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在北京新国展的首个媒体日,走马观花的看了一圈,从南登录厅进门首先进入的W1馆,这里有奇瑞系的几个品牌——奇瑞、星途、捷途。

奇瑞智能化北京车展

作为奇瑞的老用户,笔者认真看了一下,从中感受到奇瑞的“变”,也感觉到奇瑞的“不变”。在这里,借车聚平台吐个槽,一起探讨。

一、奇瑞的执拗

从情感上说,笔者希望奇瑞会有长足的发展,但几年来,奇瑞不管是产品策略,还是营销端的市场及品牌策略,都让笔者感觉,奇瑞似乎没找准状态,一直在摸索中,从未上道过。

所以在2019年,笔者曾经写过一篇名为《乱谈奇瑞的产品市场化》的文章,对奇瑞的产品策略,包括产品体系的矩阵设计、单一产品的定义及定位、产品市场化名称等提出了一系列看法。这次北京车展,奇瑞的产品是奇瑞的 瑞虎8 Plus、星途的VX、改款TXL,以及奇瑞控股捷途的X70 Plus。从这几款车当中,却让人感受到不一样的奇瑞。

如果说前几年,奇瑞在夯实技术积累,比如热效率37.1%的第三代1.6TGDI发动机,比如多年积累下形成的T2X平台。那么这几年,奇瑞继续深耕细作。比如这次随星途VX发布的2.0TGDI发动机,则不是简单的1.6TGDI的扩缸产品,而是加入了米勒循环,热效率超过了38%以上,称之为三代半的产品也不为过。

智能化及电动,基于全铝LFS平台,具备可互换性的电池模块技术,自研的域控制器,与中兴合作的自研芯片及算法,与中电38所的感知层面的研究,从而实现了算力 算法 数据的完全自主可控……这些枯燥的技术,可能业界特别是浮躁的媒体并不太关注,但奇瑞却一直在默默无闻地攻关且积累着。

二、奇瑞的变

如果说这就是变,那显然没有说服力。既然自媒体及业界关注的是表面文章,而笔者要提到的变,也是这些表面文章。

但就是这些表面文章,对行业而言,才是可怕的。

所以我们看到了内饰不管从设计用料,还是到质感,都让人惊叹的捷途X70 Plus;看到了基于瑞虎8却又超脱凡俗的瑞虎8 Plus;看到了质感满满的星途VX/TXL。比如似曾相识但质感满满的捷途X70 Plus方向盘。同样是捷途,尽管作为奇瑞追求性价比的品牌,但是空调控制区的设计毫不含糊一一虽源于奇瑞合资高端品牌路虎但混然天成,很好融入整体内饰,这种处理已经超过了奇瑞品牌以及奇瑞高端品牌星途了。

笔者坚信,奇瑞的这几款产品的座椅细节处理是自主品牌在本次车展上最值得称赞的。

比如星途VX的座椅。 当然也不能不提广受好评的瑞虎8的航空座椅,舒适性、支撑性、座垫长度等等都很值得表扬,只是第二排能再高点就好了。 即使是追求性价比的捷途,也提供了很棒的座椅,在前排座椅背后的文件袋的设计上,不仅空间大,开口大,还别出心载的做出两个小夹层,很是体贴。 局部的细节、旋钮的质感及操作手感,每个都没有槽点。以前有人吐槽奇瑞的内外饰设计的问题,人机交互的问题,但这次看来,奇瑞在完成了平台及技术积累后,开始把注意力放在视觉、触觉和嗅觉上,笔者想如果当年主观评价的负责人邱延正还在,现在应该更有用武之地了。

奇瑞一旦认真起来,效果也是很好的。我们摘掉有色眼镜,横向对比一下又是怎样的呢?

后面的番外篇会有。

三、奇瑞的不变

昨天早上,某自媒体人对别人提出的去奇瑞展台看看,是这样回应的:

“奇瑞没什么好看的,我一直也不怎么关注,这个品牌早就是自主三流了,不值得一看。”

且不论这位自媒体人这段话的逻辑硬伤,不关注怎么知道奇瑞是自主三流。但坦白的说,随着自媒体的发展,以及门槛降低,越来越多的车迷以票友的性质来做自媒体,从而拉低了媒体的素质及专业能力的下限。由此带来的一个“不变”便是,舆论环境对奇瑞而言依然恶劣。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奇瑞舆论环境的恶劣,从根源上来看,是奇瑞市场工作不力造成的,外界了解和关注奇瑞的窗口不畅,再加上爆光率低下,以及极个别不良媒体与水军的操作,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现在的舆论形势。

这事实上隐含了两点的不变。

▎奇瑞品牌与营销的方式不变

▎舆论环境的不变

前者如果奇瑞自己不改,那就会不断面临刚才所述的那个自媒体所说的情况,同时也会造成一个断档,即奇瑞自身的亮点与用户感知之间的断档,这是一个信息不对称,而品牌与营销的工作,不就是将自身的品牌价值与亮点传播至受众么?

而第二个,即舆论环境的改变。这则依赖于前一个,通过奇瑞在营销和传播上的努力,通过公共关系的维护,让用户、甚至让不甚专业的媒体人去接受、接纳,从而可以以虚心的、专业的态度去观察、去认知奇瑞的产品。

四、番外篇

这同样是自主品牌旗下的一款高端品牌SUV,它的旋钮塑料感十足,甚至能感受到明显的毛边,至于整车做工只能说还过的去,但粗犷的风格可有效掩盖做工及细节的不足。但就算铺天盖地而来的,依然是自媒体的誉美之辞。这是车展之前宣传就很火热的某款自主品牌家轿,可是从内饰的用料及质感来看,亦远不是媒体传播的那般精致,比如前排座椅的缝线的处理,后面的文件袋的大小及使用便捷度,远不及捷捷X70 Plus。现在的舆论环境就是即使是谎言说多了也会成为真理,更何况这种带有主观性质的评价呢?

另有一个当年列入四大的品牌,其以U开头的SUV,可谓设计感十足,就是面临着数据虚标被拆穿的窘境,但与设计感十足的外观不同,坐在车内,仅从观感上看有一种品质感欠缺,而档次感也无从提起的感觉,拍照的兴趣也就全无。

只能说,众口铄金的力量真大。

车聚小结

拿破仑当年说中国是睡狮,一旦醒来将震惊世界。

从潜心技术研发,到注重外表,这不是退步,这是奇瑞积极的变化。如果说奇瑞在产品层面的变,是睡狮觉醒,那在营销上的变,才是有可能改变世界的前奏。而中国行业媒体舆论环境的变,怕是还需要些时日。

这么多沙子马上淘干净,不容易。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奇瑞智能网联未来一工厂

易车讯 2月3日,我们从官方渠道获悉,奇瑞智能网联“未来工厂”一工厂项目在国家级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工建设,标志着奇瑞加快智能化转型的重大“新基建”项目又落一子。未来该工厂将主要生产全新高性能的新一代平台产品(奇瑞4.0产品)和T1X平台核心产品瑞虎8系列等共计10款以上产品。按照奇瑞集团“十四五”规划,智能网联“未来工厂”项目将在芜湖建设3个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高端智慧工厂,率先开工建设的一工厂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50万辆整车(含KD)生产规模。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同跃在开工致辞时表示,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消费升级的到来,140多年历史的汽车行业正面临颠覆性变革,以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为核心的汽车“新四化”扑面而来。

奇瑞必须主动拥抱这个百年不遇的时代巨变,因此在公司战略规划中,全面布局了新能源、智能网联、移动出行等“新增长点”,投资和创新重点已经从传统汽车全面转向智能汽车、新能源汽车,对现有生产规模、制造技术、管理工艺等全面升级,实现彻底转型。

建设面向未来的高端智慧工厂迫在眉睫。他表示,只有把“智能奇瑞”“绿色奇瑞”的根扎深,才能做到“根繁叶茂”。

奇瑞智能网联“未来工厂”项目以绿色制造、智慧数字化技术为引领,致力于打造全国一流的绿色智能标杆工厂、智能网联的示范区。

“未来工厂”项目将在建设3个高端智慧工厂的配套建设相对应产能的混合动力总成、核心零部件和国际CKD物流工厂,并基于5G、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建成覆盖整个园区的智能网联示范区。

一工厂项目主要生产全新高性能的新一代平台产品(奇瑞4.0产品)和T1X平台核心产品瑞虎8系列等共计10款以上产品。最新一代混合动力发动机和变速箱项目也将同步建设。奇瑞智能网联“未来工厂”项目将按照行业先进标准建设,具有显著竞争优势:

● 项目生产全过程高效率、自动化、透明化、数字化,全面超越智能制造3.0水平。

● 运营成本低,全周期投资性价比全国领先。

● 实现自工程完结,保障生产品质“零”缺陷。

● 多平台、多车型混线高柔性生产,短流程“零”库存,实现高效制造。

● 全过程节能环保,是一座低能耗、“零”排放的绿色工厂。

“十四五”期间,奇瑞将以智能网联“未来工厂”为引擎,加快从传统汽车向智能汽车方向彻底转型。奇瑞“未来工厂”项目将致力于成为:

● 探路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工厂”,为中国汽车工业牢牢掌握核心技术、实现高质量发展探索新模式。

● 安徽省、芜湖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示范基地,在产业集聚、提质升级等方面发挥领头示范作用。

● 奇瑞加快发展的“新引擎”,助力奇瑞产能提升、技术水平提升、制造水平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提升,进一步完善全价值链汽车产业布局,加快实现打造国际一流品牌的目标。

奇瑞智能驾驶事业部

好。

1、技术发展需求。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驾驶已经成为汽车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奇瑞的智能驾驶部门是一个专门的部门来研究和推进智能驾驶技术的开发,可以集中资源、加快技术进步,并且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2、创新与竞争力。智能驾驶是一个充满创新和商业机会的领域。奇瑞的智能驾驶部门是一个专门部门来推进智能驾驶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可以提高企业在该领域的竞争力,并且有助于推动整个行业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