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总有朋友会问我们,最近又有什么好看的艺术展啊,有没有可以推荐的?首先真的很欣慰,越来越多不搞艺术的朋友也开始看展了,虽然他们总说,其实去看展很多时候也看不太懂,更多是好奇,或者只是纯粹去感受下,看看艺术家的世界和自己看到的世界有什么不同。艺术,本就没有标准答案,艺术就是需要靠自己去感受的,只是有的人感受多一些,有的人感受少一些。而看展本质就是一个艺术熏陶的过程,当你看过那些艺术大师们的杰作,看过足够多的好作品,当你感受得多,你的眼界和观念就会被打开,你的审美水平就会慢慢提升。当我们真的去看了一个不错的艺术展,有人可能排了老长的队,进去后茫然走一圈,然后感慨一声:“啊,真好看!” 或者疑惑一下:“哪里好看了?”传说中的顶级大师名作就在眼前,却又好像离它很远很远……那么问题来了, 我们怎么才能看懂这些艺术大师的作品呢? ① 观看作品旁的介绍 宽宏的约翰·弗雷德里克顿萨克森候选的肖像老卢卡斯·克拉纳赫 1533年首先我们可以看看每一幅作品旁边的作品介绍和背景资料。通常一个好的展览,都会配上相关的简要介绍,我们可以通过这些介绍信息,对作品和艺术家有一个基础的了解。而此次展览策划中,每一幅作品都配上了200~400字的介绍,算是比较深入了,这也是清华此次策展中非常人性化的地方。毕竟很多人除了达芬奇、梵高、莫奈等耳熟能详的大师之外,对其他大师可能了解的比较少。② 相互比较着去欣赏 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朱庇特和忒提斯》(左图)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 《穿红衣的年轻女子》(右图)当我们看完作品旁边的文字介绍之后,再看这些名画可能还是有点懵,我建议大家相互比较着去欣赏。因为时代的不同,同一个展厅内,两幅相邻的作品,就有可能相差50年-100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发展,不同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特征,通常会反映在艺术作品中。浪漫主义和印象派,当你相互对比的去欣赏,你会发现有许多不一样的地方。当我们用比较大眼光去欣赏这些画作时,艺术鉴赏能力也在逐渐提高。③ 以历史时间线纵向去宏观感受 每个艺术流派的诞生,都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环境。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作品,立体空间的表达意识开始明显增强,也就是大家理解的素描。虽然立体素描已经开始成熟,当时的色彩语言并没有那么丰富。这和当时的工业发展有关,文艺复兴时期的颜料还是以手工磨为主,而像现在这样丰富的锡管颜料一直到19世纪末,印象派时期才开始普及。正因为开始普及了便于携带的颜料,才使得外出写生成为可能,否则以前像罐头一样的颜料,带出去写生可就太费劲了。按照历史发展纵向观看作品,远远比单独看一张作品,理解得更深刻,更能明白其中的变化。从15世纪到20世纪的艺术变化,我们就可以在达芬奇《蒙娜丽莎》的神秘朦胧和梵高《向日葵》的生命热情中看到。而清华艺术博物馆的这次展览,正是按照历史发展的脉络策展,就像是西方现当代艺术史的一次短暂巡礼,从文艺复兴一直到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每个艺术流派都清晰呈现。一个展看下来,你就可以对西方艺术史了解得更透彻了。④ 了解一定的绘画语言 阿梅代奥莫迪利亚尼 《保罗亚历山大医生肖像》布面油画 100.5×81.5厘米 1909年如果不了解一定的绘画语言,哪怕是大师的杰作摆在你面前,你也可能会觉得枯燥无味,因为心里没有共振的基本元素。绘画就像是一个媒介,它将艺术家的性格、情感、过往的经历、当时的情绪,通通注入到艺术作品中。当你也懂这些绘画语言,才更容易获取艺术家在作品里表达的情感、注入的能量。绘画是有一定门槛的,油画就有油画语言的门槛,而跨过这个门槛的关键是要去尝试了解一些基本的绘画语言,比如“轮廓线的虚实变化”、“明暗对比”、“色彩的层次变化”,否则,我们去看再多的画展,艺术欣赏水平可能还只是停留绘画形象的美与丑,却看不到绘画作品中的音乐节奏。⑤ 找一个懂油画的朋友或艺术工作室一起看展 克劳德莫奈 《睡莲》布面油画 101.0×90.0厘米 1908年对于绘画语言的了解,最快的学习方式,莫过于跟着懂绘画语言的朋友一起去看展,让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讲解。比如这次的“西方绘画500年”特展,作品都是油画,对很多人来说,其实是陌生的,因为我们不懂油画的绘画语言。如果你不想让看展变成凑热闹,如果身边刚好有懂油画的朋友,或者遇到靠谱的艺术工作室,那就跟着他们一起去看展吧。也许,当你懂了一些绘画语言,你的眼界才真正被打开,艺术观念的更新也会让你的生活不一样。莫奈的绘画语言中,他看到那么丰富多彩的颜色,是真的超出常人么?其实不然。我们做一个小实验:面对一面白墙,去看白墙的中间和上下左右四个方位,用心感受,你会发现四个方位的白色均有颜色的变化,比如右边可能在白色的基础上偏红,上方在白色的基础上偏蓝。不用怀疑自己的眼睛,你的这种色彩感知是对的感受,也是最好的感受,而莫奈只是将这种视觉感受放大,展示给了观众。⑥ 用心去感受再感受 乔治莫兰迪 《静物》布面油画 30.0×35.0厘米 1948-49年当我们不看任何文字介绍,也不懂任何绘画语言,没有别人的专业讲解,我们看一幅作品,怎么看?也很简单,用心灵,而不是用眼睛。绘画语言本身就是最直接的一种表达方式,这种语言可以不经过大脑的解码,就让你感受到艺术家的品格、特质、当时的情绪、情感。解码这种语言最基础的就是“用心”俩字,而并非眼睛本身。当你伫立在一幅作品前,用心感受的时候,也许你没有多么大彻大悟的感觉,但你一定和这位艺术家在情绪和情感上走得更接近了。比如梵高的作品,你能够感受到他对生命的热情和生活的挚爱,而莫奈的作品,你能感受到他平凡生活中的惬意和自在。用心去看去感受,恰恰是我们这个浮躁的时代,最容易丢失的,而这才是看展的关键,欣赏艺术,你的感受最重要,那是别人没有的。 在人世间活着,就有诸多的烦恼,坑坑洼洼的人生旅途是大多数人的常态,如果在低谷的时候,还能够看到树木丰富多彩跳跃的颜色,擦肩而过行人嘴角上的微笑,普通瓶瓶罐罐投影上虚实相生的美,你就有了一双艺术的眼睛,而艺术的眼睛可以让你的人生感受到更多幸福和满足。美也,带你去看展,希望你在生活里有艺术的眼光。
梵高艺术衍生品北京展览
我们经常可以在市场上看到很多艺术衍生品,它们不再是遥远的博物馆里被珍藏的不被触碰的作品,而变成了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实用品,有哪些有趣的创意让艺术衍生品产生新价值?法国是艺术之都,我们都知道的,他们的艺术衍生品品类繁多,博物馆商店的纪念品种类和风格有了长足的发展。从最基本单一的艺术品复制缩小件,发展到以艺术品为灵感,并且多元化的设计艺术品。例如将梵高的艺术作品印制在皮具上,还有就是将一些艺术品进行实体化,这样都是艺术衍生品的价值。关于艺术衍生品的价值,日本的动漫不能不说。他们不仅仅是将动漫作为了一个产业,而且还可以将里面的人物实行了实体化,我记得比较好的就是动漫人物,还有进行了很多cosplay展览,这样的价值展示也是艺术衍生品的一个新的方向。很多人也是仿效日本,例如战狼之前申请了一系列的商标,虽然失败了,但也是为了做艺术衍生品的。艺术衍生品里面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衍生品的版权,是不是拥有版权,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毕竟,这些虽然是艺术衍生品,但是也是有版权的。我国的法律规定,一幅美术作品通常存在两种权利。一是物权,二是著作权。看上去,有《民法》和《著作权法》的保护,若是你连版权都没有,你的衍生品价值就会微乎其微,甚至是一个笑话!
艺术衍生品,对于爱好的人而言,也是一个纪念。对于我这样的一窍不通的人,就是一个可以看的物品而已,网上看看就好,你觉得呢?
梵高艺术光影大展深圳展览
上海梵高星空艺术馆和梵高光影画展在技术和主题上存在明显的区别。
1. 技术:上海梵高星空艺术馆利用空间视错觉、光影特效等高端技术,打造了真实的4D炫酷场景,让参观者可以触摸、进入和玩味。而梵高光影画展则依赖于技术和电影级的高清投影设备,使得梵高的画作能够浮现在展厅的每一个平面,包括墙壁、圆柱、天花板甚至地板。
2. 上海梵高星空艺术馆以梵高的星空为主题,创建了一系列与此相关的艺术场景和展览。而梵高光影画展则以梵高的向日葵为主题,展示了梵高的多幅向日葵画作,并通过现代技术赋予这些画作以新的生命和表现形式。
上海梵高星空艺术馆和梵高光影画展在技术和主题上各具特色。前者利用先进技术为参观者营造了一种沉浸式的艺术体验,后者则通过现代科技展示了梵高的另一面和他的向日葵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