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停发放了大半年的新能源车“准生证”,最近由前途汽车打破,前途取得工信部的审批后,新车量产上市将被开绿灯。缓慢的资质发放频率,对大批对产销资质渴望的新能源车企,包括新造车势力来说,就如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依旧悬挂在它们的颈脖上。“有些企业拿到了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却根本没有实力生产汽车,而是借着‘资质’四处找投资;而很多有能力、想要生产新能源汽车的企业,却得不到生产资质。”在日前举行的2018智能汽车国际研讨会上,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道出了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审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解释了相关部委暂停发放资质的原因所在。从2017年5月22日至今,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审批大门已经关闭了整整一年时间,背后原因众说纷纭,但都避不开对已领取生产资质的15家新能源车企项目进展不一、表现悬殊的问责。一方面是部分获得资质的企业,迟迟未进入市场,除了北汽新能源和江淮大众以及知豆,其他企业丝毫没有成为市场主流车企的迹象。另一方面,对资质近乎“饥渴”的新造车企业,尤其是产品进度推进较快,以及融资金额排名前列的一二梯队,却又迟迟无法得到资质。为了抢新车上市的进度,一些新造车势力甚至被倒逼迂回生产——— 寻求代工或收购有资质企业。可以说,近两年冒起的新造车势力,如果说之前仍处于“PPT造车”阶段时,没有领到生产资质实属合理,那么过去一年资质发放近乎停摆后,让逐渐走向量产、走向市场的新造车企业,无奈地成为了被“歧视”的一方。在新能源车蓬勃发展的当下,如何把资质给到对的人,依旧有待破局。停审 现有新能源产能严重超标 从2016年3月17日北汽新能源拿到首张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再到2017年5月22日江淮大众获得最后一张生产资质,短短14个月时间,发改委共发放15张新能源牌照。业内曾经普遍认为新能源生产资质发放10个最合适,随着兰州知豆拿下第11张牌照,渴求新能源一纸准生证的新造车势力欣喜若狂,加快递交申请,以期占得先机。这扇资质大门却在江淮大众领到第15张牌照之后,在没有正式文件的情况下关闭了,至今仍无重启的迹象。为何发改委暂停发放新能源生产资质?这必须从发放新能源牌照的初衷说起。发改委发放新能源生产资质,本是为了扶持一批有竞争力的优质企业,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也即是“鲶鱼效应”来搅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从目前拿到牌照的15家新能源企业的进展来看,产品推出普遍缓慢,竞争力弱,根本无法起到领头羊的作用,更遑论对传统车企造成冲击,完全辜负了国家的期望“目前审批工作处于暂停状态,主要原因是之前国家层面对新能源汽车的审批规则相对宽松,审批速度过快,获批的企业实力参差不齐。”一位消息人士解释说,发改委应该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从2017年5月开始暂停审批工作至今。拿到新能源生产资质的15家车企分别是:北汽新能源、长江汽车、前途汽车、奇瑞新能源、江苏敏安、万向集团、江铃新能源、重庆金康、国能新能源、云度新能源、知豆、速达、合众、陆地方舟及江淮大众。按照传统车企、新造车、汽车产业链三大势力划分的话,传统车企势力有5家企业,分别是北汽新能源、奇瑞新能源、江淮大众、江铃新能源、金康新能源;新造车势力最多,有7家之多,包括前途、知豆、云度新能源、河南速达、合众新能源、陆地方舟、国能新能源;剩余的万向集团、长江汽车、敏安汽车则属于汽车产业链势力。南都记者统计发现,这15个获得新能源准生证的“天之骄子”,现有产能加起来达到91万辆。据不完全统计,正在排队等待资质审批的新进入企业超过了20家,产能是这15家车企的两三倍之多。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0年我国新能源车销量将达200万辆,而现有的新能源产能已经严重超标。新能源造车热急需降温,从狂热回归理性。拿到发改委生产资质的15家车企,并非都可以生产销售新能源汽车,他们还需通过工信部的考核,产品被列入《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即拿到工信部的“生产资质”,方能上市销售产品。而这15家车企中,获得工信部生产资质的只有6家,分别是云度新能源、北汽新能源、江铃新能源、兰州知豆、长江汽车、前途汽车,原因是很多车企的生产基地建设缓慢,始终无量产车影踪。尴尬 15家车企仅6家有车在售 记者调查发现,在领取牌照超过一年时间以上的有量产车型上市销售的只有北汽新能源、长江汽车、奇瑞新能源、云度新能源、江铃新能源、兰州知豆等6家车企,另外还有前途汽车、江淮大众、合众新能源、陆地方舟4家车企计划在今年推出首款量产车型,而其余5家车企中,除了重庆金康此前表示首款产品将于明年推出市场之外,敏安、万向、速达、国能都尚无十分明确的上市时间表,也常被称为“僵尸企业”。有产品在售的6家车企中,北汽新能源、奇瑞新能源、江铃新能源均出自传统车企。北汽新能源早已是行业的佼佼者,其目前最受瞩目的大事并非产品或销量,而是上市。北汽新能源2009年创立之初,就被北汽集团规划为未来独立上市公司来运营,甚至从2014年开始筹备上市。今年4月27日,北汽新能源与成都前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SST前锋)的关联交易方案获批,这意味着北汽新能源这一国内新能源整车巨头终于登陆A股。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在本届北京车展上明确了北汽新能源的上市时间表———2018年第三季度。公开数据显示,去年北汽新能源全年销量达到了10.3万辆,位居比亚迪之后,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中排名第二。依托传统车企的开发平台和技术沉淀,奇瑞新能源和江铃新能源也双双排进去年新能源销量榜前十,其中奇瑞共销售3.68万辆新能源汽车,江铃则售出3万辆,分列第六名和第七名。在去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榜前十车企中,有四家车企获得新能源生产资质,除了上述北汽新能源、奇瑞新能源以及江铃新能源之外,另一家就是近两年在新能源市场大放异彩的知豆。兰州知豆旗下已有H1、D1、D2、D3等车型上市,2017年实现销售4.25万辆,排在奇瑞新能源和江铃新能源前面,在去年排行榜中名列第四,仅次于比亚迪、北汽新能源和上汽乘用车。成立于2015年的知豆电动汽车有限公司,2017年估值超过12亿美元,目前累计销量逾10万台,占据新能源乘用车逾10%的市场份额,纯电动乘用车13%的市场份额,足迹遍布意大利、法国、德国等近20个国家。在今年由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科技部、中关村等联合发布的《2017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中,知豆以宁波首家“独角兽”企业的身份亮相,未来发展前景备受看好。云度新能源则在去年迅速推出首款量产电动车π1,今年3月再神速推出π3,并在刚刚结束的北京车展全球首发A 级纯电SUVπ7,据称这款车将于明年上市销售,将具备L3级别自动驾驶能力。涉足乘、商两个汽车领域的长江汽车,也高调参加刚刚结束的北京车展,带来9款产品,包括3款乘用车和6款全新纯电动物流车。据了解,长江汽车依托母公司香港五龙电动车集团在电池材料、电池生产、乘用车/商用车/客车生产、汽车设计全产业链的优势,目前在北京、上海设有研发中心,在天津、辽宁建立了汽车动力电池生产基地,在重庆建立了电池材料生产基地,在中国、昆明、贵州建立了整车生产基地,甚至在美国有海外生产基地,整车年产能达10万辆,在15家获资质车企中与江淮大众并列第一。统筹策划:南都记者 钟键挺 张泽彤采写/制表:南都记者 何羽 钟键挺 实习生:贡芊芊编辑:张泽彤

北京车展电动物流车

北京物流车车展

这次北京车展,亮相的新车实际上并没有很多,但自动驾驶业界的几家tier1却是动作频频。我们也实地走访了业内的几家关键厂商,对它们近期的动向做了一些了解,今天我们就来与大家分享一下。9月28日,在北京车展零部件展区,黑芝麻现场发布了名为FAD(Full Autonomous Driving)的全自动驾驶计算平台,性能直接对标英伟达 Xavier、特斯拉FSD平台。黑芝麻智能科技发布的FAD全自动驾驶计算平台,基于两颗华山二号 A1000芯片的级联方案打造,算力可达80TOPS-140TOPS,整体能效比高达 6TOPS/W。

官方表示,双芯片的FAD平台具备感知、定位、传感器融合、路径规划以及车辆控制功能,可以满足包括TJP (Traffic Jam Pilot)、HWP(High Way Pilot)、CP(Car Park Pilot)等完整L2 /L3级智能驾驶场景的需求。从现场展示的产品来看,该平台电路板面积比较大,两颗华山A1000芯片十分醒目,同时其散热片面积也非常大。从现场的工作人员了解到,该平台由于能效比较高,所以可以实现被动散热,无风扇设计也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系统稳定性。

据同时我们也了解到,该平台是与一汽集团合作开发的产物,故一汽集团产品如红旗或将率先采用这一平台,同时其他品牌也在与黑芝麻商洽中。未来黑芝麻还会提供四芯片组合的方案,算力将达到280TOPS,可支持L4级别的自动驾驶场景。

同日,在零部件展馆镭神智能发布了车规级CH系列混合固态激光雷达CH120和CH64。分别具有120线和64线,以灵活地契合不同自动驾驶细分应用领域对视场角、分辨率等具体需求。

CH120为镭神CH系列最新推出的产品,属于120线混合固态激光雷达,水平视场角为60°,垂直视场角-13°~7°,探测距离可达250米,精度±2厘米,测点速率可达40万点每秒。CH120严格按照车规级标准设计,整体重量约2.15kg,可在-40℃~85℃的环境下工作,且功耗仅为10w。

与CH120相比,CH64体积更小、成本更低,重量约1.5kg,且水平视场角更大,可达120°,垂直视场角为-13.33°~7.67°,可灵活嵌入在各式车辆中。

已有多家国内外自动驾驶公司提前拿到了CH120和CH64,并在矿卡、重卡、集卡、物流车、大巴、小巴等商用车上进行验证和测试。在现场与工作人员的沟通中笔者了解到,目前镭神智能也在与多家整车厂商进行接洽,如理想的下一代新车就极有可能搭载镭神智能的固态雷达,这也意味着理想的下一代自动驾驶平台或将采用传感器融合技术。

在9月25日的展前发布会上,华为推出了MDC车规级智能驾驶计算平台、华为智能车云服务2.0、Harmony OS智能座舱、多合一电驱动系统DriveONE等解决方案。MDC车规级智能驾驶计算平台采用了统一的硬件π架构,提供48~160 TOPS强劲算力,其基于智能驾驶操作系统AOS、VOS及MDC Core,可覆盖L2 ~L4级别的乘用车、商用车、作业车等多种智能驾驶应用场景。

MDC 210拥有48TOPS的算力,主要面向L2 级自动驾驶,MDC 610可提供160TOPS算力,面向L3-L4级别自动驾驶,二者均满足车规级安全要求。

华为的MDC解决方案,集成了华为自研的Host CPU芯片、AI芯片、ISP芯片,并通过底层的软硬件一体化调优,在时间同步、传感器数据精确处理、多节点实时通信、最小化底噪、低功耗管理、快速安全启动等方面领先业界,平台硬件遵循传感器、执行器等主流接口标准。在华为展台还展出了华为自行研发的多种零部件,如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双目摄像头以及广角镜头等等。

在北京车展上,地平线为我们带来了征程2的迭代产品——征程3国产芯片。据介绍,征程3采用16纳米工艺,基于地平线自主研发的 BPU2.0架构,AI算力达到5 TOPS,典型功耗仅为2.5W,具有高性能、低功耗、拓展性强、安全可靠的特点,支持高级别辅助驾驶、智能座舱、自动泊车辅助、高级别自动驾驶及众包高精地图定位等多种应用场景。

官方人员表示:“征程3具有极高的AI算力有效性,能耗比超越多款行业主流芯片,而且具有出色的图像接入和处理能力,不仅支持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检测、分类、像素级分割等功能,也支持对H.264和H.265视频格式的高效编码,是实现多通道AI计算和多通道数字视频录像的理想平台。”地平线宣布即将推出性能更强大的征程5车规级芯片,面向高等级自动驾驶场景,单芯片达到96 TOPS的AI算力,支持16路摄像头,组成的自动驾驶计算平台具备192-384 TOPS算力,面向L3-L4级别自动驾驶,并满足汽车行业最高安全级别ASIL D要求。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北京车展电动车

点击“关注”,让选车更有趣!

北京车展已经开幕,根据车展组委会统计,这次北京车展有36台概念车,160台新能源车,而且纯电、氢燃料等国内外最新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也会在车展中亮相。看来这一次车企们都卯足了劲,那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车展中的那些网红新能源车型!

领克ZERO concept:零百加速3.9S,续航超700km这是领克首款纯电豪华轿跑概念车,是基于SEA浩瀚架构推出的全新系列,量产版本预计在2021年年底上市。新车的长宽高分别达到4850/1980/1530mm,轴距2999mm,定位中型轿车,看尺寸和定位,上市后瞄准的是小鹏P7和比亚迪汉。先来说说SEA浩瀚架构,这个架构最大的特点就是什么车都能造,从A级车到E级车的全尺寸覆盖,可以满足轿车、SUV、MPV、小型城市车、跑车、皮卡及未来出行车辆等全部造型需求。而ZERO concept,是SEA架构的首发车型,新车延续的还是我们熟悉的领克家族设计语言,分体式大灯、贯穿式前脸还是熟悉的配方,新车还采用了无框门的设计,进一步凸显运动感。动力方面,官方称新车预计会提供单电机、双电机两种动力单元,其双电机四驱车0-100km/h加速时间3.9S,这样的加速性能和Panamera GTS、比亚迪汉EV四驱高性能版有得一比,值得期待。续航方面,新车将会搭载110kWh的电池组,综合续航将超过700km,新车还有个亮点,就是配备了150-220毫米高度可调的空气悬架和CDC电磁减振。

红旗E-HS9:续航510km,轴距超3米1

红旗E-HS9在北京车展上开启了预售,价格区间:?55-75万。

新车的长宽高达到了5209/2010/1731mm,轴距3110mm,很明显定位的是大型纯电动SUV。新车还是沿用了家族标志性的“高山飞瀑、中流砥柱”设计风格,主动式进气格栅加上直瀑式镀铬饰条以及车头正中贯通式旗标,让整个车的前脸看起来灵动又有威仪感。内饰追求的是中国古代中轴线贯穿式设计,讲究极简和对称,除了方向盘和空调出风口外最亮眼的就是贯穿式屏幕了,视觉感受非常出众。内饰做工方面,深/浅搭配的色彩与缝线工艺的座椅给车内带来不错的豪华感。新车还为后排提供了三块曲面液晶屏,两块固定在前排座椅后方,一块独立的液晶屏在后排中央扶手前端,主要负责控制娱乐功能,而且车内的六块液晶屏支持信息同步功能。动力方面,新车搭载前、后双电机四轮驱动系统,高功率版前后电机最大功率分别为160/245千瓦,百公里加速或小于4秒;内置容量为92.4千瓦时的电池组,续航里程510km。欧拉好猫:续航500km,还有GT性能版

欧拉在北京车展上已经公布了 欧拉好猫的预售价格:10.5-14.5万元,而且9月27日-10月31日期间线下支付2000元定金,提车即享价值20000元豪华大礼包,包含2年免费充电、至高5000元换购补贴、至高4500元贴息、价值4500的原厂智能充电桩等专属好礼,有购车意向的车友可以下手了。欧拉好猫基于长城汽车柠檬 咖啡智能平台打造,这款车的外观设计有很多经典元素的重现,甚至你能从中看到初代甲壳虫和保时捷356的影子。动力配置上,欧拉好猫采用了单电机驱动形式,最大输出功率105千瓦,最大扭矩210牛米。动力电池采用蜂巢能源生产的三元锂电池组,续航提供401公里和501公里两个版本。在这次车展上,欧拉还带来了旗下首款纯电动性能车型——欧拉好猫GT,外观设计和标准版车型保持一致,不过黑红配色拉花、后视镜用了红色元素点缀、扰流板设置专属GT标记等等方面加入了更多运动元素。高合HiPhi X:首购的车主都是勇于尝鲜的人

这是一款来叫嚣特斯拉的车,创始版四座售价80万元,创始版六座售价68万元,通过高合APP即可预订,前3,000名即创始版车主可享受多项终身免费服务,敢于尝鲜的车友可以下手了。高合HiPhi X在外观设计上颠覆了传统纯电SUV的造车形象,整体看上去更像是一款跨界车型,尤其是NT展翼门和特斯拉Model X鹰翼门相比不仅炫酷还更具备人性化:同时拥有的12个超声波传感器和6个防碰防夹传感器,可以侦测车内乘客和车外行人的方位,任意一扇门都可根据周围的环境智能地决定开启角度。进入车内,14.6寸液晶仪表屏、16.9寸中控触摸屏、19.9寸副驾娱乐大屏、7寸电子外后视镜显示屏,以及标配流媒体后视镜和前后门饰板上的调节触控屏,组成的9屏联动交互设计堪称是吸睛之作。四座创始版配了后排行政座椅、电动小桌板、冰箱以及8寸触控屏等配置,豪华感做到极致。动力方面,高合HiPhi X在前/后轴各配备了一个最大功率为200kW的电机,在双电机的驱动下其百公里加速仅为3.9s。电池采用宁德时代最新的三元锂电池,电池容量为97kWh,工况下长续航车型的最大续航里程达到550km。福特Mustang Mach-E:最长续航600Km,有望国产

Mustang Mach-E采用福特全新的纯电动平台打造,上市即是正式开启了福特的电气化路线,新车预计在明年以进口的方式在华销售。Mustang Mach-E的外观设计透露着Mustang的经典元素,比如马丁式中网、野马标志和三点式尾灯等等。车侧用的是按钮开关的设计,溜背式的车身散发着动感。续航方面,新车将提供75.7千瓦时电池的标准续航版本和98.8千瓦时电池的长续航版本,在WLTP工况下最大续航里程可达600公里。动力方面,标准续航版车型的最大功率190千瓦,后驱和全驱车型的峰值扭矩分别为415牛米和565牛米;长续航后驱版系统最大功率210千瓦,峰值扭矩415牛米;长续航全驱版系统最大功率248千瓦,峰值扭矩565牛米。

总结

以上介绍的网红新能源车,有的已经开启预售,有的预计不久的将来正式上市,有购车预算的朋友不妨瞄准再下手。我们还将迎来国内外品牌的不少重磅车型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