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展会策划方案是一个展会的“眼睛”,展会组织者通过它培育和挖掘市场,而市场透过这个“眼睛”看效益。 一个优秀的展会策划方案不仅体现了展会组织者组织展会的目的,更重要的是通过它来吸引广大商家参展、参会。从某意义上来说,策划方案就是一座桥,一头连着商家、采购商,一头连着展会组织者。组织者要通过这座桥把商家、采购商等邀请过来,商家、采购商等要跨过这座桥才能更好地触摸市场。可见,一个策划方案对组织好一个展会是多么重要。 对展会组织者来说,一个优秀的展会策划方案要把握和处理好如下四个关键点: 一是充分体现高度。这里所说的“高度”专指符合政策。组织一个展会,组织者首先看到是它的市场潜力,但你所看见的“市场”,能不能开发,怎么能让它开发,就要靠“政策”来衡量和把握。这个时候,就需要组织者充分查阅相关国家文件规定,把国家对该展会涉及到的产业发展态度和意见该引用的引用,该转述的转述,该进一步理解的进一步理解。通过“引用”、“转述”、“理解”等方式,让展会策划方案合法化、合理化、合情化。因为合法,说明国家允许,有关部门就没有理由阻拦;因为合理,说明展会应该组织,应该搞;因为合情,符合当地发展状况,对产业发展,对经济发展有利,说明有关部门应该积极提供支持。“高度”很重要。提高高度的政策来源主要有:国家和地方五年发展规划纲要;国家和地方有关展会涉及到的产业发展政策(如意见、办法、纲要、通知等);国家和地方领导在重要专项会议上做出的工作部署和重要讲话精神;国家和地方“两会”等重要会议、专项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和领导讲话;国家和地方主要领导的有关指示和批示等。 二是解决“市场”问题。这是一个展会成功策划的要害,是核心。参展商参加这个展会有何收益,有什么样的回报?专业观众到会又有什么样的收获和价值?整个策划方案可以说要围绕这个核心来组织,并通过方案巧妙地解疑释惑。可见,展会策划方案并不好写,更不能轻易出手。因为参展商、专业观众了解展会的第一个“窗口”是它,因为参展商、专业观众能看到希望与商机的也是它,因为参展商、专业观众了解展会权威性、可信度高低、组织者水平高低的还是通过它…… 对一个展会来说,参展商关注的市场,最核心的是有一定目标数量的专业观众(采购商、经销商、产品使用者等)与会。至于说这个展会有多大的客流量,他们并不关心。或许有人会问,为什么这么说?与会圈外人士多了,问这问那的自然就多了,参展商不仅费口舌,而且还影响与真正有意向的专业人士交流、洽谈。参展商接触这样的人多了,自然十分劳累,万一此时再与专业人士交流,难免容易出现精神不济而影响工作。如果参展商还带有手提袋、宣传册等赠予与会人员的物品,如果发给了圈外人士,手提袋可能留下了,参展商关心的宣传册便有可能被丢进垃圾桶,大量的非专业人士与会,造成如此不必要的浪费更大更多,参展商不仅不会有收益,还会大大增加参展成本。 针对这个问题,展会组织者要在策划方案中表明如下几个关键点解决方案:对展会的宣传力度、影响力度、号召力度;展会的专业化程度。比如保证专业观众与会的组织手段、途径、方式,历届展会专业观众统计信息、购销信息等;展会的权威性。比如组织者的地位与影响、该展会在业界的口碑与影响、与会专业人士以及领导、专家的分量等。 对一个展会来说,与会专业人士(采购商、经销商、产品使用者等)关注的市场,最核心的是能有多少专业厂家与会参展,展出的是哪类展品,有没有能满足他们需要的产品,怎么能采购到他们既需要、价格有所优惠、质量又有保障的产品。 对此问题,展会组织者应重点围绕如下几个方面去解答:参展企业的数量与分量,比如有多少家世界500强企业、有多少家大型跨国公司、有多少家国内业界龙头企业等与会;展品的先进性,如有什么样的世界先进技术水平产品、国内先进技术产品等技术含量较高的展品亮相;展会组织者如何保证以优质服务协助专业人士采购到他们所需的物美价廉的产品等;业内专业高峰会议组织情况,比如有哪些有权威领导、专家发布权威报告等。 三是注意法律问题。现在会展市场不太规范,而且多数承办展会的机构属民营个体企业。这些企业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在各种展会宣传资料和宣传活动推介中,虚夸展会规模、影响,虚报展会数字,虚列来头大的中央、省、市政府部门和机构等为展会支持单位,向参展商、与会观众等虚承诺其他服务项目等,这些都是不良事件的由头和导火索,十分容易引发双方纷争,激化矛盾。如果展会组织者对此类问题处理不当、不及时,就极有可能被诉诸法律。总结全国媒体报道的案例,以及业界人士总结的此类情况和经验,如果展会上出现“涉法”问题,虽然不能说100%由展会组织者引起,但可以说绝大多数问题都出在展会组织者身上。做一个优秀的展会策划方案,文字表述非常重要,既要充分表达组织者的战略意图,又不能留下任何不良把柄或痕迹。 四是创新问题。现在各地的展会一个接一个,不同题材的展会还好说,如果说一个城市有两个以上的同题材展会要举办,那么你这个展会要独领风骚,展会组织者就必须重点考虑你这个展会的“出新”之处和“权威”程度。
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望采纳,顺祝好运~!
展览展会承包服务公司
会展公司分为两大类,一种是承办方,一种是第三方。
承办方就是一个执行公司,甲方提出要办一个展会,承办方就要把这个展会做起来,包括招商、找场地、推广以及对参展商的工作对接,展会的开幕式、新闻发布会的策划,整个公司就是围绕这个展会来进行运营。而第三方,就是小型的会展公司,这种公司承接会展服务、展台搭建/布置、展板设计、活动策划、展会物料租赁等,一般只针对其中某一个项目来做。我参展需要一个桁架,那我就找第三方来租,我需要展板背景的设计,那我也可以找第三方只做设计。扩展资料
设计须知
1、有关展台的规定。高度限制:展览会对展架及展品都有限制规定,尤其对双层展台、楼梯、展台顶部向外延伸的结构等限制更严,限高往往不是禁止超高,如果办理有关手续并达到技术标准,有可能获准超高建展台、布置展品。
开面限制:很多展览会禁止全封闭展台,如果展台封闭,展览会就失去展示作用,参观者就会有抱怨,但是展出者需要封闭办公室、谈判室、仓库等,协调的办法一般是规定一定比例的面积朝外敞开。这个比例一般是70%,允许30%以下的面积封闭。
2、有关展览用具的规定。展架展具材料的限制:在很多国家,展览会规定必须使用经防火处理的材料,限制使用塑料,限制危险化学品。电器的规定:绝大部分国家的展览会对电器都有严格的规定,所用电器的技术指标必须符合当地规定和要求。
3、有关人流的规定。走道限制:主要是对走道宽度的规定和限制,为保证人流的畅通,展览会规定走道宽度,禁止展出者的展台、道具、作品占用走道;电视、零售商品往往造成堵塞,因此也有相应的要求,比如电视不得面向走道,柜台必须离走道一定距离等。
4、有关消防的规定。消防环境的规定:如果是大面积的展台,必须按展馆面积和预计的观众人数按比例设紧急通道或出口并设标志。消防器材的规定:必须配备消防器材。人员的规定:有些展览会要求展台指定消防负责人,并要求全体展台人员知道消防规定和紧急出口等。
5、有关展品的规定和限制。主要是对异常展品包括超高、超重展品的规定。只要采取适当措施一般都可以解决。比如限高,只要展馆高度足够,就可以与展馆商量解决;超重展品可以使用地托,分散单位负荷。
6、有关环境的规定。音量限制:背景音乐由展览会组织者安排,展出者的声像设备的音量必须控制在不影响周围展出者的范围内。色彩限制:若展览会组织者想取得协调效果,往往会提出色彩要求。要求展出者使用某种基本色调或标题色调。
7、有关劳工的规定。很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规定,展场劳工必须是工会注册工人。不允许展出者自己动手。比如在美国纽约,如果展出者拿起锤子想钉根钉子,当地工人就会夺下锤子阻止你干活。美国人剥夺你的“劳动权”,听起来很荒唐,但是却是事实,还必须遵守。
8、有关手续的规定。展览会大多要求展出者将设计送审,并要求展出者施工前办理手续。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会展
承接展会展览的意义
主要目的是通过一种综合运用各种媒介的传播方式,现场展览和示范来传递信息,推荐形象。是一种常规性的公共关系活动。
它是一种复合性、直观、形象和生动的传播方式;它提供了与公众进行直接双向沟通的机会;是一种高度集中和高效率的沟通方式;
是一种综合性的大型公共关系专题活动,是新闻报道的好题材;带有娱乐的性质,可吸引大量公众。一般来说各社会组织都非常重视利用这一形式来塑造和展现他们的最佳形象。扩展资料
在中文里,展览会名称有博览会、展览会、展览、展销会、博览展销会、看样定货会、展览交流会、交易会、贸易洽谈会、展示会、展评会、样品陈列、庙会、集市、墟、场等等。
1、集市
在固定的地点,定期或临时集中做买卖的市场。集市是由农民(包括渔民、牧民等)以 及其他小生产者为交换产品而自然形成的市场。
2、庙会
在寺庙或祭祀场所内或附近做买卖的场所,所以称作庙会。常常在祭祀日或规定的时间举办。庙会也是传统的展览形式。
3、博览会
中文的博览会指规模庞大、内容广泛、展出者和参观者众多的展览会。
4、FAIR
在英文中fair是传统形式的展览会,也就是集市与庙会。
5、EXHIBITION
在英文中exhibition 是在集市和庙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展览形式,也是被最广泛使用的展览名称,通常作为各种形式的展览会的总称。
6、SHOW
在英文中show的原意是展示,但是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show已替代exhibition。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展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