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度过周末,是家庭亲子关系的拉近,增强互动心理的涵养,拉近与孩子之间的时间距离感,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受家庭重视,激发孩子积极情感,体现亲子教育引导与生活教育共荣共存的人格意义。以下是一些建议,希望有所帮助:

策划艺术展览的复盘

1. 活动游戏:周末是孩子玩的好时候,可以在户外或者室内设置一些游戏项目,如拔河比赛、足球比赛等,可以让孩子们锻炼身体,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2. 创意手工:可以帮孩子们准备一些DIY手工材料,如画画、剪纸、手工制作等,可以让孩子充分发挥创意,提高动手能力。对于较小的孩子,手工制作也是一种训练手指协调能力的好方式。3. 学习新知识:可以组织亲子阅读活动,一起读书、讲故事、讨论等,不仅能给孩子带来新知识,也能增进家庭关系。

4. 参观博物馆或展览:适当的文化艺术活动可以增长孩子的见识,例如到博物馆参观展览、看电影、演唱会等等。

5. 旅行/郊游:如果周末有足够的时间,可以组织全家出门旅游或者郊游,这不仅可以让孩子们放松身心,也是增进家庭感情的好机会。周末是和孩子玩的好时候,可以尝试不同的活动和项目,让孩子们在玩乐中获得成长和收获。也可以帮助孩子们建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艺术策展方案范文

作为当代艺术策展人需要具备哪些本事?这是前不久我给沃什(Victoria Walsh)教授提的问题。沃什女士是英国皇家美术学院当代艺术策展人研究生培养项目主管、艺术史与策展专业教授,她曾任英国泰特美术馆公共教育部主任和策展人,既有实践经验,又有教育经验。在她看来,作为当代艺术项目策展人最需要具备的是“策展意识”。这话听起来有点抽象。但是如果我们结合该校当代艺术策展人研究生培养项目来讨论,就容易理解了。1992年,英国皇家美院开设了策展人研究生培养项目。从那时到该专业已培养了308位硕士和6位博士。这些学生来自40多个国家,有丰富多元的文化背景,而学校提供的课程在全球化的文化氛围中,持续引领学科潮流,让学生真切理解策展的要义,在国际专业领域得到了高度尊崇。同时该校也在持续20多年的探索中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策展人培养理念与完备的教学规划。从手头拿到的最近一届(2015到2016学年)策展人硕士研究生培养资料看,该校强调了这样一种理念:策展专业的学习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及协作与适应能力。这是一种基于实践的学习和以研究为主导的教学。也就是说,要将知识的传授与研究和创造性的激发结合起来,在参与策展的实践中学习并研究“策展”理论。该校在相关课程的设置上不设学科藩篱,在教学中强调与艺术家和公众的互动,在互动过程中,通过主动学习、协作沟通,来创新发展“策展”理念与方法。在沃什教授看来,皇家美院的策展人教育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并理解理论与实践关系的重要性,要了解“策展”不只是一种“实用技能”,而是理念的展现形式,是一种实践形式。要通过思考与实践,进行反思与创新,从而超越现有的策展模式。他们在专业与学术领域充分利用艺术院校的特殊背景和公共资源与环境优势,引导学生制订自己的策展议程,采用独立或合作策展的方式进行策展实践,以培养学生具有跨学科的研究能力和探索当代艺术策展本质的求真精神与策展能力。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合格的策展人,理论思考和策展实践是两翼并举的,超越表象的理性思辨与接地气的策展实践一个都不能少。这是推动策展活动不断创新的前提。策展人的精神状态也很重要。一个充满自信,能够积极投身于当代艺术的策展实践、具有冒险精神和突破陈规、把握创意的掌控能力,能够形成让人信服的策展思想、清晰地架构既定的策展项目,找到方案的准确定位,这样的策展人便是他们所期待的。而要造就这样的人才,在教学环节主要是通过课程设置、教学框架与教学重点的确定来体现的。从课程设置看,该校的一个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创新意识的策展人,在当代艺术策展领域,能有效而又充满自信地开展工作。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在课程设置上他们细分出若干要求。一是培养学生具有社会、文化与政治意识,要有自我反思能力以及对艺术伦理的实践能力;二是培养学生具有批判性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自信实验激发创新思维,寻求创新发展;三是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能在各种情况下以灵活的方式找到资助、开展工作;四是培养学生具有清晰的沟通能力、制订合适的指标以及明确的目标定位;五是培养学生的协同能力,能够主动积极地协助策划。显然,这样的课程设置既有思想性又有操作性。再看他们的教学框架与教学重点,总体上他们试图通过对当代艺术的展览、展示,对艺术收藏品展开的讨论,以及对公共领域公共项目的讨论,来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解释能力和批评分析能力,强化对这三种能力的培养。他们也细分出若干要求。一是要求学生将自己掌握的理论模型和知识观念应用到对当代艺术的理解上;二是要求学生运用清楚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专业的书面表达能力与合作对象进行有效沟通;三是要熟悉美术馆、博物馆、画廊以及其他艺术委托机构,开展策展实践;四是要提升对策展事务的行政管理能力和展览制作能力;五是要增强职业道德和策展人的责任感。协调好与艺术家和社会公众的关系。六是要处理好与资助人和资助机构的关系。从培养目标到课程框架以及设置要求,从抽象的原则到具体量化的教学指标,英国皇家美院对策展人的培养是有系统考虑的。仅仅看教学这一面还不够,皇家美院对策展人的培养还有研究的一面。注重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迅速转化为策展实践,是该校在国际策展人领域持续保持其权威地位的“秘诀”。皇家美院的策展人培养计划不仅包括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还包括博士生的研究工作。在他们看来,研究工作也是一个重要的、综合性的实践活动,是知识不断更新循环的过程。将研究型教学与实践性学习结合在一起,不仅令理论常新,而且令策展活动更有深度。该校在基础研究和教学创新方面已经形成了良性互动的格局。学生所做的策展项目,不仅有校内研究成果的支持,还可以与国际伙伴进行合作,这就大大拓展了研究视野和实践机会。这一点可以从他们对研究课题的选择上得到印证。他们以跨学科的综合研究方法,对视觉艺术在全球范围内的相互激荡以及当代社会的热点问题,予以了极大关注,通过学术研究和策展实践,一方面回应了社会关切,深化了策展选题,另一方面也推进了策展理论与方法的发展,使研究、教学、策展实践三方面受益。他们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在下一篇文章中,将通过对策展研究生培养项目在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的不同课程与教学方法的细致解析,来透视其中的奥秘。

艺术策展流程

(一)三种能力

1、策划能力:需掌握三大资源。一是掌握品牌文化艺术资源发掘和鉴赏辨识能力;二是丰富的人脉资源、社会组织、媒体资源。三是各种供应商资源。

2、创意能力:创意需“三多”,即多涉猎、多交流、多折腾。策展人应在平常加强创意训练,让创意成为一种习惯,让创意成为生意,让创意使工作充满意义。

3、执行能力:对策划创意的落地,把握住三节点:全媒体传播环节、布展环节、流程控制环节。

(二)三大环节

把握策展的七三法则,辨识策划与调研、创意、执行的关系。七分调研三分策划、七分创意三分策划、七分执行三分策划。策划作为策展的核心内容,尽管策展的三大环节每个阶段只占三分,但所起的作用是穿针引线、承上启下、提纲挈领的,毫不动摇其核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