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会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标志性建筑――原子球(Atomium Pavilion)。1955年组委会在征集世博会的标志性建筑物时,一致选中了工程师沃特金(A.Waterkein)设计的原子球建筑方案。这个设计无论从思想理念还是创意形式都反映了时代特征和人们关注的热点。 原子球,它的建筑形状为9个巨大内空的金属球体组成,每个圆球代表一个原子,各球之间由26米长,直径3米的空心钢管连接。圆球与连接圆球的钢管构成一个正方体。这正是放大1650亿倍的a铁的正方体结构。9个圆球加上钢架结构总重量为2200吨,最高球顶达102米。球面采用了5800块三角弧形铝合金焊接而成。 原子球的设计可谓匠心独具。当时比利时是欧洲共同体的发起国之一,布鲁塞尔被称为“西欧的首都”。当时的欧共体拥有9个成员国,而比利时国内也划分为9个省。因此原子球象征着比利时国家和西欧各国团结、联合的标志。不过,建筑设计师还另有含义:自1954年开始设计世博会标志性建筑时,便考虑到标志性建筑,除了其本身应具有引人注目的特点之外,更应该具有思想内容,能反映时代的特征。1955年初,想到了“原子球”的设计方案。世界上所有物质的基础是分子、原子、中子等无限小又极为重要的东西。但是人们对其缺乏了解,感到它们神秘莫测。原子球是一座能向人们显示这些无限小的东西的建筑。同时经历了二战后,每个人对原子概念都有了新的认识,原子球体现了时代的主体意识:即人类如何和平地利用原子能,如何解决科学技术与人道主义的问题。 原子球建筑不仅展示其与众不同的建筑结构,也把现代建筑美学基础的纯几何形态的原则,运用在现代空间概念的形象设计之中。原子球也是比利时冶金工业能力和工程技术能力的综合体现。 原子球中间有一部当时欧洲最高速的电梯。仅23秒便可把22人送到92米的顶层圆球。顶层圆球专供游客观赏风景,四周有六面有机玻璃的大窗,并设有多架望远镜,250人可以同时从高处鸟瞰布鲁塞尔的优美景色。还有可供140人就餐的饭店和纪念品商亭。参观“顶层”后,可改乘自动梯到其它圆球。在世博会会期,原子球内展览国际核能技术,其中有不同的核反应堆模型,和一艘3万吨核动力船的模型。另外还有太阳能利用、外层空间展览,内容丰富。

布鲁塞尔博览会金奖
奖项名称: 布鲁塞尔尤里卡世界发明博览会奖:奖项介绍:布鲁塞尔尤里卡世界发明博览会奖于1950年设立,每年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行一次。主要展出民用工业技术发明。博览会设评委会大奖、首相奖、奥斯卡奖、大臣奖、金奖、银奖、铜奖、军官勋章、骑士勋章等。中国从1986年起参加展出。历届获奖情况历届获奖情况布鲁塞尔尤里卡世界发明博览会奖1987年36届,中国102项产品获项目奖,其中50个金奖,34个银奖,18个铜奖(占博览会全部获奖项目的一半)。北京毛发再生精厂厂长赵章光等10位发明者获发明骑士勋章。1988年37届,中国获38个金奖,31个银奖,26个铜奖(占博览会全部获奖项目的一半多)。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的心电多相信息心脏病早期诊断仪获比利时首相奖。

布鲁塞尔博览会美国馆
美国学者阿尔弗雷德·海勒在《世博会与走向进步》一书中这样描述1935年世博会:“与1939年世博会及之前的1933年世博会相比,这届博览会显得退步和凌乱,世博会的建筑物似乎更适合于25年前的那一届(1910年布鲁塞尔世博会),好像是在拒绝承认萧条的光景与日益升级的战争阴影。”现在看来,这也许是世博会抗拒战争的一种方式,却也是世博会现场氛围和建筑特色给人们的真实感受。世博会在建筑设计上选择了永久性建筑的设计方案,怀旧特色浓郁的纪念馆与艺术馆作为主题建筑,风格都趋于折中而缺乏现代感。在公众活动方面,主办方专门开辟了新的游乐公园、人工湖,并建造出一座可容纳75,000人的露天体育场用于展览期间的体育运动,足球比赛是当时最具号召力的项目。

世博会浓浓的怀旧气氛,使人们将目光更多地投向展品本身。
1935年的展品主要分为这几大类:科学仪器与艺术作品、农业土壤与底土、转化技术、能源、民用工程、公共建筑、服装与配饰、旅游与体育。其中大部分展品具有相当的实用价值,展览区域分明,有条不紊,少有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那般的喧腾与热闹。1935年布鲁塞尔世博会似乎在对过去的尊重与怀念中,阐释其渴望保持世界和平的希冀。即便如此,博览会仍然渗透着那个时代的色彩,敏锐的社会观察家们更是从中嗅到了时尚的元素。
艺术展示虽然延续着以往的风格,将古典艺术作为展示主角,但艺术馆中已有将近一半的展位给当代艺术提供了空间。博览会期间,主办方特地组织了一场名为“5个世纪的艺术1400—1900”的大型展览,集中展示古代艺术作品。观众的目光,却更多地被以法国艺术为代表的当代艺术呈现出的活跃气息所吸引。
博览会上丰富的布展设计也让人眼前一亮。这届世博会上有较多企业参展,在有限的独立展示空间里,出展方更加注重展品陈列的位置关系,力图通过巧妙的展台搭建,营造出富有层次感的视觉效果,以求在同类展示中更具吸引力。醒目的立体标牌、独特的宣传海报、多样的造型、温馨的格调??。在服装与配饰部分更是出现了大面积的橱窗展示,人们看到的似乎就是现代商业展示的雏型。与这届世博会上传统的建筑和沉闷的氛围相比,橱窗秀的出现为世博会增添了活泼的情趣,也显露出商业文化的勃勃生机。
1935年布鲁塞尔世博会怀揣着和平的希冀,展示了那个年代经济、技术、艺术的方方面面。现在看来,其主题是鲜明的,展览是富有特色的,但和平的美好憧憬却只能成为主办方的一厢情愿,那届世博会成为列强炫耀国力的舞台,竞争有余,合作不足,无法通过交流来消除列强之间经济技术的不平衡,更不能解决因经济技术发展的不平衡而引发的贸易争端和政治纷争。结果是盛会之后,鸿沟依旧。不出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此时,“通过竞争获取和平”已成为一个无法企及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