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艺术展览信息怎么说
看艺术展览的好处有:感受艺术之美、开拓视野、培养创新思维、丰富生活体验、加深文化理解等。
1、感受艺术之美
艺术展览是欣赏和感受艺术作品的好机会,无论是绘画、雕塑、装置艺术还是摄影等,都可以通过展览近距离欣赏到。在展览中,观众可以沉浸在艺术作品中,感受到艺术家的情感和才华。2、开拓视野
艺术展览可以拓展观众的艺术视野,让他们接触到不同的艺术风格和形式。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艺术,提高艺术鉴赏能力。3、培养创新思维
艺术展览中的作品往往充满了创意和想象力,观看这些作品可以激发观众的创新思维,从而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更好地发挥创造力。4、丰富生活体验
观看艺术展览是一种独特的体验,它可以为日常生活增添一些情趣。与电影、戏剧等娱乐活动不同,艺术展览更加注重思考和感受,可以为观众带来更深层次的体验。5、加深文化理解
艺术是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观看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展览,观众可以了解和接触到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从而加深对世界的理解。
1.事先了解艺术家
也许这位艺术家在童年的时候有些挫折,或是激进分子,那么TA的大多数作品有可能是在表现与这些有关的东西。上网搜索一下这位艺术家,或请教懂行的朋友,你或许就能预测到会遇见怎样的艺术品。你还可以根据自己要去的地方提前准备一些资料或者打些腹稿。2.一直盯着作品看
即使是那些能完全看明白艺术作品的人,也要先仔细看看作品。你把脑袋斜向一边,做出一种正在审视的姿态,然后慢慢走近作品,再后退,贴近一点、再远一点,就好像你已经沉浸于它的美。看完后,此时你还要思考该说点什么,所以先叹一口气,或者发一声“呣……”,给自己争取一点时间来好好想想。3.只关注作品的一个方面
如果你脑袋一片空白,根本不知道该说什么,可以考虑一直念叨作品的某一特定方面,然后想出点评价来,不要让人发觉其实你脑子一片空白。从作品颜色出发是个好方法。通常,明亮的颜色代表快乐,你可以说说这些颜色是怎样让你感觉到快乐、兴奋、积极,或者谈谈晦暗的灰色是怎样喻示抑郁和悲伤的。4.多人讨论,保持沉默或赞同他人
如果完全不懂,还想混得游刃有余,一个好方法就是保持沉默,或者赞同其他人的观点。仔细听其他人是怎么说的,点头表示赞同,如果他们说的突然触发了你的灵感,赶快加入讨论。但一定要确保你听明白了,并且明白讨论的方向。5.用问题回答问题
一些情况下,用问题回答问题很好用。“你怎么看这件作品?”这是一个问别人的好问题,你可以先了解其他人的观点,这么做还可以让你脱离困局,让你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我没什么特别想法,你呢?”这是另一种回答方式,表现出你还没有彻底想明白,能给你争取思考时间。原文链接:http://www.wesydney.com.au/5-ways-to-pretend-you-understand-artwork/
本文原载于澳洲华语新闻周刊杂志《CITYWEEKLY 城市周刊》第249期,欢迎在线阅读:CITYWEEKLY
身边总有朋友会问我们,最近又有什么好看的艺术展啊,有没有可以推荐的?首先真的很欣慰,越来越多不搞艺术的朋友也开始看展了,虽然他们总说,其实去看展很多时候也看不太懂,更多是好奇,或者只是纯粹去感受下,看看艺术家的世界和自己看到的世界有什么不同。艺术,本就没有标准答案,艺术就是需要靠自己去感受的,只是有的人感受多一些,有的人感受少一些。而看展本质就是一个艺术熏陶的过程,当你看过那些艺术大师们的杰作,看过足够多的好作品,当你感受得多,你的眼界和观念就会被打开,你的审美水平就会慢慢提升。当我们真的去看了一个不错的艺术展,有人可能排了老长的队,进去后茫然走一圈,然后感慨一声:“啊,真好看!” 或者疑惑一下:“哪里好看了?”传说中的顶级大师名作就在眼前,却又好像离它很远很远……那么问题来了, 我们怎么才能看懂这些艺术大师的作品呢? ① 观看作品旁的介绍 宽宏的约翰·弗雷德里克顿萨克森候选的肖像老卢卡斯·克拉纳赫 1533年首先我们可以看看每一幅作品旁边的作品介绍和背景资料。通常一个好的展览,都会配上相关的简要介绍,我们可以通过这些介绍信息,对作品和艺术家有一个基础的了解。而此次展览策划中,每一幅作品都配上了200~400字的介绍,算是比较深入了,这也是清华此次策展中非常人性化的地方。毕竟很多人除了达芬奇、梵高、莫奈等耳熟能详的大师之外,对其他大师可能了解的比较少。② 相互比较着去欣赏 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朱庇特和忒提斯》(左图)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 《穿红衣的年轻女子》(右图)当我们看完作品旁边的文字介绍之后,再看这些名画可能还是有点懵,我建议大家相互比较着去欣赏。因为时代的不同,同一个展厅内,两幅相邻的作品,就有可能相差50年-100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发展,不同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特征,通常会反映在艺术作品中。浪漫主义和印象派,当你相互对比的去欣赏,你会发现有许多不一样的地方。当我们用比较大眼光去欣赏这些画作时,艺术鉴赏能力也在逐渐提高。③ 以历史时间线纵向去宏观感受 每个艺术流派的诞生,都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环境。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作品,立体空间的表达意识开始明显增强,也就是大家理解的素描。虽然立体素描已经开始成熟,当时的色彩语言并没有那么丰富。这和当时的工业发展有关,文艺复兴时期的颜料还是以手工磨为主,而像现在这样丰富的锡管颜料一直到19世纪末,印象派时期才开始普及。正因为开始普及了便于携带的颜料,才使得外出写生成为可能,否则以前像罐头一样的颜料,带出去写生可就太费劲了。按照历史发展纵向观看作品,远远比单独看一张作品,理解得更深刻,更能明白其中的变化。从15世纪到20世纪的艺术变化,我们就可以在达芬奇《蒙娜丽莎》的神秘朦胧和梵高《向日葵》的生命热情中看到。而清华艺术博物馆的这次展览,正是按照历史发展的脉络策展,就像是西方现当代艺术史的一次短暂巡礼,从文艺复兴一直到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每个艺术流派都清晰呈现。一个展看下来,你就可以对西方艺术史了解得更透彻了。④ 了解一定的绘画语言 阿梅代奥莫迪利亚尼 《保罗亚历山大医生肖像》布面油画 100.5×81.5厘米 1909年如果不了解一定的绘画语言,哪怕是大师的杰作摆在你面前,你也可能会觉得枯燥无味,因为心里没有共振的基本元素。绘画就像是一个媒介,它将艺术家的性格、情感、过往的经历、当时的情绪,通通注入到艺术作品中。当你也懂这些绘画语言,才更容易获取艺术家在作品里表达的情感、注入的能量。绘画是有一定门槛的,油画就有油画语言的门槛,而跨过这个门槛的关键是要去尝试了解一些基本的绘画语言,比如“轮廓线的虚实变化”、“明暗对比”、“色彩的层次变化”,否则,我们去看再多的画展,艺术欣赏水平可能还只是停留绘画形象的美与丑,却看不到绘画作品中的音乐节奏。⑤ 找一个懂油画的朋友或艺术工作室一起看展 克劳德莫奈 《睡莲》布面油画 101.0×90.0厘米 1908年对于绘画语言的了解,最快的学习方式,莫过于跟着懂绘画语言的朋友一起去看展,让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讲解。比如这次的“西方绘画500年”特展,作品都是油画,对很多人来说,其实是陌生的,因为我们不懂油画的绘画语言。如果你不想让看展变成凑热闹,如果身边刚好有懂油画的朋友,或者遇到靠谱的艺术工作室,那就跟着他们一起去看展吧。也许,当你懂了一些绘画语言,你的眼界才真正被打开,艺术观念的更新也会让你的生活不一样。莫奈的绘画语言中,他看到那么丰富多彩的颜色,是真的超出常人么?其实不然。我们做一个小实验:面对一面白墙,去看白墙的中间和上下左右四个方位,用心感受,你会发现四个方位的白色均有颜色的变化,比如右边可能在白色的基础上偏红,上方在白色的基础上偏蓝。不用怀疑自己的眼睛,你的这种色彩感知是对的感受,也是最好的感受,而莫奈只是将这种视觉感受放大,展示给了观众。⑥ 用心去感受再感受 乔治莫兰迪 《静物》布面油画 30.0×35.0厘米 1948-49年当我们不看任何文字介绍,也不懂任何绘画语言,没有别人的专业讲解,我们看一幅作品,怎么看?也很简单,用心灵,而不是用眼睛。绘画语言本身就是最直接的一种表达方式,这种语言可以不经过大脑的解码,就让你感受到艺术家的品格、特质、当时的情绪、情感。解码这种语言最基础的就是“用心”俩字,而并非眼睛本身。当你伫立在一幅作品前,用心感受的时候,也许你没有多么大彻大悟的感觉,但你一定和这位艺术家在情绪和情感上走得更接近了。比如梵高的作品,你能够感受到他对生命的热情和生活的挚爱,而莫奈的作品,你能感受到他平凡生活中的惬意和自在。用心去看去感受,恰恰是我们这个浮躁的时代,最容易丢失的,而这才是看展的关键,欣赏艺术,你的感受最重要,那是别人没有的。 在人世间活着,就有诸多的烦恼,坑坑洼洼的人生旅途是大多数人的常态,如果在低谷的时候,还能够看到树木丰富多彩跳跃的颜色,擦肩而过行人嘴角上的微笑,普通瓶瓶罐罐投影上虚实相生的美,你就有了一双艺术的眼睛,而艺术的眼睛可以让你的人生感受到更多幸福和满足。美也,带你去看展,希望你在生活里有艺术的眼光。
热门问答
-
3个回答
-
3个回答
-
3个回答
-
3个回答
-
3个回答
热门问答
-
3个回答
-
3个回答
-
3个回答
-
3个回答
-
3个回答
推荐问答
-
3个回答
-
3个回答
-
3个回答
-
3个回答
-
3个回答
感谢你浏览了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