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11点37分,这次上海车展,是我参加过历届车展中,到展时间最晚的一次。▲将近12点到展,入口已空空荡荡
别误会,不是我前一晚在魔都迷失太久起晚了,实际上我是18号当天才到的上海,和提前两三天就为了参加各家品牌之夜抵沪的媒体朋友们相比,我的这个节奏可以说相当的外行。
原本的打算,是一天不够就再来一天,反正没有各种发布会干扰的第二个媒体日,对纯看车的媒体人其实更加友好,但没想到的是,我从中午12点之后才正式踏进第一个展厅,到下午5点各展台还没收拾闭展时,就已经逛得差不多了(中间还在休息室小憩了半个小时)。
是我老了、身体撑不起高强度逛展了,或者对新车的兴趣度变低了,还是这次车展吸引我的点实在太少了呢?回来想了想,还真想出两个原因,背后则是整个行业的现状,已经和上次上海车展时大不相同了。
第一个最直接的原因,是参展商变少了。
作为三年疫情严控结束后汽车行业的第一场重大活动,上海车展对各家厂商的吸引力应该是巨大的,这几天扎堆上市、预售、首发亮相的新车,也反映出了这一点。不过很出乎我意料,我在这座“8个花瓣”组成的上海国展中心,起码看到3个花瓣的展厅都是空置的,这在之前不论是北京、广州还是上海车展,都基本没见过。▲短短两年,恒驰就驰骋不动了
没有做详细统计,仅凭印象数了数,特斯拉和曾经一家横霸几乎半个展厅的恒驰,都没来——当然缺席的原因截然不同。这几年“时运不济”的威马,这次也没有出现在展会中。
法系阵营的标致和雪铁龙都来了,但是展厅面积基本就是整车厂商最小的一个单元,和曾经云逸、天逸仍是新车时期的展台布置,差了很多。
一些新品牌、新展台也是有的,但主要还是来自强势厂商的新拓展品牌,经过市场的几轮筛选,很多新、老势力都被逐渐筛了出去,行业整体的集聚效应,已经凸显出来。
第二个原因,是传统燃油类的新车,已经没有多少让人驻足观看的欲望了。
此前的大车展上,燃油类重磅新车的规模还能和新势力分庭抗礼,但这次逛上海车展,我除了从旁经过时简单瞄一眼之外,基本没拉开任何一台燃油车的车门。▲影响东风标致存续的产品,媒体人眼中的小透明
新一代雅阁、锐界L、红旗H6、标致408X、马自达CX50/CX-90等,基本就是这次车展比较关键的几款燃油车,它们也算是各自品牌的重磅产品,但是放到行业的视角,它们在这次车展的重要程度基本排不到前面,而且对于老媒体人来说,就算不看实车,就知道这些车型并不会有太多值得去体验的新鲜点。
对燃油车兴味索然,有兴趣看的新车基本就少了一半。此前不管是大众、丰田、吉利这种头部厂商,还是捷途、长安欧尚之类的腰部品牌,推全新车型都能吸引不少的关注,但当大家的关注度都集中在新能源类别,若非极其重磅的话,燃油新车就很难受到热捧了。
从市场份额看,纯电动车、PHEV混动和增程式车型加到一起还不到一半,但它们在媒体层面的话题性和关注度,可能就已经高达八九成。而在不久的燃油车仅剩的关注度也会被逐渐蚕食。
其实即便是新能源领域,我这次也只是体验到了部分产品,除了不大出彩的被选择性忽略外,还有仰望U8、腾势N7这类展台实在太火爆、没能挤进去的顶流。不过一个下午逛下来,在大家集中关注的焦点区域之外,我还是有了一些值得聊聊的感受。
1、有些传统势力的电动新车,还是不够放得开。
这是我这体验别克E5时的感受,作为一台中大型级别的纯电SUV,20.89-27.89万多价位,且620公里续航主力版本保持在22.29万多低价,它的诚意真的是给足了。在别克自己的产品体系里,E5定价已经低于级别相近的昂科威Plus,放到行业里的新能源市场,不管是大众的ID.6还是比亚迪的唐EV,指导价都比别克E5高不少。整体设计上,全新的前脸、全新的线条、全新的尾灯造型,总体营造出全新的清爽、简洁的气质,再加上中控台上那块凯迪拉克锐歌同款曲面大屏,作为别克首款基于奥特能纯电平台的纯电SUV,E5确实展现出了全新的形象,这也是吸引我坐进这台车的原因。
不过在车内我还是能感受到一些燃油时代留下来的痕迹,比如方向盘的握感、后排的空间和座椅皮革的触感及设计、遮阳板的造型、车门拉手和车窗按键的设计与操作方式,各种零碎储物空间的设置,都和我们熟悉的燃油车相对接近。别克E5车内最有“电子味儿”的还是要算那块曲面屏,但其实燃油品类也有福特蒙迪欧那种横跨中控台的超级巨屏。不是说传统车企新能源产品这种“念旧”的风格不好,只是从哪吒、埃安、蔚来、极氪等展台一路走来,会有一种新鲜感上的落差,缺少一些在感性层面对电动时代消费者的吸引力,从而不知不觉又回到了性价比的权衡中。
2、高端护城河都挖却始终做不好一台座椅?
自从ET7发布,我个人对蔚来的看法就开始扭转了,之后ET5、ES7等新车的销量表现,也让曾经看衰蔚来的人(包括我)再也没有多少质疑它的理由。2023年,蔚来的黑粉们,确实已经没未来了。
这种情况下,我说一句蔚来做不好一台座椅,是不是很有种“没处喷强行喷”的低端黑的感觉了?但是在蔚来展台坐了多台新车之后,这就是我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
还是先叠个甲:蔚来是目前中国最成功的高端纯电动品牌,ET7之后的一系列新车,在设计、质感、智能驾驶、服务营销、换电技术等领域都有独到优势,也是未来前景最值得期待的中国品牌之一。
声明完毕,可以好好说问题了。其实蔚来初代的ES8、ES6等车型就因为座椅舒适度受过吐槽,但我真正感受到座椅问题,是从ET7开始。作为一台中大型级别的豪华轿车,ET7后排却没有与尺寸和纯电平台相匹配的空间表现。而更明显的问题是,ET7后排的靠背不能调节,且设置角度过陡,乘客坐进后排很难舒展开,这个问题不出意外也延续到了后来的ET5上。▲蔚来ET7的后排,好看不大好坐
如果说定位中型车的ET5主要面向家用,后排无需过于讲究舒适度,那么行政级的ET7没有带来优秀的后排体验就算得上是一个硬伤了。如今ET7销量差多不只有同价位ES7的一半,多少反映出这一点。
其实蔚来新一代SUV的后排座椅也不是没有问题,以ES7为例,它的后排腿部、头部都更宽敞,靠背也有了一定调节的空间,但是不论怎么调,后排座椅都找不到既贴合身体,又让身体呈合理角度的状态。空间真的不小,但也真的不够舒服
正常坐姿背部、颈部不能贴在靠背上端,半躺坐姿背部又被顶起来、导致腰部悬空。ES7座椅填充的坐感也没有高端车型那种该硬硬、该软软的层次感。
个人认为,如果说蔚来在设计层面的质感媲美百万级豪车水准的话,它的座椅的整体舒适度,可能还比不上目前十几万元的很多自主品牌的车型(如果蔚来能放得下身段,8万级五菱缤果的座椅,都值得李斌好好体验和学习一番了)。这种高端护城河挖好了、却在最基础的座椅舒适度上栽跟头,怎么看都不合常理,但这就是我在蔚来车型上真实的亲身感受。
3、很不愿承认的是,车展上最打动我的,是一台韩国车。
从影视到文化,再从数码到汽车,不管哪个层面,我都不是宇宙大韩民国的粉丝,韩国品牌在我心里不会得到任何品牌层面的加成。但是这次车展上唯一一台以质感征服我的,是韩系豪华品牌捷尼赛思的GV60。其实在看吉利的银河L7时,车里就坐进了两个韩国人(因为看过一些韩国电影,能从语音判断出他们说的是韩语),还有一个站在车外和他们交流。当时我内心OS是“现在的中国品牌汽车,有你们学的”,甚至差点用英语问他们对这台车的看法。
而之后我走到捷尼赛思展台,坐上GV60的驾驶席之后,我有点庆幸当时没开口和他们交流(得瑟)了。从整体到细节的创新,再到实际上手的触感,这台车给我的感受不是眼前一亮,而是情不自禁的叹服。▲车展手机拍的画质太烂,还是用官图吧
GV60有些另类、甚至怪异的的外观,不是那种让所有人一眼惊艳的风格,但是你接受这个风格的话,会感受到它浑然一体的整体观感,以及各个部位都很协调的线条和比例,局部有很多值得玩味的细节。座舱里悬浮双联屏比较常规,大面积皮革软性包裹,在中国品牌车型上也不算稀奇,但是在更细节的地方,这款车几乎处处都是新颖的小设计。方向盘、扶手台、车窗控制等所有按键,都采用了金属覆盖、或类似金属触感的工艺。车灯和天窗控制区,里面满满都是细节。最让我叹服的,是中央操纵台上的这两个大旋钮,上边负责车机调节的中间支持手写输入,手写板是内凹弧面,手指放在上面滑动的触感非常美妙,这种感觉难以形容,但在我的记忆里,这几乎是我的手指触碰过最具享受感的物体。同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驾仕派,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锐界没有参加北京车展吗
提升空间表现、科技配置,首次应用ROA后排乘客提醒与SEW安全下车警示
传承十八年经典,历经三代变革。北京现代在今年11月16日开幕的广州车展上推出了第四代胜达。
作为北京现代全新亮相的大型SUV,第四代胜达以其大空间、关怀全家出行的安全配置,以及极“智”的便捷科技,充分体现了北京现代对用户需求变革升级的准确把握。
开辟大型SUV新境界
Santa Fe作为具有特殊意义的产品系列,在北京现代与现代汽车市场战略中占据重要位置。2000年,现代汽车在北美推出了第一代Santa Fe,并对它寄予厚望。随后Santa Fe两度换代升级,以其不断开辟新市场的强大实力,成为现代汽车进击北美的扛鼎之作。2012年,Santa Fe这股曾在北美市场所向披靡的“亚洲力量”,化身北京现代第三代胜达登陆中国市场。18年来,Santa Fe历经三代变革,在全球承载了超过450万家庭用户的信赖。
随着新中产家庭崛起,用户需求出现了变革式升级。他们期待拥有更大空间、更智能、更安全的出行方式。此次推出的第四代胜达,凭借越级的车身尺寸和轴距,汇聚全球领先科技的智能安全系统,堪称为用户及家人带来至臻关怀的全新产品。
第四代胜达采用现代汽车全球最新设计理念Sensuous Sportiness,散发出外刚内柔的双重性格色彩。第四代胜达还将提供8种灵感来源于大自然的外观颜色,其中两种全新色彩是中国专属。
内饰部分,第四代胜达采用了10.25英寸中控显示屏与7英寸液晶仪表盘,凸显第四代胜达的科技魅力。车内与身体接触的大多位置也都采用了软性材质覆盖。
舒适性一直是大型SUV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全家人舒适出行的必要条件。第四代胜达通过2865mm的轴距和内部空间的深度优化,打造出更优的二、三排空间。第四代胜达主推六座车型,第二排座椅采用独立设计,且支持一键翻折与前移,方便乘坐者进出后排空间。第三排座椅具备电动折叠与靠背电动调节功能,带来更加舒适、灵活的车内空间。与此还将有七座版车型满足不同需求的用户。
多项智能配置保障安全
锐界没有参加北京车展活动
我认为现在购车不能说是最好的时机,只能说有利有弊,只能说现在的时机适合部分情况的人购车。
有的人现在想要购车可能是因为政府有推出购车补贴,个人认为还是非常不错的。
多地都报道了如果购车,无论是汽油车还是新能源车都可以补贴几千块不等,而且降低了二手车交易的增值税,可以说单纯看着一点还是可以入手的。不过我认为即使如此,买车还是要慎重考虑,下面就来看看什么情况买车比较好,什么情况暂时不要买车,我个人认为买车人群可以分为以下两类:有车一族(换新车)。买首辆车。
如果你是有车一族,我觉得不是很适合换新车,因为现在买汽车虽然有补贴的加持,确实便宜了一些,有个问题却不得不考虑,新能源车虽然正在慢慢的普及,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现在充电并不是很方便,如果以后充电桩普及了之后才更适合,实际上有车的家庭本来是没有必要非要换车的,可以先用旧车,等到以后方便了再换。我的表哥有一辆汽油车是一辆SUV,其实这辆车算是半新,性能还特别好,也没有大事故发生,不知道为什么他就非要买一辆电动汽车,我猜可能是为了追逐潮流,但是家里人极力的反对,表示现在电动汽车还不是很方便,而且电动汽车太贵了,建议他过一段时间再买,表哥也接受了大家的建议。
但是如果你家里从来没买过车,是买第一辆车就还挺不错的,毕竟一般情况下,家里面买车都是刚需,既然迫切需要一辆车就不需要再等了,而且本身就有补贴的加持,应该会更省钱,不过在买汽油车或者新能源车之间需要做一个判断,首先两种车各有各的好处,比如说汽油车现在加油比较方便,新能源车充电没有普及,很多地方充不到电,但是目前的油价就涨得较为厉害,所以要权衡一下到底自己更适合买哪一种车再来决定。说一下我的直观感受,其实在一个家庭里面,可能每个人的想法都有不同,所以就会产生分歧,最近我们家就想购置第一台车,我的观点就是未来肯定是新能源车占据市场,所以想让家里人买一台新能源车,但是父亲觉得新能源车现在比较贵,而且充电也不方便,技术也不成熟,特别想买一辆烧油的汽油车,商量之后,我们俩决定的是买一辆二手的汽油车先开着,等到新能源车比较成熟了,再换新能源车。
所以买车一定要根据自身情况而定,每个人和每个家庭情况不同,不能一概而论,最后提醒你购车一定要做好预算,不要给生活增添太大的压力,购买之前一定要试驾汽车才能找到更适合自己的车型,祝每一个人都能找到自己心仪的车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