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市上半年的大幕刚刚落下,就迎来了2020年的第一场国内A级车展。上半年各家企业由于疫情影响全年目标的完成率惨不忍睹,所以都将希望寄托在了下半年。而成都车展的开幕也拉开了车市下半年你争我夺的序幕,各家车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都想在成都车展上取得理想的成绩。
本人之前参加上海和北京车展的次数很多,成都车展还是第一次参加。这次受到驾仕派的盛情邀请,既来成都体会了天府之国的美食,又实地从一个普通观众的角度感受了成都车展的魅力。之前驾仕派车展报道团队已经对本届成都车展的车型有过详细的解析和对比。所以这次我就不再详细介绍车型,而是通过总结车展上的十大特点来概括这次车展的独特之处。
一.概念车少,上市车型多
本届成都车展相比于过去,无论是组委会还是厂家都务实了许多。厂家不再发布大量概念车来吸引眼球,而是将精力都投入到即将上市的新车型上。排除自主车企,跨国车企在本次成都车展称得上全球首发的车型也就只有宝马全新4系这唯一的一台。这么做的主要原因还是上半年疫情的影响,下半年的各家车企都是为了生存尽量将可以走量的新上市车型作为自己展台的主角。最典型的就是奔驰,甚至连媒体试驾会都没举办,直接将紧凑型家族GLA SUV、CLA轿跑、CLA猎装公布价格全系上市。看得出来,各家车企下半年的主基调都是为了销量而战。二.造车新势力热度明显降低
在去年无论是上海车展还是广州车展,造车新势力的热度都是居高不下。或许是因为上海和广州都是限牌城市,也推动了造车新势力在当地的巨大发展。而到了成都车展,本身成都并没有限牌,所以造车新势力的热度明显降低了不少。主要表现在本身参展的新势力就很少,除开已经濒临倒闭的拜腾博郡等不谈,在上海车展都参展了的新特云度天际等等新势力这次都没有参展。就连公认的最著名的四大新势力之一理想汽车这次也没有参展。由此可见,既没有政策辅助又遇到市场下行的造车新势力前路坎坷,谁能最终活下来都是未知数。三.韩系品牌发力中高端领域
本次车展,作为弱势品牌的现代和起亚不约而同的都推出了自己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国产旗舰轿车索纳塔十和全新K5凯酷。韩系品牌自从17年萨德事件之后一蹶不振,在中国市场逐渐被边缘化。索纳塔九和现款K5月销量都跌至一两百辆。所以作为韩系车重新出发树立品牌高度的换代索纳塔和K5,这次推出可以说是有背水一战的意味。索纳塔十已经正式公布了16.18-20.58万的售价,而K5凯酷也将在9月上市。对于现代和起亚来说,只有将索纳塔十和K5凯酷的月销稳定在4000辆左右,才可以说品牌再次站稳脚跟不会被进一步边缘化。
四.强势品牌人气十足,弱势品牌冷暖自知
在之前的每月销量总结文章里我不止一次的提到,现在车市的趋势就是强者恒强。本次成都车展各家展台的人气对比,普通品牌里的两田一众和豪华品牌里的BBA展台人头攒动。而类似东风PSA、马自达等品牌的展台则是销售顾问比客户还多。所以放在弱势品牌面前的道路无比艰难,具体通过什么途径重振旗鼓,是新车型还是新营销?或许值得厂家好好思考一番。五.厂家起名放飞自我
这里面最典型的就要算长城了,一口气推出了大狗、白猫、坦克300等等另类的名字。还有一款名字还没起全暂且称为“猫”的车型。初次见到这些名字,仿佛来到了动物园,这种另类的起名方式是否对销量有促进作用还需观察,或许这也是一种夺人眼球的另类营销也未可知。除了长城,吉利也将CMA架构命名了中文名“超级母体”,五菱也发布了宏光侠概念车。这些都可以算是起名放飞自我的典范。或许是类似X7、730这些名字已经无法满足厂家的差异化需求,直接开始另辟蹊径。
可以做个调查,消费者对这种起名方式是否接受?是否会去选择购买这种命名的车型呢?
六.江淮大众重新启程
2016年江淮和大众牵手之后,迟迟没有见到双方有大的动作。从江淮大众成立至今,仅仅有一款江淮新能源换标车思皓E20X上市。后来伴随着西雅特品牌的暂缓引入以至于很多人认为江淮大众可能要黄。但随着今年大众全面入股江淮,显然江淮大众将重新制定新的品牌和车型引入计划。这次成都车展,江淮展台原本的江淮新能源车型全部换标思皓。
这预示着大众全面介入江淮的日常运营,原本属于江淮大众合资公司的思皓品牌将直接被授予江淮新能源使用。在这之后,江淮乘用车和未来大众品牌车型及MEB平台的引入也已经按计划开展。大众将以全新的方式更深度的参与中国市场,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在计划完全确定之后,我会再写一篇详细解读下江淮大众和大众集团具体在中国市场的未来规划和技术路线。
七.头部自主品牌受欢迎程度明显高于其它一二线市场
成都作为新一线城市,本以为和北上广深一样,合资品牌和豪华品牌的受关注度会远高于自主品牌。但没想到,也许是因为整个西部市场包含更广阔的三四五线市场,所以头部自主品牌所获得的关注度丝毫不逊于合资品牌。吉利长安长城红旗的展台人气完全可以比肩大众两田。还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是捷达品牌,作为成都本地产,在展台和场外大幅广告都打出了“成都娃,开捷达”的口号也吸引了大批人群。以此看来,自主品牌在广阔的三四五线市场确实和消费者有远高于一二线市场的共鸣。八.SUV市场火爆依旧
今年上半年,SUV的跌幅是小于整个车市的跌幅,连续了好几年的SUV热潮仍在持续。本次车展SUV也明显是各车企的重头戏。无论是合资品牌、自主品牌还是豪华品牌,展台上人群聚集最多的车型永远都是SUV。从6月的汽车销量看,SUV的占比继续超过轿车。按之前的预测,最终SUV的销量在整个乘用车市场的份额将超过50%。目前来看,无论是日系品牌的“一车双吃”战略还是自主品牌一贯的SUV市场强势表现都在助推SUV市场不断前进。但我还是想说,轿车是所有衍生车系的基础。那些在上半年逐渐体力不支的车企,无一例外都是只靠一条腿走路,例如幻速猎豹众泰等等。所以总结来说,轿车与SUV均衡发展才是未来车企销量的基本保障。
九.车展闹剧还在持续
每次车展,各种维权或者经销商互殴事件层出不穷,这次成都车展也不例外。媒体日下午还未闭馆,北汽集团展台就出现了经销商维权,从而导致北汽集团展台直接全部熄灯,并让保安组成了人墙。好在之后几天未听闻有其他事件爆出。这也反映了我国汽车市场虽然规模已经名列世界第一,但是其中的乱象还是客观存在。所以未来建设一个更有秩序更规范的汽车市场还是任重道远。
十.车模小姐姐不太给力
这次成都车展,很多车模小姐姐都带上了口罩,这给专业拍车模的老法师们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外加这次车展车模的出场时间也受到了控制,导致刘老师在首日的拍摄基本铩羽而归,以至于刘老师第二和第三天又特地去现场拍摄了两趟才勉强完成任务。对于刘老师这种敬业的精神我们应该致以崇高的敬意。不过相比于北京上海车展的“禁模”,能在成都看到车模小姐姐们已经是难能可贵了。作为刘老师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还是应该给一个广阔的舞台供刘老师发挥的。
以上十点,全当第一次参观成都车展的见闻。今年下半年还有北京车展和广州车展两大A级车展。随着市场复苏和疫情好转,9月底的北京车展应该可以正常举办——这次成都车展没参展的品牌应该都是聚力于北京车展,相信北京车展会更加精彩(小编按:北京车展能否举办现在还不太确定)。到时候还是和驾仕派各位老师一起逛车展再和大家分享与车有关的那些事,同时也期待刘老师能有全新的拍摄大作和大家共同欣赏。
文|J.J.
图|网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北京车展的车一般会便宜多少
车展购车一般能比4S店优惠5-6千元,不会优惠太多的,不过怎么说在车展上购车还是挺好的。车展购车优惠:
1、很多汽车厂商都会进行优惠促销,而且优惠力度也比较明显;
2、很多车型网上报价太虚,4S店从来不在电话里报底价,到店内报价是市场的价格,而且车展现场有明确的价格折扣信息;
3、俗话说“货比三家不吃亏”,不同品牌在同一个层面上,你不妨冷静下来,一个接一个地对比,买自己满意的车很重要;
4、车展上还有各种抽奖活动,送礼品什么的,就不一一说出来了。
汽车之家报价
北京车展有哪些值得关注的车
距离北京车展已不足一个月的时间了,很多的新车已经蓄势待发,希望借助车展,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关注。相信大家都非常的想看看今年车展上有哪些豪华品牌推出重磅新车,今天小编带大家来盘点一下即将登上2022年北京车展“舞台”的豪华品牌新车。一、保时捷Macan T
目前保时捷官方发布Macan T已正式在中国市场预售售价为61.8万元。并将于比较车展进行亚洲首秀。Macan T弥补了基础款 车型于S款车型之间的空白。外观方面:
依旧延续了家族式经典设计语言,青蛙眼的LED大灯辨识度非常的高,并且人效果也极佳。超大的进气格栅采用三段式设计,并且为了提高更好的散热性,开口幅度都很大。相较于普通车型,在细节上加入了专属的玛瑙灰金属漆色元素点缀,并且搭配20英寸深灰色运动双五幅轮毂。车尾部分:
贯穿式尾灯加上车顶扰流版以及硕大的双边双出排气,十分的醒目。时时刻刻提醒着后车:“我可是运动健将,别来轻易挑衅我”。内饰方面:
依旧采用现有车型的基础上进行部分区域升级,前排头枕加入了保时捷LOGO的刺绣,并且在门框条等位置加入了“Macan T”专属的标识。基本都是采用真皮包裹,舒适性、包裹性和支撑性都是无可争议的。此次Macan T将搭载最新一代中控系统,10。9英寸中控大屏支持GPS导航系统、语音识别控制系统、车联网等功能。安全配置上提供了车道偏离预警、ESP车身稳定系统等,但像主动刹车、车道保持辅助等功能则需要选装。
动力方面:将搭载2.0T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马力265Ps,最大扭矩400N·m,与之匹配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并且配备了全时四驱系统。百公里加速时间为6.2s。
Macan T的到来填补了系列空缺,而且Macan系列又做为主力车型,提升个性化和配置能让Macan T更加的迎合市场。在同系列车型对比中Macan T的性价比是最高的。对于想买一辆入门级保时捷的潜在客户,它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二、奥迪Q6
奥迪Q6作为上汽奥迪豪华中大型SUV将于北京车展首发,竞争对手将为宝马X5。外观方面:
采用了奥迪常见的多边形进气格栅,但与其他车型有不同之处。此次Q6的设计灵感来源于“麒麟”中网内部为点阵式设计,搭配银色金属镀铬饰条和熏黑的处理。大灯使用了分体式的设计,配备贯穿式LED日间行车灯。
侧面部分流线型的车顶加上角度倾斜很大的后挡风营造出跨界车型的视觉体验,在D柱和门板底部都进行了金属镀铬的装饰,并且在底部、轮眉添加了黑色包围,使整车外观非常干练。尺寸方面长宽高分别为5099/2014/1784mm,轴距与途昂保持一致为2980mm。这样的尺寸已经超过Q7了,所以它的主要目标是抢占国产宝马X5的市场。车尾部分:
配备了车顶扰流板,尾部最吸引眼球的就是贯穿式尾灯,下方保险杠凹凸有型形成了“X”线条造型设计,更具有辨识度。下方金属镀铬的护板也更加体现肌肉感。内饰方面:
采用奥迪家族式三屏设计,但有些许变动。副驾中控台前方凹凸设计与以往风格有些区别,飞机换挡杆没有采用全新的电子拨杆。方向盘则是采用A8的四幅方向盘。感觉就像东拼西凑起来的内饰,但又不能说不好看。
动力方面:有两款动力总成供选择,分别是第四代EA888 2.0T涡轮增压发动机,提供高低功率两个调校版本,低功率最大马力231匹,高功率最大马力265匹。目前六缸发动机参数尚未曝光,但小编猜测六缸发动机代号应该为EA839 3.0T发动机,这样才能与国产X5硬碰硬。并且预计新车将搭载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并配备quattro四驱系统。
Q6的轴距与途昂一致,并且也是采用的MQB EVO横置平台,可以认为这就是途昂“换壳”车型。虽然没有纵置MLB平台更加的高级,但更低的价格、更大的空间、七座布局才是大部分消费者所关心的。三、奔驰C 350 eL
在油价一直攀升,纯电动车的里程焦虑会使有部分消费者望而却步,借助现款车型进行推出插电混动版本倒是可以让大部分消费者接受。奔驰欣然接受了这个方法,推出了C 350 eL。外观方面:
基于2022款奔驰C级燃油版车型设计,前脸依旧采用了星辉中网,类似圆角梯形的进气格栅设计,内部由点阵式金属镀铬饰件装饰,硕大的奔驰LOGO两侧贯穿金属镀铬饰条,具有较高的辨识度。大灯设计小巧,倒“J”型的LED日间行车灯十分犀利。车身尺寸长宽高分别为4882/1820/1450mm/,轴距为2954mm。车尾部分:
与现款C级保持一致,但车尾的C 350 eL尾部,体现出不同之处。充电接口被设计在后杠的右下方,与以往的其它车型前后翼子板充电口位置截然不同,十分个性。内饰方面:
虽然内饰目前还未公布,但小编猜测应该延续现款车型的设计语言,搭载全液晶仪表版和中控竖向布局悬浮的设计,具有奔驰一贯的高级感。并且作为混动车型,在屏幕中也将添加混动车型专用的信息和功能控制选项。
动力方面:
将搭载2.0T 电机的动力总成,其中发动机最大马力为204匹。综合动力会有进一步提升。
由于C 350 eL 的标号,应该会作为C级轿车的旗舰版本,目前价格等信息没有公布,但相信在北京车展上亮相会有不错的反响。毕竟C级的销量在奔驰销量榜占第3的好成绩。而且还不是搭载1.5T发动机那么的鸡肋。对动力有所要求的消费者也可被满足。四、奥迪Q4 e-tron
电动车型越来越受到很多消费者的喜爱,而且电动趋势的确是一大发展。所以各个厂商都在快速的推出自家纯电动车型。奥迪也推出了Q4 e-tron,与ID.4共同使用MEB平台。外观方面:
采用了封闭式多边形进气格栅,内部加以金属镀铬饰条进行装饰,极具未来感。两侧搭配狭长犀利的矩阵式LED大灯组,点亮之后具有很高的辨识度,另外可通过中控系统进行不同的点亮效果。“灯厂”的称赞可不是白来的。雾灯区域保留进气口,可以为制动系统保持散热。侧面部分:
侧面线条更加的饱满,造型较为流畅且简约。车身尺寸长宽高分别为4588/1865/1626mm,轴距为2765mm。虽然车身尺寸没有太大的优势,但短悬长轴的理念设计,在空间上利用度上会有不错的表现。车尾部分:
采用了比较圆润、敦实的设计理念,贯穿式的LED尾灯带、分段式的光源向两侧展开,更具辨识度。下方大面积的银色金属镀铬包围,带来不错的力量感。内饰方面:
中控方面采用向驾驶位方向的斜“T”字形布局,搭载10.25英寸的液晶仪表和11.6英寸代声音反馈的MMI中控触摸屏。还有贯穿式的空调出风口,科技感十足。档把设计也设计为拨杆式。并且智能配置上拥有自然语音控制功能、选装AR增强现实平视显示器等等。也可以选择人造革、皮革或NAPPA真皮包裹的座椅。内饰科技感和豪华感二者兼得。
动力方面:
目前只有两个版本推出分别为40 e-tron和50 e-tron quattro。40 e-tron单电机最大功率150kW,50 e-tron quattro配备四驱,前电机最大功率80kW,后电机最大功率150kW。电池系统采用三元锂电池组,目前续航里程尚未公布。
奥迪Q4 e-tron在去年6月份已经在海外上市,折合人民币约29.25万元,如果国产化之后保持在30万,你会考虑吗?大众的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言车社,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