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机床展的时间是2017年4月17日-22日
举办地点: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 )
每逢单年举办一届。
全球还有EMO(欧洲国际机床展)、IMTS(美国芝加哥国际机床展)和JIMTOF(日本国际机床展)
在中国具规模的机床工业展览会在华东、华南、西南等也有,譬如
深圳机械展(simm)
时间:2017年3月29日-4月1日 地点:深圳会展中心,11万平米展览面积
上海国际机床展
上海国际机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览会(EASTPO 2015)(又称“东博国际机床展”)
中国数控机床展览会(CCMT)
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简称“中国工博会”)
厦门工业博览会(台交会)
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简称制博会)
时间:9月1日-5日地点:沈阳
中国台州工业博览会
年来,台州市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目标,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全力推进经济发展,取得了新的业绩。 国民经济指标 2004年,台州市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经济实力稳步增强,经济综合实力跻身于浙江省中上水平。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1173.7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6.7亿元,增长0.1%;第二产业增加值686.0亿元,增长14.2%;第三产业增加值391.1亿元,增长16.4%。 2004年,全市人均生产总值21177元,比上年增长13.0%。全市财政总收入126.67亿元(按退税机制改革前口径统计,下同),增长16.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2.6亿元,增长18.8%。财政总收入居浙江省第四位。2004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113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8%,其中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651元,在长三角16个城市中居第二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008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8%。 金融运行形势良好。年末全市各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164.0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2%。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01.08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城乡居民消费能进一步增强,其中市区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突破万元。全市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2.9亿元,增长15.5%。 农业 台州兼得山海之利,民勤物阜。台州是浙江粮食的主要产地;是中国第一个水稻亩产超千斤、2千斤的地方;是中国的主要渔区和水果之乡。 2004年,农村经济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农业生产稳步发展。2004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4.12亿元,同比增长3.8%;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2563亿元,同比增长13.0%,效益型经济作物发展势头良好,蔬菜、水果、油料、花卉等非粮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为121.57千公顷。粮食作物与非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比例为57.2∶42.8。 建设绿色、无公害生产基地。至2004年底,台州有千亩以上种植业规模化基地213个,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基本形成。全市有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271个,134万亩,通过省级认定186个,65.5万亩。台州主要农产品绿色标准覆盖率达到42%。全市共有15个农产品获中国有机食品标志使用权,有55个农产品获中国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新认证全国无公害农产品86个,新认证浙江绿色农产品55个。 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增长。台州在全国率先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农民专业合作试点单位。至2004年底已建成379家合作社,其中28家被列为国家或省级示范性合作社,入社社员达4万多户,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返还社员利润近3亿元。台州市全市已组建了生猪、奶业、家禽、西兰花、农机、柑橘、杨梅、西瓜、茶叶、种业等十大农业产业协会。 打造绿色台州。进一步加快了平原绿化各沿海防护林建设步伐,2004年,全市共完成造林面积4430公顷,封山育林面积2320公顷。全市森林覆盖率为62.2%。 加快外向型农业发展。2004年农产品自营出口额为3.78亿元,同比增长47.6%。共签订了29个投资农业协议项目,境外投资总额3262.1美元,人民币2.4亿元。 水果。台州是中国著名的果品基地,是浙江省最大的果品基地之一。黄岩蜜橘历史悠久,名闻遐迩,有早橘、早熟无核橘、本地早等近200个品种。本地早和宫内伊予柑两个品种多次获得金奖。临海无核蜜橘后来居上,注册品牌不断产生,宫川蜜柑2000年被中国流通协会评为金奖产品。玉环柚(文旦)为世界四大名柚之一,已连续8次在中国柚类评比中夺冠。杨梅、高橙、枇杷等水果也量大质优,素负盛名。2001年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上,本地早、东魁杨梅等9个品牌水果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2004年浙江农业博览会上,有71个产品获浙江优质农产品金奖。“九峰”牌黄岩蜜桔本地早、“天顶”牌仙居碧绿茶、“玉麟”牌温岭西瓜等3个农产品获浙江省“十大最受市民喜爱的农产品”、有4只品牌西瓜获浙江省“十大优质西瓜”品牌、有3只柑橘获浙江省“十大名牌柑橘”。 台州盛产绿茶,名茶有:天台山云雾茶,临海蟠毫、羊岩勾青,仙居云峰茶,黄岩龙乾春。 工业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2004年台州市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614.26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2.3%。全市国有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实现工业总产值1311.63亿元,比上年增长28.2%。全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超亿元工业企业有220家,比上年增加65家,完成工业总产值657.73亿元。钱江、吉利、飞跃、东港等9家企业工业总产值超过10亿元。工业结构不断优化,制造业在工业经济中的主体地位继续加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257.61亿元,增长29.1%,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95.9%。 五大主导行业发展势头良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763.93亿元,其中: 汽摩及配件行业--213.75亿元↑增长37.0%,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6.3%。 家用电器行业--195.22亿元↑增长31.1%,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4.9%。 医药化工行业--161.30亿元↑增长21.7%,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2.3%。 塑料模具行业--109.02亿元↑增长26.3%,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3%。 服装机械行业--84.63亿元↑增长23.1%,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5%。 外向型经济迅猛发展。2004年台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440.79亿元,增长26.1%,销售产值的比重达34.7%。 市场建设 台州是浙江省商贸发达地区,多层次、多方位、多功能的市场网络体系,是台州经济的一大特色和优势。至2004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544个,年成交总额635亿元,其中生产资料市场99个,消费品市场445个。其中年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72个,超10亿元的9个。路桥中国日用品商城、浙江松门水产品批发市场、黄岩柑桔果品批发市场名列全国百强集贸市场、省十大工业品市场和十大农副产品市场,产品辐射全国20多个省、市。生产资料市场发展很快,2004年,生产资料类市场成交额152.68亿元,同比增长43.7%,其中旧机械设备市场已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旧机械设备现货调剂市场。
中国工业博览会上海
2023年上海工博会将于9月19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举办。
2023年第23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应用展/工业互联网展在2023年9月19-23日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办。工博会总面积:280000平米。主办为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工信部、科技部、中科院、中国工程院、中国贸促会、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上海工博会的前身是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始于1989年。经过多年的发展,上海工博会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展览会之一,与德国汉诺威工博会、美国芝加哥工博会并称为世界三大工业展览会。
上海工博会以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为主题,展示了全球最先进的制造业技术、产品和服务。展会涵盖了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工程机械、新材料、新能源等多个领域,为参展企业和观众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
上海工博会的历史沿革
上海工博会的历史沿革可以追溯到1979年,当时为了推动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提高中国企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中国政府决定在上海举办第一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这是中国第一次举办的国际性的工业展览会,也是中国工业博览会的起点。
1985年,上海工博会正式更名为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此后,每年一次的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都会在上海举行。展会规模逐年扩大,参展企业数量逐年增加,展示的产品和技术也越来越先进。
2001年,上海工博会成功晋升为世界五大工业博览会之一,与德国汉诺威工博会、美国芝加哥工博会、日本东京工博会和英国伦敦工博会并列。这标志着上海工博会已经跻身世界顶级工业展览会之列。2010年,上海工博会迎来了其新的一轮改革和提升。在新一轮的改革中,上海工博会更加注重创新、绿色和智能,致力于打造一个集展览、交流、合作于一体的高端平台。上海工博会也加强了与国际工业界的合作,吸引了大量的国际知名企业和专业观众。
2015年,上海工博会正式更名为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这一名称的改变,不仅体现了上海工博会在全球工业界的地位和影响力,也预示着上海工博会将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欢迎全球企业的到来,共同推动全球工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