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18世纪艺术品交易的规模逐渐扩大,出现了以画店代销艺术品的形式。18世纪法国画家A.瓦托的油画《拉尔森画店》就描绘了这种情况。画店的老板实际上充当了经纪人的角色。艺术家创作的作品送到画店代销,作品售出后由画店与艺术家分成,或直接由画店按低于作品的销售价收购 。到19世纪下半叶,随着西方进入现代工业社会,艺术市场的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集展览、收藏、销售于一体的画廊取代了传统的画店,艺术市场的范围也由比较单一的艺术品扩展到工艺美术品。

艺术展览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关于艺术市场在中国古代的发展历程,成乔明认为从宏观的角度将中国古代艺术市场大致可以分为三大段:即三代至秦汉的寄生性艺术市场,以歌舞的皇家赞助为主;魏晋南北朝至五代的雇佣性艺术市场,以佛家雇佣艺术为主;宋元至明清的自由性艺术市场,各种艺术自由买卖全面开启。三段主流论仍然是笼统概括的,有主流也必有支流,中国古代艺术市场的支流肯定更加纷纭复杂、交错繁复,令人眼花缭乱。如三代已是工艺品自由市场的滥觞,秦汉也已出现民间歌舞自由市场的萌芽,商周时的艺术雇佣劳务关系在王权推动下亦已呈兴隆之貌,而寄生性艺术市场自皇权分流向王公贵族历千百年至明清并未完全绝迹。

艺术展览在中国的发展历程简介

博物馆作为一个收集、展示和研究文化、历史和自然遗产的场所,对于许多人来说充满了神秘和好奇。以下是一些建议的问题,您可以在参观博物馆时提出或作为思考的方向:1. 博物馆的历史和起源:博物馆是如何诞生的?它们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2. 博物馆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博物馆如何组织和管理藏品?如何确保藏品的安全和保护?3. 博物馆的展品来源:博物馆如何收集、购买或捐赠展品?它们是如何选择展品的?4. 博物馆的教育和研究:博物馆在教育和研究方面扮演什么角色?它们是如何推动文化交流和知识传播的?5. 博物馆的社会责任:博物馆如何履行社会责任?它们在支持社区和环保方面有哪些举措?6. 博物馆的数字化和虚拟展览:随着科技的发展,博物馆如何利用数字技术和虚拟展览来改善观众体验?7. 博物馆的未来发展趋势:博物馆在未来可能面临哪些挑战和机遇?它们将如何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和文化环境?8. 博物馆的建筑和设计:博物馆的建筑和设计如何体现其文化和历史背景?它们是如何为观众提供一个舒适的参观环境的?9. 博物馆的内部管理: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如何与其他部门合作?他们的工作职责是什么?10. 国际博物馆合作与交流:全球范围内的博物馆如何合作与交流?它们在保护和传播文化遗产方面有哪些举措?这些问题只是博物馆众多话题中的一部分。参观博物馆时,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好奇心提出更多问题。通过提问和观察,您将能更好地了解博物馆的丰富内涵和价值。

艺术展览在中国的发展历程简述

【答案】: 国际(1)原始阶段,人类的贸易起源于物物交换。(2)古代阶段,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类交换的次数在增加,规模和范围也都在扩大,交换的形式也发展成为有固定时间和地点的集市。(3)近代阶段,17到19世纪,欧洲出现了展示欣赏性质的艺术展和宣传性质的国家工业展。(4)现代阶段,19世纪末以后,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10世纪中叶至今,是现代展览大发展的时期。国内(1)新中国成立前。清末我国开始举办一定规模的具有近代特征的展览会。(2)新中国成立后,新中国成立之初至1979年,中国只举办了少数国家工业展,在出国展方面有一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