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对于上海也是十分的热闹,尤其是那些喜欢看一些展览会的朋友们,十一月开始上海这里集聚着很多著名的展览会,届时一定有很多人想要去这里,今天小编就来帮助大家盘点一下这些信息吧!上海双年展
时间:11月10日到2019年3月10日
地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上海双年展始创于1996年,是中国历史最悠久、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当代艺术双年展,也是亚洲最重要的双年展之一。
上海双年展始终以上海城市为母体,探讨都市文化、当代艺术和社会公众的互动关系,成为每两年一次集结于上海的大型国际当代艺术展示与交流平台。
本届上海双年展主策展人是墨西哥策展人、评论家和艺术史学家夸特莫克·梅迪纳,对于本届双年展的主题“禹步”,他表示,“禹步”是中国古代道教仪式的步法,以这一徘徊于进退之间的神秘舞步回应英文题“Proregress”。
希望借此超越西方二元对立式的思维方式。它提示我们探寻一种全新思维方式的重要性,而文化必将引领我们突破悖论的重围。
ART021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
时间:11月8日~11月11日
地点:上海展览中心
ART021创立于2013年,汇集了来自全球顶级的画廊与机构,力图成为一个专业的艺术家、收藏家、赞助人、美术馆交流平台,分享最新的当代艺术动向与想法。第六届ART021将于11月8日至11
日举行。
103家顶级画廊将在上海展览中心呈现国内外杰出的当代艺术作品。本届博览会将覆盖展览中心西一馆、序馆、中央大厅以及东一馆,总展览面积超过1.2万平方米。博览会期间,还将举办一系列艺术论坛。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
时间:11月8日至11日
地点:西岸艺术中心
村上隆、詹姆斯·特瑞尔、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草间弥生、丁乙、森山大道、朱利安·奥培、安东尼·葛姆雷国际知名艺术家的作品将汇聚一堂。
步入第五年,西岸博览会以“双馆”亮相,在2万多平米的空间内,汇聚来自亚洲、欧洲、北美洲和南美洲43个城市超过110家国际重要画廊,为藏家和观众带来高质量的当代艺术作品。
博览会主画廊单元将呈现87家世界顶级画廊带来的绘画、雕塑、装置、影像等作品。今年,除强大的返场阵容以外,主单元迎来39家首次参加的画廊。路易斯·布尔乔亚:永恒的丝线
时间:11月3日~2019年2月24日
地点:龙美术馆(西岸馆)
“路易丝·布尔乔亚:永恒的丝线”是法裔美国籍艺术家路易丝·布尔乔亚在中国的首个大型回顾展。布尔乔亚被认为是20世纪和21世纪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她的作品以融合了深层心理暗示和高度形态创造而享有盛名。
此次展览将展示艺术家职业生涯中最为重要的系列作品,包括1940年代末期的“人物”系列雕塑,90年代的“细胞”系列装置艺术。
还有她生命最后十年的以纺织物为创作核心的作品,以及最为宏伟的、纪念碑式的巨型雕塑——蜘蛛“母亲”系列。同蜘蛛一样,母亲在家族的古董挂毯修复作坊里也扮演着织布与修复的角色。
因此“永恒的丝线”也代指维系母子关系的脐带。蜘蛛从自己的身体中织网,建造出一座极具生命力的建筑,正如布尔乔亚从自己的身体中来创造雕塑。
辛迪·舍曼
时间:11月7日~2019年1月13日
地点:复星艺术中心
这是美国摄影师辛迪·舍曼(CindySherman)的中国首次大型个展。她的作品以二维形态呈现,但整个创作过程却涵盖行为艺术、表演艺术、观念艺术等多个方面,其对于女性主义等问题的关注又将意蕴进一步推向深远。
本次展览全景回顾辛迪·舍曼的艺术创作生涯,呈现128组涵盖艺术家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系列的摄影代表作品,以及曾使用过的拍摄道具、相关文献和影像资料等。
力图梳理艺术家自上世纪70年代至今40余年的艺术创作历程,展现其对当代摄影艺术的深远影响。弗朗西斯·埃利斯:消耗
时间:11月9日~2019年2月24日
地点:上海外滩美术馆
这是比利时艺术家弗朗西斯·埃利斯(FrancisAl?s)在中国的首次大型个展,由知名策展人长谷川_子(YukoHasegawa)策划。
作为当代艺术史上极具辨识度和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弗朗西斯·埃利斯有着独特的身份和履历。
拥有建筑教育背景的他1986年来到墨西哥城,围绕着当地的特殊文化、历史、社会展开创作,后来拓展至世界各地的一系列行为和表演。
埃利斯以其敏锐的、充满诗意与想象的感知力,针对人类学与地缘政治的主题进行发问,并围绕日常生活进行着近距离观察和实践。喧哗Heteroglossia
时间:2018年11月7日至2019年2月17日
地点:昊美术馆
展览“喧哗”立足于当代性,呈现10位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艺术家的作品。
他们都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但却有着不同的历史经验、记忆与身份;他们运用产生和流行于当下的媒介进行创作,并由此传达出对所处独特地域与时代的不同观察和见解。
参展作品涉及装置、影像、行为等形式,力图消解美术馆空间的传统物理界限,对社会个体与整体进行反省与启示。昊美术馆希望能籍此搭建对话的平台,传达美术馆对“当代”的认知与思考。三世之界——第四届TRIPLEPARADE当代首饰双年展
时间:10月19日~2019.01.06
地点:昊美术馆·设计中心
当代首饰蕴含着艺术和时代的精神。首饰的存在,不仅是一种形式,而更是一种内容,探讨人与物、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世界的关系。首饰的发展,反映着社会趋势和文化的变化,在当代的语境下,又更显多元。
展览展出34个国家和地区近300位艺术家和设计师近500件作品,各种匪夷所思的材料、造型和理念呈现在公众面前。
呈现了全球当代首饰创作的多样性,同时通过展览、论坛、讲座和工作坊等在当代艺术、时尚、设计与工艺美术领域,创造了一场富有创造性和启发性的对话。卡塔琳娜·格罗斯:呢喃的泥土
时间:11月10日~2019年2月24日
地点:ChiK11
卡塔琳娜·格罗斯(KatharinaGrosse)毕业于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她经常使用色彩斑斓的喷绘涂料来“装扮”大型绘画雕塑景观。
她的创作有点类似于涂鸦艺术,但色彩之于她绝不是仅仅服务于图像构成,而是一种创作行动留下的“证明”,由此,她的喷绘涂料完成的是在三维空间中对环境的转化。
对她来说,这并不是对社会秩序的挑衅,而是画家才思的展现刘野个展:语言叙事
时间:11月10日-2019年1月20日
地点:Prada荣宅
寓言叙事”是荣宅经Prada修缮后自2017年10月重新开放后的第二次艺术展,将呈现刘野自1992年至今的三十幅精选画作。
刘野的作品展现出隐秘而感性的想象力,这种想象力以东西方文学、艺术史和大众文化为来源,营造自省、纯粹而具有悬浮感的氛围。在他的作品中,标志性的童话风格与幽默感和谐谑色彩并存。
个展将在Prada荣宅两个主要楼层呈现,揭示刘野画作与建筑和装饰元素之间的关联与呼应。参观者可以在不同展示空间自由观赏,以回味图像、记忆以及由艺术家讲述的全新故事。村上隆在奇幻仙境
时间:11月10日~2019年1月5日
地点:贝浩登上海虎丘路27号3楼
村上隆的代理画廊贝浩登将在其于今年揭幕的上海空间举办艺术家的个人展览“村上隆在奇幻仙境”。
将呈现这位在中国颇具影响力的艺术家的最新创作——从单板绘画到长达15米、裱于铝框之上的大尺幅丙烯画,再到诸如《激发想象之上宇宙的活力》等2米高的雕塑作品。草间弥生:我对爱的憧憬全部从我内心出发
时间:11月7日~2019年1月20日
地点:大田秀则画廊上海市徐汇区龙腾大道2555-3号
上海”艺术季“期间,大田秀则画廊将呈现草间弥生个展“我对爱的憧憬全部从我内心出发”,主要展出“我永恒的灵魂”系列中的32幅作品、一座窥探式镜屋和多座软雕塑。
“我永恒的灵魂”是草间弥生21世纪作品中的代表系列之一,起初她只计划创作100幅左右,但至今已超过500幅,并且数字还在增长。这些超现实与具象交织的图像是艺术家标志性主题的融合,也是她一生的精彩叙述。如果你也爱着艺术,爱着画作,爱着文艺,这些展会是你不可错过的一个地方!
当代艺术展海报
用英语写一篇学校开展美术展的海报学校开展美术展的海报
SchoolArtExhibitionPoster
学校开展美术展的海报
SchoolArtExhibitionPoster袁由敏的作品参展1998平面设计《莲花抱子》、《榴开百子》、《脸谱》等海报4件华人设计百杰展中国北京
1998平面设计《榴开百子》海报1件首届中国设计艺术画展中国\成都
1998平面设计《莲花抱子》海报1件98香港设计双年展中国\香港
1999平面设计《影子》等海报4件东北亚现代艺术交流展中国\杭州、韩国平泽
1999平面设计《榴开百子》、《澳门回归》等海报2件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设计艺术展中国\深圳
2001平面设计《脸谱》、《图形与创意》等海报3件柏林当代中国海报展德国\柏林
2001平面设计《汉字》海报1件宁波2001国际海报展中国\宁波
2002平面设计《脸谱》、《融合》等海报5件美国费城中国当代海报展美国\费城
2002平面设计《融合》海报1件波兰华沙海报双年展波兰\华沙
2002平面设计《图形与创意》海报1件第七届墨西哥国际海报双年展墨西哥\墨西哥城
2003平面设计《商业广告中的创意原则》、《夏季学院》、《谁是老板》等海报3件第一届韩国海报双年展汉城\韩国
2003平面设计《汉字》、《融合》等等海报3件第七届日本富山海报三年展富山\日本
2003平面设计《图形与创意》、《夏季学院》等海报4件捷克特尔那瓦海报双年展特尔那瓦\捷克
2003平面设计《感受格调》、《平面设计节》等海报5件第一届中国国际海报双年展中国\杭州
2004平面设计《感受格调》、《中国海报双年展》等海报2件第八届伊朗德黑兰国际海报双年展伊朗\德黑兰怎么设计关于中国民俗文化的海报_传统文化海报设计一、文化的差异性与同一性
文化不是一个固化的概念,文化的形态繁复多变,各民族的文化也各具特色,并且随着内外因的作用不断产生变化,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可以从纷繁复杂的文化现象、文化形态入手,把握各民族、各时代文化间的联系点和共同性。文化是共享的,是某个特定群体成员共享的理想、价值以及行为准则。然而文化也是可以习得的,人们与文化一起成长,不同群体之间的文化也可以形成交集。我们总是强调现在处于全球一体化的时代,各国各民族间的文化伴随着这一转变也在相互影响、相互渗透,这种文化的交流最终落实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就像是,尽管中西方的宗教信仰存在差别,大部分中国人不懂得基督教的教义,这并不妨碍我们以圣诞节的名义过一次节日;尽管西方人很可能不太清楚公历与农历的区别,这也不影响他们与遍布全球的华人华侨一起,享受春节的喜庆气氛。
二、海报设计中所体现的文化差异性与同一性
海报也叫做“招贴”、“宣传画”,英文名为“poster”,意指张贴于纸板、墙、大木板或车辆上的印刷广告,或以其他方式展示的印刷广告,它是户外广告的主要形式,广告的最古老形式之一。也有人根据poster的词根结构及掌故来剖释招贴的词义,认为poster是从“post”转用而来,“post”词义为柱子,故poster是指所有张贴于柱子上的告示。没有一本中文词典对“海报”一词作过专门解释,但据传说我国清朝时期有洋人以海船载洋货于我国沿海码头停泊,并将poster张贴于码头沿街各醒目处,以促销其船货,沿海市民称这种poster为海报。依此而发展,以后凡是类似海报目的及其他有传递消息作用的张贴物都称之为“海报”。
(一)海报中的文化同一现象
文化的传递是以符号为基础的,比如语言文字就是其中最重要的符号,借助语言文字,文化得以代代传递,也能够传播到更广阔的范围中去。符号按照感官不同可分为听觉符号、视觉符号与触觉符号,语言属于听觉符号,而文字则属于视觉符号,图形图像也是重要的视觉符号。海报具有画面大、宣传内容广泛、艺术表现形式丰富以及远距离视觉效果强烈等特点,是极好的文化传播载体,也是平面设计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内容丰富、主题表达明确、传播途径多样、展示简便、对于环境道具并没有过多限制,所以广为流传。我们熟知的许多国际平面设计师都在这一领域都有突出的代表作品。众多国际性的平面设计比赛也是通过这一表现形式来进行的。连续举办了七届的国际大学生反对皮草海报设计大赛,要求参赛者需要用原创海报作品引导消费者思考皮草服装的道德问题。欣赏最终获奖的优秀设计作品时我们不难发现,不同国家的海报作品中往往会运用到相似的构想或者相似的图形元素,也就是说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教育背景、不同成长环境的大学生们,在立意和素材的选取上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相似。例如,2007年的第五届比赛,大赛主题为:“”时尚的牺牲品。中国赛区获奖作品中有三件出现了衣架这一元素,美国和加拿大的获奖作品中各有一件是以衣架为创意元素的。这一现象说明,在设计之初,中外学生选择海报创作元素时,都不约而同地从时尚联想到了衣架,并采用了或实物拍摄或手绘勾勒或异图形构成等表现形式运用在自己的海报设计作品中。
在全球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历史进程中,各国人民间政治文化交流也愈加频繁,在一定程度上形成相互依赖的关系。作为一名设计师,总是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得到最广泛范围地传播,被更多人理解和接受,因此,常常会采用大部分人可以接受并理解的图形元素。第二届“东西”大学生国际海报双年展中的金奖作品是一幅名为“暖”的反战海报,背景中央写着战争的英文单词“war”,旁边是一颗破碎的心,看起来犹如一对小小的翅膀,翅膀上顶着一个光环,如同血色天使一般。画面下方有一排主题语:请不要让这对翅膀飞走。整幅画面色彩斑驳,让人联想到战争带给人们的创伤,而在这一片萧索之中,这颗小小的红心温暖了观者的心灵,让人在沉重之中悟出些别样的味道。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却是国际通用语言;大部分中国人并不笃信基督教,但是大多能够识别天使的典型特征。因此,这幅作品能被国内外大部分观者解读。由此可见,尽管在不同的文化环境和教育背景下成长,国际间的交流却日益密切,如今东西方的年青一代在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甚至思维方式上有着逐渐趋同的态势。这既是设计师们的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采用国际通用的视觉元素创作作品可以提高作品传播的广度,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多数观者的理解与认同;另一方面,仅仅利用文化同一性设计海报,难免存在太多创意“撞车”的风险。因此,两者间“度”的把握相当重要。
(二)海报中包含的文化差异使其各具特色
纵观海报设计发展历程,国际知名平面设计师们的海报作品大多含有和本国背景文化相关的、独特而具有个性化特色的视觉语言,并逐渐将其发展转化为强烈的个人风格,让观者一看到海报画面就能够明白是设计者是谁。老一辈日本著名设计师田中一光为日本传统戏剧———能剧所创作的一系列海报流传甚广。能剧是日本民族戏剧的第一个剧种,它是由从寺院神社节目助兴表演中脱胎出来的“猿乐能”演变而来,在日本戏剧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能剧出场人物较少,以剧情的表演为中心,是一种象征剧。扮演剧中人物的演员都戴假面具,这是能剧区别于其它戏剧的一个重要特征,能剧就是从选择面具开始的。田中一光的能剧海报大部分都采用了面具作为主体图形,在表现手法上,他用大面积的几何色块将原本复杂具象的面具与头饰进行归纳,概括其主要特征,并采用高纯度补色,营造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除了利用几何色块塑造能剧面具来创作海报之外,还有一部分能剧海报则是将文字甚至笔画作为主要创作元素。这些文字往往是戏剧中某章回的内容,通过阵列的方式排布在画面上;或者是将剧名的笔画在不影响识别的基础上进行拆分,分布在画面中;有时还会用相应的色彩区分不同的剧目。
田中一光在海报设计中采用了大量日本传统形象和民族元素,而这些元素却是通过相对较为现代的几何形态表现出来;海报中补色的应用营造了一个五彩斑斓的华丽能剧世界,又通过巧妙地划分与间隔体现了层次地交叠,使得海报画面形成了类似西方透视效果的空间感。这是传统与现代、文化差异与同一性的极好体现。也许有人会说,现如今距离田中一光的全盛时期已经相隔甚远,而能剧本身就是较为传统的文化领域,难免在海报中会出现一些独有的民族文化符号。那么,新锐伊朗设计师Me-hdiSaeedi则是另外一个鲜活的例子。MehdiSaeedi的作品中总是包含着波斯文字和传统人物形象等民族元素。比如他为三位伊朗女性艺术家油画展所作的海报《三种伊朗人的面貌》,利用波斯文的大小以及书写角度的变化组成三张相互联系的女性侧脸,完美契合了主题。他认为,波斯文与拉丁文字在结构上非常不同,拉丁文字处于两条平行线之间,方块字的结构更容易处理好平衡的问题。而波斯文字则比较机动,字母的组合更为随意,设计师们可以用更加创新的方式进行设计,图形化效果较拉丁文字更为明显。他另一幅海报作品《伊朗印象》是为伊朗摄影师作品展而作的:画面主体图形是一名缠头的伊朗传统男子的形象,表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作为一名曾留学英、法两地的设计师,MehdiSaeedi明白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波斯文的识别性有限,所以,他的作品中总会出现以英文标注的主题,并与原有的波斯文字有机结合,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努力将这两种文字的特点结合起来”。MehdiSaeedi通过他成功的海报设计作品告诉我们,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往往能够擦出意料之外的火花。
(三)中西方文化碰撞所产生的“化学效应”
香港著名设计师陈幼坚设计的海报设计作品,有许多充满了浓郁的中国文化元素,而这种中国味儿,又通过简洁易懂的现代设计手法表现出来。他本人对此谦虚地回应:“基本上我的东西都是很表面的。但是为什么我弄得这么好,因为我知道自己的文化用什么形式来表达,好让中国人和老外都觉得有味道。但并不代表我对中国文化了解多深,你只要多问我一句,我未必可给你一个更深入的答案。”而采用这样不同文化融汇的设计理念来完成作品就是希望通过国际性活动“表达中国文化与品位,通过这种展现,将中国人的尊严在国际舞台上拿回来”。观其1990年在东京举办的“(东方汇合西方)”个展海报设计,画面主体为一个书写于沙地上的篆体“东”字,细看可以发现,这个充满传统味道的东方文字笔画结构却被拆分为四个英文字母“EAST”,这正是英文中“东方”的意思。如果换一个角度,将海报倒置,文字笔画则又组成了“WEST”,变成“西方”的意思。他将英文单词中的“东方”与“西方”巧妙融合在同一个古老的中国文字中,既将此次个展“(东方汇合西方)”的主题涵盖在内,又体现了东西方的交融汇聚。画面整体为暖黄色调,砂砾中的字体刻画体现了古老东方文化历史的神秘与沧桑。
陈幼坚为“香港东西”之香港设计师七人展所设计的海报,也同样充满了不同文化碰撞而产生的灵感火花。浅色的画面中心位置放着一杯热茶,那是一只由寥寥几笔毛笔笔触勾勒出的典型中式瓷制茶杯,杯中却泡着袋泡红茶。红黄两色组成的标签让人联想到有着“世界红茶之王”美名的英国经典品牌———“立顿”,只不过标签上的文字已经替换为此次展览的主题内容。杯中的茶水冒着热气,这升腾的气体由彩色线条组成,似乎意味着在东西方文化共同熏陶渗透下成长起来的香港设计师的设计作品必将通过此次展览的呈现,在设计界大放异彩。海报色彩素净,画面主体突出,简洁而不简单,蕴含内容丰富而隽永。糅合东方文化传统和西方设计美学并不只是香港设计师的“专利”,大陆设计师们同样有感于东西合璧的独特设计韵味,创作出许多优秀的海报设计作品。深圳平面设计师刘永清设计的一组题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海报设计中,他巧妙地将中西方文字融合在了一起。画面中“百花齐放”与传统花卉图形结合,“百家争鸣”四个字与孔子像结合在一起,体现了这八个字的字面含义。两幅海报乍一看平平无奇,仔细回味时则发现主题文字另有乾坤———汉字的笔画是由英文字母组成的,不同英文字体也使得中文字体呈现出类似宋体和黑体般不一样的字体效果。东西方文字通过设计师的处理,巧妙结合在一起,在画面中表现出出人意料的和谐视觉效果。
三、结语
文化是一个宽泛而抽象的概念,它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又难以将其精准定义。在海报设计这一领域,设计师们将其浓缩为视觉元素集中体现在画面中,在设计创意与设计表现时既要考虑到最广泛范围内受众的接受程度,又要保证作品的独有的文化内涵和个性特色,适度把握文化差异性与同一性之间的关系就变得尤为重要。这也是我国设计作品致力于走向国际化的同时又保有中国特色所需要长期研究课题之一。
当代艺术展馆
同为文艺青年,去过北京很多地方,首推红砖美术馆吧,因为真的很漂亮,就算不看展,只看建筑也是很好的视觉体验。
除此之外琉璃厂、798、南锣鼓巷、后海也都不错。尤其是后海的酒吧一条街,文艺青年必去的。
红砖美术馆
琉璃厂文化街
798艺术区
南锣鼓巷
北京后海文艺聚集地一、红砖美术馆就像我上面说的,这里真的很漂亮,单是美术馆建筑本身就有很高的艺术性了,不懂建筑也不影响欣赏它的美,红砖美术馆
【推荐理由】红砖美术馆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地方,享有“北京最美美术馆”的美誉,这里不仅展出过顶级的艺术作品,还因为美术馆独特的建筑语言成为拍照圣地,随意的摆几个姿势都是文艺范儿十足的大片儿。
【建议游玩时长】
4小时
【门票价格】
门票:全票150/位
每位成人可带120cm以下儿童一位
注:线上购票不可退票
【开放时间】砖美术馆开放时间:周二 - 周日10:00-17:30(17:00停止售票)。
展厅开放:夏至日:5月1日 — 9月30日;周二至周日 10:00 - 18:00(17:30停止售票);冬至日:10月1日 — 次年4月30日;周二至周日 10:00 - 17:30(17:00停止售票)。
设计商店:夏至日:5月1日 — 9月30日;周二至周日 10:00 - 18:00;冬至日:10月1日 — 次年4月30日;周二至周日 10:00 - 17:30。
红砖院子:咖啡厅营业时间:周二至周日 10:00 - 20:00;西餐厅营业时间:周二至周日 10:00 - 20:00。
【位置和交通】
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崔各庄乡何各庄村顺白路马泉营西路路口西100米路北,地铁15号线(俸伯方向)→马泉营站B口,步行6分钟到达;944路何各庄站、988路香江北路西口站,步行1分钟到达。
【预约方法】
红砖美术馆每周一闭馆,可以提前网上预约购票,也可以现场买票。现在要求“北京健康宝”绿码,要求现场扫码、测温,还要有72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红砖美术馆介绍】
红砖美术馆以红色砖块作为基本建筑元素,由著名建筑师董豫赣设计,这里的每一个细节都能体会到建筑师的良苦用心,采用中国传统园林意象精心打造,是一座怀拥自然的美术馆。展馆面积近一万平方米,主体建筑上下共三层,包括9个展览空间、2个公共休闲空间、1个艺术衍生品空间。场馆分室内和室外,室内两层八九个展厅,进门可以拿到介绍,室外的有红色砖区以及灰色砖区,特别有设计感,地面和楼顶都有巧思在里面,毕竟是大师设计过的,有空就多转转。
二、琉璃厂文化街
红砖美术馆是近几年流行起来的,琉璃厂就不一样了,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代就已经是文艺青年的聚集地了,到了现代,文化氛围依然浓郁。琉璃厂文化街(北京兔爷儿)
【推荐理由】
百年老街琉璃厂是古时“京都雅游之所”,这里是一块风水宝地,历史上许多的文化名人都曾在琉璃厂出没过,留下许多佳话和痕迹,如今我们从遗留下来的一些建筑和牌匾上,依然能感受到琉璃厂沉甸甸的文化,是北京最具文艺范儿的地方。
【建议游玩时长】
3小时
【开放时间】
8:00-18:00
【位置和交通】
琉璃厂文化街在宣武区和平门外,地铁七号线,虎坊桥B口,出地铁跟着导航走五百米左右就到了;公交7路、14路、15路、66路、70路在琉璃厂站下车。
【防疫要求】
琉璃厂文化街经营古玩字画的店铺很多,如果要入店需要扫码、测体温,要求“北京健康宝”绿码和72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北京琉璃厂介绍】国家3A级景区
北京琉璃厂文化街位于西城区和平门外,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辽代,当时还是一个小村庄,名为“海王村”。到了元朝,这里开设了官窑,烧制琉璃瓦而闻名,「琉璃厂」三字也是得名于此。到了清初,因为当时各地来京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大多集中住在这一带,因此在这里出售书籍和笔墨纸砚的店铺比较多,形成了较浓的文化氛围。
如今这里经营古玩字画的店铺依旧很多,街道两侧古树参天,文化气息浓郁,主要看点有萃文阁、一得阁、戴月轩、槐荫山房、老北京兔爷、琉璃厂火神庙、文盛斋、艺术廊桥、汲古阁、荣宝斋、中国书店、清秘阁等。三、798艺术区
798也挺有名的,不是文艺青年也一定听说过它,有很多的艺术展和涂鸦,感觉更适合年轻人吧。798(看展必去)
【推荐理由】
798艺术区是一个散发着艺术气息的地方,有无数有趣的小店,有意思的展览,附近也挺多艺术馆的,是一个充满了文艺范儿、艺术范儿、小资范儿的地方,是适合年轻人感受现代艺术气息的一个地方,会不定期有展览,满街的涂鸦,特色的雕塑,适合摄影爱好者。【建议游玩时长】
3小时左右【门票价格】
艺术区免费;艺术馆根据不同展览,各个展厅收费不同。【开放时间】
景区全天免费开放,但里面的艺术馆大部分周一闭馆。【位置和交通】
位于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区,乘401、402、405、445、909、955、973、988、991路公交车在大山子路口南站或王爷坟站下车可达。
【预约方法】798艺术区本身不用门票,收费展区可现场买票。798艺术区开放大门检查点,采取佩戴口罩 “健康宝”信息确认 体温测试 核查证件检查入园。
【798介绍】
798艺术区是老牌的艺术聚集地,形成于2002年,曾经是国营798等电子工厂区,是在工业建筑闲置空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逐渐形成了大名鼎鼎的798艺术区,渐渐开出了画廊、艺术工作室、文化公司、时尚店铺、文化设计公司以及酒吧与咖啡店,最后慢慢形成了今天的北京 798 艺术区,是北京文艺范儿十足的地方。
喜欢看展览的,对文创感兴趣的,或者是纯粹为了拍照都可以待一天哒~
四、南锣鼓巷
说实话,南锣鼓巷比较偏商业化,游客也比较多,不过这不影响它在文艺青年心中的地位,毕竟它代表了北京的胡同文化。南锣鼓巷
【推荐理由】
现在的南锣鼓巷更偏商业化,但他仍然是最能代表老北京胡同文化的地方,从文学大师到画坛巨匠,周围众多的名人故居也增加了它的文化历史底蕴。
南锣鼓巷还有很多具有设计感的小店,也很适合打卡拍照,有很多广告标语也很有趣!是文艺青年的不二之选!
【建议游玩时长】1~2小时
【开放时间】
全年全天开放 【位置和交通】
北京市东城区南锣鼓巷胡同,公交107、124等到宝钞胡同站下车到达南锣鼓巷北口;公交13、60、118路等到锣鼓巷站下车到达南锣鼓巷南口。【南锣鼓巷介绍】
南锣鼓巷位于北京中轴线东侧的交道口地区,全长787米,始建于元朝,它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也是一条富有老北京风情的街巷,距今已有740多年的历史。此巷是元大都时的南北通道,为北京胡同的保护区,胡同里街道不宽,仍保持着元大都街巷、胡同的规划,受到很多外国游客的青睐和关注。
如果你来南锣鼓巷,一定要去体验一下老北京的胡同,秦老胡同、菊儿胡同、帽儿胡同等,都很有意思,除了可以欣赏建筑,这里还汇集了很多文艺的特色小店,适合街拍,年轻人尤其是文艺青年,会把这里当作游玩北京的必选去处。五、北京后海最后就是后海的酒吧一条街了,也是文艺青年聚集地,尤其是晚上,流浪歌手与美酒的组合,氛围感拉满。后海
【推荐理由】后海算是北京文艺青年打卡必去之地了吧,还有后海的酒吧一条街,知名度更不用我多说了,一到夜里,后海独特的夜景和酒吧的氛围感,不是一般人能够抵挡得住地,沿着街道欣赏路边歌手优美的吉他弹唱,一边听着歌,一边观赏夜景,绝对不虚此行,氛围感拉满。
【建议游玩时长】
3~4小时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建议晚上去,后海的夜景很美。
【位置和交通】
坐2号线到鼓楼大街下,b口出,有交通协管员,上去问一下,步行过去即可,因为沿途有很多有特色的小店,很热闹,还可顺便照照相,感受老北京的文化。
乘坐5、210、635路公交在德内甘水桥下;
乘坐60、82、90内、90外、609、612路公交在北海北门下车。
【后海介绍】
北京的后海是什刹海的一部分,由前海、后海、西海三块水面组成的什刹海,后海就是以酒吧的特色而闻名的一条酒吧街,现在的后海,白天仍保留着老北京文化的基本模样,胡同、三轮车、四合院、遛鸟的、下棋的、赏花的都还在。一到夜晚,各地游客、老北京,南腔北调,不同肤色,所有人挤在这一小片区域,显得热闹非凡。
以下是一些个人建议:
最重要的一件事,佩戴口罩 健康宝 72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不管你去哪里。这几项都是不能省略的,哪怕步行街没有硬性要求,但你总要喝杯咖啡,吃个午饭吧,“北京健康宝”一定要提前开通好,口罩多带几个,出发前记得去做核酸。
艺术氛围感强的地方,总是适合拍照的,比如很有艺术性的涂鸦墙,独特视角的建筑物、雕塑等,好看的小姐姐们可以打扮得美美地拿着手机拍拍拍,记得带好自拍杆和移动电源。
如果不是北京本地人,最好提前订好往返的车票,尤其是在节假日,像北京这种热门线路车票会特别难买。
还有提前订好酒店,住宿的地点不要离景点太远,如果不行就离地铁近点,这样出行会特别方便,北京的地铁四通八达,绝大部分的景点地铁都可以到达,可以提点查好路线。
最好不要自己开车,尤其是旅游旺季、节假日,因为可能会堵很久,而且你大概率找不到车位,别问我怎么知道的o(╥﹏╥)o
上下班高峰期,北京的地铁特别挤,能给你从车上挤下来那种,所以安排好时间,尽量错峰出行。
祝你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