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是一个充满了文艺气息的学术参观之地,每年都会吸引大量的市民和学生参观,每个人对清华大学都充满了神往之情,能够进入也是很荣幸的一件事,参观艺术博物馆可以提升自己的审美意识,下面给大家分享详细的门票价格及购买指南。

清华大学材料和艺术展览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官网购票地址:http://ticket.artmuseum.tsinghua.edu.cn/

购票流程

1、大家先登陆艺术博物馆的官方网站,然后注册信息,成为会员

2、进入购票页面,选择入馆时间,一定要详细的时间信息

3、然后录入自己的基本有效证件信息和相关说明,一定要是真实信息

4、开始支付门票金额,支付成功之后就完成了购票

下方为购票选择时间信息页面

门票价格

普通门票:20元/人

特展门票:60元/人

优惠政策

校内观众

校内师生及校友观众:

清华学生(含附中、附小,不含成人教育凭本人学生IC卡,免普通门票,特展门票30元/人;

清华教职工凭本人教工校园卡或工作证,免普通门票,特展门票30元/人;

清华校友凭校友身份证件或证明材料购买普展门票15元/人、特展门票50元/人。根据《清华大学章程》中对校友的界定,校友认定范围如下:校友系在学校学习或工作过的师生员工和获得过学校名誉学位或荣誉职衔的人士;

清华大学校庆日,校内师生及清华校友凭有效证件免普通门票、特展门票;

每月第一周的星期四(法定节假日除外设定为校内教职工、学生(不含成人教育为免费开放日;

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校内师生凭学生证或工作证免普通门票、特展门票。

校外观众

普通观众优惠政策: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会员,凭本人会员卡免普通、特展门票;

中国博物馆协会个人会员,凭中国博物馆协会会员卡免普通门票,特展门票无优惠;

3周岁(含3周岁以下儿童免普通门票、特展门票。6周岁(含6周岁以下或身高1.2米(含1.2米以下儿童免普通门票,特展门票30元/人。儿童入馆须有家长陪同,家长需购票参观;

现役军人凭有效身份证件免普通门票,特展门票无优惠;

60周岁及以上老年参观者,凭有效身份证件免普通门票,特展门票无优惠;

残障人,凭残疾证免普通门票,特展门票无优惠;

非本校大、中、小学生(含港、澳、台学生,不含成人教育,凭学生证或学校介绍信购买普通门票15元/人,特展门票50元/人;

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观众凭有效身份证件免普通门票,特展门票30元/人;

“六一”儿童节,14周岁以下儿童(含14周岁,凭有效身份证件免普通门票;

9月10日教师节,教师凭有效身份证件免普通门票;

团体(20人及以上凭介绍信享普通门票、特展门票9折优惠。需提前一周电话预约参观,每日限3000个团体预约名额,预约电话:***(拨1再拨3。

购票须知

博物馆门票分为普通门票、特展门票两种。购买特展门票免普通门票。

购买普通门票可参观常设展览、普通临展;

购买特展门票可参观特别展览、常设展览和普通临展。

购票实行实名制原则,每个证件每个入馆日限购一张门票。

普通观众需凭身份证、护照、港澳通行证、台胞证进行购票;

校内教职工需凭本人教工校园卡购票、校内学生凭学生IC卡购票。

门票当日一次有效。所有票券一经售出恕不退票,敬请谅解。

购票方式及流程

现场购票:

现场只销售当日门票;

购票流程:

出示有效身份证件→购买当日门票→票种选择(普通门票、特展门票→观众类型确认→完成支付→获取门票。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官网购票:

网上可提前1周预约门票,每日开放限额3000张特展门票;

观众首次线上订票需先注册并按照提示登录购票;

个人用户每单限购5张门票,超过5张须分别下单。每个证件(身份证每个入馆日限购一张门票;

下单时填写了二代身份证号的观众可在入馆日当日在检票口刷身份证入馆,无须兑换纸质门票;

参观当天,因证件丢失、损坏或其他情况导致无法验票的观众,可凭预售登记的身份证号到售票服务窗口申请兑换纸质门票;

购票流程:

登陆TAM官网→用户登录→选择参观日期→选择票种→填写个人信息→完成线上支付→订单生成。

改签

网站预售门票在未使用的情况下,可于入馆日期前在本平台申请改签一次,超过时限则无法改签。

票务咨询及团体参观预约电话:***(拨1再拨3

声明

在本馆检票口发现虚假的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普展、特展门票,票面价值分别为20元、60元。

我们特别提醒观众,购买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门票只有两种方式:

其一、到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售票处选购门票;

其二、提前登陆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官网预约购票。

为保障您的合法权益,请不要通过其它渠道购买有折扣的门票。

对于制售假票人员,本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生院

个人情况:

我本科是一所普通双非院校,专业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一战考的是清华838材料科学基础,总分314,过了清华工科线但离院线差12分。(清华只要你过了学校校线,就有很多校内调剂的机会,尤其是工科)第一年调剂维纳电子由于各种原因复试败北。二战(2020年)考的是975材料物理化学, 初试复试都是17名,成功上岸。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清华材料几个科目的情况:

以前清华材料有三个科目可以考:838材料科学基础-物理化学、837材料科学基础-固体物理、904功能材料。以前的情况是每年报考人数400 ,录取人数40左右,前4、5名为本部学硕,然后剩下的都去深研院(深研院也分学硕专硕,成绩排前面的是学硕)。而今年考材料的分成了两部分(本部839 深圳975),因为深研院的材料专业开始独立招生了。975材料物理化学,我考的就是这个。这个专业课叫材料物理化学,但考试内容和材料关系不大……就是纯物理化学的考题。考的内容和清华化工考的837是一样的参考书目,但是没那个深入。今年975的考研情况是只有200 的人报考,41人过线(招生计划为55人),复试一志愿没刷人。至于为啥报考人数这么少,首先专业第一年开设知道的人少。最大的原因是975的考试大纲10月才公布,而且没有参考书目、题型,也没有真题劝退了很多人。往后估计要热门些了。838今年只有本部招生名额,历年的名额是4人,今年招了7人。今年838的复试线是350,但是最终录取的还是初试成绩靠前的,所以说想考本部的材料380 稳一点。

政治:政治63分,选择题38 .选择题我还是有发言权的。思路是前期看肖秀荣的复习全书或红皮的考试大纲解析,中期看风中劲草 肖秀荣知识点小册子,后期刷各大考研老师的模拟题,我是把市面上的各个老师模拟题的选择题都刷了,这样几乎就把政治选择题的重点覆盖了。然后考研前一两天再做一遍错题。今年我发现了5道知识点一模一样几乎是原题的题。肖秀荣英语:对英语提升最大的就是把20年的真题拿出来,在做完一套题后,把每一篇文章(阅读 新题型 翻译)一句一句翻译出来,不是口译,要一句一句的写出来。前期最好每句都写后期会的句子可以不写了,但稍微有一点不确定的他一定要写出来,然后与标准翻译对照,就能发现自己的问题了。这样做的好处就是:逐句翻译=背单词 锻炼分析长难句的能力 培养英文逻辑分析能力。记单词最好的方法自认为就是后期有一定词汇量后,直接“刷“单词书。就是用几天时间把一本单词书过一遍,不是看不是背,是把中文挡住,考自己一遍。然后以后只用背不会的就行,反反复复,不会的越来越少。这种方法效率很高,而且不会遗忘。当然学英语看网课是很必要的,名师很多,这里不推荐了,适合自己就好。

背带

背带语法

数学:我考得是数学一,94分,分数不是很高(一战数学117.二战分数还下降了)。现在考研人数逐年大增的情况下,个人认为数学不会再有简单的年份

了,数学平时一定要多刷题,多总结。考前两个月一定把各种模拟卷都做一做,-定要适度做些很难的卷子,自己模拟考研的情况,包括涂答题卡等步骤,培养自己打硬仗"的能力。今年很多小伙伴就是因为平时训练不够,结果数学崩了。武忠祥

李永乐

专业课:我考的是975材料物理化学,参考书籍朱文涛《基础物理化学上、下》 朱文涛《物理化学学习!指导》,975考纲(清华大学- 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官网可以下载)。辅导书籍:《物理化学学习及考研指导》(第二版) 清华837历年真题前期重点看书,把考纲出现的知识点完全吃透,要配合学习指导,涉及到的公式一定要全背下来,理解着背。可以辅助《物理化学学习及考研指导》(第二版),

有助于理解。后期就是刷837的真题了,因为只有一年的975真题,

所以还是要以837的真题为主。课本一定要反复看,前几遍力求细致、理解,往后就

可以快点看了,看的遍数越多,记得越牢,我看了15遍 .复试有笔试、英语面试、综合面试三项,总分500。

今年情况特殊,笔试是老师给你10个题号(盲选),自己选择两个口述作答,记为笔试成绩。

英语面试有的是直接英文自我介绍就完了、有的是问了些问题,几乎没专业课问题。

综合面试:自我介绍4- 5min,提问专业课问题 毕业设计或大创相关问题,还存几分钟闲聊。

个人感觉面试老师还是很友好的,不会太难为人,复试紧张是不可避免的,面试时最重要的是有自信。

一些碎碎念:

清华大学作为中国的最高学府,两年的考研经历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它的公正,不会因为你本科学校不好而歧视你,而且每年各专业最终排名与初试排名差不多。高分只要复试不作死,几乎稳录取,当然低分只要表现好,也可以逆袭。

总之考清华个人觉得最重要的是心态 自律,当然考之前一定要客观评估自己的实力。心态一定要放正,历年来说只要过310,那么就有复试机会,校内调剂也有很大机会录取到别的系。考研期间一定要自律,不用一直学,一周可以给自己放半天假。切忌形式主义,只要你能把知识学懂,累了躺着学也不是不可以,千万不要正襟危坐空耗时间给自己虚假的成就感。

清华大学材料重点实验室

中国有哪些材料科学与工程的重点实验室

高校部分: 国家重点实验室2011年

说明:关于每个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数目不好说,因为有实验室有合并组建和共建之说,不过已有详细说明;里面应该有少量错误,请注意。仅供参考。

清华大学 13

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

电力系统及大型发电设备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

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

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低维量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0年立项)

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共建)

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共建)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共建)

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 (共建)

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共建)

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组建清华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

微波与数字通信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组建清华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

煤的清洁燃烧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已摘牌)

一碳化学与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 (共建 已摘牌) 北京大学 10

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湍流与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蛋白质工程及植物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共建)

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共建)

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共建)

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组建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

分子动态及稳态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组建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

文字信息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已摘牌)

暴雨监测与预防国家重点实验室 (已摘牌)

视觉与听觉信息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已摘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