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月17日开幕的第21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100余款尖端技术和产品首发,凸显了工博会作为全球制造技术创新风向标的地位。一大批填补国内空白、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的项目亮相,也显示了中国工业从制造向“智造”的跨越——百余款尖端技术产品首发尖端技术和产品首发首展的力度,是衡量一个国际级展会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在本届工博会上,100余款尖端技术和产品首次发布,涉及人工智能、机床、自动化、机器人、工业互联网、数字化工厂等领域,凸显了工博会作为全球制造技术创新风向标的地位。上海微电子展示填补国内空白的首台高分辨率6代小Mask投影曝光机,上汽集团展示洋山深水港智能卡车项目……这些首发技术和产品显示了中国工业从制造向“智造”的跨越。协作机器人鼻祖丹麦UR公司以及发那科、川崎、库卡等世界领先企业现场首发最新协作机器人,也使工博会成为国际工业最高水准竞技场。本届工博会首日还揭晓了“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大奖”,10家获奖企业的技术和产品或是全球第一、国际首创,或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工业领域关键环节取得了重大进展,打破了相关行业国外企业垄断的局面。上海联影公司全景动态PET-CT uEXPLORER在全球首次实现了全身多组织器官4D高清动态成像。2018年12月份,该公司获得美国FDA批件,首台设备出口美国享受了零关税优惠。山崎马扎克(中国)有限公司的DDL激光管材加工中心搭载全球首款DDL(直接半导体激光)激光发生技术,能耗更低,光电转化效率更高,具有高度智能化功能,可以广泛应用于原材料、板材切割加工各行各业。山西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有限公司的宽幅超薄精密不锈带钢“手撕钢”真能徒手撕开。该公司是全球唯一能批量生产600毫米宽幅不锈钢精密箔材产品的企业,已实现了进口替代,并开始对外出口。中国工程院院长李晓红说,工博会见证了中国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创新奇迹。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张峰则希望工博会加快融合发展,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具有强大品牌影响力的国际交流合作平台。一大批项目填补国内空白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据测算,2017年我国工业互联网直接产业规模约为5700亿元,2020年将达万亿元规模。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将真正帮助我国制造业提高核心工艺水平和制造质量。本届工博会上,西门子、博世力士乐、三菱电机、欧姆龙、松下电器机电、施耐德、倍福等一大批领先企业带来了智能工厂的生产体验,“5G”“AI”、边缘计算、工业云服务、人机协作等技术运用于智能制造全流程。在这里,工厂变得更智能、更透明、更安全。“5G 工业”也成为本届工博会最大亮点。中国移动打造的5G数字孪生系统和工业巡检系统、中国联通携手中国商飞的“5G智能工厂”项目、德国倍福与华为X-labs合作搭建的5G无线传输技术等一批新应用,为未来工厂搭建起新的智慧应用场景。核心零部件、关键元器件、重大装备与材料一直是我国制造业短板和“卡脖子”领域。在本届工博会上,一大批制造企业展示的项目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和封锁。新奥动力自主研发的E100F微型燃气轮机在性能、应用技术上都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耀皮集团生产的高端航空玻璃打破了国外垄断,成为全球航空玻璃供应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国装新材料技术(江苏)有限公司的多晶连续Al-Si-M先进陶瓷纤维对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具有重大意义,荣获“国家战略性创新技术产品”称号。机器人产业助长三角发展当前,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本届工博会的多个专业展均聚焦长三角区域合作,其中的机器人展更聚集了150余家长三角机器人企业最新技术和产品。据了解,长三角地区是国内机器人产业规模最大、市场应用比例最高的区域,机器人产能占全国50%以上,具有良好的机器人产业生态环境,在产业链构建、市场需求、创新资源布局等方面均走在全国前列。机器人产业是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机器人产业的蓬勃发展,将助力长三角地区建成世界级产业集群。全球机器人巨头及国内龙头品牌均在长三角地区设有总部基地或研发中心。得益于长三角地区 汽车 、电子信息产业等传统优势,德国库卡公司在这里共设立了5家企业。ABB不久前也投资约10亿元,在上海动工建设新的机器人工厂和研发基地。在本届工博会机器人展上,ABB、发那科、库卡、熊猫电子、哈工智能等研发的最新机器人争相炫技,吸引了许多参观者前来感受“聪明的机器人”。长三角地区工业机器人应用已率先从 汽车 、3C电子、食品包装、家居服装等传统领域向新能源、环保设备、高端装备、仓储物流等新兴领域不断拓展。据介绍,熊猫电子、哈工智能、钱江机器人、配天机器人、埃夫特机器人、沃迪、达野、龙盛、海尚等长三角地区机器人企业率先实现了“机器人本体 系统集成”的智能转型,在电子制造、新能源 汽车 、国产大飞机零部件制造等领域成功找到了更多应用场景和落脚点,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均位居全国第一。长三角地区机器人产业的核心零部件本土化率也领先全国。9月18日,在同时举办的“2019年第八届中国机器人高峰论坛”上,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张建明表示,目前上海机器人产业规模为全国第一,下一步将根据上海市智能制造三年行动计划目标,进一步支持上海机器人产业发展壮大。要打造长三角机器人产业生态系统,借助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动上海机器人企业走向长三角,鼓励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强合作,推动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集成创新。
中国台州工业博览会
年来,台州市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目标,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全力推进经济发展,取得了新的业绩。 国民经济指标 2004年,台州市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经济实力稳步增强,经济综合实力跻身于浙江省中上水平。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1173.7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6.7亿元,增长0.1%;第二产业增加值686.0亿元,增长14.2%;第三产业增加值391.1亿元,增长16.4%。 2004年,全市人均生产总值21177元,比上年增长13.0%。全市财政总收入126.67亿元(按退税机制改革前口径统计,下同),增长16.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2.6亿元,增长18.8%。财政总收入居浙江省第四位。2004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113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8%,其中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651元,在长三角16个城市中居第二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008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8%。 金融运行形势良好。年末全市各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164.0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2%。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01.08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城乡居民消费能进一步增强,其中市区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突破万元。全市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2.9亿元,增长15.5%。 农业 台州兼得山海之利,民勤物阜。台州是浙江粮食的主要产地;是中国第一个水稻亩产超千斤、2千斤的地方;是中国的主要渔区和水果之乡。 2004年,农村经济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农业生产稳步发展。2004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4.12亿元,同比增长3.8%;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2563亿元,同比增长13.0%,效益型经济作物发展势头良好,蔬菜、水果、油料、花卉等非粮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为121.57千公顷。粮食作物与非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比例为57.2∶42.8。 建设绿色、无公害生产基地。至2004年底,台州有千亩以上种植业规模化基地213个,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基本形成。全市有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271个,134万亩,通过省级认定186个,65.5万亩。台州主要农产品绿色标准覆盖率达到42%。全市共有15个农产品获中国有机食品标志使用权,有55个农产品获中国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新认证全国无公害农产品86个,新认证浙江绿色农产品55个。 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增长。台州在全国率先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农民专业合作试点单位。至2004年底已建成379家合作社,其中28家被列为国家或省级示范性合作社,入社社员达4万多户,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返还社员利润近3亿元。台州市全市已组建了生猪、奶业、家禽、西兰花、农机、柑橘、杨梅、西瓜、茶叶、种业等十大农业产业协会。 打造绿色台州。进一步加快了平原绿化各沿海防护林建设步伐,2004年,全市共完成造林面积4430公顷,封山育林面积2320公顷。全市森林覆盖率为62.2%。 加快外向型农业发展。2004年农产品自营出口额为3.78亿元,同比增长47.6%。共签订了29个投资农业协议项目,境外投资总额3262.1美元,人民币2.4亿元。 水果。台州是中国著名的果品基地,是浙江省最大的果品基地之一。黄岩蜜橘历史悠久,名闻遐迩,有早橘、早熟无核橘、本地早等近200个品种。本地早和宫内伊予柑两个品种多次获得金奖。临海无核蜜橘后来居上,注册品牌不断产生,宫川蜜柑2000年被中国流通协会评为金奖产品。玉环柚(文旦)为世界四大名柚之一,已连续8次在中国柚类评比中夺冠。杨梅、高橙、枇杷等水果也量大质优,素负盛名。2001年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上,本地早、东魁杨梅等9个品牌水果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2004年浙江农业博览会上,有71个产品获浙江优质农产品金奖。“九峰”牌黄岩蜜桔本地早、“天顶”牌仙居碧绿茶、“玉麟”牌温岭西瓜等3个农产品获浙江省“十大最受市民喜爱的农产品”、有4只品牌西瓜获浙江省“十大优质西瓜”品牌、有3只柑橘获浙江省“十大名牌柑橘”。 台州盛产绿茶,名茶有:天台山云雾茶,临海蟠毫、羊岩勾青,仙居云峰茶,黄岩龙乾春。 工业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2004年台州市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614.26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2.3%。全市国有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实现工业总产值1311.63亿元,比上年增长28.2%。全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超亿元工业企业有220家,比上年增加65家,完成工业总产值657.73亿元。钱江、吉利、飞跃、东港等9家企业工业总产值超过10亿元。工业结构不断优化,制造业在工业经济中的主体地位继续加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257.61亿元,增长29.1%,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95.9%。 五大主导行业发展势头良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763.93亿元,其中: 汽摩及配件行业--213.75亿元↑增长37.0%,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6.3%。 家用电器行业--195.22亿元↑增长31.1%,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4.9%。 医药化工行业--161.30亿元↑增长21.7%,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2.3%。 塑料模具行业--109.02亿元↑增长26.3%,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3%。 服装机械行业--84.63亿元↑增长23.1%,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5%。 外向型经济迅猛发展。2004年台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440.79亿元,增长26.1%,销售产值的比重达34.7%。 市场建设 台州是浙江省商贸发达地区,多层次、多方位、多功能的市场网络体系,是台州经济的一大特色和优势。至2004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544个,年成交总额635亿元,其中生产资料市场99个,消费品市场445个。其中年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72个,超10亿元的9个。路桥中国日用品商城、浙江松门水产品批发市场、黄岩柑桔果品批发市场名列全国百强集贸市场、省十大工业品市场和十大农副产品市场,产品辐射全国20多个省、市。生产资料市场发展很快,2004年,生产资料类市场成交额152.68亿元,同比增长43.7%,其中旧机械设备市场已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旧机械设备现货调剂市场。
中国工业博览会合肥
2013中国(合肥)工程机械展览会
时间:2013年4月1-3日 地点:安徽国际会展中心
邀 请 函
主办单位:合肥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合肥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协办单位:合肥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局
执行单位:合肥中亿展览有限公司
◆》》》【前言】
“中部崛起、建设先行",随着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不断深入,中部六省正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建设、大开发、大发展的重要阶段。受国家4万亿元投资的带动,各地政府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成为我国经济新一轮增长的助推器,更是引领中部地区在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房地产等领域的建设进入了全新的局面。
作为中部正在崛起的安徽省,正值国家“中部崛起”这个历史契机,抓住机遇,奋力崛起,在最近几年的发展速度一直名列全国前列。而安徽十二五期间大型工程项目的建设也如火如荼,如合肥市地铁项目的建设,巢湖市行政区域的全新划分以及重新建设等,更是安徽经济发展的一大增长点和亮点。从2012年初开始,安徽市场对市政工程机械的需求量已经开始逐渐增长。
在这个“中部崛起”的历史契机,为了促进行业繁荣与发展,搭建行业交流合作、销售采购的平台,也为了加快安徽省城市化进程,2013中国(合肥)工程机械展览会将于2013年4月1-3日在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展会期间我们将邀请国内市政主管部门及专家举办高水准的技术交流会、专业研讨会、新产品发布会。欢迎广大企业积极报名参展、参观。
◆》》》【参展范围】
1、工程机械:挖掘机械、 装载机、 推土机、压路机、 起重机、 叉车、 桩工机械、 凿岩机械、 破碎机械、混凝土机械、 沥青搅拌机、 市政工程机械、 各种柴油发电机组、 零配件等。
2、矿山机械:选矿设备、 筛分设备、 冶炼成套设备、矿业装卸设备、矿业输送设备、 矿用提升设备、 其他矿山施工设备、 钻采设备、 爆破设备、钻探机、矿业测量仪器、勘测设备等。
3、混凝土机械:混凝土搅拌机、 砂石分离机、搅拌站、 配料站 、自动控制系统、 混凝土运输车、泵送机械、 布料机械、 喷射机械、振动机械 、混凝土砌块/砖瓦生产机械。
4、建筑机械:搅拌机、 混凝土泵、起重机、塔吊机、 施工升降机、 高空作业机械、 钻机、 桩机、 模板修复机、 振动机、 钢筋切断机、焊接设备、 电动机、各类工具、 检测仪器等。
5、筑路机械:路面机械、 压实及夯实机械、摊铺机械、 划线机械、 筑养路机械及设备、沥青设备、 铣刨机、 桥梁检测维护技术及设备、 工程建筑软件、 其他相关仪器及设备等。
6、专用车辆:重型卡车、 轻卡、 混凝土运输车、输送泵车、 道路清扫车 、道路清障车、消防车、 储油车、 自卸车、散装水泥运输车、大型拖车、各种易燃易爆液体专用车及零配件等。
7、工程机械附件及基础零部件:发动机、液压件、传动系统、检测设备、控制系统、气动元件、密封件、润滑油、集成液压系统、新型液压泵阀、油液净化设备、检测设备及各类零部件。 ◆》》》【观众邀请及宣传】
一、参会代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市政工程协会;市政公路工程设计、施工、养护、管理等企事业单位;交通系统、公路系统、航空系统、水利、电力系统等主管部门;路桥公司、建筑工程公司、水利工程公司、市政工程公司;设计院、规划院以及其他服务行业;高校及科研机构;市政主管、管理等相关部门;代理商、经销商;进出口贸易等关联行业。
二、 组织渠道以中国市政工程协会为主导,发文至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市政工程协会及市政装备生产商组团参展、参观;中国市政工程协会将发函邀请美国、英国、德国、俄罗斯、芬兰、日本、韩国、巴西、西班牙、印度、泰国、菲律宾、阿拉伯、巴基斯坦、港澳台等友好协会、商会共同参与,并邀国外知名的工程承包商赴会采购;以直面邀请、信函、电话、传真、邮件、短信等多种形式,组织国内各市政公路工程设计、施工、养护、管理等企事业的单位负责人和相关政府部门采购官员赴会洽谈;通过国内外专业网站、专业杂志、报刊对大会作连续报道;通过电台、电视台、户外广告及大众广告媒体进行强势宣报道。
◆》》》【参展费用】标准展位
豪华展位
国内企业
10800元/个
配置:桁架、地毯、喷绘、咨询桌一张、玻璃洽谈桌一张、四把洽谈椅、射灯、一个垃圾篓、一个插座
国外企业
12800元/个
中装展位
国内企业
8800元/个
配置:在标准展位配置的基础上增加9㎡地毯、彩色KT板公司楣板、一张玻璃洽谈桌、两把洽谈椅。
国外企业
10800元/个
标准展位
国内企业
7800元/个
配置:三面展板、公司楣板、5A220V插座一个、一桌两椅、两只射灯、一个垃圾篓。
国外企业
9800元/个
空 地
室内空地
780元/㎡室内空地不提供任何配置,由参展商自行布置装修,按展馆规定缴纳水电费及15元/㎡/会期的特装管理费等。
室外空地
580元/㎡
会刊广告
封面广告
封底广告
扉页广告
封二、三
彩色跨页
彩色内页
25000元
18000元
15000元
8800元
10000元
6000元
其他广告
独家门票
独家请柬
现场拱门
气球条幅
喷绘广告
周边彩旗
20000元
15000元
3500元/个
3000元/个
200元/ ㎡
150元/个注:在会刊中免费为参展企业刊登文字信息;部分知名企业可以申请协办、赞助,具体资料备索。
◆》》》【参展须知】参展单位请将“参展回执表”各项内容详情填妥并签字、盖章后,传真或寄至组委会。组委会收到参展合同,即按展品种类和“先报名、先付款、先安排”的原则,安排相应展位,参展单位即合同签订起三个工作日之内将参展费汇至大会帐号。在规定期限内未交齐款项者,组委会有权取消其参展资格。主办单位根据大会整体需要,保留部分展位的调动权。
◆》》》【联络方式】
地址:合肥市匡河路浅水湾A座709室(邮编:230031)
电话:0551-62307263
传真:0551-62307110
联系人:徐 闯 ***
E-mail:zhong_yi999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