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办时间:正月初九至正月十五
举办地点:云溪庵
主要活动:开幕式,萝卜艺术雕刻大赛,民间工艺品制作大赛,元宵制作展评,闭幕式等。
交通方式:在市内乘坐2,5,21,24,305路车在“黄台路”下车即可。
背景介绍:云溪庵始建于元代,属道教庙宇,因出产的萝卜脆而大著名。民间有“正月初九吃萝卜不牙疼,可防百病”的说法,因而萝卜成了庙会上的主要商品,渐渐庙会也就被人们称之为“萝卜会”。现在的萝卜会人流如潮,各类商品琳琅满目,已成为岛城春节后第一个有影响的民间节日盛会。海云庵糖球会
举办时间:正月十六至正月十八
举办地点:海云庵
主要活动:茂腔、柳腔、皮影、杂耍、剪纸、年画、秧歌大赛、锣鼓大赛等民间艺术活动,还有大型广场文艺表演、地方戏专场演出、摄影抓拍比赛、书画现场表演、武术表演等。
交通方式:市内可乘坐1、5、7、15、32、206、210、319路公交车前往。
背景介绍:海云庵始建于明代。旧时农历正月十六是该庵庙会,由于庙会上卖山楂糖球的特别多,便称之为“海云庵糖球会”。1986年青岛恢复了这一民俗节日,为期3天。青岛樱花会
举办时间:4月初~5月上旬
举办地点:中山公园
主要活动:樱花节主要有三大品牌活动:一是4月1日至4月10日的游园踏春。二是4月10日至4月25日,传统的赏樱盛会登场。上千株樱花、20万株郁金香及紫荆、海棠等相继进入盛花期,呈现出“东园花海”盛况。三是4月26日至5月7日的欢庆五一活动。
交通方式:市内可乘坐604、605路公交车到达中山公园下车即可。
背景简介:青岛举办樱花会始于20世纪30年代,被称为“东园花海”的中山公园樱花,已被列入青岛十大胜景。
青岛海洋节
举办时间:6月下旬—7月中旬
举办地点:中山公园(主会场)
主要活动:《欢乐中国行—魅力青岛》大型演唱会、航运活动、海钓大赛、海洋知识图片展、海上浪漫婚典、“海之情”等专题系列活动。
交通方式:市内可乘坐604、605路公交车到达中山公园下车即可。
背景介绍:青岛海洋节于1999年开始举行,每次节日的主题都不同。节日期间举办的中国海洋科技博览会暨海洋科技与经济发展国际论坛,以其参会人员层次和论文学术价值水平高,成为近年来本市举办的最高层次的国际性会议。青岛国际啤酒节
举办时间:8月的第二个周六开幕,为期16天
举办地点:青岛国际啤酒城
主要活动:开幕式、啤酒品饮、文艺晚会、艺术巡游、文体娱乐、饮酒大赛、旅游休闲、经贸展览、闭幕式等。
交通方式:市内可乘坐102、104、110、125、230、301、311、312、317、321、362、375、802、501、606公交车到中山公园下车即可。
背景介绍:青岛国际啤酒节于1991年6月23日首次举行,具有青岛的地方特色。与会期间日本、美国、加拿大、德国、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啤酒厂、啤酒代理商参加展销和交流,使青岛这座美丽浪漫的“东方瑞士”更富有魅力。
青岛国际时装周
举办时间:9月
举办地点:青岛国际会展中心
主要活动:发布会、品牌展示会、美容美发大赛、时装设计邀请赛、时装周模特大赛等。
交通方式:市内可乘坐321、304、301公共汽车,在国际会展中心下车即可。
背景介绍:青岛国际时装周自2001年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五届。自2006年起,青岛国际时装周更名为“中国(青岛)国际时装周”。与会期间有来自法国、意大利、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时装设计师。国际服装周已成为展示时代服装特色的一个窗口,吸引着中外各地游客旅游参观。天后宫民俗庙会
举办时间:农历正月初一至三十
举办地点:天后宫
主要活动:除夕夜撞钟仪式、向本命年朋友赠送红腰带、小礼物、民俗风情摄影大赛、征集“迎新春”对联、灯谜大赛、中外名鸡擂台赛、飞镖有奖大赛、“百姓乐”民间艺术杂耍表演赛、“祭海”民俗表演、民间剪纸大赛、元宵灯会、民俗信仰祭拜等。
交通方式:天后宫位于青岛太平路19号,市内可乘坐6、26、311、312、314、316、321、501、801、802路公交车,在大学路站下车即可。
背景介绍:天后宫始建于明成化三年,是青岛市区现存最古老的明清砖木结构建筑群,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历经明、清、民国等七次维修扩建成目前规模。1996年青岛市政府对其进行全面修复,并将其辟为“青岛市民俗博物馆”,每年在此举办民俗庙会。大泽山葡萄节
举办时间:9月1日—9月30日
举办地点:大泽山镇
主要活动:狮舞、龙灯、旱船、高跷、秧歌、鉴评葡萄、葡萄知识竞赛、吃葡萄比赛、喝葡萄酒大赛、登山赛等。
交通方式:市区内可乘从内蒙古路车站出发的汽车,车票15元,也可在四方长途汽车站对面的四方大酒店门口等车,乘坐平度到大泽山的汽车,票价5元,15分钟一趟。
背景介绍:大泽山葡萄节原为平度大泽山区独有的民间传统节日—“财神节”(农历七月二十二日),相传源于唐朝初年,1987年将其演变为“葡萄节”。1991年改名为“平度葡萄节”,定于每年公历九月一日举行开幕式。近些年为方便游客参加,一般选在周六开幕,举办时间为一个月,期间横跨了不同品种葡萄的盛果期,游客可品尝到各种葡萄的美味。青岛酒吧文化节
举办时间:12月
举办地点:青岛市内参加文化节的酒吧
主要活动:名人鸡尾酒会、摄影大赛、调酒大赛等
背景介绍:自1998年以来,青岛酒吧文化节已连续举办了五届,为挖掘中西酒吧文化内涵,繁荣岛城冬季旅游文化生活,培育酒吧文化市场做出了卓越贡献。目前酒吧文化节已成为拉动岛城冬季旅游,促进青岛旅游特色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中国青岛海洋节
以发展青岛的海洋科技、海洋旅游、海洋体育、海洋文化为宗旨,着力塑造青岛作为中国海洋城、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海上运动中心的新世纪城市形象,促进以海洋产业为主导的海洋经济的发展。
时间:7月14日-22日
主办单位:国家海洋局,青岛市人民政府
虽然很长,但很完整,请你参考一下
民俗的艺术展览主题有哪些
这些好听的主题名如下:
1、传承之韵:这个主题名强调了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和魅力,让人联想到古老的文化和音乐。
2、乡愁之声:这个主题名表达了对家乡和乡土文化的思念和情感,体现了民间艺术对于人们情感共鸣的力量。
3、民谣之旅:这个主题名将民间艺术与旅行结合,让参与者感受到不同地域的民间音乐和文化,体验到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
4、手艺传奇:这个主题名突出了民间手工艺的精湛技艺和独特魅力,让人们了解和欣赏到各种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和价值。
民俗的艺术展览主题是什么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民俗具有独特的民族气质。中国民俗文化特征主要有以下表现: 一、民俗文化活动的集体性任何一种民俗无疑是一种文化,称之为民俗文化。民俗是伴随着人类群体的产生而产生的。民俗培育了社会的一致性,增强了民族的认同,强化了民族精神,塑造了民族品格。没有人类群体就没有民俗文化,所以说民俗文化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民俗的集体性可理解为:任何一种民俗,都产生于特定的群体,如某个特定地域或某个民族。一种民俗一旦形成,就会成为集体的行为习惯,流传于一代又一代的集体中。在流传中由集体不断补充、加工、完善。也就是说,民俗文化不是个人行为,一个人创造或倡导的一种民俗形式,没有公众的认可或积极推行,它决不会长久地延续下去,即使勉强地生存下来,也不会有其广泛性。生活在某个民俗文化圈内的每个人都是民俗文化的创造者、传承者,也是民俗文化的被教化与熏陶者。二、民俗文化活动的传承性 民俗是习得知识,需要在一代一代中传递,具有时间传衍的连续性,民俗是时间的连续体。是一个地方区域内长期人文积淀的一种客观反映,它是一个地方文化的象征,是古老文化的传承,所以传承民俗文化,就是延续古老的文明和人文精神,也是一种文化信仰。民俗文化的传承性就是教化和规范民众,使民众立足于当代,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民俗文化传承着我国优秀的民间文化,延续传统文化精神,增强广大群众的民族认同感的生动和富于人性的社会化。这是一种自觉的传承,且具有原生态的特性,因此更具亲和力。三、民俗文化活动的地方性 民俗文化活动的传承是以人世代相传,除了中华民族文化大传统之外,如春节活动等具有全国性特点。各个地方依自己的特殊环境形成了服务地方的文化小传统,同一种民俗事象在各地会出现不同形态,不同时代,不同的地区都会有自己的特点。乡民的生活文化具有明显的地方性,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还有一种说法是“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这是较概略的区分。民俗文化的发生、发展、演变是在一定地域空间下进行的,它受地理环境、人们谋生方式与历史传统的影响和制约,因此民俗文化显现出浓烈的地方特色。四、民俗文化活动的变异性 民俗文化因其传承的特殊性,在日常生活中人相袭,代相传,具有相对稳定的特性。但民俗作为一种基础文化,它在传承与传播过程中并非一成不变。相反,它随着时空的变化不断地发生变异,形成了与稳定性相联系的变异性特征。变异性是中国民俗的显明特征之一。民俗在传承中变异,在变异中传承。民俗的变异性从总的方面看,与历史性、地方性相关联,同类民俗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都会有各自的特点。民俗的变异性,一般说来有3种情况:一种是民俗表现形式的变化;一种是民俗性质的变异;再一种是旧俗的消亡。民俗的变异性特征为移风易俗提供了学理的依据,人们可以依据民俗变异的规律,“化民易俗”,删繁就简,推陈出新,为建设民族的新文化服务。五、民俗文化活动的丰富性 中国自立国之始,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形成今天56个民族共处的状态。同一种民俗,在中华各民族的不断融合中,各民族习俗被接纳到中华文化体系之中,但都保留着各自的民族特性,从而丰富了中国的民俗文化活动。在各地区会出现不同的形态。中华文化以包容着四方的气象著称于世,其中民俗涵化之功甚伟。自古到今民族文化的融合,民俗文化层面的接纳,民俗文化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极度深远。汉族民俗中复合了不少少数民族习俗,可以说从来就没有纯粹意义的汉民俗,只有民俗复合时间的早晚而已。同样,现存的各少数民族也程度不一地受到汉民俗影响。中国民俗文化活动形式极为丰富。六、民俗文化活动的实用性 开展民俗文化活动的只有一个,即服务于人们的生活需要,实用性是中国民俗最本质的特点,民俗文化服务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人民依赖民俗开展生产,繁衍后代,寻求精神愉快。民众创造了民俗,民俗服务了民众。民俗信仰的直接功利性是它区别于一般宗教信仰的根本特征之一。中国民俗的实用性,不仅仅表现在信仰心里方面,更重要的是许多民俗文化活动在民众实际生活中发挥着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