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玉石雕刻艺术展览

一个值得关注的雕刻艺术展览 2009-1-30 17:08:33 简要内容:如果你有时间到北京西城文化中心去看看建筑师郑文箴的“木化石奇石艺术雕刻展”,必定会有深刻的感触,因为这样的雕刻是与众不同的,这样的展览在全国其他地方也看不到。许多观众留下了他们的感言,“震撼”、“感动”、“叹为观止”、“精美绝伦”等等话语,表达了对郑文箴作品的深刻感受。上图为印度木化石 中华宝鼎   如果你有时间到北京西城文化中心去看看建筑师郑文箴的“木化石奇石艺术雕刻展”,必定会有深刻的感触,因为这样的雕刻是与众不同的,这样的展览在全国其他地方也看不到。   郑文箴先生今年已经72岁了。1936年他出生于全国知名的雕刻之乡——福建省泉州市,自幼即十分喜爱家乡的木雕石刻。196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建筑学专业,一辈子从事的是建筑设计,其代表作有深圳政府大厦等。1997年退休后,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了木化石的神奇与珍贵之处,竟从此引发了雕刻兴趣:他想要利用木化石雕刻来进行艺术创作,希望在保留木化石木材外表的形态的将木化石内里玉石的晶丽品质展现出来,造成一种“自然与理性结合之美”的“天人合璧”的艺术品。从1998年开始探索,一搞就是10年,用他自己的话说,已经“走火入魔”,再也放不下,拔不出来了。这次晋京展出的,是他作品中精选出来的91件雕刻珍品。   许多观众留下了他们的感言,“震撼”、“感动”、“叹为观止”、“精美绝伦”等等话语,表达了对郑文箴作品的深刻感受。有观众为郑先生的创作总结了三个特色:一是利用木化石作为材料进行艺术雕刻,郑文箴应是历史上的第一人,有些木化石已是玉石、玛瑙和彩石的品质,材料本身的价值已经很高;二是郑文箴创作中充分利用木化石奇石的天然材质、天然形态和天然色彩,只作必要的、适当的雕刻,就形成了十分突出的“自然与理性结合之美”的特色,非常具有令人喜爱的魅力;三是郑文箴的创作文化内涵极高,许多作品富含哲理,并深刻反映了时代精神,反映了人们新的理念和社会主义价值观,很能启迪观众思索,触动心灵。   这次展览的作品可以说件件有特色,都是无可复制的独品,其中如“总设计师”、“大师”、“高处的圣洁”、“蚌仙女”、“甜妹”、“风雪夜巡”、“智者之虑”、“陆羽品茶”、“宝贝我爱你”、“倾家荡产只因它”、“对抗的通常结局”等等作品更为精美,令人叫绝。你若不信,可以自己去看,应观众要求,展览延期到11月21日结束。   郑文箴说,他创作的每一件作品背后,都有精彩的故事。他总结自己10年的创作是“我刻我心”。他说:“十年创作,甘苦自知。我经历过的艰辛,以及投入的心血和金钱,是别人难以想象的。”   我们也要表达对北京西城文化中心的深深感谢:他们制定了“为创作具有时代精神和理念,具有社会主义价值观,并具有足够水平的艺术家提供免费展览场地”的政策,不仅丰富了西城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而且为全国有才干的艺术人才插上了强健的翅膀,使他们向更高的天空飞翔。 古代树木成为化石并不罕见。但在缅甸这样世界上独一无二生成翡翠的地质条件下,生成的木化石也可以达到翡翠的硬度、有些部分像玉石一样圆润、有些部分又保持着树木的天然花纹,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神奇,木化石和翡翠一样是世界上的一绝。用这种木化石雕刻的工艺品,既有宝玉石的情趣,又有回归大自然的意境。令人产生无限的遐想。是一种新发现的工艺品品种,具有极大的潜力。最近完成的‘丹凤朝阳’即是一例。原件为:15*20公分,重1500克。有硬木底座,价格3000元。

木化石适於作中、大件的工艺品。例如:笔筒、山水、人物等。深圳新闻网讯(记者 刘杰 周海斌)“我应该算是全国最早的木化石雕刻艺术创作者,也是作品最多的。”11月3日,在深圳古玩城举办的木化石雕刻艺术展上,70岁的郑文箴这样向记者介绍自己。听说展室里160余件木化石雕刻全部都是他的作品,记者不禁想好好了解这位老人。 八年创作400多件木化石艺术品 投入资金上百万 “这次展出的只是我的小部分作品,家里还有一大半,总共有400多件。”当记者惊讶于展室里木化石展品数量之多时,郑老微笑着说。郑老向记者介绍,自己从小就热爱木雕和石雕,但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一直没有机会继续自己的兴趣。直到97年退休,才重拾旧好,并且一直潜心自得其乐。 郑老介绍,木化石即硅化石,是在大约一亿五千万年前,埋入地下的树木在地球成岩作用下形成的。由于木化石外表绚丽多彩,打磨抛光后更显晶莹温润,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近年来其价值正在不断攀升。 郑老透露,因为钟爱木化石雕刻,自己用于购买原料和加工木化石的资金投入已经超过了百万元。 “深圳老市政府大楼设计出自我手” 郑老告诉记者,自己60年代从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后,分配到北京市建筑设计院工作。80年调来支援深圳建设,继续从事建筑设计,深圳的老市政府大楼就是他设计的。来深圳25年了,郑老说自己是深圳成长的见证者。对于深圳的迅速发展,他深有体会,“80年代大家的目标是在2000年将深圳建设成100万人口的城市,那已经很了不起了,但是深圳人口已经超过1000万了,城市发展得这么好,远远超过预期,真是难以想象的成就。” 八年潜心创作今朝首次展出 “这是我的作品第一次展览。”郑老告诉记者,八年来自己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创作上,很少与外界来往,也没有举办过任何展览。“我的作品都是在家乡泉州雕刻的,住的地方离雕刻作坊挺远,每天我都是六点起床,坐将近两小时车到作坊去创作。”一位老人,退休后本可在家养养花鸟,打发时光,为何要如此辛苦呢?郑老告诉记者,自己心里一直热爱雕刻艺术,过去因为工作忙,一直没有机会,现在可以全副身心投入进去了。“年纪大了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对于我来说,比打麻将,养花养鸟有意义。” 在展室的一角摆放着木化石雕刻的小动物,郑老告诉记者,那是他早期的作品。为了雕好这些小动物,郑老专门购买了大量动物画册,揣摩动物神态,雕出来的作品个个传神,栩栩如生。 “我做这个并不是为了名利,完全是出于爱好。”正因为如此,他多年来一直没有展出自己的作品,有的作品被开出高价,达到十几万,他都不卖,“作品就象自己的孩子一样,舍不得啊。”郑老笑笑说。但是这次展出,面对参观者的问价,郑老却并不拒绝,“现在想通了,好的东西要大家欣赏,我希望有更多人欣赏艺术,爱好艺术,为深圳的文化事业做点贡献。” 作品生动而富哲理 “我的作品不是手工艺品,不是用来把玩消遣的,我希望它们能带给大家艺术的享受和哲理的启迪。”对于自己作品的价值,郑老这样评价。郑老介绍,自己的每一件作品都是根据木化石的天然造型和纹理进行巧妙构思和加工而成,没有任何作品是人工合成,绝大部分作品都是完整材料雕琢而成,也未经过任何人工染色。 一件名为“从果园归家的非洲妇女”的作品是郑老的得意之作,“这是一块完整的石材,外面是白色,里面是黑色,我经过构思,将它雕刻成一位非洲妇女,穿着白色的衣服。”记者看到,一位顶着水果篮的非洲妇女正在赶路,深陷的眼窝,突出的前额和厚厚的嘴唇将这位非洲妇女的特点展现得活灵活现。 一位女性背着一个小孩,正在山路上吃力地攀爬,妇女那抓住山边岩石的手,吃力向前的身体,小孩脸上那渴望的表情,都很动人。这是郑老题为“山村小学女教师”的作品,“它刻画的是山村女教师为学生奉献的精神,表现了教师的伟大。” 诗词短句提升作品意境 在每件作品下,郑老都配上自己创作的诗词或者是一段富有哲理的短句子,提升了作品的境界,“隐影瞪眼水中伏,岸上爬行貌踟躇。忽遇猎物身前过,一击撕咬猛似虎。”这是对作品鳄鱼的描述。“此君虽无言,天性爱后代。但觉有险情,招儿藏入袋。”刻画的是袋鼠。 “有些事物异常高大,正因为异常,须加以思考,最好从背后瞧瞧,小学生能够做到,大人却往往受骗。”在一尊作品前,郑老加上了这样的评语。他告诉记者,自己的作品都是来自于内心的艺术感受,或是对于生活的思考。正是这样的创作冲动,促使他近十年来付出这么多进行木化石雕刻。“我们社会上有许多美好的东西,我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生活中也有许多不好的东西,我希望自己的作品对此进行批判,给大家美的享受和哲理的启迪。”

翡翠雕刻作品鉴赏

只有玉雕大师的作品才有价值?好玉雕要看这四点1、俏色作为玉雕工艺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能使作品的造型和暗色得到和谐统一,是作品更加生动逼真,给人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感觉,深受世人的喜爱。玉雕师不仅仅是简单的美化师,更像是玉石灵魂的对话者,美玉的守护者。

2、所以在很多情况下,一件玉雕艺术品,创作者赋予它的艺术价值,要远远超过其原材料的价值。

3、这件翡翠玉雕的题材是一张枯萎的荷叶,作品的主要材质是冰种带彩翡翠,洁净纯白的枯荷,呈密密的镂空装,细看还有一只小青蛙栖息而上,出淤泥而不染的枯荷上还有几滴晶莹剔透的露珠,这件翡翠玉雕是慈禧最欢的一件作品。

4、艺术含量比材质好坏更重要材质的好坏,对于一件玉雕作品来说很重要,但并不是最重要的。升值最快的,并不是那些材质最好的玉雕制品,而是玉雕大师创作的艺术品。

5、现代名家和田玉作品如果做到构思巧妙,题材新颖,有着独到的审美视角,升值空间还会增大。第三看名家玉雕作品玉不琢不成器这句俗话,人人皆知的名言,玉虽然很珍贵,只有成器后才能体现出真正的价值。大师级的玉雕师雕刻的翡翠都具有收藏价值吗?有。张隆是国家一级雕刻师和大师级玉雕刻师,雕刻的作品非常有收藏价值。张隆翡翠雕刻的作品大多都之雕刻一件,在市面上少之又少,是一个很有收藏价值的雕刻。

有。张海强,出生于中国工艺美术之乡福建莆田。玉雕艺术家、青年设计师、珠宝鉴定师、中国青年玉雕艺术家等荣誉。

普通雕刻师,所雕刻的翡翠作品,一般不具有收藏价值!好玉配好工,是翡翠制作加工的原则。目前翡翠加工业,雕琢成本,居高不下,所以只有好的玉料,才会请名师制作,精雕细琢。

有。冯金波玉雕大师的作品有收藏价值的,他的作品创作引领这个时代的玉雕的发展方向,代表当代玉雕技艺的顶级水平,收藏价值明显,增值空间巨大。翡翠玉雕师的作品有什么好?凭什么让翠友买单?玉雕一直在发展创新:薄胎技艺、梁链技艺、镂空技艺等,这些具有特殊工艺的翡翠玉雕作品,其价值也会有所提升。=对富有特殊技艺的翡翠玉器评价中,要看到翡翠玉雕艺人的心血,要会欣赏,懂欣赏。

没错,一件好的翡翠玉雕作品需要一位好的玉雕师,但好的玉雕师不等于玉雕大师啊!写过几首歌词,就自称为作曲大师;画过几幅画,就自称为是绘画大师;治疗过几个病人,就自称养生大师。

玉雕师们在面对翡翠这类材质时,更多地突出它张扬的色彩,展现其质地,将原料中最美丽、最跳跃的色彩表现在一件作品最重要的部分,也就是画龙点睛的部分。

一件好的翡翠一定要具有好的种、水、色、工,其中种、水、色是翡翠本身存在的,不可再生的资源,而“工”则是后天修饰的,也就是雕刻的工艺。

因为这样设计更贴心,更融入生活。每位玉雕师创作的风格和方向是不一样的,做好翡翠玉雕作品还是要结合自身,发挥优势,走出属于自己风格的路子。

更有自己根本不会雕刻,通过购买一些获奖作品,将该获奖作品就署上自己的名字,获得知名度。通过提高知名度来抬高翡翠本身的利润率。为什么商家总说自家的翡翠出自“玉雕大师”之手1、毛货指的就是翡翠未抛光的“半成品”,看下面这些手镯料,就差“临门一脚”了,但真的不能轻易抛光,打磨和抛光没多少钱,但货主就是不想做带风险的生意。

2、看翡翠的整体造型是否均衡稳定,工艺利落流畅、娴熟精工、构图稳重又灵活则是出自大师之手。

3、为什么常常听到人说玉雕大师的作品就是好呢?其实不仅仅是技艺和名气,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他们对玉雕神韵的抓取上。这也是在鉴赏一件翡翠玉雕作品是否属于佳品时需要注意的。玉雕界百家争鸣!有灵魂的翡翠永远不会被淘汰!1、有人说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句话来形容翡翠玉雕界再贴切不过了。

2、翡翠是收藏品,翡翠性质稳定,容易保存收藏。由于翡翠的稀缺性及每件翡翠饰品独一无二的特性决定了其特有的收藏价值,一件值得收藏珍藏的玉雕作品必须具备种佳、状佳、艺佳,故而高档玉作品的收藏潜力巨大。

3、组成翡翠的矿物不只是硬玉矿物(硬玉是辉石类矿物中的一种矿物),还有其他含钠的辉石如钠铭辉石、绿辉石等,并且还有一些不同的闪石类矿物和钠长石等,所以显得比较复杂了。

4、好的翡翠玉雕作品一直在强调要有灵魂!而这个灵魂绝对不是你靠机雕或是偷工减料就能得来。翡翠玉石本身的质地美构成了它的特殊天然美感,特殊的颜色,形成了翡翠玉雕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5、这种翡翠玉雕作品的价值要远远高于一般翡翠玉雕作品的价值。但这只是玉雕价值判断的其中一个方面而已。

6、翡翠玉石作为首饰品历史极其悠久,一直以来都走在时尚潮流的前线,从来都不会被淘汰,自然有着他们的优势。

翡翠雕刻获奖作品

1、国内比较著名的翡翠大师有:俊懿翡翠艺术的王俊懿,宋世义工作室的宋世义,王朝阳玉雕艺术工作室的王朝阳,枕石玉雕艺术工作室的刘东,邱启敬工作室的邱启敬,于丰也翡翠雕刻工作室的于丰也等。

2、翡翠玉雕大师—郑国柳郑国柳出生于雕刻艺术之乡的福建莆田。他15岁起开始学习木雕。掌握了木雕创作的工艺技巧的他,专注于人物、花鸟等木雕创作,成为木雕工艺界的一名新秀。

3、中国玉雕大师前十名是:马进贵、林爱平、连青云、李矛矛、蒋喜、陈小甫、陈敬祥、车绍国、裘良军、谢华。马进贵:擅长花鸟、人物,尤其是以和田玉“四大天王”之一著称。

4、在众多玉雕大师中,揭阳的张林乔玉雕大师雕刻风格新颖细腻,雕工精细,具有非常高的欣赏价值,同时赋予了翡翠无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