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证明,只有从实际出发,以幼儿为主体,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并在美术活动中激发幼儿情趣,体验审美愉悦和创造的快乐,体现自我表现和创造的成就感,才能使开展美术活动真正起到促进幼儿个性发展和提高其整体素质的作用。而必须重新审视和改革幼儿园美术活动的定位、选材、教学方法等。一、重塑幼儿园美术活动的价值取向美术教育要顺应幼儿的特点因势利导,才会得到好的效果。幼儿园美术活动的价值取向应突出以人为本,定位于人的整体性、可持续性的发展。幼儿园美术活动的目标具体应该体现在以下方面:1、唤起兴趣:在美术活动中获得愉快体验,并主动参与,使孩子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2、大胆表达:引导和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表现自己的感受、体验,使其个性健康发展。3、表现美:引导和鼓励幼儿用自己认为有美感的形式,创造性的表现对事物的观察和感悟。二、在幼儿园内外营造自然的美术环境优美的环境传递给幼儿各种信息和刺激,使幼儿受到一种文化艺术氛围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幼儿对美的感受能力。因此幼儿园的物质设备、空间布置、墙饰的美化都应精心布置,和谐优美,体现出美的原则和规律。如园内外墙壁上适当安些多宝架或搁板架,陈列一些用泥、木、石、金属、石膏等材料制成的雕塑作品,发展儿童的空间感觉,使幼儿随时随地都能观察、欣赏这些艺术作品,受到艺术作品的熏陶;给幼儿提供进行集体作画的磁砖墙、水泥墙、黑板或大张画纸;也可给儿童提供小画板、小画夹,利于幼儿室外作画;幼儿园还应当给幼儿提供进行美术创作活动的材料。儿童通过自己选择材料、工具,用不同的材料进行粘贴、造型,发展自己的感受能力,加强对各种材料的认识。三、结合年龄进行美术教育活动选材美术教育活动的选材应充分体现幼儿的年龄特点,反映孩子的生活经验,使他们通过画笔表现、表达眼中和心中的世界,也才能更好的实现美术教育活动给幼儿带来的好处。1、选材注重幼儿情感体验老师在选材时,不要担心孩子的造型能力,怕他们画的不像。在他们涂鸦、稚拙的表现中,会有很多可爱的想法和独特的表达方式,我们评判他们的作品不能以“像不像”作为“好不好”的标准,而是要使他们能够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并通过自主的创作过程,建立起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如《从家到幼儿园》、《我的家》、《一桌好吃的莱》等内容和幼儿的生活密切相关,易于引发幼儿的回忆和表现,使他们喜欢参与美术活动,就是很好的题目。2、表现的内容给幼儿留有充分想象的空间同一事物,个人的感受和看法以及表达、表现方式是不同的,因此选材要给幼儿的表现空间大一些。如《未来汽车城》、《手影游戏》、《我最喜爱的人》等,由于没有固定的造型,幼儿不受“像与不像”的困绕,他们能够放开手笔大胆表现,从而调动起积极的思维活动,并能大胆发挥想象创造力,表达出自己对事物的感悟。3、渗透民族传统文化的选材内容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有许多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淀。在成人有目的的引导下,儿童在美术活动中会受到这些文化的感染和影响,因此选材的内容也可涉及适合幼儿欣赏和表现我国民族传统中的优秀文化,如:京剧脸谱、农民画、风筝、瓦罐等。在确定题材时要注意突出美感和儿童情趣。伴随着选材的内容,其表现手法也要考虑运用多种形式。四、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对于喜好新鲜事物的幼儿来说,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激起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和热爱。以下是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的五大教学方法,供您参考。1、游戏情境法:教师要善于运用游戏的情境来感染和调动幼儿。如:情境表演、看录像、讲故事、变魔术、玩沙、糊纸盒、拼石头等活动都是幼儿喜欢的游戏,这些游戏里又包含着丰富的美术知识,而创设宽松、有趣的游戏环境,更易于幼儿把自己所思所想表达出来。2、观察引导法:美术活动是视觉艺术活动,离不开观察。引导幼儿观察时,启发幼儿对生活及事物的热爱。如引导幼儿观察、回忆从家到幼儿园的路上,你印象最深的高楼、房屋是什么样的?路上遇到哪些人?进行交流之后再画。从而启发幼儿通过观察抓住事物的特征,并把自己的感受和联想表现出来,使他们的画面生动而充满儿童情趣。3、物象分析法:物象分析法是在观察的基础上,对事物进行描述性的分析,帮助幼儿在事物与画面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建立起自己独特的造型符号。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和鼓励幼儿用自己理解的形象进行表述。如老师讲了“太阳十兄弟”的故事后,引导幼儿想一想、说一说,你想象的太阳是什么样的?他们发出的光芒是什么样的?为什么是这样?鼓励幼儿把看到的、想到的变成物象说出来然后再画出来,孩子孩子们感受不同,创造的符号也千差万别,使其作品成为充满个性、栩栩入生,是真正意义的“儿童画”。4、作品赏析法:引导幼儿多欣赏一些中外名家作品和儿童优秀美术作品。欣赏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幼儿产生感受、理解和发现作品的表现手法和含义,使他们在获得艺术“营养”的激发他们大胆地表现与创新。5、过程指导法:幼儿作画时,教师既不能无目的的巡视,也不能过多的询问干扰了幼儿的原有思路。老师要做到因人而导、因需而导。如对自信心不足,不敢下笔的孩子,可以采取手把手或在纸上示意,帮他迈出“万事开头难”的第一步。在小朋友不知道如何继续丰富画面时,老师理解并引导其丰富画面,帮他添上关键的几笔,起到扩展、丰富其画面的好方法。美术活动对幼儿有益兴趣、健康个性、审美与创造性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在遵循幼儿认识规律的基础上,选择适宜的内容,创造宽松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选用恰当的方法,正确评价幼儿的作品,使美术活动真正成为孩子们的一种乐趣,一种荡漾着激情和人性的活动。

幼儿园艺术展览方案

幼儿园艺术展览方案设计

您觉得幼儿园的活动如何策划会显得更加有趣味,更加让那些家长们想要参与,更能够调动孩子们的激情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中班艺术活动设计方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肯定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中班艺术活动设计方案篇1 设计意图: 喜欢动小动物是孩子们的天性,而这首根据小蜗牛的特点写的幽默诙谐、好听的歌曲吸引着孩子们,让孩子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抓住孩子们的这个兴趣点设计了这个活动,旨在通过让孩子感受3/4节拍的特点,用流畅、欢快的声音唱出小蜗牛逍遥、自在的心情。 活动目标: 1、感受活泼欢快的曲调,了解并拍出3/4拍的强弱弱的节奏特点。 2、能用跳跃和连贯的声音演 唱歌 曲,创造性地表现出歌曲所表现的情景。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在自然角 饲养 小蜗牛,引导幼儿观察蜗牛的特征和习性,并与小蜗牛交朋友。 2、《我是快乐的小蜗牛》课件、小蜗牛图片和头饰。 活动过程: 1、 谜语 导入:今天老师带来一首谜语,听一听它是那种小动物?谜语:说它是牛不是牛,背着房子去旅游。伸出两只小犄角,一别看来一边走。 小朋友动动脑筋想想,你一定会猜出迷底是什么。 2、出示实蜗牛课件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小蜗牛的外形特征,激发幼儿对小蜗牛的兴趣。 (1)小蜗牛长得什么样子? (2)小蜗牛平时都在干什么? (3)小蜗牛爬起来是怎样的?它的表情怎样?哪个小朋友来形容一下?(引导幼儿用肢体或语言表达),前一段时间就有一只小蜗牛在我们班做客,可是后来就爬走了,小朋友们知道它去那儿了吗?小蜗牛到底去那里了呢?它给我们带来了一首歌,听完你们就知道它去哪了。 3、欣赏歌曲, 学唱歌 曲。 (1)欣赏第二遍歌曲,幼儿随音乐节奏学说歌词。提问:听完歌曲,你们知道蜗牛去哪了?你们听到歌曲中唱了什么? 说说 自己感觉哪句歌词最有趣?自己喜欢哪句歌词?并尝试唱一下或用动作来表现。 (2)教师将幼儿根据喜欢的歌词进行分组,教师弹唱,幼儿随音乐尝试大声跟唱。(教师给予表扬,纠正唱错的地方。)(1)刚才听了这首歌曲有什么感觉? (2)教师引导幼儿用语言或肢体动作表现出三拍子的节奏特点。 4、再次欣赏歌曲,熟悉旋律,掌握3/4拍的节奏特点。播放歌曲《我是快乐的小蜗牛》音乐,引导幼儿完整欣赏歌曲,教师跟幼儿边听歌曲边拍节奏。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曲调。 5、采用不同的形式演唱,表现歌曲。 (1)引导幼儿用男女对唱的形式练习演唱歌曲。 (2)鼓励幼儿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加上创造性的动作演唱。 (3)教师和幼儿共同确定表演的动作并进行练习。 6、每个幼儿分发一个空白头饰,教师边唱歌词边画蜗牛,然后幼儿在自己的头饰上画出小蜗牛,请幼儿戴上蜗牛头饰,随音乐集体表演歌曲。 7、教师小结:多可爱的小蜗牛呀,跳得真好,外面的景色真美呀,我们一起去旅游吧。在《我是快乐的小蜗牛》的音乐伴奏下,带孩子走出活动室。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在自然角中观察小蜗牛,进一步了解小蜗牛的特征及习性 幼儿园中班艺术活动设计方案篇2 活动目标: 1.学初步了解“双簧”的表演形式,知道双簧中的角色。 2.尝试用“双簧”的形式来进行儿歌表演。 3.乐意参与表演活动,感受活动的快乐。 重难点:用“双簧”的形式来进行儿歌表演。 活动准备: 醒木(小积木)、大张写有诗歌的纸、鸡头米、大螃蟹等美食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复习诗歌 1.师:现在是什么季节? 2.幼儿大胆的表演儿歌。 师:昨天我们学习了一首关于秋天的儿歌,一起来表演给客人老师看,好吗?(幼儿大胆的表演儿歌) 二、认真学习双簧,感受双簧带来的快乐。 1.教师表演双簧,幼儿认真欣赏。 师:下面老师也来表演一遍,请小朋友们仔细看老师的表演和你的有什么不一样? 2.教师讲述双簧的含义 师:(1)这种表演几个人合作?(两个)(2)后面的人干什么?后面的人动嘴巴,不做动作那叫后脸。(3)我在做什么?(做动作、动嘴巴但不出声音)动嘴巴不出声音叫对口型。你们觉的我脸上怎么样?(笑眯眯的叫表情)后面的人叫后脸,你们觉的我会叫什么?我叫前脸。(4)这个节目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双簧。(5)还有一个朋友在帮助我,它叫醒目(小积木)。为什么要这样?(这样后脸就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了) 3.再次表演,感受双簧的有趣。 (1)师:注意看了,这一次会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这一次表演诗歌第一遍念的慢的,在念完第一编的时候后脸说再来一次,第二遍念的时候速度快的。后脸又说不够再来一次,第三遍还是快的。后脸还在说不够再来一次,前脸敲一下醒目说:有完没完。) (2)师:你们为什么笑?觉的什么地方有趣。(幼儿大胆的讲述) 三、大胆的表演双簧 1.集体表演双簧 师:我们表演的时候要把表情和动作加上。准备好醒木。 2.多种形式联系演双簧 (1)师:你们做后脸,我做前脸,我们一起来表演。我的动作是大大的还是小小? (2)师:这一次老师做后脸,你们做前脸。刚刚我看到有的小朋友做吃个饱的时候是这样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3)小朋友大胆的表演(一个做前脸一个做后脸) 四、结束部分。 幼儿园中班艺术活动设计方案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线条画的手法表现美丽的鸟,利用已有 经验 和教师讲解,会画鸟的大致样子。 2、尝试运用各种丰富的颜色和图案装饰鸟。 3、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4、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勾线笔,白纸,蜡笔。 活动过程: 一、提问,引出主题。 1、小朋友,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 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美丽的季节,小朋友们在春天的时候能看见什么小动物啊?(幼儿回答) 2、哦,我们能见到许许多多的小鸟。大家来说说看小鸟是什么样的? 教师小结:这些小鸟都有共同的特征,都有尖尖的嘴巴,翅膀和尾巴,它们还有五颜六色的花衣服。 二、学习鸟的画法。欣赏感知鸟的基本结构 刚才啊,我们看了这么多的不同的鸟,我们大家一起来画画小鸟,给它们穿上漂亮的花衣服。 1、教师示范讲解注意: 1、画纸的构图; 2、示范不同身形的鸟(还包括鸟的不同动态表现); 3、重难点处要重点多次强调。 师:我们画小鸟的时候啊,可以先画小鸟的头(圆圆的脑袋),然后再画小鸟的嘴巴,还有圆圆的小眼睛,小鸟的身体可以画半圆型,也可以画椭圆型、或者是圆形都可以。我们再画小鸟的翅膀和尾巴。 师:现在啊,小鸟已经画接下来我们给小鸟穿上漂亮的衣服。(教师边讲解边画) 2、尝试用线条和鲜艳的色彩来装饰小鸟 师:小朋友们我们该给小鸟穿上怎么样的衣服呢?(可以提示小朋友看看自己身上的衣服的线条,颜色给小鸟穿衣服) 教师 总结 小朋友们的建议,将可以用来装饰的线条(波浪线,曲线,直线等)进行绘画示范 3、教师提绘画要求注意:不同颜色之间要分割清爽,不混合 教师:现在该轮到小朋友大显身手了,那我们用各种线条和颜色来画小鸟吧。小朋友们可以给小鸟穿上各种好看的衣服,画一个你认为最漂亮的小鸟。老师这边有几只穿好衣服的小鸟,等会等小朋友们画好的时候,我们来比比看,谁画的小鸟最美丽。(教师出示示范的画) 4、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三、展示幼儿的作品。 幼儿园中班艺术活动设计方案篇4 活动目标: 1、能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设想。 2、用自己喜欢的色彩给太阳涂上漂亮的颜色。 3、体验艺术活动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活动准备: 课件、彩笔、油画棒、水彩颜料、纸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引发兴趣 1、师:你们喜欢猜谜语吗?我说一个谜语,你们来猜一猜!有位老公公,一副圆脸庞。有朝一日不见它,不是下雨就刮风。(太阳) 2、师:对!你真聪明!(一下子就猜到了)答案就是太阳。 3、师:孩子们,今天的太阳它来我们班做客了。(出示太阳)我们和太阳公公打声招呼吧! 4、师:谁知道太阳的家在哪里?太阳光晒在身上有什么感觉?如果没有太阳会怎么样? 师小结:太阳的家在天上,他的光晒在我们的身上让我们感觉暖洋洋的,我们人类和动物植物的生长都离不开太阳。 二、观察图片,交流想法 1、师:太阳公公好不好啊?可是昨晚我做了一个梦,梦见太阳公公来找我,他哭着对我说:“看看你们班的孩子们,每天都有那么多的漂亮的衣服穿,而我总是这一件衣服。”我对他说“不要哭了,明天我让我们班的孩子们帮你换件新衣裳吧!”孩子们,你们想不想帮太阳公公换件新衣服啊?(想) 2、师:那现在就请你想一想你想为太阳公公换件什么样的衣服?然后和身边的小伙伴互相说一说。 3、师:谁说说,你想给太阳公公换件什么样的衣服? 4、师:咱们先来看看我给太阳公公换的新衣裳吧!(出示图片,供幼儿欣赏)。边欣赏边请幼儿说出图中的太阳的新衣服是用什么材料画出来的。 5、师:我给你们准备了水彩笔、油画棒、水彩颜料,你可以选择你喜欢的材料来帮太阳穿上新衣服,动手吧! 三、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幼儿动手操作 2、教师巡回指导。 四、师生评价,体验乐趣 1、展示幼儿绘画作品,师生评价。 2、师:帮太阳公公换新衣你们高兴吗?看看,你们给太阳公公换的新衣服可真漂亮,太阳公公特别高兴!它对你们说:谢谢你们的帮忙!我们围一个像太阳一样的圆圈跳个舞吧! 幼儿园中班艺术活动设计方案篇5 【活动目标】 1.能画出自己的主要特征。 2.通过画自己提高自信心。 【活动准备】 幼儿自带的近期照片一张,图画纸、水彩笔、蜡笔。 【活动过程】 (一)幼儿 自我介绍 1.师: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一张可爱的脸蛋,脸蛋上有什么?(眼睛、眉毛、鼻子、嘴巴、耳朵),除了脸蛋还有什么?(躯干、四肢)这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每个人长得一样吗?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照片看看,自己长得什么样,你喜欢做什么?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2.引导幼儿进行小组交流、讨论,介绍照片中的自己,说说自己的形象特征。 3.请个别幼儿自我介绍。 (二)引题与示范 1.引导语:我们每个人长得都不一样,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喜欢做的事情,今天老师请小朋友给自己画一张自画像,把自己最喜欢的样子画出来,在画之前小朋友看看老师是怎样画的。 2.教师边说边示范画一张自画像(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张可爱的脸蛋,脸蛋上有圆圆的头......)。 (三)幼儿创作,教师指导 1.提醒幼儿先构思,再动笔作画,突出自己的主要外形特征和特长 爱好 。 (师:老师给你们准备不同的画画材料请小朋友自己画,在画之前要先想好怎样画,画自己在做什么,然后再动笔。) 2.幼儿分组作画,教师巡视指导。 (四)展示与分享 1.组织幼儿展示作品,相互欣赏与交流。 2.小结:每个小朋友都画的不错,都把自己的形象展现出来了,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最棒的一面,我们要对自己有信心。 二、活动评析 这个活动从教材的分析,目标的定位,教学环节的设置都有自己的思路和想法,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准备充分 无论是从教学活动的设计还是从教学具的准备上都看得出教师很用心,有自 己的想法和思路,为这个活动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2.能认真分析教材,制定了适宜的情感目标“通过画自己提高自信心” 中班孩子个性开始凸显,有了一定的独立性。本次活动通过画自己了解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对培养幼儿的自信心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3.教学环节清晰 活动有四个环节:一是导入活动“幼儿自我介绍”引导幼儿观察交流,二是引题与示范,三是幼儿创作,教师指导,四是展示与分享,整个活动环节清楚。 针对活动情况,有几点建议进行探讨分析: 1.导入要切入重点,直接明了。 引入部分教师要重点引导幼儿认真观察获得较为丰富的感性经验,这对 幼儿在绘画中能大胆表现出自己的特征很重要。中班幼儿特别是上学期的幼儿观察能力比较弱,作为教师应采取有效的观察 方法 ,帮助幼儿学会细致地观察发现自己和别人的不同。这就需要在教师一步步的引导下,通过对比了解每个人眼睛、脸型、嘴巴、发型等都不同,让幼儿得到直接的感性经验。建议老师就可以出示班上两个脸部特征比较明显的孩子的照片(PPT)作为对比的对象。孩子们比较熟悉,让他们观察并说说他们长得有什么不一样?然后教师进行小结。这样孩子就知道了每个人不同的特征会表现在什么地方,再去观察自己的特征就更直接明了了。 2.教师的示范要突显特征。 教师的示范对幼儿在范画中的影响力很大,对幼儿在绘画中的启发很有帮助。邱老师的范画是以自己为范本,特征不够突显,最明显的就是邱老师是长脸不是圆脸。范画时教师以自己为范本对教师的技能要求较高,建议可以有目的地选择1、2个脸部特征具有鲜明特点的幼儿进行范画。在画的时候一边说出这个幼儿的脸部特征一边进行范画,如他的脸是圆圆的,眼睛大大的,嘴巴小小的等,及脸部具有代表性的特征(酒窝、痣)。一边说一边画的作用在于强调如何表现其特征。 3.教师的指导要体现针对性。 邱老师在指导中比较侧重于帮助孩子学习 人物画 ,对表现脸部特征还缺乏有效地引导。例如:一女孩自己是短发但是画出了长辫子老师没有及时给予指导。因为教师在引入观察和范画部分没有很好地突显特征,所以绘画作品中有8名幼儿画出了人物画,剩下的大多是蝌蚪人,没有较好的表现出自己的特征。对于能力强的幼儿,教师可以提出画出自己的爱好、特征的要求,这样可以让他们有更大的表现空间,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对于能力特别弱的幼儿,教师可以适当动笔帮助他们添画降低难度。同时教师在指导时要有意识的挑选几幅比较成功的作品作为评价对象。 4.教师的评价语言要具体明确。 邱老师的评价语是“画的是谁?”“你是怎样画自己?”“在干什么?”“谁画的还很漂亮?”这样较笼统,建议教师应该针对本次活动技能对如何表现特征方面提出更具体明确的要求,如: (1)你觉得自己和别人哪些地方长得不一样?最特别的地方是什么? (2)如果孩子的作品把特征画得很明显,可以请幼儿猜猜是谁?为什么你能一眼认出? 幼儿园中班艺术活动设计方案篇6 活动目标: 1、感受、体验歌曲欢快、幽默的风格。 2、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前三段。 3、有初步的安全意识,懂得不能在床上跳。 活动准备: 图谱、视频、节奏卡、头饰若干活动过程: 一、师表演小猴子导入。 师:这是什么动物?它还会做哪些动作呢? 二、初步感知歌曲。 1、观看视频,初步感知歌曲欢快、幽默的风格。 提问:这首歌听起来感觉怎么样? 2、结合图谱,熟悉歌词。 提问:歌里有几只猴子?发生了什么事?猴妈妈是怎么说的? 3、结合节奏卡,有节奏的朗诵歌词。 三、学唱歌曲,体验演唱的快乐。 1、跟着老师哼唱歌曲。 2、幼儿集体边跳边唱。 3、多形式表演唱。 (1)个别幼儿表演唱。 (2)分组练习表演唱。 (3)集体表演唱四、欣赏歌曲第四段,讨论“在床上跳的危害”。 师:猴子们跳的可开心了,根本不听妈妈的话。结果会怎么样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视频)讨论:为什么不能在床上跳?请你告诉小猴子以后要注意什么? 幼儿园中班艺术活动设计方案相关 文章 : ★ 实用幼儿园中班艺术教案方案合集 ★ 幼儿园中班艺术教案方案精选实用方案 ★ 幼儿园中班艺术教案方案2020精选归纳 ★ 中班艺术主题活动方案怎么策划 ★ 2020精选幼儿园中班艺术教案方案大全 ★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策划方案5篇 ★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学活动方案实施方案5篇 ★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学活动方案设计方案5篇 ★ 中班美术活动策划方案5篇 ★ 幼儿园中班剪纸艺术活动方案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e26bd5672b6d818dbb400ffe9620c502";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幼儿园艺术展览方案范文

每个老师都需要在课前准备好自己的教案课件,需要老师把每份课件都要设计更完善。只有教案课件老师写越充分,课堂氛围当然也会更好。你是否在为不会写教案课件而烦恼呢?经过收集,为您献上幼儿园特色活动方案范文大全,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幼儿园特色活动方案范文大全(篇1) 活动目标: 1、练习站在椅子上变换动作,保持身体平衡,发展平衡及跳跃能力。 2、活动中能克服困难。 活动准备: 设置区域,幼儿忍受一把椅子。 活动过程: 1、热身活动:听音乐做椅子操。 2、幼儿探索:在椅子上变换动作 (1)幼儿双脚站在椅子上,变换手臂动作。 (2)幼儿单脚站在椅子上,变换手臂和腿部动作。 (3)幼儿用身体的不同部位接触椅子,变换动作。 教师有目的的观察幼儿,引导幼儿互相学习,提醒幼儿变换动作时保持身体平衡。 3、区域活动 (1)区域设置: ①跨栏:将椅子背靠背,从椅背上跨过。 ②跳壕沟:将椅背着地,跳过椅背。 ③过小桥:将椅背着地,一张一张靠拢,排成小桥状,幼儿踩在椅子的腿上过小桥。 ④过桥墩:椅子左右间隔设置,幼儿踩在椅子上过小河。 (2)幼儿按照区域设置的规律将自己的椅子接下去放,将区域增长。 (3)组织幼儿参观区域,幼儿讨论该区域可以怎样玩,请个别幼儿示范,并请幼儿讨论在该区域里该注意些什么。 (4)幼儿分散到区域活动,教师提醒幼儿注意安全,根据幼儿能力及时调整椅子的摆放。 4、放松活动:幼儿坐在椅子上做骑马状,在场地上自由骑马。 幼儿园特色活动方案范文大全(篇2)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打击乐演奏故事。 2.会看图谱变化变换节奏演奏。 3.体验通过打击乐演奏表现故事情节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响板、铃鼓、沙锤、大镲、大鼓;PPT演奏图谱、八音盒整理音乐、大灰狼出场音乐、大灰狼头饰。 2.经验准备:幼儿认识乐器,并进行充分尝试与探索。 3.场地准备:幼儿环形围坐。 活动重点:能够用拍手、跺脚等身体动作分角色为故事伴奏。 活动难点:为故事选配乐器,根据情节变化节奏进行演奏。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讲故事(猜猜发生了什么事?) 二、运用肢体,表现节奏。 1.熟悉节奏,创编动作。 师:我们一起学学小兔走路。 幼儿模仿小兔跳,教师说节奏:小兔背着辣椒回家去 师:这么多小兔一起跳太乱了,我们可以有节奏的来学小兔走路,除了跳,还可以用哪些动作来表现小兔走路?请幼儿说一说,然后集体做动作(拍手、拍肩、动脖子、挤眼睛) 2.播放大灰狼的出场音乐,进行故事情景再现表演。 师:大灰狼来了,快回到座位上。 配班教师扮演大灰狼,边走边说节奏。(幼儿模仿大灰狼走路的样子,感受节奏。) 模仿搓辣椒粉的动作。 如果狼追来了,我们除了快跑,还可以怎么对付大灰狼? 幼儿模仿模仿辣椒粉的动作。 师说节奏:快跑快跑,快追快追,欻欻欻欻,歘歘欻欻,撒辣椒粉 配班教师表演大灰狼打喷嚏,累得瘫倒在地。(幼儿模仿大灰狼打喷嚏,知道打喷嚏的声音要从大到小) (师幼互动了解故事内容,在游戏情境中帮助幼儿探索不同的肢体节奏。) 三、会看图谱,演奏故事。 播放ppt,分角色看图谱,用拍手、跺脚等动作表现故事节奏 师:我们用刚才的动作来演一遍小兔打败大灰狼的故事。 (小朋友们自由选择角色,当分角色表演遇到困难的时候利用图谱突破难点) 四、运用乐器,演奏故事。 1.为故事选配乐器。 师:除了身体动作,我们还可以用小乐器来帮忙。出示ppt乐器图。 (1)小朋友自由选择乐器敲击乐器,充分感知乐器的声音。 (2)教师通过提问,总结出哪个小动物适合用哪个乐器。 小朋友想一想:什么乐器可以表现小兔子走路的样子?(双响筒) 什么乐器可以表现大灰狼走路的样子?(铃鼓) 撮辣椒粉的声音用什么乐器呢?(沙锤) 大镲可以表现故事里的什么声音?(撒辣椒粉) 大鼓可以表现故事的什么声音?(大灰狼瘫倒在地) 2.分角色演奏故事,体验配乐的乐趣。 师:小朋友可以悄悄地去选乐器了。图谱再现。 (1)提出要求:注意看图谱和老师的指挥,不要让乐器随便发出声音来。 (2)在老师的指挥下,幼儿完整连贯的用打击乐演奏故事。 (3)幼儿交换乐器进行完整演奏。 3.收拾乐器。 师:小朋友可真棒,真像个小小演奏家,我们休息一下,先把小乐器送回家。播放音乐(八音盒整理音乐),幼儿整理乐器。 幼儿园特色活动方案范文大全(篇3) 【活动设计】 根据新《纲要》中的“从幼儿兴趣需要出发,教育生活化”的思想结合《幼儿园工作规程》中的“体育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于乐”的原则,我选择了将整个活动过程贯穿在《勇敢的小兵娃》游戏中,主要是让幼儿借助板凳等来学习助跑屈膝跳的动作。助跑屈膝跳作为大班的一项教学内容,传统教学大多采用在平地上跳过一定的宽度来练习,但幼儿对此兴趣不大,而且较难掌握腾空的动作。根据大班的幼儿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求新、求异、求险。本人设计了此活动。通过“过板凳”来提高助跑屈膝跳的难度,让幼儿在探索中尝试、学习。在正确地掌握每个动作技能的基础上,科学有效地锻炼幼儿身体,科学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又能培养幼儿一系列的能力和非智力因素(如勇敢精神、协作意识等。)。在整个活动中贯穿“幼儿教育贴近幼儿生活”的教育思想,注重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体育活动成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练习助跑屈膝跳,发展幼儿身体的平衡及协调能力。 2、鼓励幼儿不怕困难,挑战自我,保护自我,培养积极向上的个性品质。 3、体验活动的快乐情绪,培养初步的集体荣誉感。 【活动准备】 板凳、纸箱、拼图、胸饰数个、干毛巾、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准备部分 教师和幼儿随着音乐做各种准备动作。 二、基本部分 1、自由探索过板凳的方法。(第一关) (1)引导幼儿探索过板凳的方法。 (2)集中小结,个别幼儿演示。 (3)练习2-3个动作,教师指导。 2、重点练习助跑屈膝跳过不同高度的板凳。(第二关) (1)幼儿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不同的高度练习。 (2)教师观察,及时纠正幼儿的动作,避免危险的发生。 (3)练习数次,集中验证。 3、游戏:“勇敢的小兵娃”。(第三关) (1)交代玩法:过了障碍后,取一样东西回来拍第二个人的手,第二人出发;依次进行,取回所有的东西拼成作品。(一人只能拿一样) (2)集体游戏一次。(先将图拼完整的一组为胜) (3)教师保护个别能力弱的幼儿,注意安全。 三、结束部分 1、小结讲评,表扬不怕困难、勇敢、动作灵敏的幼儿。 2、随音乐做放松动作,拿毛巾擦汗,走出场地。 幼儿园特色活动方案范文大全(篇4) 活动名称:勇敢的小战士 教学目标: 1、练习匍匐前进,提高幼儿平衡能力和增强投掷力量。 2、培养幼儿合作及勇敢坚韧的精神。 活动形式:集体 教学准备:报纸团,录音机,音乐(解放军军歌、中国功夫、我是一个兵、红色娘子军、打靶归来)。铁丝网(橡皮筋),雪糕桶8个,城堡4座(大滚桶),平衡木4座,场地:中心操场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军事训练(5min) 1.教师做指挥员, 幼儿做勇敢的小战士,指挥员带领小战士进入场地, 2.战士模仿操练。音乐:解放军军歌 走(扛枪走,持枪走)弓步走(刺枪走)急行军(快走,慢跑) 幼儿园特色活动方案范文大全(篇5)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教学,激发幼儿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2、通过锻炼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锻炼下肢力量和协调性。 3、培养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促进幼儿个性和想象力的发展。 二、游戏过程 在一个长方形的场地上,布置障碍区。把幼儿分别分成人数相等的四个队,各队排成一路纵队站在起跑线后。教师以哨声为令,发出开始比赛的信号后,每队的第一名队员迅速起跑,用单(双)脚从一个图形跳到另一个图形(三角形单脚、圆形双脚)。然后继续跑到前面的一号目标点,将一号目标点的键子抛起(作为第二人起跑的信号),并接住键子放回原处,再继续向小红旗跑去,途中跳过方凳,跑到终点拿一个沙包,跑回本队,并将沙包放在端线后的圆圈里,自己站到本队的排尾。如此每人做一次,以夺得最后一个沙包的队为胜(沙包总数等于参加游戏人数减一)。 三、游戏规则 (1)必须按规定的方法通过障碍。 (2)前一队员将球抛起,后一队员才能起跑。 (3)如将障碍物碰倒,必须扶起并在原地放好以后才能继续跑。 (4)通过小红旗只能拿一个沙包。 四、示范 (1)完整示范。教师以饱满的精神,潇洒自如的动作完成全过程示范,给幼儿以美的感觉。 (2)分解示范。教师边做动作边讲解 本游戏可选1~2名幼儿试做,根据动作完成情况,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鼓励大家都像这两名同学那样,圆满完成动作。 五、分组练习 全班幼儿分别分成四组,选好组长与裁判员。练习时,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和照顾体弱生,控制运动负荷和练习次数,提出要求,加强组织管理,调整游戏气氛。 六、分组比赛 教师比赛前检查各组人数是否相等,场地画线是否清晰,器材是否符合要求等。并规定比赛只有一次机会,提醒学生珍惜宝贵的一次机会。同时强调严格执行规则。 七、宣布结果 本游戏得到最后一个沙包的为胜,男女各有一个第一和第二。教师首先肯定成绩,指出胜负是暂时的,练好身体,学好本领才是目的。告诫暂时落后者,找出存在问题,以后避免,方可取胜。成功者不要骄傲,再接再厉,争取几连冠。 活动反思: “勇敢”的设计旨在通过一系列与害怕和勇敢相关的故事、游戏、艺术及实践活动,让幼儿知道勇敢就是能面对自己遇到的各种困难和害怕;并通过观察与学习,学会表达和分辨自己的害怕,掌握克服害怕的常用方法;还通过各种创意体验与实践练习来增强克服和面对困难或害怕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