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之家?新闻]? 2020北京车展即将拉开帷幕,汽车之家前方报道团队提前拍摄到了新款奔驰E级进口短轴版,新车将继续和国产新款奔驰E级一起推出市场。新款E级相比现款车型,更换了奔驰最新的家族式设计,更加强调运动感,内饰则在保持现款车型设计思路的基础上进行科技化升级。『官图』外观方面,新款奔驰E级保留了运动轿车的盾标以及轿车的立标基础上,提供两种前脸设计风格。其中运动轿车采用繁星格栅设计,并融入大量的镀铬材质装饰,搭配更具运动风格的前保险杠以及发动机舱盖上隆起的筋线,透露年轻气息。两侧的獠牙设计搭配下方大尺寸进气口,显得尤为凶悍。『官图』普通版轿车依旧是商务风格,但下方的大尺寸进气口还是带来了攻击性。另外新车的前大灯组向最新的家族设计看齐,LED日间行车灯形状更加纤细,内部结构看上去十分复杂。『官图』新款E级的车身侧面并没有太大的变化,车尾部分也只是进行了细节上的调整。比如重新设计的飞翼式 LED尾灯,更加宽大饱满,内部光源也进行重新排布,带来矩阵式排列效果,更有设计感。新车还运用大量的线条进行勾勒,让尾部显得更有层次感。『官图』内饰方面,新款奔驰E级在车内的整体设计没有太多改变,例如提升科技质感的双12.3英寸大屏等。细节方面,相比于现款车型,新车方向盘按键设计有所调整,运动化的方向盘也更加的激进,并融入更多烤漆材质,更显档次感。动力方面,我们预计新款奔驰E级进口短轴版将继续沿用现款车型的动力总成,搭载2.0T发动机,其最大功率为258马力,另外也会有搭载48V微混系统的高功率版2.0T发动机的车型,发动机最大功率为299马力。传动系统方面,预计新车将继续标配9速手自一体变速箱。(文/汽车之家 王子平)

北京车展进口奔驰

北京车展进口奔驰多少钱

易车讯 在2023上海车展期间,奔驰S 450 e L正式上市,新车售价126.77万,主打豪华品牌大型车市场,搭载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同时兼顾了动力性能和能耗表现,为消费者们提供了更加丰富的选择。外观和内饰设计方面,奔驰S 450 e L延续了奔驰S级家族的标志性设计,前脸拥有巨大的盾型进气格栅,同时还有奔驰车主最喜欢的立标设计,新车的充电口位于尾部。内饰部分,具有极强的豪华感,同时还能为后排乘客带来更加舒适奢华的乘坐体验。动力系统方面,奔驰S 450 e L搭载奔驰第四代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的混合驱动系统,发动机功率220千瓦,电动机功率110千瓦,WLTC工况纯电续航里程108公里,同时还拥有强大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打开易车App,点击首页“智能化实测”,多角度了解热门新车科技亮点,获得选购智能电动车的权威参考依据。

2020北京国际车展奔驰

在此次的北京国际车展上,奔驰全新一代 S级轿车再次亮相。虽然在此前已经在全球首发亮相,但在此次的北京车展上,全新一代的奔驰S级依旧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一台新车。作为全世界豪华车的典范,很多人说新一代奔驰S级气场不再,但实车感觉还是非常不错的。从外观上看,全新一代的奔驰S级采用了奔驰这一代的全新设计语言,整车都显得非常圆润,这也是为什么从图片看起来显得气场缺失的原因。没有了硬朗的线条设计,整车从图片上看起来会缺少一种立体感。但从现场实车来看,一台S级该有的气势感还是在的。大灯的尺寸虽然变小了,但大面积的中网和两侧大灯搭配起来还是有着一种奔驰独有的优雅感。从侧面来看,全新一代奔驰S级依旧有着非常修长的车身尺寸。在车身尺寸方面,新一代的奔驰S级为5320/1954/1503mm,轴距为3216mm,对于一台顶级豪华车来说还是比较符合定位的。同时车身侧面的线条是非常简洁的,基本上就是一个光滑的曲面,这也是显得照片看起来没有气势的原因。车尾部分,全新一代奔驰S级采用了最新的“柳叶状”尾灯,尺寸比较小,比较偏向扁平。对于一台奔驰来说,优雅是永远的代名词。整体来看,全新一代奔驰S级的外观以光滑感为主,不过在气势感上还是在线的。内饰上,全新一代奔驰S级也是第一次使用了大尺寸的屏幕,果然到了奔驰也要主打科技感的时代了。在这块12.8英寸的OLED中控屏上,几乎能够控制车内所有的功能。同时新车的语音系统还支持控制智能家居。在这台全新奔驰S级的后排,首次使用了后排正面的安全气囊,同时在发生不可避免的碰撞时,车身能够主动抬高80mm,用更加坚硬的位置实现撞击,最大程度保护车内乘员安全。动力方面,最新的奔驰S级将提供S 500与S 580两款车型,分别搭载3.0T涡轮增压直列六缸发动机和4.0T涡轮增压V8发动机,同时全系匹配EQ Boost轻混系统,系统综合功率为435马力和503马力。并且在这一代的奔驰S级上,还将提供S 580 e插混车型,将搭载3.0T直列六缸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367马力,并同时匹配最大功率为142马力的电动机。

作为一台全世界豪华车的代表,对于全新一代的奔驰S级,我只能说,大奔还是大奔。它依然是一台不折不扣的豪华车,只不过加上了很多的科技味道。(文/简屿)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