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2、旅游资源单体
可作为独立观赏或利用的旅游资源基本类型的单独个体,包括"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和由同一类型的独立单体结合在一起的"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
3、旅游资源开发
为发挥、提升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使得潜在的旅游资源优势转化成现实的经济效益,并使旅游活动得以实现的技术经济行为。
4、旅游资源地域分异规律
指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在地表沿一定方向分异或分布的规律性现象,它表明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差异性。
5、非逆性原理
无论是自然旅游资源还是人文旅游资源,其形成过程是不可逆转的,一旦遭到破坏,就难以修复到原来的状态。
6、星月定律
在一定区域,旅游吸引力的大小主要由最具体色、观赏游憩价值或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最大的旅游资源决定,这一规律被称为最高因子限定律或星月定律。
7、林德曼定律
能量沿营养级移动时,逐级递减,后一营养级只能是前一营养级能量的1/10左右,该定律即为“十分之一定律”或“林德曼定律”。
8、旅游资源评价
从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旅游资源及取得最大社会效益的角度出发,运用某种方法,在旅游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对一定区域的具有一定旅游资源价值特征、环境气氛及开发利用基础的社会经济条件进行深入剖析和研究的过程和结论。
9、舞台化
以旅游为舞台,在经济等关系的作用下,旅游主题成员间充分交流,从而赋予旅游地以“故事”,使得成员以旅游地为道具和载体,获取经济关系以外的收获。
10、文化的物化
是将客源市场对旅游目的地的认识中尚未有具体形态表示物的部分以物质的形式在旅游地表现出来。
11、旅游资源承载力
在保证旅游环境系统的一定生态功能和民族历史文化不至于消失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的配置措施,所能支持的旅游业规模及接纳游客人口限度。
12、直接市场法
可以直接运用市场价格对可以观察和度量的旅游资源价值变动进行测量的一种方法。
13、替代性市场法
当所研究的旅游资源本身没有市场价格来直接衡量时,可以寻找替代物的市场价格来衡量。
14、假象市场法
在替代性市场难以找到的情况下,以人为创造假想的市场来衡量旅游资源的价值,这种方法称为假象市场法。
15、初始原风景
是对人们成年之前所居住环境的总体概括,它影响着旅游者选择旅游地的取向。
16、旅游资源的三个特点。
1)包括自然界形成的,也包括社会创造的,其存在是客观的;
2)与旅游者直接相联系的,能激起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是旅游者旅游活动的对象物,能满足旅游者的特定需要;
3)与旅游业直接相联系,能为旅游业所开发利用,并产生一定的效益。
17、简述《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中的旅游资源的主类。
可以分为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等八大主类。
18、旅游资源分类的原则
1)同质性与差异性原则;
2)对应性原则;
3)第次性原则。
19、旅游资源分类的步骤
1)在大量收集各种旅游资源资料的基础上,确定旅游资源分类的目的和要求;
2)通过比较分析,初步建立分类系统,把各类旅游资源归入不同类型;
3)通过补充、调整,完善分类系统;
4)在完成前述工作的基础上,写出分类说明。
20、人文旅游资源的景观特性
1)突出的人造性
2)显著的时代性
3)丰富的文化性
21、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
1)木构架为主的框架式结构;
2)优美柔和的轮廓造型;
3)整齐而灵活的庭院式平面布局;
4)丰富绚丽的建筑装饰;
5)天人合一的环境艺术。
22、简述园林景观的构景原则和造景手法
构景原则有:
1)贵在自然
2)重在曲折
3)精在特色
造景手法有:
借景、框景、抑景、对景、漏景
23、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的主要特点
1)非物质性;
2)民族文化性;
3)地域性;
4)多样性;
5)体验性。
24、旅游资源普查的意义
1)有利于掌握资源赋存现状;
2)有利于明确资源开发方向;
3)有利于资源的科学保护;
4)有利于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25、旅游资源普查的成果形式
1)旅游资源普查表格;
2)旅游资源普查报告;
3)旅游资源信息查询系统;
4)相关图件等。
26、旅游资源普查中的“十字”方针和“五定”原则分别是什么
“十字”方针指科学、客观、准确、量化、简洁;
“五定”原则指定位、定性、定量、定级、定影。
27、旅游资源评价的目的和原则
评价的目的:
1)明确旅游资源的质量;
2)确定旅游地的性质;
3)提供开发利用的科学依据;
4)反映旅游资源的演化发展情况。
评价的原则:
1)全面系统原则;
2)动态发展原则;
3)客观实际原则;
4)综合效益原则;
5)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
28、《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中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包括哪些?
1)观赏游憩使用价值;
2)珍稀奇特程度;
3)规模、丰度与几率;
4)完整性;
5)知名度和影响力;
6)游憩期或使用范围;
7)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
29、简述“三三六”评价法
即“三大价值”、“三大效益”、“六大条件”。
三大价值指历史文化价值、艺术欣赏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
三大效益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六大条件指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旅游资源的类型和地域组合条件、旅游资源的容量条件、客源市场条件、旅游开发投资条件和施工难易条件。
30、旅游资源分类的步骤
1)在大量收集各种旅游资源资料的基础上,确定旅游资源分类的目的和要求;
2)通过比较分析,初步建立分类系统,把各类旅游资源归入不同类型;
3)通过补充、调整,完善分类系统;
4)在完成前述工作的基础上,写出分类说明。
31、旅游商品的主要特点是什么,针对每一种特点,我们在旅游资源开发中应注意什么?
1)相对可移动性。一方面导致了美食旅游和购物旅游依然存在,另一方面导致全国各地美食和旅游纪念品日益趋同的现象。从开发旅游商品的角度来看,应该有意识地限制旅游商品的移动,使其始终保持地域特色。
2)地域性。没有地域性的商品不具有垄断性且容易被市场所淘汰。因此在旅游商品开发过程中,一定要依托地区的自然历史文化特征,开发垄断性强、地域特色突出的旅游商品。
3)再造性。相关的旅游开发不是受到旅游资源本身容量的约束,而是受到旅游市场发展规模的限制。作为比较成熟的旅游目的地,需要重视旅游商品的开发,提高购物、饮食在游客消费中的比重,为地方旅游收入增长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32、试从旅游目的地的规模角度谈谈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
根据开发规模、开发对象功能,以及开发组织形式不同,对开发类型的划分是不同的。从旅游目的地的规模来看可以分为跨区域开发、区域开发和小区域开发,甚至产品开发。
1)跨区域开发涉及空间范围巨大,应在高位政府主导下以及不同地域政府的协作下进行。为避免出现重大失误,必须进行规划研究,并在开发过程中对规划对调整。
2)区域开发是指市级开发。由于管理机构唯一,行政意志可以得到很好的体现,因此区域开发是政府指导并控制下的开发。根据旅游资源的等级、区位条件和区域经济背景的组合,对区域旅游开发方向进行判定。
3)小区域开发是指村镇级别的开发。确定开发方向,注重与周边村镇的差异性发展,提倡差异竞争。小区域开发所涉及的空间有限,对开发资金规模要求不高,当地可自主开发。开发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决定于开发者的意志和理念。
33、试述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的开发要点。
1)开展地学专业旅游
此类资源具有十分突出的科学意义,因此具有重要的科学教育功能。
2)开展观光旅游
一要保持地质地貌原貌,尽可能避免人为的修饰和改动;
二要向游客提供各方便的配套服务,满足游客的各种旅游需要;
三要注意对资源及环境的保护。
3)开展体育健身旅游
利用地表的地势起伏,配以其他必要的自然要素,通过旅游者自身运动,达到体育健身的目的。
注意线路的选择、设计,同时要尽可能消除各种危险因素,最大限度保证游客的人身安全。
4)开展疗养和度假旅游
在一些地质地貌景观奇特、优美,其他自然要素配合良好的地区,可建成疗养院或度假区。
5)发挥地质地貌在风景区中的衬景作用
有些风景区虽然不是以地质和地貌风景为主,但它离不开地质地貌这个基础,所以如何充分发挥地质地貌的衬景作用是旅游资源开发中的一个重要技巧。
34、试述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的开发要点
1)分析遗址遗迹的全貌和内涵,选择开发的具体对象
要以考古发掘及其科研成果为依据,分析遗址遗迹的全貌和内涵。
就某一地区而言,应从宏观上把握遗址遗迹的分布状况、类型、特征、蕴藏量及相应的联系与区别;从微观上选择重点遗址,弄清其时代、类型、文化属性、文物藏量和历史科学价值,为选择具体开发对象提供依据。
2)确定开发目标,因地制宜进行开发
a对自成系列的遗址群的开发:在遗址群所在地建立综合性的游览区。
b对范围小、独立存在的遗址的开发:可建立专题博物馆。还有些价值重大、特点突出,但尚不具备单独开发条件的独立遗址,则以保护为主,对其价值与范围树立标牌,作为参观点纳入该地的旅游产品中。
c对广泛分布的同类遗址的开发:开辟为旅游线路,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如三国旅游线路
d对历史文化名城内的古遗址的开发,应纳入名城总体建设规划之中。历史文化名城的开发有再现型和展示型两种
e对革命军事遗址的开发:以国内旅游者为重点,以向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教育为中心任务,贯彻寓教于游、寓教于乐的方针,根据具体对象因物而异,采取不同方式进行开发。
3)遗址遗迹的开发应该融入游客的体验
如北京顺义区焦庄户地道战遗址将实施新保护规划方案,建成以展示地道战革命历史文化为主题,综合参观、体验活动、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综合活动区。游客们在这里可以看展览,了解地道战的历史;钻地道,参观抗战民居,吃抗战饭,看抗战电影,甚至可以亲自打一场“地道战”,真实体验抗战时期的战斗生活。
艺术展览馆分区
通常情况下,位于多层建筑的展览馆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时,防火分区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为2500m2;当建筑设置自动灭火设施时其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可以按以上的规定增加1倍,局部设置时局部增加1倍。在特殊情况下展厅的防火分区面积可以适当放宽。当展览厅设在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单层建筑或者多层建筑的首层并按规范相关规定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及防排烟设施,并且内部装修设计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1995)的有关规定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扩大至10000m2。

位于一类高层建筑中设置的展览馆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是1000m2。二类高层建筑中设置的展览馆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是1500m2。当建筑设置自动灭火设施时,其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可按照以上的规定增加1倍,局部设置时局部增加1倍。
展览厅设置在高层建筑的裙房,没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自动灭火系统且采用不燃烧或难燃烧材料装修时,地上展厅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是4000m2,地下展厅防火分区允许的最大建筑面积为2000m2.。
艺术展览管分区
问题一:广场功能分区有哪些 儿童活动区,娱乐休闲区,景物观赏区,中心展览表演区,老年活动区等 问题二:休闲广场的功能分区? 休闲区 休息区 活动区 购物区 。。。。。。 问题三:商业广场的功能分区有哪些 5分 休闲区 休息区 活动区 购物区 。。。。。。 问题四:文化广场一般应该具有哪些功能区?越详细越好 市民广场: 该功能分区设有露天剧场、主题雕塑公园、水幕电影、喷泉等;文化艺术交流中心:该功能分区总建筑面积33505平方米,位与地块的北侧,由文化中心和艺术中心两大部分组成。 a)文化中心:位于地块北侧的西北角,建筑面积10856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9547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309平方米。地上四层,地下一层,建筑高度19.1米,外墙装饰材料为石材和玻璃幕墙,平屋面。 b)艺术中心:位于地块北侧的东北角,建筑面积22649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20627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2022平方米;地上五层,地下一层,建筑高度23.6米,外墙装饰材料为石材和玻璃幕墙,平屋面。 市民活动中心:该功能分区总建筑面积10139平方米,全为地上建筑,地上三层。位于地块的东侧,历史文化主题馆入口建筑的西侧。建筑高度22.0米,外墙装饰材料为石材、文化砖和玻璃幕墙,平屋面。 创意文化产业基地: 该功能分区集中布置于地块的西侧,总建筑面积129695平方米,包括文化产业基地、主题艺术酒店、酒店综合配套、创意大厦、创意配套五个部分。 a)文化产业基地: 位于地块西北角,文化中心南侧。使用功能为综合办公研发楼,建筑面积8528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7566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962平方米。地上七层,地下一层,建筑高度30.1米,外墙装饰材料为玻璃幕墙、石材、铝板,平屋面。 b)主题艺术酒店:位于地块西南角,使用功能为公寓式酒店,建筑面积17306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520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2106平方米。地上三十层,建筑高度99.60米,地下二层,外墙装饰材料为玻璃幕墙、石材,平屋面,局部为玻璃球形装饰屋面。 c)酒店配套:位于主题艺术酒店下的群房部分,为综合配套设施。建筑面积44304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24304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地上四层,建筑高度19.1米,地下一层,外墙装饰材料为玻璃幕墙、石材,平屋面,屋顶设有花园。 d)创意大厦: 位于地块西侧,沿长宁路,为公寓式酒店,建筑面积34586平方米。由北往南共分三栋,最北侧为创意大厦A座,建筑面积9981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9288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693平方米。地上十八层,地下两层,建筑高度59.6米,外墙装饰材料涂料、石材贴面、文化砖、玻璃,平屋面;中间为创意大厦B座,建筑面积11529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0836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693平方米。地上二十一层,地下两层,建筑高度68.6米,外墙装饰材料涂料、石材贴面、文化砖、玻璃,平屋面;最南端为创意大厦C座,建筑面积13076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2383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693平方米。地上二十四层,地下两层,建筑高度761米,外墙装饰材料涂料、石材贴面、文化砖、玻璃,平屋面。 e)创意配套: 位于创意大厦下的群房部分,建筑面积24971平方米,分为南北两部分。创意配套北,位于创意大厦AB座建筑面积22829平方米,地上三层,无地下,建筑高度14.6米,外墙装饰材料玻璃幕墙、石材、铝板,平屋面。创意配套南,位于创意大厦c座建筑面积2142平方米,地上两层,无地下,建筑高度10.1米,外墙装饰材料玻璃幕墙、石材、铝板,平屋面。 地下车库及广场配套服务用房: 位于地块的地下室部分,总建筑面积58497平方米,其中地下车库56497平方米,广场配套服务用房2000平方米。...>> 问题五:养生会所有哪些功能分区 地方我说不上来,但我要提醒你几点 一:要找对地方,不正规我地方少去。 二:要有一定的定力,有要受不勾引。 三:养生重要养心,重要养性。 问题六:什么叫功能分区图? 公园规划为7个功能分区,结合空间序列分为三大层次,即:第一空间序列:开敞式空间,位于公园东部及南北两侧为静态观赏区,布置以大草坪为主的灌木花卉图案。 第二空间序列:半开敞空间,位于公园中心下沉式广场南北两侧为动态观赏区(花卉园、水景园)与老年活动区。 第三空间序列:为封闭及半封闭空间,位于公园西部,设置儿童活动区、青年安静休息区、背景林与管理用地。 下沉式广场为综合活动区,渗入整个空间序列,对各层次空间起到过渡衔接的作用,也是整个空间层次的精华所在。 1、静态观赏区 以大面积草坪为主,结合花卉灌木图案,构成开放式的绿地景观。 2、动态观赏区 由花卉观赏区和水景园组成,其中花卉观赏区主要种植四季花卉树木,强调植物观赏功能。水景园形状由辽宁省地图与周边海域组成,突出鞍山市域图,体现“三看”精神。 3、儿童活动区 布局灵活多变,设置沙坑、画板等儿童游乐设施,满足儿童游戏活动的需要。 4、青年活动区 采用集中与分散的布局方式,用乔灌木分割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封闭空间,为青年人谈情说爱、读书谈心提供活动场所。 5、老年活动区 由两部分组成:其一为活动区,供老年人强身健体、散步、练气功等;其二为休息区,供老年人自娱自乐、下棋、打扑克、聊天。 6、综合活动区 为公园主要活动场所,以下沉式广场为载体,音乐为主题,为市民创造良好的文化艺术氛围,提供多方位、多功能的综合服务功能。 7、管理用地 内设管理用房与公厕,建筑单体应设计新颖,与公园环境协调统一。 规划在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工的基础上,分别进行了道路设计与入口规划、绿化规划与景区设计、重点部位详细规划设计等。 问题七:公园功能分区图? 公园规划为7个功能分区,结合空间序列分为三大层次,即:第一空间序列:开敞式空间,位于公园东部及南北两侧为静态观赏区,布置以大草坪为主的灌木花卉图案。 第二空间序列:半开敞空间,位于公园中心下沉式广场南北两侧为动态观赏区(花卉园、水景园)与老年活动区。 第三空间序列:为封闭及半封闭空间,位于公园西部,设置儿童活动区、青年安静休息区、背景林与管理用地。 下沉式广场为综合活动区,渗入整个空间序列,对各层次空间起到过渡衔接的作用,也是整个空间层次的精华所在。 1、静态观赏区 以大面积草坪为主,结合花卉灌木图案,构成开放式的绿地景观。 2、动态观赏区 由花卉观赏区和水景园组成,其中花卉观赏区主要种植四季花卉树木,强调植物观赏功能。水景园形状由辽宁省地图与周边海域组成,突出鞍山市域图,体现“三看”精神。 3、儿童活动区 布局灵活多变,设置沙坑、画板等儿童游乐设施,满足儿童游戏活动的需要。 4、青年活动区 采用集中与分散的布局方式,用乔灌木分割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封闭空间,为青年人谈情说爱、读书谈心提供活动场所。 5、老年活动区 由两部分组成:其一为活动区,供老年人强身健体、散步、练气功等;其二为休息区,供老年人自娱自乐、下棋、打扑克、聊天。 6、综合活动区 为公园主要活动场所,以下沉式广场为载体,音乐为主题,为市民创造良好的文化艺术氛围,提供多方位、多功能的综合服务功能。 7、管理用地 内设管理用房与公厕,建筑单体应设计新颖,与公园环境协调统一。 规划在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工的基础上,分别进行了道路设计与入口规划、绿化规划与景区设计、重点部位详细规划设计等。 问题八:景观设计,如何功能分区。 公园设计需要对首先进行大的功能分区,风格手法,交通流线组织、景观节点等。大的功能分区需细化的细部小的功能分区。 以下内容仅供参考:中心景观区、湖景区、生态文化区(主题画廊、民间手工艺、茶室等)、绿化观赏区(此分区可分为主要、次要、间插布局)、儿童游乐区、文化广场区、户外健身区(根据需要可设计户外极限运动区如攀岩滑翔等及静态健身区)、生态度假区(生态酒店、主题会所、茶室、酒吧、野营等)、建筑博览区(文化建筑、展览馆、电影院等) 问题九:景观分区和功能分区的内容是什么? 一般不说景观分区的,专业上没有这个概念。 功能分区一般包含:入口区、停车场、休闲广场、老人活动区、儿童活动区、商业活动区、健身区、滨水活动区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