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延迟了5个月之后,2020北京国际车展在9月26日正式拉开帷幕,赶着"金九银十"的市场旺季,本届车展也是给亟待复苏的中国汽车市场带来了一股春风,也给各家车企提供了一个向世界展示自己的舞台。通过本届车展的探访,不难发现车市在经历2018年销量下滑和2020年疫情冲击的影响下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现象。边缘车企艰难求生、头部自主颠覆自我、二线合资举步维艰、造车新势力也是洗尽铅华。
今年8个展台虽然吸引到不少品牌的参与,但是表现突出的反而是异军突起的自主品牌,在持续研发和市场深耕的长期坚持下,我们高兴地看到自主品牌已经逐步走出以往的格局,向着更大的市场舞台进发。尤其是像比亚迪、吉利、长城这样的头部自主,在依托丰富的产品阵营、清晰的市场定位和良好的市场表现,在品牌力方面已经优于其它自主品牌,甚至是不少合资品牌。比亚迪通过技术方面的突破,让品牌在电气化上愈发精进,在比亚迪展台可以发现搭载着刀片电池技术的汉EV占据伫立在展台的重要位置。即将用于 唐 EV、宋 PLUS EV 和元 EV 并配套给其它车企的刀片电池,也在展台上占据了相当的空间。同样,DM 3.0 插电混动架构的实体展区也没有缺席。吉利今年也是以"家轿颠覆者"的形象自居,并带来了品牌旗下的全新产品星瑞,作为《家轿颠覆者宣言》的践行者,吉利星瑞承载了CMA超级母体世界级模块化架构孕育的超级新三大件,以"五大颠覆"产品实力,直击家轿用户的五大痛点问题,重新定义家轿价值新标杆。而长城更是让我们领教了它的造势实力,相信大家一定不会忘记长城汽车在7月推出的三十周年特别电影《长城汽车挺得过明年吗?》,进行了一番深入的自我反思。发布了柠檬、坦克、咖啡三大技术品牌,以及包括大狗、坦克300等个性化命名车型在内的全新产品体系,希望借此让整个企业焕然一新,实现长城汽车从传统企业向全球化科技出行公司的转型,这些成果也在北京车展的长城展台上做了全面的展示。
在行业内看来,在整个汽车向新四化发展的过程中,如果不加大在相关领域的投入,产品可能会跟不上时代的需求。我们看到了这些头部车企在市场的惊涛骇浪中,勇于突破固有框架的限制,通过不断的技术提升砥砺前行。由此反观,二线合资品牌今年的日子并不好过,既要面临一线车企的价格下压,又要面对自主品牌的向上突破,这样的"三夹板"局面也让二线合资车企的处境变得尴尬起来。那么在这样的上下挤压下,二线合资如何做到突围,最关键的还是要有新的发展思路,及时求变,正所谓"变则通,通则达"。加快品牌"新四化"的发展脚步,尤其是在电气化和智能化两方面。车展上我们也看到一些二线合资做出的改变,像长安福特、北京现代和东风悦达起亚在本届车展上都提出了品牌焕新或者重塑品牌价值的计划。而东风雪铁龙、广汽三菱和马自达却基本还在坚守各自的"一亩三分地",这是一个比较危险的信号,毕竟在残酷的市场角逐中不进则退。在今年的北京车展中,我们也惊喜地看到造车新势力展台同样也是人气高涨。新势力三巨头除了理想汽车缺展之外,蔚来汽车和小鹏汽车都带来了自己的产品。在蔚来汽车展台,纯电动超跑EP9、智能电动旗舰SUV ES8、智能电动SUV ES6、智能电动轿跑SUV EC6组成的强大阵容吸引了大批观众。在展台我们也看到了蔚来对ES6更换动力电池的一系列演示,全程机械化操作,时间短效率高,也是让不少参观者对新势力的技术实力有了新的认识。而小鹏汽车展台上,超低空飞行汽车——旅航者T1吸引了大批观众的目光。小鹏汽车同时还在车展上宣布了车电分离计划,用户可以通过租赁的方式获得电池所有权,极大减轻用户购车时的资金压力。
造车新势力在一轮轮大浪淘沙的筛选下,还能留下来的已经凤毛麟角,它们变化快,车型新潮,自然也是引发了对新品牌接受度更高的年轻消费者的广泛关注。新势力车企成立时间尚短,在未来的发展之路上还是会遭遇各种变化与遭遇,不过我们希望现在的这些新势力们能够越走越好。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今年的北京车展现场没有以往那么火爆,不少车企更是缺席了本次展会,包括上半年退出中国的东风雷诺,也包括力帆、众泰、海马、汉腾、陆风、宝沃、一汽夏利、北汽银翔、华晨中华等一批游离在市场边缘的三线自主品牌,还有拜腾、奇点、博郡、前途、理想等一批造车新势力。不少参展车企的新车还是让人看到了市场的变化与新的风向。
写在最后:
要说本届车展给我们的印象那就是上文说的"两极化",实力薄弱市场经营不善的车企,直接退出车展,而有实力的车企,依然携带各种新作登陆,两极分化严重,这也折射出国内汽车市场的严酷现状,去芜存菁,相信当潮水退去,留存在沙滩上的必然是闪亮的明珠。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北京大车展现状
国内四大车展除了上海车展、北京车展还有广州车展和成都车展。
1.北京车展
规模大时间,四月下旬到五月上旬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在国内车展中以创办时间早、最具权威性、规模盛大、参展商阵容强大、知名品牌齐全、展品品质高端、新颖、国际化程度高、文化底蕴厚重、媒体关注度强,观众数量众多等鲜明特色而享誉海内外。
2.上海车展
技术先进四月中旬到四月下旬上海车展的特点是,国际巨头的参展阵容之强大、亚洲或全球首发的车型以及概念车的数量均是国内车展少见的。全球首发车型的多少是体现车展实力的关键指标之一。在历年上海车展上,有不少车型都是全球首发或亚洲首发。
3.广州车展
参与人数多时间一般在年底,十二月左右,为的是和年初的北京上海车展错开,避免冷场。由于在国内汽车行业中影响巨大的日本三大车商纷纷扎根广州,现在广州车展影响力正日益增强。广州的优势在于汽车市场以及后市场的领先。
4.成都车展
日益壮大成都车展还在发展之中,时间暂不固定。经过十余年发展的成都国际车展,近日被中国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认定:成都车展跻身成为当今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四大车展之一。
四大车展排行
1.四大车展中,规模最大的还数北京车展了。北京车展成立于1990年,每两年举办一届,现在已经成功举办了14届,在行业内有着很高的关注度,被称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风向标”。
2.上海是我国重要的汽车城市,也是我国的经济中心,创办于1985年的上海车展是我国最早的专业车展,也是规模最大的车展之一。上海车展在亚洲的影响力仅次于东京车展,其全球首发车型和概念车的数量是国内其它车展所必能相比的。
3.广州车展成立于2003年,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了国内第三大车展。广州车展每年举办一次,为了跟北京车展和上海车展的举办时间错开,广州车展选择在每年的12月份举办。广东省的汽车保有量居全国第一,广州车展也成为了国内参展人数最多的车展。
4.成都车展是国内比较年轻的一个车展,但这些年发展十分迅速,如今已经成为国内第四大车展。成都车展现在还处于发展时期,有很多地方还不成熟,而且举办时间也不是很固定,不过其巨大的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
参考资料来源:新华网-中国第四大车展——成都车展开幕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媒体评论:谁是中国第四大车展?
北京老车展现状
9月底开幕的北京车展,可谓震动了整个汽车圈。今年以来,受到疫情影响,汽车销售、汽车制造、汽车零部件行业等汽车上下游产业链,无一例外遭受重创。尽管中国因防疫举措有效,迅速恢复了生产经营,但在全球化如此深重的中国汽车市场也无法独善其身。而北京车展就像是行业正常运转的一个重要指标,它令众多车企共聚一堂,它令大波新车同日亮相或上市,它的声量与繁荣,给予汽车行业继续冲刺2020年的信心。
只北京车展延期5个多月,在这个证明企业实力的大舞台,有些汽车品牌已经等不到了。经历了多届北京车展/上海车展的轱辘哥,在翻开今年的北京车展展位图时发现,部分自主品牌赫然消失。难道它们真的混不下去了?
海马汽车
在北京车展上消失的海马汽车,此前最出圈的新闻或是卖地求生存。据海马汽车最新公布的销量数据显示,海马汽车8月销量为897辆,同比下滑42.5%;今年1-8月累计销量8301辆,同比下滑55.74%。这一数据确实过于惨烈,不但无法比肩造车新势力的销量,甚至前八个月的累计销量不及哈弗H6这一单款车型的月销量。海马汽车目前的销量主力是8S等SUV,另外MPV也有部分车型在售,至于轿车,海马或许已经放弃了轿车市场。就在今年8月份,海马汽车还发布了全新一款MPV车型——7X,可惜上市首月销量仅为几十辆,对整体的销量并无太大拉升作用。回想曾风光无限的普力马和福来美,海马汽车的境遇令人十分唏嘘。销量差自然会导致车企利润低甚至亏损,步入困局的海马汽车在2019年卖房300多套获得收入1.62亿元来为自身续命,令行业内外为之震惊。今年海马汽车很可能是因无法支付高昂的展位费而缺席北京车展。
但海马汽车为何会沦落至此?业内人士分析,原因有三。一是海马与一汽多年来斗争不断,减弱了发展的力量。二是海马多年来依靠马自达的技术,自身研发实力没有跟上,在与吉利、长安等自主车企的竞争者处于下风。三是产品优势不强,无法获得消费者青睐。
出道即巅峰的海马汽车,走过三十多年后反而日渐式微,如今要想获得改变恐怕已积重难返。请景柱重新出山,聚焦新能源汽车,海马汽车还有机会吗?
力帆汽车
对于年纪稍长一点的消费者来说,力帆汽车这一名号应该不陌生。尤其是力帆汽车创始人尹明善,多少都曾听闻他的传奇故事。1992年,50多岁的尹明善投身制造摩托车发动机行列,短短三年时间便赚到第一桶金,获利1500万元。掌握了摩托车发动机这一核心技术后,尹明善开始生产出自己的摩托车——力帆摩托车,并且把它做大做强,长期位居中国摩托车行列前三。但野心不止的尹明善还开始了造车梦,并在2006年生产出第一辆力帆轿车。力帆汽车进入消费者视野后,虽然没有十分爆款的车型,但路面上多少能见到一些。力帆先后上市了320、620、X60、X50、720、330、530、630、迈威、轩朗等多款车型,产品覆盖各细分市场。轱辘哥印象比较深刻的是那款山寨了MINI的力帆320,“山寨”是力帆汽车一直没能撕掉的标签,也导致了其品牌形象一度受挫。加上发动机技术与对手竞争毫无优势,产品质量备受质疑,力帆汽车风光的日子并无多少。值得关注的是,力帆汽车是国内较早一批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车企,在2012年便宣布要全面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就在2016年,力帆汽车便因“骗补”一事而被推上风口浪尖,2000多辆不符合申报条件的新能源汽车违规获取超过1亿元的补助资金。此后,力帆汽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也就没能再掀起了风浪,存在感进一步降低。
2019年,力帆经销商因力帆汽车产品竞争力不佳、力帆低价出售新车给其它汽贸店等原因联名到重庆总部维权,将力帆汽车再次送上热搜。2020年,身陷破产传闻的力帆集团,其最大股东力帆控股申请破产坐实这一消息。上半年累计销量不过千辆的力帆汽车能否翻身?业内普遍持不看好的态度。生存已是问题,无法参加北京车展自然是意料之中了。
猎豹汽车
进入公众视野时间虽不长,猎豹汽车却凭借60余年军工传统和30余年汽车生产制造经验而成功吸引了几十万车主“买单”。猎豹汽车诞生以来开了400多家4S店,猎豹CS9、猎豹CS10两款主打车型进入的是SUV细分市场,外观颜值还不错,上市后销量表现还不算太糟糕。定位高端的猎豹Mattu,因搭载宝马血统发动机,拥有奔驰内饰,起售价却不到12万元,一度为猎豹汽车挣得不少曝光度。但后期猎豹汽车因质量口碑下滑,车辆问题不断,销量出现断崖式下滑。在2019年年底,有消息称猎豹汽车即将进入破产程序,但这一消息随后被否认。2020年,猎豹汽车经销商多次到猎豹汽车总部进行沟通、维权。不久前,猎豹汽车经销商公布了一份《关于停止中国境内猎豹汽车免费售后的声明》。据声明显示,由于猎豹汽车厂家在最近15个月内停止汽车生产和配件供应等,中国境内所有猎豹4S店将无法免费提供猎豹汽车质保手册上的各项免费保养、维修、质保等服务。都说空穴来风未必无因。从猎豹汽车被传出经营困难开始,到猎豹汽车经销商维权,到猎豹汽车车主无法进行正常的售后服务,即便猎豹汽车依旧不公开其目前境况,也已一目了然。同样地,身陷困境的猎豹汽车也再无参加北京车展的理由。除了以上所提到的海马汽车、力帆汽车、猎豹汽车,还有众泰汽车、华泰汽车,以及退出了中国市场的铃木汽车等,通通缺席了北京车展。未来的北京车展会愈加繁盛,还是声量愈小?在轱辘哥看来,江山代有人才出,缺席的没能来的品牌固然也有,但也有更多的新品牌取而代之。汽车工业转型阶段,车企的核心技术、市场应变能力等,始终是决定其是否继续参与“游戏”的关键。正所谓,走正路,才能走长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