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摄影艺术展,该展是目前国内举办的档次最高、范围最广的国际摄影赛事。是国内唯一获得拥有84个成员组织的国际摄影艺术联合会(FIAP)批准并赞助的大型国际摄影艺术展览,在国际和国内都具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和很高的声誉。CONTACT多伦多摄影艺术节,CONTACT多伦多摄影艺术节是世界上最大的年度摄影艺术节,每年参观人数超过100万。长达一个月的艺术节包括展览、公共装置、讲座和电影等各种活动。2010年CONTACT多伦多摄影艺术节将要探讨摄影“传达和改变人类行为”的方式。
世界最大摄影艺术展览馆
很难否认,在过去的十年里,奥芝的土地经历了一场艺术热潮,结果是,我们的国家现在成了世界上一些最受尊敬的当代艺术中心的主人。从珀斯到墨尔本,艺术爆炸在这些文化中心得到了体现。 以下是澳大利亚的10个必看当代画廊。 世界艺术画廊TOP10 10 –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的艺术画廊 09 – 凯恩斯地区画廊, 凯恩斯 08 – 当代摄影中心, 墨尔本 07 – 卡斯丹画廊 06 – 格特鲁德当代艺术馆, 墨尔本 05 – 维多利亚国立美术馆, 墨尔本 04 – 澳洲国立美术馆, 堪培拉 03 – 昆士兰艺术馆,布里斯班 02 – 澳大利亚当代艺术博物馆,阿德莱德 01 – 海德现代艺术博物馆,墨尔本 10 –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的艺术画廊 新南威尔士州美术馆建于1874年,在澳大利亚著名的悉尼歌剧院旁,位于环形码头附近,距离悉尼歌剧院或悉尼塔步行15分钟的路程,展示了来自澳大利亚、澳大利亚、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各种艺术作品,包括澳大利亚、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绘画、纺织和雕塑,以及当代和西方的装置、摄影和油画。 09 – 凯恩斯地区画廊, 凯恩斯 凯恩斯地方美术馆( 凯恩斯地区画廊)是远北昆士兰唯一一座视觉艺术博物馆,美术馆的前方有获得高度评价的佩罗塔咖啡馆。 您可以探索当地美食评论家热情赞扬的诱人美食、一流啤酒和出色服务,这里是您在结束美术馆参观后放松休息的完美场所。 展览品每 4 到 8 周更换一次,以确保每次参观都能看到全新的展览品;展览品种类繁多,从绘画到雕塑、从奇特展品到摄影作品和打印品包罗万象。 博物馆会定期举行刺激灵感的研讨会、讲座和特殊活动,与这些展览相得益彰。 08 – 当代摄影中心, 墨尔本 澳大利亚当代摄影中心在墨尔本西北面一个艺术家聚居的社区,中心不大,建筑十分朴实,但让人过目难忘,馆长内奥米卡斯十分热情风趣,会在小小的客厅兼储藏室里给游客煮咖啡,她的摄影艺术中心是非盈利机构,每年政府会给补贴,但非常少,中心一共5个人,布展的时候会有志愿者帮忙,这里一年做5、6个展览,回型的展墙钉得满满的作品,作品大部分十分精彩,从中也可见澳大利亚摄影艺术家心态之平和。作品都可以出售,大部分在500澳币以内。游客可以收藏其中的优秀作品。 07 – 卡斯丹画廊 这是个备受关注的画廊,画廊里不仅展示了当代艺术家的画作,而且还有那些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兴起的艺术家们的画作,过去的展览展示了一种非常多样化和极具实验性的作品。 06 – 格特鲁德当代艺术馆, 墨尔本 格特鲁德当代艺术馆于1985年在菲茨罗伊郊区的一个巨大的仓库里成立,它不仅展示了当代艺术作品,还包括它自己的创作。 05 – 维多利亚国立美术馆, 墨尔本 维多利亚国立美术馆是位于澳大利亚墨尔本的一家美术馆,它是澳大利亚最古老的公立美术馆,想了解澳洲的艺术与文化,来这里绝对错不了,位于联邦广场伊恩·波特中心的国立美术馆收藏了超过2万件从殖民时期到当代澳洲艺术的作品,其中位于一楼的澳洲土著绘画作品非常有意思,看似是非常抽象的画面,但当你了解了一些土著人所用的符号的时候,便可以想象出他们画中表达的意思。 04 – 澳洲国立美术馆, 堪培拉 澳洲国立美术馆于1982年在澳大利亚首都-坎培拉正式成立并对外开放,国立美术馆地处一个花园式的地区,区内还包括澳洲国会大厦,国立肖像馆,国家图书馆,战争纪念馆,澳洲文献馆和澳洲博物馆,澳大利亚国立美术馆是澳大利亚最为著名的艺术画廊及艺术博物馆,由11个主要展馆和1个占地约20000平方米的雕塑花园组成。除了澳大利亚文化艺术,馆内展示了世界各地的珍贵文化艺术品,如东南亚、非洲、大洋洲、欧洲等,展品从油画、水彩画、素描画、木雕、石雕、装饰性艺术品、海豹、书籍插图、照片、影片、陶瓷、服饰到纺织品,包罗万象,丰富之极。 03 – 昆士兰艺术馆,布里斯班 昆士兰美术馆建立于1895年,建筑面积15477平方米,其目的在于将人与艺术联系起来,是昆士兰州文化艺术发展的代表,自从建立开始,美术馆内的展品就在一件件增加,多样化并且复杂化,昆士兰美术馆有4700平方米的展览空间,有绘画作品和雕刻的永久性展区,也有国内和国际艺术家的知名艺术品,游客可以欣赏到澳大利亚、亚洲、欧洲、太平洋等世界各地的著名艺术作品,让人畅游于艺术的海洋里,此时的你思维也会变得异常的兴奋和活跃。 02 – 澳大利亚当代艺术博物馆,阿德莱德 澳大利亚当代艺术博物馆是澳大利亚首屈一指的博物馆,专门展览、解读和收藏来自澳大利亚和遍及世界的当代艺术品,MCA 坐落于悉尼海港边上的环形码头,位于以前的海事服务大厦,其本身就是装饰艺术建筑的完美代表,MCA 商店是悉尼独特的购物目的地之一,专门销售澳大利亚和国际当代艺术、文化出版物及独特的礼品;而 MCA 咖啡馆则坐拥悉尼海港壮观风景,供应澳大利亚现代创意美食。 01 – 海德现代艺术博物馆,墨尔本 海德现代艺术博物馆是坐落于墨尔本东部的一个当代艺术博物馆,成立于1981年,主要用于收藏、保护和展览由澳大利亚当代艺术家所创作的艺术作品,每年约有70000多名游客参观, 博物馆所在的地点曾经是一个乳牛场,在1934年的时候被墨尔本知名的艺术家购买,从此之后这里成为澳大利亚最知名现代艺术画家生活和工作的地方,最终于1981年成了博物馆。馆内收藏了从20世纪30年代至今的当代艺术家的优秀艺术作品,除了馆内的展览空间外,在博物馆的外部还有一个雕塑公园,占地16英亩,用于展示艺术家所创作的雕塑作品,园内树木林立,芳草茵茵,别具创意的雕塑和优雅的环境互相融合。
世界最大摄影艺术展览中心
想要知道当代最著名的世界级的摄影大师有哪些吗?下面就由我介绍十位世界级当代摄影大师。 十位世界级当代摄影大师 1.薇薇安·迈尔——颠覆街拍大师的保姆摄影师 薇薇安·迈尔(Vivian Maier) 薇薇安·迈尔(Vivian Maier,1926-2009),生于美国,在芝加哥市做了近40年保姆,生前15万张底片未冲洗,2007年她的照片被大量发现,随之传遍世界。其照片已在美、英、德、法、丹麦、挪威、比利时等国展出,并出现在世界各国的报刊杂志上。2013年,拥有薇薇安照片最多的收藏家,现年33岁的约翰·马鲁夫与人共同执导了纪实电影《寻找薇薇安·梅尔》(FindingVivian Maier),2014年3月起已在美国各大影院上映。 在薇薇安·迈尔最迷人的街拍中,人物都有一种极其“入神”或“出神”的状态。这种绝对近距离的抓拍、对人性原始情感的短匕相见颠覆了以往所有的街拍大师。和“恶狠狠的”男性街拍大师不同(威廉•克莱因的癫狂,李•弗里德兰德的复杂性苦涩,维诺格兰德存在的混沌不定),她的街拍更关注入微的人物神态和人性风景。也因自己的身世,她拍的大多是社会边缘人物。这使得她成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最伟大的纪实艺术家。 2.马丁·帕尔——英国消费纪实摄影大师 马丁•帕尔(Martin Parr) 马丁•帕尔(Martin Parr,1952— ),英国纪实摄影大师,玛格南图片社成员。其摄影日常诙谐,反映消费社会的平常平庸,无聊荒谬。1995年,布列松在巴黎国家摄影中心看过他的影展后气愤地说:“你完全来自另一个星球。”色调浓艳的彩照嘲讽了资本世界的空虚游戏,代表了当代主观纪实的一种新方向。 马丁·帕尔来过中国八次,但他对自己在中国拍的照片并不满意,反而他并对中国的现状心存疑虑。“我想表现世界上的新经济崛起和新消费主义……中国的中产阶级可能占10%,当将来达到50%,会成为非常大的麻烦,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等等。财富是在制造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这是一个巨大的残酷的国家,充满了戏剧性,气氛热烈,一直在变动。” 3.埃拉德·拉斯里——新一代跨界影响力摄影师 埃拉德·拉斯里(Elad Lassry) 埃拉德·拉斯里(Elad Lassry,1977- ),生于以色列,美国当代艺术家,现居洛杉矶。他的作品横跨摄影、电影、绘画、雕塑、装置等多个领域,用不同的形式来思考图像交流的可能性,将观者带入空间、图像、实体、色彩、结构的复杂世界中,从而模糊了艺术的界限、摄影的界限、感知的界限,因此可称之为后图像时代的摄影家埃拉德·拉斯里的作品现场,打破了陈腐老旧的摄影展览表现形式,图像总是和实物交互起到交流或延宕的作用:捆扎在墙上的照片,阻隔人近观的床一样的装置,半遮半掩的摄影,弧线形墙体露出图像一角,似真非真像图片又像雕塑的黄瓜……在功能和意义上都开拓出新的形式架构,进而达到深度交流的可能。 埃拉德·拉斯里摄影的标志性创新主要表现在:1.照片和背景相框同一种颜色,带来一种”溢出”的真实的视觉体验;2.图像和实物的混搭,模糊了二维和三维的界限;3.泛图像手段的运用,将摄影和电影、绘画、雕塑、装置进行并置,交互作用,贡献了后图像时代框架式的创作方法。 4.沃尔夫冈·提尔曼斯——重新定义摄影的人 沃尔夫冈·提尔曼斯(WolfgangTillmans) 沃尔夫冈·提尔曼斯(WolfgangTillmans,1968—),一个重新定义了摄影的人,二十年来最具影响力的摄影艺术家,该拍什么、如何展示在他这里获得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他的作品题材广泛,或日常或抽象,视觉奇特而又极具亲和力。2000年获最负盛名的艺术大奖特纳奖。作品在世界各国重要艺术博物馆、美术馆举办过多次展览并被收藏。 提尔曼斯的作品对摄影和艺术的极限提出挑战。“我的作品让社会思考什么东西是可以被接受的。别人认为可怕的东西,在我看来可能是美的。”他从不装裱自己的照片,而是直接贴在墙上。“我从来不用艺术界的那些常规手段来抬高自己的作品。” 当看到皱巴巴的体恤被十八世纪精美的油画所包围,你才能理解什么是当代及当代摄影。在一个图像泛滥的时代粗糙的个人影像比比皆是,问题是要能发现普通事物无价值的价值和抽象性。从生活现场到图像到艺术现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摄影家无不注重摄影的相关展示乃至整个流程。 5.南·戈尔丁——私人纪实摄影鼻祖 南·戈尔丁(Nan Goldin) 南·戈尔丁(Nan Goldin,1953— ),美国摄影家,“私人纪实摄影”鼻祖,早期作品带有强烈的自传性质。1984年,她被男友殴打,于是自拍了著名的鼻青眼肿的照片。她还与吸毒者、同性恋等社会边缘人一起生活,忠实记录他们的生存状态及“自我的历史”。这就是著名的影集《性依赖的叙事曲》,最初以配乐幻灯片形式在美国各大美术馆展出,1986年出版。 和其早期引起巨大反响的《性依赖的叙事曲》不同,南·戈尔丁新作《Eden and After》则收入1977—2013 年拍摄的300 多幅儿童题材彩色摄影。“相较以往,这组作品有了很多转变……他们身上散发着野性而神秘的色彩,彷佛来自另一个星球。他们知道和看到的东西,我们不知道。” 6.森山大道——孤独狂野大师 摄影家 森山大道 森山大道(1948—),当代日本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摄影大师。1968年,森山大道发表了惊世处女作《日本剧场写真帖》,由寺山修司撰文,所拍剧场即寺山实验剧场。巡回演出剧团,浪曲演唱者,夜街上的同性恋,脱衣舞者,失明的乞丐……这部影集奠定了森山狂野、惊艳的个性风格,有别于木村伊兵卫、土门拳的人文纪实及东松照明的主观纪实,让森山大道崭露峥嵘。 1960-70年代,森山大道沉迷于摄影的起源与本质,创作了大量狂野而叛逆的经典,如《蜉蝣》、《啊!荒野》、《摄影啊再见》、《远野物语》、《北海道》等。80年代,“他从感光/光照的拜物教主义中觉醒”,回归到日常的《光与影》(1982年)。经过90年代《Hysteric》三部曲的创作,奠定了延续至今的黑白-彩色摄影。2012年森山大道与大师之师威廉•克莱因在泰特现代美术馆举行联合回顾展,更获颁国际摄影中心(ICP)终身成就奖。 森山大道也是散文高手,就他的阅历,他的文笔,真可谓炉火纯青。“人生与年龄等条件无关,考验一直都很严苛,我们终此一生都得迎接最后的大限之日,无法回头,因此当下根本无需介意年龄,只要努力、任性地活着就好,生命的滋味就在于此。我早在许久之前就已破釜沉舟,每天为了应付生活上接踵而来的挑战而活。”(《迈向另一个国度》) 7.薇薇安娜·萨森——备受世界瞩目的女摄影师 薇薇安娜·萨森(VivianeSassen,1972—),荷兰新锐女摄影家,因其“与被拍摄者密切的联系,同时不乏冷静的观察”获荷兰罗马大奖(Prix de Rome)。她的作品色彩强烈,光影迷人,几何构图鲜明,最显著的特征是“色彩中的迷藏”,强烈的明暗对比,通过把人物藏在树枝、草丛、衣裳等东西背后,重塑记忆和梦境。 薇薇安娜·萨森也是一位杰出的时尚摄影师,为诸多时装品牌拍摄宣传照,Diesel、So、Miu Miu等等。和拍艺术照片一样,她也会把模特的衣服藏起来。 8.山本昌男——虚与空,灵性大师 摄影家 山本昌男 山本昌男(1957—),具有国际影响的日本摄影家。他的照片尺寸极小,构图空灵,以小见大,而且模糊了摄影和绘画的界限。通常他会把照片做旧做暗(甚至看不清楚),故意撕开照片,在照片上画画……作品富有极深的禅意和东方哲学的神髓。他的摄影如同俳句,谈到这一点他说:“俳句乍一看好像只是用五、七、五这种语言的规律来记录已经发生的现象和事件,但是利用看似简单的助词、语助词来进行排列,不同季节的用语都有微妙的搭配,不仅仅只表达字面意思,还可以表达出立体生动的形象。俳句运用简洁的表达方法却让我们感受到了世界的辽阔无垠,这点我觉得非常厉害。摄影作为我自己的表达方式,不同于绘画,它没有素材,咔嚓一下就捕捉一个画面,加上我用的是黑白,颜色也少。即便是在当代艺术当中,摄影也是属于创作元素和技巧比较简洁的一个门类。这是我的黑白照片和俳句的共通之处。” 9.斯蒂夫·麦凯瑞——马格南彩色摄影大师 斯蒂夫·麦凯瑞(SteveMcCurry) 斯蒂夫·麦凯瑞(SteveMcCurry,1950— ),美国摄影家,1986年加入玛格南图片社。曾以“阿富汗女孩”(Afghan Girl)闻名世界,系列照片获得“罗伯特·卡帕最佳摄影金奖。他经常奔走于世界各地,也曾为《国家地理》拍摄过西藏专题。 和布列松一样,斯蒂夫·麦凯瑞也是真正严苛的大师。“以往,我每个拍摄都要用掉800到1000个胶卷,其中只有20到25张真正被使用。”他的照片总是展现故事即将发生的那一刻,有着异常独到的光影效果和色彩表现。“对我来说,一份作品最重要的特质在于独立性,只需一张照片,便能带给你一个故事。” 10.斯蒂芬·肖尔——新空间彩色摄影大师 他6岁玩相机,14岁把3张照片卖给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17岁成为安迪•沃霍尔的专用摄影师,23岁成为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举办个展的首个在世艺术家,35岁做了哈德逊巴德学院摄影系主任……他就是斯蒂芬•肖尔(Stephen Shore,1947—),新彩色摄影大师,以其专注色彩和空间本质的摄影影响了几代摄影家。 斯蒂芬•肖尔照片中空荡荡的感觉,仿佛代表了空洞而诗意的现代。他既受惠于保罗•希涅克、莫奈等人的绘画,也从十七世纪克劳德•洛兰的风景画里寻找激发内容的形式。作为摄影家兼理论家,他不谈构图,始终致力于探索视觉的结构。“画家是从空白画布开始作画,摄影师则是从混乱的世界中做出决断。” 巴特说得好,有些照片太吵了。这个时代,尤其是彩色照片,喧哗,热闹,总想表达趣味、意义、思想、情感……很少能像斯蒂芬•肖尔这样拍出“空无一物”的彩照。物质层面、描述层面、心理层面、心理模型……已于国内出版的著作《照片的本质》看似说的都是极其精炼的废话,但这正是照片的本质:世界无物存在;唯有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