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各家所论,其说“四大名砚”在历史上的形成,有唐代说、宋代说、明代说三种。其说“四大名砚”的砚种和排列顺序大致有红丝砚、端砚、歙砚、澄泥砚和端砚、歙砚、洮河砚、澄泥砚二种。其说红丝砚在宋代以后退出“四大名砚”后,则又有洮河砚补入说和澄泥砚补入说二种。也有对“四大名砚”说渊源存疑,但仍承认有“四大名砚”者,如傅绍祥《中国名砚红丝砚》称:“‘四大名砚’之说,其渊源难以考证。……笔者贸然推断,可能是唐人因对当朝前后相继出现的歙砚、端砚、红丝砚、洮河砚喜爱而自然而然成习惯之说,遂流传于后世”。吴笠谷《名砚辨》称:“‘四大名砚’称法的始作俑者,一时难考”,但又认为“客观而论,‘四大名砚’之因缘际会不同,影响各有消长,但皆属砚史上公认的著名砚种,排名前四也属实至名归”。也有不谈所谓“四大名砚”,比较客观地叙说砚史者,如民国年间赵汝珍所撰《古董辨疑古砚辨》称:“书史所载之砚石,不下百余种……惟砚之可贵,除本体外,尚有因作工之佳者,刻面之妙者,或名人所遗者,或掌故所关者,原因甚多”。又如广陵书社为再版《阅微草堂砚谱》《归云楼砚谱》等写的出版说明称:“隋唐以后,由于造墨技术的发展,对砚质要求高,相继发现名砚石,并有了端砚、歙砚、红丝砚、洮河石砚、澄泥砚等名砚”。从总体上看,“四大名砚”的说法,似乎在历史上已经形成,但历史上根本就没有“四大名砚”之说。各种所谓的“四大名砚”说法纯属子虚乌有。检索历史文献,我们发现,历史上对各种砚台或名砚的排序与品评大致有如下几种情况。第一,相关砚史、砚谱从总体上对砚台进行论说,在论述中有先后的排序,但并非名砚的排名。北宋米芾所撰《砚史》是现存最早的专门化的砚史著作,《四库全书总目》称,该书“备列晋砚、唐砚,以迄宋代形制之不同,中记诸砚,自玉砚至蔡州白砚,凡二十六种。而于端、歙二石,辨之尤详”。书中所记25种砚台、砚石(实际上只有25种,青州青石砚重复二次论述,未加辨别),其论述依次为玉砚、葛仙公岩石、华严尼寺岩石、端砚、歙砚……“自谓皆曾目击经用者,非此则不录。其用意殊为矜慎”。可见其既不是当时所有的砚石品种,也没有名砚排名的意旨。南宋高似孙所撰《砚笺》第一卷记述端砚,第二卷记述歙砚,第三卷记述其他各砚65种。他对端砚、歙砚各用一卷的篇幅记述,说明了对此二种砚台的重视,其他则看不出对某种砚台的特别钟爱或已经形成了排名。乾隆年间官方编纂的《西清砚谱》,凡二十五卷,“其序先以陶之属,上自汉瓦,下逮明制,凡六卷。次为石之属,则自晋王Q璧水砚,以至国朝朱彝尊井田砚,凡十五卷。共为砚二百”。分析《西清砚谱》的文本,我们注意到:其卷一至卷六的“陶之属”,分别记述汉未央宫东阁瓦砚、汉未央宫北温室殿瓦砚、八棱澄泥砚等,并没有将“澄泥砚”放在特别重要的地位。卷七至卷二十一的“石之属”,是对石质砚台的著录。卷七至卷十五分别按历史年代记述,卷十六至卷二十一是无法判明纪年而按石种记录,这种按石种的记录,或许能够体味出编纂者对名砚的排序。最先著录的48方砚台均为端砚,接下来记述的是红丝砚、龙尾石砚、歙溪石砚、洮河石砚、o村石砚。但这也只能看出一种倾向,同样不存在“四大名砚”的排序。第二,相关论述曾对历史上某一个时期的名砚有过排名,但并非所谓的“四大名砚”。最早论述名砚的是柳公权,《旧唐书柳公权传》称:“(公权)常评砚,以青州石末为第一,研墨易冷,绛州黑砚次之”。宋代以后,有关评论渐多。宋人罗愿《新安志》10《叙杂说研》称:“苏易简《文房四谱》中载研四十余品,以青州红丝石第一,端州斧柯山第二,龙尾石第三,余皆在中下。”(按:现存苏易简《文房四谱》没有这样的记载,当有脱文)如是,共列出了红丝砚、端砚、龙尾砚(歙砚)三种。《新安志》引蔡君谟《文房四谱》称,端砚、歙砚之外,“余不足道也”。如是,则只有端砚、歙砚两种名砚。《文献通考》卷229《经籍考》称:“宋朝唐询撰砚之故事及其优劣,以红丝石为第一,端石次之。”如是,列出了红丝砚、端砚两种名砚。又引唐询《砚录》云:“自红丝石以下,可为砚者共十五品,而石之品十有一:青州红丝石一,端州斧柯石二,歙州婺源石三,归州大沱石四,淄州金雀山石五,淄州青金石六,万州悬金崖石七,戎泸试金石八,青州紫金石九,吉州永福县石十,登州驼基(砣矶)岛石十一”。可视为对十一种石质名砚进行了排名。明人{濂《遵生八笺》卷15《论研》认为:“古人以端砚为首,端溪有新旧坑之分。……歙石出龙尾溪者,其石坚劲发墨,故前人多用之。以金星为贵,石理微粗。……洮河绿石,色绿微蓝,其润如玉,发墨不减端溪下岩,出陕西,河深甚难得也……”在{濂看来,最好的是端砚、歙砚、洮河砚,即便如此,在论述洮河砚之前,他仍谈了湖广沅州石砚和黎溪石砚,其他排名更为混乱,或者说没有明确的排名。明人曹昭《格古要论》卷中《古砚论》依次论及端砚、歙砚、万州金星石砚、洮河砚、铜雀台瓦砚、未央宫瓦砚六种名砚。明人丰坊《书诀》(该书只有一卷,《四库全书》提要称,“《书诀》一卷,不著撰人姓氏”,认为是“嘉靖间鄞人丰坊所作”)则把石质名砚分为“神品”“妙品”二种:“石砚神品,曰葛仙翁岩石,出唐州方城县,温州华严石……妙品者,曰端溪中岩旧坑紫石,龙尾e湖眉石、金丝罗纹石……”与一般人的评价又不相同。清人倪涛《六艺之一录》卷308《历代书论砚谱》首先论青州红丝石,其次论端州石,其三论歙州婺源县龙尾石,其后依次论述淄州淄川县金雀山石、青金石等等。在倪涛看来,主要的名砚是红丝砚、端砚和歙砚。高凤翰的看法大致相同,其《砚史》“摹本第三十七”称:“青州红丝石砚,旧入砚谱,列上品,当在端、歙之右。”清人吴景旭《历代诗话》卷50《庚集中》称:“青州红丝石一,洮河石二,端溪石三,歙州石四,o(村)石五,皆石也。有玉,有金,有磁,有漆,其类不一。”如是,则可视为排出了红丝砚、洮河砚、端砚、歙砚、o村砚五种名砚。由上述例子可以看出,不管是何种排名法,或二种,或三种,或五种,或六种,或十余种,恰恰没有四大名砚的排法。第三,即便是名砚,不同时期,不同人士的品评也存在差异。如青州石末砚,柳公权评为第一,欧阳修则指出,虢州澄泥砚才是唐人认为的第一名砚,而“青州、潍州石末砚,皆瓦砚也。其善发墨,非石砚之比,然稍粗者损笔锋”(《文忠集》卷72,《外集二十二砚谱》)。又如青州紫金石砚,米芾的评价最高,他“老年方得琅琊紫金石”,认为“人间第一品也,端、歙皆出其下”(《宝晋英光集》卷8,《杂著》)。同为宋人,对此一种意见大致赞同,另一种意见反对。大致赞同者曾V说:“青州紫金石,状类端州西坑石,发墨过之”(《类说》卷59,《文房四谱砚谱》)。{似孙说:“紫金出临朐,色紫,润泽,发墨如端歙,姿殊下”(《砚笺》卷3,《诸品砚》)。反对者胡仔说:“青州紫金石,文理粗,亦不发墨”(《渔隐丛话后集》卷29,《东坡四》)。欧阳修说:“青州紫金石,文理粗,亦不发墨,惟京东人用之”(《文忠集》卷72,《外集二十二砚谱》)。乾隆《西清砚谱》卷23《附录》则认为紫金石砚大致和端砚、歙砚差不多:“考宋{似孙《砚笺》称,紫金石缌匐裕色紫润泽,发墨如端、歙……当由端、歙既盛行,采取者少,故甚少流传耳。是砚质理既佳,琢制亦精,堪备砚林一格”。一度被称为名砚第一的红丝砚,也曾被许多名家否定。米芾对红丝砚最不看好,他在《砚史用品》中认为,“红丝石作器甚佳”,但作为砚台,“大抵色白而纹红者,慢发墨,亦渍墨,不可洗,必磨治之。……慢者经⒃蛏损,冻则裂,干则不可磨墨,浸经日,方可用,一用又可涤,非品之善”。欧阳修认为,红丝砚制作精美,可为案头陈设的佳品,“若谓胜端石,则恐过论”(《文忠集》148,《书简五》)。蔡襄的看法与欧阳修大致相同:“唐彦猷作红丝石砚,自第为天下第一,黜端岩而下之,论者深爱端岩,莫肯从其说。”(《端明集》卷34,《杂著》)同为宋人的胡仔综合各家所说:“余今折衷此三说,东坡之说与彦猷合,而永叔之说太过。余尝见此石,亦润泽而不枯燥,但坚滑不甚发墨……”(《渔隐丛话后集》卷29,《东坡四》)至于端、歙二砚,有人认为歙砚居上,端砚次之。如欧阳修说:“端石出端溪,色理莹润,本以子石为上。……端石非独重于流俗,官司岁以为贡,亦在他砚上。然十无一二发墨者,但充玩好而已。歙石出于龙尾溪,其石坚劲,大W多发墨,故前世多用之,以金星为贵。……端溪以北岩为上,龙尾以深溪为上,较其优劣,龙尾远出端溪上”(《文忠集》卷72,《外集二十二砚谱》)。有人认为端砚居上,歙砚次之。如明代著名学者方以智认为,“今以端石为上”,“自今论之,(与红丝砚相比),细润发墨,总不如端,而歙次之”(《通雅》卷32,《器用》)。砚台以材质论,有石砚、陶砚、澄泥砚、紫砂砚、瓷砚、瓦砚、砖砚、玉砚、水晶砚、木砚、金属砚等多种。以砚之形制论,有足支形、几何形、仿生形、随意形等多种。以名砚论,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名品,不同人士的心目中也有不同的名品。同为一种砚石,因为坑口的不同、地质层面的不同、开采时代的不同,其品质也有差异。一定要争短长,一定要说“四大名砚”,难免要进入误区。青蛙小牛鸭子鹦鹉狐狸灰狼考研逃犯古代玄武门

展览展会搭建特装
特装展台搭建的制作流程是什么?有以下几点

1.沟通是展会设计搭建服务的前提。沟通营销者展览公司对企业基本情况的了解,影响着展会设计搭建的服务质量,所以说在为参展商提供展会设计搭建服务时,都要与参展商进行详细的洽谈,了解参展商的相关企业文化、产品特色、展出内容、展位面积等情况,以及要听取参展商对战虎设计搭建的要求与建议,从而进一步确定展会设计搭建的主题。2.设计是展会设计搭建服务的关键。好的展览设计搭建公司,会拥有专业与创意新颖的展会设计师,在设计之中通常会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设计,能够充分体现出企业的文化、特色以及品牌形象,更大程度地展现出美观、使用、艺术、独特的效果来。然后再像客户交付设计初稿,根据客户的建议与反馈进行调整,最终确定设计方案,双方签订合同。3.展具制作与展台搭建是展会设计搭建服务的重点。建立展具制作专业工厂,为客户提供展会设计搭建服务中的前期,然后根据设计方案与展会的要求制作各种满足功能要求的展具,并且能够在展台搭建中注重安全性、环保性、空间性与功能性的要求。在这一阶段中,还要安排公司的监工团队进行定时监工,然后定期汇报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检测情况,充分保障施工质量的安全。4.后期服务是展会设计搭建服务的保障。对于参展商在展会中出现的关于展会设计搭建的问题要及时派遣专业的人员进行协助解决,使得参展商在展会中可以顺利的进行与成功的举办,并且为使参展商的撤展效率更高,还要为参展商提供撤展服务。大黄蜂展览作为专业的展览公司,在为参展商提供展会设计搭建服务的基础之上,对于服务流程的工作细分以及分工都要十分明确,使得每一环节都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
展会展览标摊特装
标准展位:国际标准为3米×3米/展位,采用1米宽×2.5米高/张的隔板、八棱柱等搭建,每展位3米长×3米宽×2.5米高,可以单面开口,也可双面开口,组展方为标准展位参展商提供标准为:每个标准展位一张谈判桌、两张座椅、220V电源插座一只、两只射灯、一只纸篓以及制作公司展位眉板。标准展位由展会主/承办方负责搭建。

特装展位:通常要36平米起订(即4个标准展位起订),展位展台可由企业自行任意搭建,但不可超过所定展位的面积,一般也会有限高,组展方一般只为特装展位的参展商提供光地和电源,不提供任何展具。参展商也通常会把搭建特装展位的工作交给展览工程设计与承建商来设计、制作并搭建。
希望这个回答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