆尽。 即使在北京车展前夕,威马手握百亿D轮融资冲击科创板、迟到的天际 汽车 ME7终于向外界展现着最后的倔强、而华人运通更是选择以80万的单车售价去复制特斯拉Model X入华的疯狂······早已分崩离析的新能源市场仍催生着太多太多新的可能。 但与此我们同样能看见,在这场产业竞速中,作为新能源市场发展桥头堡的北京,从受共享出行的眷顾到陷入市场饱和后的孤寂,从受代步需求而逐步成长到因消费升级而两极分化,如今终端市场上一段段扰人的篇章,实则也在向我们讲述着北京新能源 汽车 市场的真实写照。 当共享退潮,廉价不再有效 “这车啥也不是”,你敢信这是一位开了两年纯电动车的“滴滴”司机对自己座驾的评价吗? 但即便如此,续航里程300公里、一度电能跑6公里、新能源牌照租赁8000元一年等看似吸引力极强的优势,终究成功掩盖了车辆自身糟糕的行驶质感、夸张的二手车残值所带来的难堪。而放眼过去两年里,恰恰是受益于这样失衡的市场认同感,共享出行的蓬勃发展反倒滋养起了北汽新能源这类在该市场布局较早的本土车企们。 踏入“油改电”的技术捷径、续航里程涉嫌虚标、充电网络构建滞后·····无论实现新能源转型是何其需要实体市场需要深刻反思并解决如此繁杂的现实问题,可在巨大利益的驱使下,北京也不禁陷入了一线城市在新能源产业扩张上的必经之路。 只是和上海、广州等地不一样的是,北京新能源车牌的轮候制度,却渐渐在整个行业的发展中筑起了一道道互相平行、却又呈现出天壤之别的高墙。尤其是对于乘着产业东风起飞的自主新能源车企们,如今已在彼此间的贬低中变得分崩离析。 海淀区建德桥的西南角,这家隐藏在深处的北汽新能源4S店,虽不像坐落于郊区的同辈们还在为构建地缘优势而绞尽脑汁,但受制于背靠修理厂的环境与低矮的展厅布置,不大的店面规模却实难在表面给予更多吸引力。而从销售顾问并不自信的自我判定中,北汽新能源现阶段的处境也可窥见一斑。 “续航500公里的EU5优惠2.5万到13万出头;后面的EU7续航450公里优惠3.5万后和价格EU5差不多”,不关乎配置、无意于过多的介绍,简短的两句话囊括了我想知道的一切。而当谈及与比亚迪秦Pro间的区别,除了背靠北汽集团的说辞,却很难听出过多有用的信息。 其实从数据上来看,北汽新能源1-8月份累计销量为18,841辆,同比去年88,373辆下降高达78.68%。更甚的是,累计月销量亦是连续8个月下滑,而且幅度逐步扩大,从下滑50%扩大到如今的跌幅。而这就意味着,在共享出行市场逐渐停滞,未在私人市场有所建树的北汽新能源,终端市场难免会遇到当下的情况。 这怨谁呢?没有过硬的产品口碑、亦难以完成客户来源的切换,试问,日渐式微的北汽新能源又怎能为销售端赋能更多?对了,开篇时提及的“滴滴”司机吐槽所指的正是此前大规模投放北京市场的EU车型。 而相比之下,且不说特斯拉、蔚来这样有着过硬吸粉能力的品牌,身处同一战壕的比亚迪也远未跌落至如此地步。尽管在北京市区,比亚迪同样失去了部署4S店的资格,但即使蜗居于各个闹市区域的一角,比亚的的市场表现也并未因北京现阶段的牌照政策而被牵制太多。 作为比亚迪遍布北京的体验中心之一,走进这家地处海淀区核心区域,开设在中关村南大街上的比亚迪体验中心,便能很明显地感知到与主场作战的北汽新能源截然不同的士气。 “可以说,我们的三电系统是自主品牌中最强。”对于占据C位的主销车型秦Pro,比亚迪的销售顾问所表现出对产品本身的自信无疑表露得分外明显,“续航里程没什么水分、动力电池衰减程度也小、二手车保值率在电动车里也算高的······” 而另一方面,尽管在与同级别的竞争对手相比,比亚迪车型在北京市场的价格优势并不明显,但据销售顾问反映,相比专门针对出行市场提供的秦EV,主销价格集中在17万元的秦Pro EV反倒是店内销量最大的车型。 无疑,如果仅以此来判定比亚迪已在私人市场站稳脚跟并不严谨,但若将其与把价格悉数压到一个较低水平仍在销量上难见起色的北汽新能源置于同一阵营,却又有失不公。 或许从全国新能源市场的整体表现来论,新能源车牌轮候制度所导致“有钱都难买车”的局面唯有在北京能见到。而“现在参与排队轮候,可能要到2030年才能轮得到你”的推演更是制约着此地平价新能源车市场的发展。但至少,从比亚迪和北汽新能源这两最具代表性的新能源车企身上,我们依然能探寻到一丝理应属于这个市场的生存之道。而这一点,相信同样会在“共享出行”时代逐渐褪去光环后,将变得弥足重要。 即使天堂,也是炼狱 依稀记得,两月之前的成都车展前夕。探馆结束坐在回城的网约车上,与司机闲聊时发现,成都人民对于电动车的接受程度远比想象中高,充电基础设施的铺设率,相比上海、北京等超一线城市也不逊色。 再将视线望向车窗外,特斯拉、小鹏、蔚来、理想甚至新特,不时驶过的新势力车型好似令人产生一种错觉,“巴适”的蓉城成为了它们颇为适应的聚集地。而在实际车市调查途中,可以发现上述各家暂且身处头部的品牌,在相对优异牌照政策与较高接受度的消费者双重簇拥下,处境均不算差。老实说,这样的结果是令我感到惊喜的。 而就在不久之后,理想 汽车 创始人李想曾在其个人朋友圈分享了几张销量截图,显示6月特斯拉Model 3分别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座超一线城市位居榜首位置,甚至超越一众“明星”燃油车型。北京共交付1,876辆,是排在第二位奔驰GLC的两倍之多。 多方因素加持下,也令我对于这些身处“帝都”新势力们的处境感到十分好奇。在这片新能源牌照指标极度严苛的土地上,后者是否还会像成都那般游刃有余?带着如此疑问再次踏上了调查旅途。而从半天的走访来看,最终答案停留在了“即是天堂,也是炼狱”。 踏入位于朝阳公园附近一家刚刚开业两月的蔚来NIO Space。还是那熟悉的空间布局,迎面而来的fellow态度也维持了这家用户企业一贯的高水准。在与他的交谈中得知,目前整个北京地区上月新车成交量大约在700辆左右,而这家门店基本维持在超100辆。由于整个公司的处境愈发向好,之前由于担心蔚来因资金断裂突然崩塌,一直处在观望期的潜在用户也得到了较高程度转化。 “记得去年年中左右,我们每个人身上单月背负的销售任务就是一台ES8加一台ES6,但是到今年已经慢慢上涨到了12台。”从他的话语中可以清晰感受到压力的存在,也从侧面体现两款车型位于北京的热销,但是背后同样隐藏着诸多问题。 由于用户基数迅速扩张,换电站的终端体验变得愈发低下,长时间的排队令许多早期车主感到不悦。刚刚推出的BaaS车电分离方案,在终端的普及度远没有想象中理想,前来购车者大多并不接受这种商业模式。最后则是刚刚推出的EC6,从预订单来看也只能用平淡形容,虽然拥有较为亮眼的外观造型,但是在后排头部空间、后备箱实用性远远不如ES6。 而与这家NIO Space仅相隔的50米的理想 汽车 门店内,问题则显得更为突出。北京对于插电混动车型的照顾程度一直偏低,除了没有相应补贴外,消费者必须使用燃油指标购买该车辆,并且即使悬挂“绿牌”仍会被限号。所以种种不利因素,严重拖累着理想ONE位于“大本营”的推广工作。 从店内销售口中得知,整个北京目前只有两家门店,月交付数大约在200-300辆左右。至于本次车展,没有任何意外该品牌也将继续缺席,其官方给出的理由则是无产品推新就不必参加。但是总感觉没了政策的庇护,理想少了几分位于成都、上海的那种“锐气”。 走出后意外的发现,广场中央北汽旗下的高端新能源品牌ARCFOX正在进行车展前夕的预热路演活动。而与其工作人员交流后发现,无论在销售话术、关键信息点阐述、甚至对于竞品车型的评判,相较那些头部新势力都有着较大的差距需要弥补。有时候,既然决定走向C端私人市场,或许就必须摒弃原有北汽新能源的固有模式。 同时从产品来看,针对其首款车型ARCFOX αT大致了解下来,只能说并无明显“短板”。但是若要问最为深刻的标签或记忆点是什么?却一时无法找到答案。平心而论,作为主场作战北汽新能源之前过于“B重C轻”的市场结构,在这疫情袭来、出行端需求急剧下降的时刻,弊端被无限暴露出来。所以成立ARCFOX想要改变现状的初心可以理解,不过找到适合的方法或许才是首要任务,不然最终做的可能都会是无用功。 至于最后的小鹏、特斯拉,问题也依然存在,P7与Model 3作为目前最为直接的竞品车型,互相抢夺市场份额的状况非常严重。而在这残酷的互相搏斗中,特斯拉得益于品牌光环的加持,已经开始慢慢占据优势。 在没了牌照因素的干扰,可以说北京私人市场的用户是相对“纯粹”的,也拥有着更加严苛的审视要求。这片区域更像是一位天使与恶魔共存的形象,为所有新势力车企在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文/曹佳东 崔力文 ---------------------------------------------------------------------------

17年北京车展新能源车限行吗

还有两天我们即将迎来本年度车圈盛事北京国际车展,说起北京车展的举行真是一波三折。

由于疫情原因原定于4月份的北京车展宣布延期至9月底,7月份的北京小规模疫情爆发让大家又担心9月份能不能如期举行。

还好,9月26日,第十六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即将如约而至。本届车展看点颇多,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非常值得关注的重磅新能源车型,一起去看看他们都是谁吧!

高合HiPhi X

据华人运通官方消息,旗下豪华纯电动汽车 高合HiPhi X将于9月北京车展期间正式上市。该款车型将于2020年年底实现小批量试生产,2021年上半年正式交付市场。高合HiPhi X车型采用了华人运通正向开发的原生电动化平台,该平台能够通过E-proportion电动化气动车身设计,有效减少动力总成所占车身空间,为车内驾乘人员提供宽敞、舒适的环境。在外观造型上,高合HiPhi X将超跑与SUV相结合,在拥有不错的通过性基础上,还能具备超跑优秀的空气动力学,进而实现更强续航、更低声噪以及更好的操控表现。

此外高合HiPhi X装配的NT展翼门进出系统,是这款车型的核心亮点之一。据了解NT是No Touch,No Traditional,No Trouble等词组的缩写,直观地表达了该车门系统智能、人性化等特性。车门除了非常酷炫的打开方式以外,无把手的设计也表现了华人运通对这个车门系统的强烈自信。而在配置方面,高合HiPhi X在车内分别装载了14.6英寸仪表屏、16.9英寸中控显示屏以及副驾驶面前的19.9英寸显示屏。这些屏幕都内装了功能丰富的高智能交互系统,不仅能够承担各自区域的职责,也能进行智能联动。

在软件方面,高合HiPhi X以HOA超体电子架构为载体,6个MPU以及562个传感器为基础,提供HiPhiGo智能出行伙伴、L3级别的HiPhi Pilot高合自动辅助驾驶、远程FOTA在线升级、自定义数字灯光系统以及5G车联网等服务和功能,让这款车具备广阔的成长潜力和无限可能。最后再来看看动力方面,高合HiPhi X采用前后双电机布局,单个电机最大功率为220kW,续航里程将超过630km。此外全车风阻系数为0.27Cd,百公里加速仅为3.9s。

在悬架方面,高合HiPhi X装配了空气悬架系统,是前双叉臂式与后五连杆独立悬架组合,同时悬架使用了CDC连续可调阻尼减震系统,让车辆的转弯直径进一步减小,操控更加灵巧。

荣威MARVEL-R

在本届北京车展上,上汽R旗下另一款颇具人气的车型——Marvel-R将正式开启预售。该车型采用“环宇之光”的全新家族式设计,并将搭载上汽最新的三电技术,以及多项智能交互和驾驶辅助配置。该车型将采用华为5G T-Box,实现V2X智慧出行及5G智能座舱,并提供L3级别自动驾驶功能。在配置方面,MARVEL-R将会搭载上汽最新的5G技术以及L3级自动驾驶系统;还将具备停车起步引导、弯道智能减速、车速引导、交通路口提醒等功能。

福特Mustang Mach-E

全新福特Mustang Mach-E将在北京车展期间正式发布,新车NEDC综合续航为680公里,该车将于2021年内引入国内。重点是,未来可能还会由长安福特引入进行本土化生产。外观方面,新车的整体设计还是有着不少Mustang的影子,前脸依旧有熟悉野马风格,但是也顺应新能源化的封闭式设计。Mustang的Logo并没有采用传统的全金属标志,而是采用3D打印技术在并在边缘有一圈白色描边。侧面造型采用溜背设计,但是顶部进行了一部分黑色处理,利用视觉误差压低了车身,同时也保留了车身的高度。尾部则是Mustang经典的三条竖杠设计,不过增加了一条突起的灯带,营造出不错的立体感。内饰采用极简的设计风格,15.5英寸的中控屏幕也是目前福特所搭载的最大的屏幕,车机系统也是福特最新的SYNC 4,支持OTA在线升级和无线CarPlay。新车并没有取消传统的仪表盘,采用全液晶仪表盘设计。在全液晶仪表盘的前方还有一长条的黑色屏幕,用来检测驾驶员的疲劳状况。

动力方面,目前所知Mustang Mach-E将会推出五个动力版本,包括标准续航后驱版、标准续航全驱版、长续航后驱版、长续航全驱版和GT版。其中长续航全驱版,最大功率248kW,峰值扭矩565N·m;而GT性能版的最大功率将达到342kW,峰值扭矩达到830N·m。

沃尔沃XC40纯电版

全新XC40 RECHARGE车型将在今年9月北京车展正式亮相,新车采用纯电驱动,未来将采用厂家直营模式面向市场。作为沃尔沃旗下的首款纯电动车型,沃尔沃XC40 RECHARGE定位于都市豪华纯电SUV。在外观方面,新车基于CX40打造,因此仍然沿用了家族式的“斯堪的纳维亚”设计语言,标志性的雷神之锤大灯得到了保留。该车还将针对中国市场采用全新人机交互系统以及iCUP智能互联系统,以满足国内年轻人对智能化交互体验的诉求。动力上,新车将搭载双电机动力系统,最大扭矩达到660Nm,百公里加速4.7s。续航能力上,基于78KWh的电池组,XC40 RECHARGE可达400km的续航里程。

领克DC1E(ZERO CONCEPT)

编辑从领克官方获悉,领克纯电动概念车DC1-E,正式命名为ZERO Concept,新车于9月23日首发,并会亮相北京车展现场。ZERO Concept是基于领克在2017年发布CCC概念车作为蓝本,将继续采用家族式的设计风格,比如标志性的分体式灯组、贯穿式的前脸造型。作为一款纯电动车型,新车的细节造型预计会更加简洁,前包围预计留有一定尺寸的通风孔。根据此前曝光的谍照,新车内饰或采用全新的造型设计,中控操作区向驾驶员一侧倾斜,而除了小巧的电子挡把外,该车中控以及中央通道部分或取消绝大部分物理按键。动力方面,新车或将配备容量为100kWh的动力电池组,根据新车环保评估数据公布的综合电耗(13.8-15.7kWh/100km)来计算,其续航里程或在637-725km左右。新车还有望配备无框车门、前后双电机、空气悬架等配置。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