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尼亚位于东南欧巴尔干半岛东北部。北和东北分别与乌克兰和摩尔多瓦为邻,南接保加利亚,西南和西北分别与南斯拉夫和匈牙利接壤,东南临黑海。海岸线245公里,温带大陆性气候。

蓝色多瑙河、雄奇的喀尔巴阡山和绚丽多姿的黑海是罗马尼亚的三大国宝。
黑海在罗马尼亚东侧,景色秀媚的黑海海滩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康斯坦察是黑海海滨城市和港口,是罗通往各大洲的重要门户和全国造船业中心之一,素有“黑海明珠”之称。步骤阅读
著名景区
1
喀尔巴阡山:素有“森林公园”的美誉。步骤阅读
2
克卢日—纳波卡:曾名克鲁日,位于西北部。重要的工业、文化、科学、艺术中心之一。步骤阅读
3
多瑙河—黑海运河:位于切尔纳沃德和康斯坦察之间,长64千米,宽110—150米,可双向通过5000吨级货船。使多瑙河有了新的入海支流,将其到黑海的航程缩短了380千米。步骤阅读
END
住宿
罗马尼亚住宿设施类型很多,从布加勒斯特豪华的洲际饭店到乡村旅店、汽车旅馆、青年招待所和野营帐篷都有。除布加勒斯特的高档饭店外,其他住宿设施一般都在10月15日至12月15日降价25%,同样,山区的住宿设施在3月初至5月底也降价。步骤阅读
布加勒斯特的饭店主要有:阿斯托里尔饭店(Astoria,位于27 Boulevard Dinicu Golesou);布加勒斯特洲际饭店(Inter Continental,Bucharest,位于4 Bulevard Nicolae Balcescu);丽都饭店(Lido,位于5 Boulevard Magheru);现代饭店(Modern,位于44 Boulevard Republicii);联盟饭店(Union,位于11 Strada 13 Decenbrie)。
美食
罗马尼亚人以面食为主食,兼吃米饭。他们煮饭时爱加少量的盐、醋、植物油,用文火煮1小时左右,吃饭时将米饭放在盘子里,上面放上几片西红柿。马铃署也是他们的主食之一,土豆烧牛肉是他们餐桌上的主角。他们的早餐和晚餐一般比较简单,午餐是一天中的正餐,要求质好量多。
罗马尼亚人口味比较重,喜焦香、浓郁。其烹饪方法兼有法国、俄国、土耳其等国的烹调形式。罗马尼亚人最讲究实惠,喜欢吃酸牛奶、酸菜、牛、羊、猪肉和鸡、鸭、香肠、元葱、生大蒜、辣椒、西红柿等。各种香肠是罗马尼亚的特产,咸鲱鱼做的色拉也很受欢迎。黄油吃的较多,喜欢喝清汤。喜欢吃用奶油做的菜,所以熏制的蔬菜常用奶油烧成。他们很少吃鱼、虾等海味。步骤阅读
罗马尼亚人喜欢用煎、炒、焖、烤的方法制作饭菜,如他们经常吃的猪脑炒饭、火腿煎蛋、烤白鸭、煎鸡饼、烤鸭配酸菜苹果、煎牛排、煎猪排、猪肉菜卷、清汤鸡蛋、番茄牛肉汤、鸡杂汤等。他们在就餐时,餐桌上一定要有盐、胡椒粉等调味品。还要用番茄色拉、黄瓜色拉等,最好还要有一盘生元葱。
罗马尼亚人平时喝咖啡、葡萄酒、橘子汁、一年四季爱喝清凉饮料。
罗马尼亚食物是典型的东欧食物,加上一点儿巴尔干与法国风味。罗马尼亚人甚少上馆子,所以颇缺像样的餐厅,大多数的餐厅为法式餐馆。罗马尼亚饮食习惯跟大多数的欧洲国家类似,重视午餐,早、晚餐比较简单。仅布加勒斯特有较多的食物选择。午餐通常是以汤开始,然后是主菜(通常是烤猪肉、牛肉或鸡肉)与点心。
饮食礼俗
罗马尼亚人喜爱一边用餐,一边进行交谈,并有乐队陪奏或听音乐等娱乐的习惯。这也是他们对客人的一种礼节。如果用餐时没有乐队陪奏。那么主人则往往要向客人主动表示歉意。他们用餐时一般习惯拖得较久,每道莱之间相隔较长,有时一顿饭要吃上二三个小时。尤其在用晚餐时,有的还要边吃边跳舞,那一顿饭持续的时间就更长了。
罗马尼亚人视盐和面包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客人到来,最隆重的礼节是由主人家的姑娘托着盘子向客人送上面包和盐,客人需拿一块面包蘸盐尝一下。出席正式晚宴时,男士一般着深色西服,女士着裙装。
节庆活动
1、罗马尼亚郁金香节:罗马尼亚一年一度的郁金香节4月23日至25日在西部城市波特什蒂市举行。届时珍贵而稀有的郁金香将会展示在旅客面前,仿佛置身于花的世界,迷失其中。
2、罗姆人节:1971年4月8日,为期3天的世界罗姆人大会在英国伦敦闭幕。会议确立了国际罗姆人联盟纲领、选定盟旗、盟歌,并规定每年的4月8日为全世界罗姆人节。据报道,全世界约有550万-1000万罗姆人,其中大多数居住在欧洲。罗马尼亚罗姆人在全国2200万人口中约占2.5%。每年,罗马尼亚的罗姆人(又称吉普赛人)都会载歌载舞庆祝自己的节日。
3、小伙子节:同样也是非常重要的节日,穿着鲜艳的民族服饰的小伙子,骑马穿过街道接收人们的祝福。步骤阅读
4、6月传统手工艺展览会:来自罗马尼亚各地的手工艺爱好者聚集在布加勒斯特的乡村博物馆,向大家展示传统的木刻、地毯编织、针织和刺绣、陶器模制、玻璃吹制、蛋壳绘画等技艺。
5、7月老布加勒斯特:整个城市举行和150年前一样的仪式。列队行进的人们穿着19世纪的装束,还有马拉车、传统食物和音乐等表演。
6、中世纪节:举行中世纪艺术、手工艺和音乐庆典,再塑中世纪西吉什瓦拉古城的氛围。这个节日持续3天。
7、姑娘节:这是传统的“找对象”节。这天,村民们穿着传统服装,来到“母鸡山”下,尽情地跳舞、设宴,挑选自己倾慕的对象。
8、8月普里斯洛普之舞:这是维系罗马尼亚三个主要地区:特兰西瓦尼亚、摩尔多瓦和马拉穆列什之间友好关系的传统庆典。那一天,村民们穿着传统的服装,排着列队来到喀尔巴阡山山脉的普里斯洛普山口,举行传统的唱歌、跳舞和宴会等。
9、罗马尼亚民间艺术节:以杰出的民间艺术家向对传统手工艺感兴趣的人提供艺术作品(陶器模制、纺织刺绣、木雕等)为开始。
10、9月羊群归来:这是一个给从喀尔巴阡山脉返回的羊群做标记的节日。
11、10月酿酒节:这个庆典标志着葡萄丰收后的罗马尼亚人准备开始酿制葡萄酒了。
最佳旅游时间
罗马尼亚最佳旅游时间4-7月和9-10月初。
气候特征:4-7月为夏季,平均气温20℃以上,是罗马尼亚旅行最佳时间。9月到10月初,这时候尤其去南部的 Bucovina,感觉会在一幅油画中。春季和秋季是去Danube三角洲观赏鸟类的好时机。冬季适合去Poiana Brasov 和Sinaia等滑雪胜地。
罗马尼亚地处温带,距北冰洋和大西洋各为2500公里,离南方的地中海也有900公里。气候与中国东部相似,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国年平均温度最高的是南部、东南部、西南部的平原地带和东部黑海之滨,达11℃。四季分明,春季气候宜人;夏季气温通常徘徊在22℃–24℃之间,最高温度有时可达38℃,最热的地区是南部和东部的低地,而山区永远凉爽怡人;秋季与新英格兰非常相似,金灿灿的田野, 绚丽多彩的树叶装扮着干燥凉爽的秋天;冬季有点寒冷,气温一般在-3℃左右,尤其是在山区,最低纪录曾达到–30℃。须携带大衣、长靴等御寒衣物。夏季以薄的夏季服为主,并须携带雨具。
买下乌克兰博物馆图160
我国有机会求购图160吗?从阻挠出售到重新打造,俄态度都很坚决

世界上真正具备战略意义的在役战略轰炸机就两款,一款是美国的B-2,另一款是俄罗斯的图-160。
其中图-160我国其实曾经有机会买到,当年苏联解体时就是我国最好的机会。
此前网络上有一种传言,称苏联解体时中国和乌克兰洽谈好了出售图-160的事情,甚至已经谈好了出售整机和图纸。
但之后俄罗斯阻挠了这件事,联手美国让乌克兰销毁了自己所拥有的图-160。
这件事的真实性有待考证,毕竟我国官方还没有公布过这件事。但在现实中乌克兰的确是毁掉了自己的图-160。
苏联解体后乌克兰曾继承了19架图-160,之后这19架图-160中有8架交由俄罗斯,用于抵押乌克兰对俄罗斯的债务。
剩下11架除1架被拆掉主要系统保存在军事博物馆外,其余的全部被乌克兰用铲车和挖掘机“砸碎”了。
对于乌克兰来说,这些拆掉并不符合其最大利益。
毕竟苏联解体后乌克兰就面临着巨大的财政危机,这些如果能卖掉那就是几十亿甚至是上百亿美元的外汇。
将几十亿美元砸成还无价值的废铁,很难想象乌克兰在没有别国影响下会做出这种决策。
乌克兰国宝级画家
美女

词语解释:容貌美丽的女子
拼音:měi nǚ
释义:美丽的女子 《墨子·公孟》:“譬若美女,处而不出,人争求之。”
《史记·外戚世家褚少孙论》:“美女者,恶女之仇。岂不然哉!” 南朝·梁江淹《青苔赋》:“妖童出郑,美女生燕。”
唐·陈子昂《谏雅州讨生羌书》:“﹝秦惠王﹞乃用张仪计,饰美女,谲金牛,因间以啖蜀。”
《东周列国志》第二回 :“赵叔带乃上表谏曰:‘山崩川竭,其象为脂血俱枯,高危下坠,乃国家不祥之兆。况岐山王业所基,一旦崩颓,事非小故。及今勤政恤民,求贤辅政,尚可望消弭天变。奈何不访贤才而访美女乎?” 中国汉代以前,人们对女性只注重面部形象,到了魏晋,才开始着重于装饰。魏文帝喜欢打扮华丽并将头发挽成蝉翼形的妃子。唐朝是开放社会,容许袒胸露臂,崇尚的女性体态美是额宽、脸圆、体胖。
唐朝以后没有定论。宋朝以后,大致是以观音菩萨的本貌作为女性美的高标准,各个时代所雕塑绘画的观音菩萨,就是当时审美标准的具体说明。
时代对美的诠释更是大相径庭。唐代世人又以体态丰腴、丰胸肥臀的杨玉环为美;但是到了宋代人们以“身轻如燕,身姿窈窕的赵飞燕(汉代)为最美”。腰围:公元前5世纪的楚灵王偏爱细腰女子。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指的是中国古代的貂蝉,西施,王昭君和杨贵妃。四大美女享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是一个个精彩故事组成的历史典故。
娥眉青黛:娥眉是女性的眉毛,青黛娥眉便是把眉毛剃掉,再用青黑色的颜料来绘画眉毛,这种眉毛化妆,早在西周时已十分流行,在《诗经》和《楚辞》中,便已出现这个形容词.。细腰雪肤:虽然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杨贵妃,是身材丰满的美女,但国人还是偏好纤瘦型美女,细腰便是腰肢幼细;雪肤则是肌肤雪白,相传赵飞燕便是细腰雪肤的表表者。莲步小袜:莲步是指美女的脚步,更指缠过的小脚。小袜则指缠足女性所穿的袜子;小脚步伐如莲,再穿上小袜,便成为美女的一种美态。
中国各朝代的审美标准都不同,而当时女性地位低,往往要为了迎合男性的眼光去塑造体态,做出损害身体健康的事。例如春秋战国时楚国某国君喜欢腰细的女子,不少宫嫔因为节食减腰而饿死,故有“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的说法。
汉代时赵飞燕以身材轻巧见称。而唐朝时则崇尚丰满(肥胖),认为肥胖的人生育能力强,武则天与杨贵妃都是身材丰满的女人,“燕瘦环肥”就是指赵飞燕和杨玉环。
中国古代有不少男性恋足,缠足的习俗相传起源于五代十国南唐宫中。明清时认为有“三寸金莲”的女性才是美女,所以不少女性被迫缠足至弓型,严重损害健康。
中国传统上病态美的女性亦受到喜爱,给人一种柔弱、楚楚可怜的感觉,激起男性的保护欲,例如春秋时期越国美女西施,相传她心痛时捧心皱眉的样子很迷人。著名小说《红楼梦》里的林黛玉也是病态美的代表人物。
现代女人的标准也更上了一个层次。在中国特定的历史时期,一般认为女性很美一般都说是“丰胸肥臀”“窈窕佳人”“骨感美人”“面带桃花”都是对女人外貌的赞美,也就是说外貌成了评价是否是美女的唯一标准,如今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美女的定义也悄然变化。
如今对美女的定义多为“白领丽人”“气质美女”“知性美女”“性感美女”已经作出了对外表的过度看重,更加倾向于对后天修养的重视和赞扬。
古代中国美女的三围标准:当今社会,女人的身材标准已经渐渐模糊,有的丰满成熟,有的纤瘦清纯,各有各的追求者。17世纪,佛兰德画家鲁本斯所画的妇女,在当今是不会被当作“美”的典型的,她们苍白的脸上略带粉红色,显得光彩夺目。
胸围:古代中国人对女性的胸围要求不高,对拥有一双丰满隆起的乳房的女性也颇不以为然。其实,古代男子欣赏的女性乳房是恰堪一握的丁香乳。
腰围:公元前6世纪的楚灵王偏爱细腰女子;与楚襄王同时的楚人宋玉,在其《登徒子好色赋》中,对那位漂亮的“东家之子”也有“腰如束素”的描写有所偏爱。纤细腰身,荆楚一带的风尚。而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只要腰身和整个身材配合得宜,宽与窄都无所谓,美其名曰“小蛮腰”;细腰美其曰“杨柳腰”。具有“曲线玲珑”之美。
臀围:它的丰满与否,成为古代中国美女的重要件之一。其原因,中国人认为臀部浑圆的女人会多生孩子。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古代农业社会里,肥臀自有其重要性。 传统的欧洲人常被认为更注重女性的体形与性能力,对相貌的要求并不高,这种审美观在亚洲地区并不普遍。这可能是在欧洲自古都一些像征大地丰饶或人类中母性原始宗教巫术的雕像,日后演化成为多神教时代的女神,如维纳斯或雅典娜崇拜,后由历史人物的圣母玛莉亚代表,并在近代发展成人体艺术和色情或情色文化,给人做成一种对超凡的女性审美观的刻板印象。所以欧洲人的审美观多被认为偏向于肉体的健美,富于刚健的气质并且身材高大,并且具有很强的贞洁观念与独立思想,所以往往对于伴侣的多情嫉忌(或反过来在志愿条件下本身有多位伴侣),具有能保护年幼的子女甚至男伴的勇气和智慧。
但在实践上古代欧洲人对于世俗的女性,用于媚惑男性的美并未偏废的。如即使在希腊神话的海伦 (神话),常被视为娇柔美的像征和男性所争夺的对象。信史时代古希腊亚历山大大帝的奥林匹亚太后,和古罗马的尤利亚·玛伊莎皇后,都以美貌见称和以其得到男性的信任干预朝政,可说集合了坚强和娇媚一身。面容各部分的比例必须匀称。他们把人的整个脸部分为三个部分:从发际到眼睛,从眼睛到上嘴唇以及从上嘴唇到下巴,一张美丽的面容其长和宽之比例是4: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前一段时间,圆胖的脸和阿娜多姿的身段,成为倍受人们喜爱的人体特征。纽约的影星莉莲·拉塞尔就是这样美的典范。性感SEXY, 野性WILD,要给人看了很有性欲,充满诱惑的那种。
20世纪中叶,美国影星玛莉莲·梦露那副迷人并带有孩子般调皮的神情,在人们心中经久不衰,以至当今各种年龄的女性都以她为美容的样板。白俄罗斯:美女成风景 国宝级白俄罗斯美女 遍街皆是美女 白俄罗斯国内“美女如云、不足为奇” 大眼、高颧骨、长发、个高,有着“魔鬼”般的身材;南非美女:简单自然清新亮丽(坎蒂丝·斯瓦内普尔);巴西美女:美的让人难忘(亚历山大·安布罗休);法国美女:先天美体 浪漫性格(苏菲·玛索);希腊美女:笑容迷人曲线诱人(伊琳娜·斯科利娃);美国美女:丰乳肥臀 激情四射(尼尼贝思莉尔)委内瑞拉美女:欧亚混血 美轮美奂(凯曼苏珊娜·杜茱比莱格);美女产地出的美女全属天然 人造美女不包括在内乌克兰街头美女成“灾”;在前苏联范围内,要数乌克兰的姑娘最为优良。比较俄罗斯美女,乌克兰姑娘更加娇巧、精致。她们不仅身材窈窕、面容秀美,肤色也多白皙、细嫩。正因如此许多海外游客把乌克兰当成“性旅游”首选地,但这引起了乌克兰女性组织的反对,她们向西方游客表明“乌克兰并非妓院”。 中国人
不管时代有多么不同,美女的类型多么不同,中国男人总的来说喜欢五官精致玲珑、胸部有弹性、双腿纤细直挺的美女。 美女首先得有一双美腿,所谓明眸流盼、勾人心魂。 娇美的瓜子脸或鹅蛋脸则上升为男人青睐美女的第二大标准。手指纤细而柔软、细腰、肢体透香也是非常必要的。 为做到这样的美女,红唇的性感,清香的体味以及修长的小腿必定成为每天的妆扮健美奋斗目标。
我们在赞扬一个女人外表的时候,性感与美丽可以相提并论。
女人性不性感原来只是男人单方面的感受,现女人也在应用它,在服装、演艺界以及评论。
过去评估女人容貌,“美丽”二字独霸天下,历千年而不变。
这对女人实际是一种不公平,是五官的霸权主义。翻开中国那些陈腐的旧书,说到美人,一律是鼻子如何嘴如何,甚至有“眉如远山”这样具有环保意识的但无法理喻的颂词。
性感的要害是“性”,我们以往称之为“风骚、妖精、狐媚”。唐朝的骆宾王曾用“狐媚”大骂武则天不正经即性感。如果男人放下虚伪,它就是想看而不敢看的那种样子。智慧调皮型 人的狠不在于多么妖艳,不在乎多么暴力。她精明调皮聪明,时不时有调皮的鬼点子蹦出来。逗得你心痒痒,爱得不离不弃的。这样的女人是最讨男人喜欢的类型了。会像个娃娃一样跟男人撒娇,又能像个贤惠的女人一样心疼男人。这样让男人赚足面子的女人,怎么会不永远被男人捧在手心里?
大众情人型,记得有个兄弟说过一句话:女人风不风流不看其长相,在其性格。丑女人不会风流,因为她知道自己没资本。漂亮女生不会风流,因为她知道自己的资本珍贵。女人,就怕那些没多漂亮,却以为自己很漂亮的。常常就有这样的女生,身边没有一个闺中密友,没有女生陪她逛街,甚至结婚都找不到伴娘。却有一大群不知所谓的男人苍蝇一样围绕在她的身边。你说不出她到底有多少魅力。眼撞瞎也看不到所谓优雅,气质,风度,内涵等东西可以跟她有什么关联。但人家就是不缺男人。
身材都是重要的。女人的好身材就像是一道永远明亮的风景。也有那句话说的好:看女人,从背面看身材,侧面看气质,正面看容貌。不然怎么会有人说:大街上很多女人让你从背后看上去吃啥买啥,走到前面去再一看吃啥都吃不下。可见好身材会让男人无限幻想的。
情趣性感型。这样的性感跟上面的类型可是完全不相同。这种性感一丝不露,却能让你无法喘息。这种性感捎带着那么一点点不经意,一点点无谓。她不让你觉得性感,你却无法不去想到性感。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女人消瘦的肩,纤细的腰,光滑的皮肤,都是性感。
重要的是那种背对你时毫无防备的舒展和自然。哪个男人不想从后面轻轻的拥住这样一个尤物。
英国人
英国男人眼中的标准美女:必须是会化妆的气质女。英国男人持重而谨慎,保持绅士风度是英国男人从小必修的课程,由此也形成了英国男人独特的美女观:看重贵妇人式的女人。这样的女人必须做事稳重,既掌握分寸,又不紧不慢,具且有端庄、严肃的气质。 在外表方面,性感和庄重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英国男人眼中的美女必须每天坚持化妆,保持良好的一丝不苟的外部形象。头发必须认真打理。胸部丰满,樱唇美艳,大腿修长较之明眸大眼更加具有诱惑力。
法国人
法国男人眼中的标准美女:风度和乳沟一样不能少。法国男人青睐文雅娇柔、韵味十足的女人。他们眼中的美女必须举止严谨。服装雅致得体,与人交往讲究语言艺术,语调优美有魅力,待人接物有风度。脖子挺直有力度,腰细,胸丰,必要时优雅服饰下昭然若揭的乳沟和坐着时双腿交叉时的性感最能撩动男人的心。
巴西人
巴西男人眼中的标准美女:双腿修长,而且有个性。巴西人一向推崇个性美。因而,对巴西男人来说,一条破旧的牛仔,一双灰黑的运动鞋,加上一双幽蓝的眼睛,健康的皮肤、圆润的乳房、滚圆的臀部,就能吸引任何一位巴西男人。 而在仪表上,巴西男人对于女人发型的要求最高,凸现个性仍是最高境界,不管怪诞的发型也好,还是优雅的发型,都有不同的美。 与发型相比,唇妆和眼妆次之。嘴唇饱满、性感是首要考虑,眼妆则须表现眼睛的妩媚和明亮。在性情上,须开朗、幽默、风情撩人。
南非人
南非男人眼中的标准美女:额头宽脚踝美。在南非男人眼里,额部较宽、脚跟秀美、小腿和脖子圆润的美女才是实质意义上的美人。 皮肤的白皙也渐渐顺应时尚的潮流而成为男人心中的美女标准。为了达到这一标准,南非女人们都在竭尽全力,甚至牺牲身体的健康去适应时尚的需求。 看来,要想成为南非男人眼中的美女,还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 【1900—1909年】
美丽标准:会说洋文的大脚女人。世纪之初,洋货、传教士、大众传播媒介把西方生活方式传入中国。一本以倡导女权运动的书《女界钟》应运而生,该书不仅措辞激烈,极力攻击缠足,而且主张妇女“剪发、读书、参政”。这是一个新陈代谢期,至少在青年人的心中,崇洋与爱国之间是可以划上等号的。
【1910—1919】
美丽标准:在世纪之初,稍微开了个头的妇女解放运动开始深入人心。妇女解放运动首先从自由恋爱、自由婚姻始,新式婚礼在都市里流行开来。“新文化运动”对这个时期的女性影响很大,这个时期的女子着装多穿窄而修长的高领衫裙,下穿黑色长裙,衣衫比较朴素,簪钗、手镯、耳环、戒指等饰物少用。这种装束,时人送它一个专有名词:“文明新装”。
【1920—1929】
美丽标准:有身段的才女。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时代。“五四”运动就像一阵清劲的风,一下子给曾经压抑沉闷的社会注入了新鲜空气。新诗人刘半农就是在这个年代之初,开创性地将“她”这个汉字增添进了中国文字,那首为了宣传“她”字而创作的白话新诗“叫我如何不想她”,成了这个时代的音符。虽然刘海粟使用裸体模特引得舆论大哗,但节育、避孕、“天乳运动”依然有一大帮的追随者。女人们往日被紧身褡或小背心强压下去的双乳,敢于骄傲地挺立在开始充当日常服装的旗袍之下。
【1930—1939】
美丽标准:中西合璧名女人。巴黎的新款飘洋过海,几个月的功夫上海就开始流行,其后,全国其它城市也开始流行。各大报刊杂志也开辟了服装专栏,请著名画家配画时装插图,红极一时的月份牌时装美女图更是为文明新装的流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服装式样变化最快的是旗袍,几乎是一年流行一个款式,搭配方式也是中西合璧,旗袍外配西式大衣或西式服装。衩高及臀、且腰身也变得紧窄的旗袍使中国女性第一次展露出服装中的性感成分。三四十年代,西方审美眼光对上海女性妆饰的影响已涉及女性整体形象的重塑:化妆品的使用以皮肤美白头发润黑为目标,冬季有雪花膏,夏季用雪花粉、爽身粉、香水,护发则有生发油、凡士林等。
【1940—1949】
美丽标准:政治之花。40年代是很难界定美丽标准的,是因为战争。1937年日本入侵中国,使上海也无可避免地陷入战争的艰难之中。在物资贫乏,人心仓皇的时候,又谈什么时尚或时髦?战争使生命轻于鸿毛,连美女也不例外。
【1950—1959】
美丽标准:奉献青春。新中国的建立,女人成了半边天。一大批女性走出家庭桎梏,拥有了自己的工作和事业、这些女性受到社会的一致赞誉。另有一类女性则更受舆论褒扬:她们不仅有自己的事业、工作,而且不慕虚荣、不爱打扮,愿意把青春和美丽奉献给最可爱的人。不计家庭背景、文化程度、工作环境、个人志趣而愿意嫁给一个素不相识的军人、工人或者农民的女大学生形象,也成了时代的美丽形象。
【1960—1969】
美丽标准:比男人还男人。60年代,是一个动荡的时代,也是一个激情的时代,世界从二战的阴影中恢复过来,转而生出一派无拘无束的性感。不过那都是在国门之外。在国内,60年代是一派的整齐划一,甚至整齐到没有了两性区别。男女的关系简化为“同志”、“战友”、“阶级关系”,美丽女性已经被“铁姑娘队”、“女子采油队”这些词来替代。虽然冠以“姑娘”之称,但她们已经成了没有性别的人。除了“一副肩膀两只手,一根扁担两条腿”地“誓叫大地换新颜”,她们从来不在乎自己的容貌和个人情感。她们是那个时代的偶像,也不幸成了那个时代的祭品。
【1970—1979】
美丽标准:禁忌。美丽、爱情、感情生活,这些词汇几乎已经成为一种禁忌,阶级斗争是此时中国的惟一时尚。爱情也在大众生活中完全绝迹。当被扼杀的男女情爱后来在知青群落中慢慢苏醒,其标志是爱情歌曲与爱情诗的流行。从1969年以后,传唱爱情歌曲、传抄爱情诗歌一直都是知青群落中的时尚。那是秘密的。
【1980—1989】
美丽标准:张扬。乞丐衫、巴拿马裤、蝙蝠衫、吉他、马海毛这些廉价的时尚过去以后,“联合利华”重返中国,“力士”香皂唱起了主打歌。“物质文化”开始显现其力量,时尚第一次有了不菲的标价。一些长久以来被认为“崇高”的东西遭到嘲笑和轻蔑。崔健的《一无所有》太沉重,领导潮流的是王朔和他的顽主们。东方美女不再追求简单的讨人喜欢,与身俱来的个性与魅力才是最厉害的武器。
【1990—1999】
美丽标准:多变。90年代是信息爆炸的年代,你得保持新鲜,每一个人为了美丽不惜使出浑身解数。经典美女形象已成为过去,评判美女的标准也不再那么整齐划一,化妆手法越来越高明,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只要不惜代价,每个人都可以是美女。美女的身高逐渐向职业运动员靠拢,纤长得令大众不得不仰视。这是一个人人都有表演欲的时代,美女非得有令人叹为观止的视觉效果,才能出于同类拔乎其萃。制造美丽渐渐发展成一项朝阳产业,并且正加速向去层深处航行。90年代的美女,正应了一句西谚的注脚——“所谓美女,是时光雕刻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