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上最具有代表性的纤维艺术展:从洛桑到北京。一、“从洛桑到北京”概述一条路,风雨无阻;二十年,筚路蓝缕。艺术家们带着理想之“线”不断前行,编织出了今日纤维艺术之广阔与璀璨,“从洛桑到北京”的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成为世界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国际纤维艺术展。

国内外纤维艺术展览

自1999年发起,2000年首展,相继在北京、上海、苏州、郑州、南通、深圳、北京展出,已发展成为全球最为重要、最具影响的纤维艺术学术平台之一。

并且推动中国成为国际纤维艺术最重要的学术舞台。“从洛桑到北京”其专业化、规模化、国际化的展览模式不断演进,为国内外众多有志于纤维艺术研究与创作的艺术家、理论家和教育家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

二、“从洛桑到北京”艺术展的发展模式及展出作品

“从洛桑到北京”首次在三个展区同时展出,实现了在学术研讨、创作发展、交流推广三位一体的全新的发展模式。

本届展览将展出来自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的45个国家和地区175件作品,展出作品从全球1375件报名作品中遴选而出,以不同材料、不同技法、不同风格、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国际纤维艺术的当代面貌。艺术展览的功能性

一、艺术展览的优化功能

艺术展览方式异彩纷呈,艺术展览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但是艺术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不能只在展览平台里进行修复,也不能只靠展览的优化功能进行调节、帮扶。

艺术发展的不平衡是最常见的现象,现实中,艺术总在呈现出分布不均的态势,有的是地域分布的不均,有的是艺术门类存续生命力的不均。艺术的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会超越时代,成为一种体现民族精神、代表国家形象的文化标杆。

二、艺术展览的引领功能

在历史上,一个好的艺术事件可以影响一个社会文明的走向,有责任感的艺术工作者需要用展览的方式展示自己的审美情趣。每年官方发布的众多展览征稿,以及数不清的个展、联展、提名展等,皆有利于催生艺术工作者的创作动力,但是艺术展览不能松懈自己的立场。

艺术展览是能够起到艺术引领作用的,可以高调地摒弃那些丧失文化使命、无病呻吟的平庸虚伪之作,可以旗帜鲜明地树立起艺术的维度,切实解决艺术工作者创作上的困境,也可以包容和维护差异性。

国内外纤维艺术展览现状

艺术设计 (平面设计方向)【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艺术设计与创作、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艺术设计教育、研究、设计、生产和管理单位从事艺术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的专门人才。【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艺术设计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期间学生将通过艺术设计思维能力的培养、艺术设计方法和设计技能的基本训练,具备本专业创新设计的基本素质。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艺术设计创作的专业技能和方法;3.具有独立进行艺术设计实践的基本能力;4.了解有关经济、文化、艺术事业的方针、政策和法规;5.了解国内外艺术设计的发展动态;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主要课程】:素描、色彩、图案、构成、专业技法、专业设计、艺术设计理论等【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具备艺术设计与创作、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适合在艺术设计教育、研究、设计、生产和管理单位从事艺术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艺术设计(服装设计方向)【培养目标】:培养能在企事业部门、学校、科研单位从事服装、服饰设计工作以及教学与研究工作的德才兼备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要求】:学生应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熟悉与我国服装纺织工业发展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有系统的服装和服饰设计的理论知识;了解服装眼用性能的测试方法,善于借鉴我国传统服饰文化、掌握和利用现代国内外服装信息;有较高的设计水平和较强的工艺制作能力以及初步的科研能力,了解本学科的新成就、新发展;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并具备一定的企业管理能力;在掌握外语工具方面,应具有较强的阅读本专业书刊的能力,一定的听的能力,初步的写和说的能力。【专业课程】:中外服装史、中国民族服装史、服装造型工艺学、服装服饰设计基础、时装画技法、发型与化妆、人体工程学、服装材料工艺学、服装概论、计算机应用、服装眼用性能测试、服装设计、眼饰设计等。【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轻工、纺织、商业、外贸等部门的服装工厂或服装设计单位从事服装、服饰设计、研究工作,亦可从事服装、服饰设计的教学工作。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方向)【培养目标】: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提高。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一定的设计基础知识、设计思想、创意思考和艺术表现力、熟练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熟悉掌握先进技能表现力,适应我国艺术设计领域高级应用型设计人才。本科毕业并符合规定条件者授予文学学士学位。【主要课程】:设计概论、计算机美术、标志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装帧设计、展示设计、VI设计等。【就业方向】:可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学校、科研单位,从事平面设计、产品及包装设计、广告设计、展示设计、书籍装帧设计、企业形象设计以及研究、教学、管理等相关工作。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方向)【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符合社会与行业发展需要,能够从事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展示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与规划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本科毕业并符合规定条件者授予文学学士学位。【主要课程】:设计概论、建筑制图、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园林设计、家具设计、展示空间设计、中外建筑史、城市环境设计等。【就业方向】:可在装饰公司、建筑房地产企业、园林景观工程公司、教育单位或培训机构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环境艺术设计、环境艺术项目预算、环境艺术项目组织和管理、环境艺术教学及培训等工作。艺术设计(纺织品艺术设计方向)【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纺织品艺术设计与创作,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实践能力,具有纺织品艺术设计专业理论知识和创造思维能力、具备较强的产品设计能力和相关的产品开发研究能力,能够熟练从事纺织图案设计、织物设计、纺织产品功能设计、室内纺织品整套设计、品牌设计与策划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本科毕业并符合规定条件者授予文学学士学位。【主要课程】:设计概论、染织史、图案基础、纺织材料、纺织品CAD设计、室内纺织品整套设计、纤维艺术设计、服饰图案设计、纺织印染工艺。【就业方向】:从事纺织印染企业中纺织面料的图案设计、染色以及印花和织花设计;面向服装企业从事服装面料的图案设计和服饰图案的设计;从事染织艺术品设计、纤维艺术品设计、饰品艺术设计等设计、创作、管理、营销、教学及科研工作。艺术设计(汽车表演与营销方向)【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符合社会与行业发展需要,掌握汽车展示中的模特表演、形象设计、广告展示等方面基本技能,了解汽车造型设计、汽车结构、性能及各种技术参数,以及相关管理知识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本科毕业并符合规定条件者授予文学学士学位。【主要课程】:表演艺术理论、形体训练、舞蹈基础、车辆表演基础、化妆与发型设计、车辆表演组织编导、社交礼仪、公共关系学、市场营销学等。【就业方向】:可从事汽车艺术表演、组织汽车展示策划、汽车制造企业和销售部门等相关企、事业单位的管理、汽车营销、汽车艺术表演教学与科研等方面的工作。艺术设计(空乘与管理方向)【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符合社会与行业发展需要,外语语言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备独立从事空中乘务工作所必需的乘务服务、礼仪规范、组织协调、公关基本理论等基本能力与操作技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本科毕业并符合规定条件者授予文学学士学位。【主要课程】:表演艺术理论、形体训练、舞蹈基础、社交礼仪、公共关系学、化妆与发型设计、构成基础、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等。【就业方向】:可从事乘务管理、地勤服务、企事业单位、大型酒店以及旅游管理等方面工作。艺术设计(服装展示与品牌推介方向)【培养目标】:本专门化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具备服装专业服装设计与工艺的理论基础,从事成衣产品的静态、动态、平面、立体展示与成衣品牌的推广策划、营销与管理等方面的初中级人才。【主要课程】:服装消费心理、服装动态展示、展示色彩设计与搭配、服装市场营销、店面广告设计Photoshop、展示效果图设计3DS、展示陈列制图AutoCAD、服装品牌推广、终端卖场陈列与规划、手绘POP广告与字体设计、形象与礼仪等。【就业方向】:(1)主要从事成衣品牌与专卖店的营销管理、成衣品牌的静态、动态、平面、立体展示、专卖店的整体风格规划与色彩搭配、成衣买手(Buyer)、成衣品牌的营销策划与推广等。(2)岗位群:服装陈列师、营销员、店面设计、专卖店店长、服装买手等。艺术设计学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艺术设计学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艺术设计教育、研究、设计、出版和文博等单位从事艺术设计学教学、研究、编辑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艺术设计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生通过艺术设计理论思维能力、造型艺术基础及设计原理与方法的基本训练具备了解艺术设计的历史、现状和进行理论研究的基本素质。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艺术设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艺术设计的历史与发展规律;3.掌握艺术设计作品的分析方法和评价原则;4.具有进行艺术设计学研究与教学的基本能力;5.了解国家有关经济、文化、艺术事业的方针、政策和法规;6.了解国内外艺术设计学及艺术设计研究的发展动态;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主要课程】:艺术设计概论、艺术设计美学、中国艺术设计史、外国艺术设计史、中国工艺美术史、外国工艺美术史、艺术考古学、艺术设计基础等【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具备艺术设计学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适合在艺术设计教育、研究、设计、出版和文博等单位从事艺术设计学教学、研究、编辑等方面工作。美术教育专业【培养目标】:高等或中等学校美术教师。【培养要求】:本专业的毕业生应掌握美术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美术表现和美术鉴赏的能力,了解国内外美术教育发展动向,有初步的科研和创作能力;掌握科学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接受教师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的训练,胜任中等学校的美术教学工作,并能组织课外美术活动;初步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主要课程】:美术概论、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美术技法理论、素描、中国画、设计与制作、水彩画、版画、油画、雕塑、书法、教育学、心理学、美育概论、中等学校美术教学法、教育实习。【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能够进入各种高等或中等学校进行美术教学、教学研究、美术教育管理及其它教育工作,也可以进入与艺术设计相关的行业及各种专业美术创作单位从事装潢设计艺术、环境设计艺术、绘画艺术等的设计、创作、管理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研究生硕士学位。。广告学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广告学理论与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能在新闻媒介广告部门、广告公司、市场调查及信息咨询行业以及企事业单位从事广告经营管理、广告策划创意和设计制作、市场营销策划及市场调查分析工作的广告学高级专门人才。【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广告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受到广告策划、市场营销和实施能力等基本训练,掌握广告实施与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广告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具有现代广告的策划、创意、制作、发布的基本能力,以及市场调查与营销的基本知识和市场分析、数据处理的基本能力;3.熟悉有关广告的政策法规;4.具有公共关系的基本知识与活动能力;5.了解中国广告事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了解外国广告事业的发展动态。【主要课程】:传播学概论、广告学概论、广告策划与创意、广告史、广告文案写作、广告经营与管理学、广告媒体研究、广告摄像与摄影、实用美术与广告设计、电脑图文设计、广告效果研究方法、市场调查与分析、公共关系学、中外广告法规与广告职业道德等【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具备广告学理论与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适合在新闻媒介广告部门、广告公司、市场调查及信息咨询行业以及企事业单位从事广告经营管理、广告策划创意和设计制作、市场营销策划及市场调查分析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研究生硕士学位。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并具备戏剧、戏曲、影视和其他舞台演出的美术设计(含灯光设计、服装与化妆设计、布景绘制)等方面的能力,能在剧院(团)、电影厂、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从事美术设计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戏剧、戏曲、影视美术设计、戏剧史、电影史、舞台美术史、中外美术史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绘画、美术设计的基本训练,掌握场景设计、服装道具设计、化妆造型设计等方面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戏剧、影视及舞台美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理解剧本的分析方法;3.具有戏剧、戏曲、电影、电视美术设计的初步能力;4.了解党和国家的新闻、艺术方针、政策和法规;5.了解舞台及影视美术设计的发展动态;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创作能力。【主要课程】:舞台影视美术设计、灯光设计、服装道具设计、化妆设计、绘画、绘景、计算机辅助设计、特技美术等【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并具备戏剧、戏曲、影视和其他舞台演出的美术设计(含灯光设计、服装与化妆设计、布景绘制)等方面的能力,适合在剧院团、电影厂、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从事美术设计。也可以继续攻读研究生硕士学位。绘画专业(油画方向)【培养目标】:培养能在文化艺术部门、学校及有关单位从事油画创作、教学、研究和其它美术工作的、具有较强适应能力的德才兼备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要求】:学生应具有较扎实的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能执行我国社会主义的文艺方针、政策;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能较熟练地掌握油画的基本技能;了解西洋绘画史和现代世界美术发展状况,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和较强的造型能力;具有独立完成创作、教学的能力,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在掌握外语工具方面,应具有较强的阅读本专业书刊的能力,一定的听的能力,初步的写和说的能力。【主要课程】:中外美术史、艺术概论、美学概论、素描、速写、油画、技法材料、油画造型语言研究、中国画论、透视、解剖、创作及古典传统油画技法、古代壁画、当代壁画、现代油画技法及公共艺术等。【就业方向】:毕业生适宜在美术创作部门从事油画、壁画、宣传画创作工作,在各级美术院校从事教学工作,在各级艺术馆、展览馆、文化馆(站)从事美术创作和辅导工作,在出版社、报刊杂志社从事美术编辑工作,也可以在有关部门、厂矿企业从事有关宣传工作。绘画专业(中国画方向)【培养目标】:主要培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审美能力强、素质高、富有时代特征、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复合型,具备中国画艺术创作、教学、研究等方面的能力,能在文化艺术领域、教育、设计、研究、出版、管理单位从事教学、创作、研究、出版、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绘画艺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艺术思维与绘画造型的基本训练,具有绘画创作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绘画的、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绘画创作的专业技术;3.具有专业艺术创作的基本能力;4.了解文化艺术事业的方针、政策和法规;5.了解国内外美术发展的动态;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主要课程】:素描、色彩、平机构成、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中国画创作、书法、篆刻等。【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能够进入各种文化艺术领域、宣传、教育、设计、研究、出版、管理单位从事美术教学、创作、研究、出版、管理等方面工作及策划、制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也可以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绘画专业(版画方向)【培养目标】:主要培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审美能力强、素质高、富有时代特征、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复合型,培养能在文化、出版部门和学校、科研单位从事版画创作、教学、研究及美术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绘画艺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艺术思维与绘画造型的基本训练,具有绘画创作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绘画的、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绘画创作的专业技术;3.具有专业艺术创作的基本能力;4.了解文化艺术事业的方针、政策和法规;5.了解国内外美术发展的动态;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主要课程】:素描、色彩、设计基础、印刷设计、室内设计、质材艺术、技法理论、技法理论、木版、铜版、石版、丝网版、综合版、版画创作。【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能够进入各种文化艺术领域、宣传、教育、设计、研究、出版、管理单位从事美术教学、创作、研究、出版、管理等方面工作及策划、制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也可以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绘画专业(壁画方向)【培养目标】:培养能在城建、园林、文化艺术部门、学校及有关单位从事壁画设计与制作、教学、研究和其它美术工作的、具有较强适应能力的德才兼备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要求】:学生应具有较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能执行我国社会主义的文艺方针、政策;具有系统的壁画、建筑和环境艺术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及较强的造型能力;能运用各种材料创造性地进行壁画的设计、制作和教学;具有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在掌握外语工具方面,应具有较强的阅读本专业书刊的能力,一定的听的能力,初步的写和说的能力。【主要课程】:中外美术史、艺术概论、美学概论、素描、色彩、速写、环境艺术理论、白描重彩、装饰画、解剖、透视、壁画材料研究、俘雕、构成、壁画设计等。【就业方向】:毕业生适宜在城建、园林、艺术创作部门从事壁画的设计、创作工作,在各级美术院校从事本专业的教学工作,艺术馆、展览馆、文化馆(站)的美术创作、宣传和辅导工作,也可在其他部门、单位从事有关宣传工作。

国内外纤维艺术展览有哪些

纤维艺术

运用材料

世界发展

历史回顾

艺术理念

教育传播

国际交流

目录

1摘要

2基本信息

3运用材料

4世界发展

5历史回顾

6艺术理念

7教育传播

8国际交流

9审美浅析

材料美

肌理美

形态美

色彩美

空间美

10空间环境

11室内影响

12对人影响

13现代艺术

14材料研究

15形态特性

16含义定性

17形态功能

18纤维艺术

纤维艺术起源西方古老的壁毯艺术,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又融合了世界各国优秀的传统纺织文化,吸纳了现代艺术观念、现代纺织科技的最新成果,因而也有学者称它为既古老又年轻的艺术形式。应该说不管是从它的材料、工艺还是表现形式上,纤维艺术与纺织艺术设计都有着共同的渊源关系,在现代的发展中许多方面又是彼此交错、相互影响的。因而,从技术层面上说,他们之间不存在决然划分的界线。就某一个具体的作品而言,我们有时很难将它绝对地界定为是“纤维艺术”还是“纺织艺术设计”,这样的窘境在国内外的许多展览和著作中也是不鲜见的。基本信息中文名

纤维艺术

来源

西方古老的壁毯艺术

特点

开放性

性质

传统纺织文化

运用材料

纤维艺术的无限开放性,为艺术家探索多元的纤维材料、开拓新颖的艺术形式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次参展的作品材料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可以说想象奇特,创意别裁,化腐朽为神奇。运用的材料包括羊毛、丝线、纸、棉线、纸浆、铁丝、布、线绳、银线、稻草、亚麻、铜丝、织物、树脂、塑胶、手工纸、书的碎片、毛线、麻、丝网、锡纸、不锈钢、塑料、布带、丝、棉、混合材料、单丝纤维、多元酯纱、装饰纱、女人头发、蚕丝、人造丝、银丝、聚酯丝、高丽纸、蓝色牛仔、特制线、尼龙、棉布、丝绸蜡染、金属丝、报纸、纱线蜡扎染、金属软管、矽树脂、光纤、丙烯酸树脂、卤素灯、相片、丙烯酸纤维、纱、丝缝钉、手工染色蚕丝软缎、苎麻、金属网、有机玻璃、鱼线、丝绸、领带、衣领、人造皮毛、手工染色毛线、木、蜡染棉布、加热粘合剂、藤、树枝、玻璃丝、毛、黄麻、宣纸、金箔、蜡、仿亚麻薄纱、电影印刷品、碟子、珐琅、手套、竹、草蒲、麻绳、鸟笼、绡、铝箔、棕丝、钢网、尼龙绳、钩针织物、包装带、方铁管等等。这些材料因为作者的另类使用,给人以陌生化的视觉效果,构建了个性化的审美王国。世界发展

自20世纪上半叶以来,纤维艺术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文化背景下,经历纤维艺术

着由传统文化至现代文化的传承、交融和演化,呈现出文化互动时代的繁荣景象。形态的多元化、艺术风格的多样性、材料的综合性等诸多因素,构成了现代纤维艺术的基本特征。探索现代纤维艺术综合材料的功能与价值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纤维艺术家广泛关注的课题。 随着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影响与传播,艺术家们逐渐发现了纤维艺术中使用各种材料可以创造崭新的艺术形式和样式。这种手段的运用,从本质上就是突破了传统艺术形式上材料处于隶属地位的观念束缚,这样在无形之中促进了艺术家对传统纤维艺术观念、形式认识上深化,同时也促使纤维艺术家们对现当代纤维艺术独特语言进行着广泛的探索、大胆的开拓和试验,使纤维艺术构成形式呈现出开放的多元化的风貌。平面性、浮雕式的壁挂;立体性、装置性的软雕塑;环境与纤维艺术互动的陈设性纤维艺术。无疑都给这门古老的艺术注入了新的生命活力。这一切标志着现代纤维艺术的艺术语言、开拓性的创造思维和自由的试验性特征与现代、后现代美术思潮相同步、相融合,强调了艺术形式的多样性和多维性、强调了材料和技术的综合性、多重性,反映了隐藏在视觉形态中的时代特征。历史回顾

中国早在先秦时期,利用动植物纤维制作服饰及装饰品已经很常见。《诗经·王风·大车》有“大车槛槛,毳衣如菼。”、“大车哼哼,毳衣如璊”。毳衣,用兽毛织成,上面绣着五彩花纹的衣裳。说文:毳,兽细毛也。郑玄笺:古者天子大夫服毳冕也。《诗经?魏风?葛屦》:“纠纠葛屦,可以履霜”《毛传》:“纠纠,犹缭僚也。夏葛屦,冬皮屦。葛屦非所以履霜”,可见它不是用葛布纤维艺术

而是以葛绳用手编织的。“纠纠”是绳与绳纠缠之貌。郑笺:“葛屦贱,皮屦贵”。屈原《离骚》中有“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冀枝叶之俊茂兮,愿竢时乎吾将刈”。“江离、辟芷、秋兰、兰、蕙、留夷、揭车、杜衡、芳芷”都是香草名,古人用来做服饰和装饰品,屈原以此比喻贤德之人。春秋时期,据《左传》和《吴越春秋》所载,吴、越、郑、卫等国的织造、染色水平已经达到一定高度。到战国时期,丝织物在织法上,不仅能织细密的平纹,而且能织复杂的斜纹,还能够提花和绣花。其中锦的织法是当时最先进的技术。当时丝织品的主要产地是齐国和楚国。齐国出产的薄质罗纨绮缟和精美刺绣名闻天下,畅销各地,有“冠带衣履天下”之称。楚国的丝织品以湖北江陵出土的著称,被誉为“丝绸宝库”。每一个丝织品种都是织法多样,色彩纹样各异。丝织品中以锦、绣最珍贵。锦为重经提花织物,单幅为二色至六色。多色的采取区分法和阶梯连续法。花样多达十余种,主纹、地纹和辅纹互相烘托,富于变化,色泽古朴大方。绣品多用绢作底。绣法主要为锁绣,间以平绣,纹样繁复多姿,纷呈异彩。图案有二十几种,构图奇特生动,有浓重的浪漫神话色彩。古人不仅善于利用天然纤维丰富和美化生活,还不断发明、改进纺织技术,使人造纤维普及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后的唐、宋、元、明、清各朝各代都有专门从事织绣的机构和艺人。 新中国成立后,纤维艺术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地毯行业, 地毯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一个主流品种之一,一向以编织120道壁毯作为约定俗成的技术和质量标准。运用传统的栽绒工艺,纤维艺术

遵循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追求写实的画面效果,在艺术作品中还原生活的真实原貌。中国的地毯作品《万里长城》作为国礼赠送给联合国总部,一时传为佳话。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快车道,纤维艺术也迎来了明媚的春天??,从此,世界纤维艺术舞台上有了中国的声音,中国的纤维艺术进入了空前的多元创新与探索的时代。 纤维艺术是以天然的动、植物纤维(丝、毛、棉、麻)或人工合成的纤维为材料,用编结、环结、缠绕、缝缀、粘贴等多种制作手段,创造平面、立体形象的一种艺术。它可以用来制作服装鞋帽、佩饰、生活日用品、室内外环境装饰品,也可以是艺术家借以抒怀言志,表达爱恨情仇、喜怒哀乐的艺术媒介。它既是实用艺术,也是超功利的纯艺术。纤维艺术包括传统样式的平面织物(壁挂)、现代流行的立体织物(软雕塑)、日用工艺美术品,以及在现代建筑空间中用各种纤维材料表达造型语言的作品。艺术理念

在纤维艺术中,无论是传统的平面作品还是带有前卫观念的装置作品都是将材料作为基本的元素,利用不同的技法来表达观念和思想的。艺术家不是简单的将多种材料进行堆砌,而是利用材纤维艺术

料的某一特性,改变其外部特征并赋予新的形式和内涵,使其产生新的视觉效果,给人以美的享受。一定的材料适于一定的造型,如果用材不当,哪怕艺术形象再好,也会觉得别扭。我们只能从实际出发加以选择、利用、发挥材料与特定造型相适应的质地特性和表现力,因材施艺,增强其审美价值。雕塑家吕品昌说过:“将技术理性所遮蔽的材料自身的丰富品质和潜能充分地发掘出来”。在这方面不乏范例,美国纤维艺术家席拉·希克斯的作品就充满了魅力,通过对材料的深刻认识及对其品质的充分挖掘,因材施艺,充分发挥纤维素材的自然特质,引入联想和想象,创作出令人回味的纤维艺术作品。席拉·希克斯认为:在做纤维艺术作品时,艺术家应该完全自由地创作和表达自己的意图,不需要临摹平面绘画的模式,而应该在编织过程中求开拓、求创新。当她的作品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新异的作品对看惯了墙面壁挂的人来说是非常吃惊的,猜不出究竟是用什么材料来制作的,艺术家的灵感究竟来自何方?其实,希克斯不但吸收了古代秘鲁的编织技艺而且还采用了塔斯科印第安人的编织方法,比如:带子的编织技艺。这使得她作品很好平衡了传统因素与现代语境的关系。在1967年举办的第三届国际壁挂艺术双年展上,希克斯参展的一件壁挂的装饰手法是用包芯经编纱线编织而成的。该技艺是帕拉卡斯人制作葬礼服采用的技艺(Paracas,帕拉卡斯半岛,在今秘鲁伊卡省。以帕拉卡斯半岛为中心的文化,其年代为南美文化早初生期和早中间期,即公元前900年至公元400年,用精美的刺绣织物包裹尸体或作为随葬品,织物图案与纳斯卡彩陶有关)。席拉·希克斯由钻研传统织物出发,在寻求突破与创新的当代背景下,展开了她对织物蕴含物质与精神的永恒性的深刻思索。教育传播

纤维艺术是集实用功能与审美价值于一体的艺术形式。其特定材质的运用和表现形式的多样化,使纤维艺术独具平面性、立体性及空间性的诸多造型特点。而纤维材料质地本身所具有的物理性与化学性,又使纤维艺术作品具有御寒、保暖、防潮、吸光、隔音等功能效用。纤维艺术

这样一个独具审美意蕴的艺术种类,在中国的主流艺术教育中没有课堂,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缺憾。林乐成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纤维艺术高等教育的开创者,于1985年首先开设了编织壁挂设计制做课,这应是中国教育史上在大学开设编织壁挂教学的第一课。2000年,他又率先正式招收了纤维艺术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这也应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纤维艺术研究方向的硕士学位教育。他的社会实践和教育探索可谓硕果累累.多年来他先后为中华全国记者协会新闻发布大厅、联合国第四届妇女大会主会场、北京市政府会议中心、香港行政公署大厦、IBM中国总部大厦、中苑宾馆、昆仑饭店等大型公共建筑空间设计制作了不同主题,不同风格,不同样式的具有代表性的纤维艺术装饰品。在纤维艺术应用研究成果斐然的他的艺术作品也誉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