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车展还有国外品牌吗
延期了5个月之久的北京车展,再有几天就要和我们见面了。作为今年最受业界关注和业界影响力最大的A类车展,北京车展一直都是各家车企们梦寐以求的可以展示自己新产品与新技术的舞台。但是由于今年汽车厂家普遍遭受到了一定的冲击,有些品牌甚至已经无力参展。随着北京车展展位图的曝光,我们也可以一探究竟,都有哪些品牌遗憾缺席北京车展呢?缺席北京车展的品牌
首先来看还没有实现量产就开始缺席北京车展的品牌。这些品牌大多是一些造车新势力,比如此前经营危机闹得满城风雨的博郡汽车就不会参见今年的北京车展,相同情况的还有奇点汽车和艾康尼克。这些品牌原本就比较小众,在造车新势力阵营普遍遭遇困境的不参加北京车展也在意料之中。而已经实现投产的品牌中,爱驰、领跑、前途不会参加今年的北京车展,原因是终端表现不理想,经营也面临着危机。让人比较震惊的是现在已经步入正轨,发展势头很不错的理想汽车也表示不会参加北京车展。不过理想缺席的原因可能和别家都不同,因为理想汽车目前只有One一款车型,算不上什么新车,因此确实没有出席车展的必要。传统车企方面,众泰、汉腾和大乘这三家有着深厚关系的品牌不会出席,正在进行重组的DS也不会出席,经营状况已经非常惨淡,目前还有没拿出自救方案的猎豹、华晨、东南,也都纷纷告别的北京车展的舞台。不难发现,大部分缺席北京车展的车企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经营不善,这些品牌的缺失,虽然对于观众而言不会少点什么,但对于这些品牌自身而言,无疑是遗憾的。
新加入北京车展阵营的小伙伴
铁打的车展流水的品牌。既然有缺席北京车展的车企,就会有新加入的品牌。在今年的北京车展上,会有一些新品牌第一次跟公众见面。它们有的作为整车品牌出现,有的则作为供应商参展。但不论如何,都能反映出我国的汽车市场仍然充满活力,只有不断的新老交替,才能让整个市场继续发展下去。前一阵子高调发布的东风旗下的全新高端品牌岚图,今年就会参加北京车展,而且岚图还拥有自己的独立展台,看来真的是不放过任何一个能凸显自己“高端品牌”定位的机会。前一段时间同样获得媒体关注的华人运通这次也宣布将会参展,旗下首款量产车高合HiPhi将在北京车展亮相后进入小批量生产模式,并在明年上半年开始交付。
沃尔沃和吉利合作创立的品牌极星今年也会使用独立展台参展,展出车型除了量产车外,还会有最新的Precept概念车!今年华为、地平线、移远等自主品牌供应商也会出现在北京车展上。而博世等老牌供应商则会在零部件馆和整车馆都布置独立展台。本次北京车展,被疫情推迟了5个月之久,很多品牌都苦熬苦等,希望自家的新车型和新技术可以在北京车展上首发。不过好在北京车展马上就开幕,希望在这个金九银十的传统旺季里,北京车展可以给各个参展品牌带来新的气象。
在本文末尾,我们附上北京车展的各品牌展位图,以供大家参考。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继2022年成都车展因疫情半途中断,及2022年年底广州车展仓促开局之后,后疫情时期的国内首个A级车展——2023上海国际车展也终于在这个春天如约而至。纯电动车、自动驾驶站在了本届上海国际车展的绝对C位,即便是传统的豪华汽车品牌也被快速崛起的自主品牌打了个措手不及。如今第二十届上海国际车展已落下帷幕,自主品牌整体关注度超过合资品牌也无可争议,甚至在展会上出现了“老外”集体观摩国产车的一幕。但深耕中国汽车市场多年的合资品牌也不是浪得虚名,本届车展上也带来了许多值得一看的车型。从这些车型身上,我们也能看出合资品牌正在开动机器调转船头,筹备更大的反攻。
价格杀手:别克E5
进入2023年,在特斯拉的带领下,新能源行业迎来了一波降价潮。即便再低的新车售价都不会太让人感到意外,直到本届上海国际车展前,别克E5正式上市,20.89万-27.89万元的定价,让那一晚成为了“别克之夜”。按照别克E5中大型SUV的定位来看,这个售价甚至已经低于自家燃油车昂科威PLUS的指导价,完全做到了“油电同价”。即便在自主品牌中,也很难找到比别克E5更便宜的同级车型,可见别克对于E5在价格上的孤注一掷。
价格具备十足诚意的也能发现别克E5的产品力并没有丝毫妥协。作为别克品牌基于通用集团奥特能纯电平台打造的首款产品,别克E5搭载通用汽车自研的三电系统,标准续航版和长续航版分别配备68kWh三元锂电池和80kWh三元锂电池,CLTC工况下的续航里程分别为545km和620km,而更高性能的艾维亚四驱版CLTC续航里程为603km。除了三电系统,别克E5还拥有犀利感十足的外观造型、领先同级的大空间、30英寸的弧面6K大屏幕、全新一代Super Cruise超级辅助驾驶系统、内置8155芯片的全新eConnect系统,以及一系列智能化领先配置。可以说,别克E5满足了消费者对于一辆20万级纯电汽车的大部分刚性需求。
在凯迪拉克LYRIQ锐歌这位好大哥的衬托下,明显能够看出别克E5在产品力、价格上给出了十足的诚意。考虑到它接近中大型SUV级别的尺寸,以及足够宽敞的乘坐和储物空间,即便面对造车新势力们,别克E5也算得上一台合格的纯电动SUV。当合资品牌完成大象转身,全身心投入到新能源汽车市场时,市场的主动权或许正在被其一点点夺回。
电动“帕萨特”:大众ID.7 VIZZION
大众集团绝对是合资品牌中电动化转型最为积极的一个。本届2023上海国际车展上,大众又一口气带来了ID.7 VIZZION、ID.NEXT、ID.5 GTX、ID.BUZZ多款新车。ID.7 VIZZION作为ID.家族的旗舰轿车,势必将成为大众汽车在新能源浪潮之下的强势反击之作。大众汽车凭借着ID.系列,一直走在合资品牌电动化进程的前列,表现也相对出色。只不过在其传统优势B级轿车市场中,一直缺少一款可以替代迈腾、帕萨特的新能源轿车,ID.7 VIZZION的出现,可以看作是一汽-大众迈腾的新时代接班人。
ID.7 VIZZION定位B级纯电动轿车,外观与在售的ID.3、ID.4 CROZZ一脉相承,发光大众车标、家族式日行灯带、IQ.Light矩阵式随动功能的头灯,都出现在ID.7 VIZZION身上,维持了经典的“德味”科技风格。得益于MEB平台的优势,ID.7 VIZZION的身材属于标准的B 级选手,2965mm的轴距与ID.6保持一致,整车的“三围”也比迈腾大了整整一圈,所以在内部空间布局上应该会更有优势,国产后似乎也没有加长的必要了。
在大众最被诟病的智能化方面,ID.7 VIZZION有别于目前ID.家族的其他产品,在内饰设计上进行了大刀阔斧般的调整。小尺寸的仪表屏被直接嵌入到了仪表台内部,更多信息交由大尺寸的AR-HUD来显示,车机系统也升级至ID.OS 2.0,对UI设计、交互逻辑等进行了重新设计。大众终于意识到了智能车机的重要性,ID.OS 2.0将完全在中国本土开发,并与本土科技公司合作打造,更贴近国内消费者的使用习惯,这点确实值得期待一下。
根据之前透露的申报信息,ID.7 VIZZION入门版搭载的是150kW的后驱单电机,峰值扭矩为310N·m,PRIME版采用前80kW/后150kW双电机,电机综合最大功率为230kW。至于续航里程方面,入门版标配84.8kWh电池包,CLTC工况续航里程预计在600km以上,PRIME版续航预计在550km以上。
作为老牌合资企业,ID.7 VIZZION补齐了现阶段ID.产品上的大部分短板,更精致的内饰、舒适的乘坐体验都能够让体验者获得很好的第一印象。产品有了,接下来就看大众怎么面对如今超卷的市场定价了。
油电同价:丰田bZ3
不好过的不止德系和美系,昔日霸主日系在进入2023年后,销量也出现了集体下滑,甚至豪华品牌雷克萨斯也罕见地开启了大规模市场让利。紧迫形势下,日系品牌的电动化转型终于提速,一汽丰田赶在本届上海国际车展前公布了中型纯电动轿车bZ3的售价。bZ3给出了16.98万-19.98万元的诚意价格,几乎做到了“油电同价”,再算上限时给出的2万元权益包,到手价格仅需14.98万元。这个价格,即便是没有终端优惠,对于一款合资纯电中型轿车来说已经相当有杀伤力了,何况这还是一台丰田。
在bZ3身上,我们能看到一汽丰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维,“小扉”AI语音识别系统的加入,以及丰田有史以来最大的12.8英寸悬浮多媒体导航系统,都是为了满足国内消费者的用车需求而生。作为一汽丰田全新纯电中型轿车,bZ3基于e-TNGA平台打造,采用弗迪电机和磷酸铁锂电池,使用前置单电机驱动,电机最大功率分别为135kW和180kW,最大扭矩均为303N·m,CLTC工况续航里程分别为517km和616km。
论续航水平,丰田将燃油车省油的传统优势也延续到了bZ3上,其百公里综合能耗可以控制在11kWh左右,而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的纯电车型百公里电耗几乎都在15kWh-20kWh之间。在现有的纯电动中型轿车中,bZ3的能耗表现优势明显。至于电池安全更是无需担心,在丰田bZ3的三电系统中,比亚迪至少承包了两个半,其动力总成三大核心零部件中的电池和电机都来自比亚迪,电控系统则由丰田和比亚迪共同开发。丰田选择与比亚迪强强联手,也足以证明其转型电动化领域的实力与决心。
除了bZ4X和bZ3两款产品,丰田在本届上海国际车展上还发布了另外两款bZ家族新成员的概念车。在接下来的电动攻势中,本土化电动布局以及务实且灵活的中国市场策略,将会成为丰田重振中国市场表现的关键。
大师观察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合资品牌进入中国市场30余年后,中国车市将迎来最为白热化竞争的局面。如今市场已是合资品牌与自主品牌两大阵营的拼杀对垒局面,自主品牌势头正猛,但合资品牌也正逐渐完成大象转身,从战略性防御阶段转而开始吹响反攻的号角。任何一家车企都难逃被卷入这场厮杀的命运,只有顶住压力,拿出诚心诚意的产品,才有可能更好地活下去。【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买车大师,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9月底开幕的北京车展,可谓震动了整个汽车圈。今年以来,受到疫情影响,汽车销售、汽车制造、汽车零部件行业等汽车上下游产业链,无一例外遭受重创。尽管中国因防疫举措有效,迅速恢复了生产经营,但在全球化如此深重的中国汽车市场也无法独善其身。而北京车展就像是行业正常运转的一个重要指标,它令众多车企共聚一堂,它令大波新车同日亮相或上市,它的声量与繁荣,给予汽车行业继续冲刺2020年的信心。
只北京车展延期5个多月,在这个证明企业实力的大舞台,有些汽车品牌已经等不到了。经历了多届北京车展/上海车展的轱辘哥,在翻开今年的北京车展展位图时发现,部分自主品牌赫然消失。难道它们真的混不下去了?
海马汽车
在北京车展上消失的海马汽车,此前最出圈的新闻或是卖地求生存。据海马汽车最新公布的销量数据显示,海马汽车8月销量为897辆,同比下滑42.5%;今年1-8月累计销量8301辆,同比下滑55.74%。这一数据确实过于惨烈,不但无法比肩造车新势力的销量,甚至前八个月的累计销量不及哈弗H6这一单款车型的月销量。海马汽车目前的销量主力是8S等SUV,另外MPV也有部分车型在售,至于轿车,海马或许已经放弃了轿车市场。就在今年8月份,海马汽车还发布了全新一款MPV车型——7X,可惜上市首月销量仅为几十辆,对整体的销量并无太大拉升作用。回想曾风光无限的普力马和福来美,海马汽车的境遇令人十分唏嘘。销量差自然会导致车企利润低甚至亏损,步入困局的海马汽车在2019年卖房300多套获得收入1.62亿元来为自身续命,令行业内外为之震惊。今年海马汽车很可能是因无法支付高昂的展位费而缺席北京车展。
但海马汽车为何会沦落至此?业内人士分析,原因有三。一是海马与一汽多年来斗争不断,减弱了发展的力量。二是海马多年来依靠马自达的技术,自身研发实力没有跟上,在与吉利、长安等自主车企的竞争者处于下风。三是产品优势不强,无法获得消费者青睐。
出道即巅峰的海马汽车,走过三十多年后反而日渐式微,如今要想获得改变恐怕已积重难返。请景柱重新出山,聚焦新能源汽车,海马汽车还有机会吗?
力帆汽车
对于年纪稍长一点的消费者来说,力帆汽车这一名号应该不陌生。尤其是力帆汽车创始人尹明善,多少都曾听闻他的传奇故事。1992年,50多岁的尹明善投身制造摩托车发动机行列,短短三年时间便赚到第一桶金,获利1500万元。掌握了摩托车发动机这一核心技术后,尹明善开始生产出自己的摩托车——力帆摩托车,并且把它做大做强,长期位居中国摩托车行列前三。但野心不止的尹明善还开始了造车梦,并在2006年生产出第一辆力帆轿车。力帆汽车进入消费者视野后,虽然没有十分爆款的车型,但路面上多少能见到一些。力帆先后上市了320、620、X60、X50、720、330、530、630、迈威、轩朗等多款车型,产品覆盖各细分市场。轱辘哥印象比较深刻的是那款山寨了MINI的力帆320,“山寨”是力帆汽车一直没能撕掉的标签,也导致了其品牌形象一度受挫。加上发动机技术与对手竞争毫无优势,产品质量备受质疑,力帆汽车风光的日子并无多少。值得关注的是,力帆汽车是国内较早一批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车企,在2012年便宣布要全面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就在2016年,力帆汽车便因“骗补”一事而被推上风口浪尖,2000多辆不符合申报条件的新能源汽车违规获取超过1亿元的补助资金。此后,力帆汽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也就没能再掀起了风浪,存在感进一步降低。
2019年,力帆经销商因力帆汽车产品竞争力不佳、力帆低价出售新车给其它汽贸店等原因联名到重庆总部维权,将力帆汽车再次送上热搜。2020年,身陷破产传闻的力帆集团,其最大股东力帆控股申请破产坐实这一消息。上半年累计销量不过千辆的力帆汽车能否翻身?业内普遍持不看好的态度。生存已是问题,无法参加北京车展自然是意料之中了。
猎豹汽车
进入公众视野时间虽不长,猎豹汽车却凭借60余年军工传统和30余年汽车生产制造经验而成功吸引了几十万车主“买单”。猎豹汽车诞生以来开了400多家4S店,猎豹CS9、猎豹CS10两款主打车型进入的是SUV细分市场,外观颜值还不错,上市后销量表现还不算太糟糕。定位高端的猎豹Mattu,因搭载宝马血统发动机,拥有奔驰内饰,起售价却不到12万元,一度为猎豹汽车挣得不少曝光度。但后期猎豹汽车因质量口碑下滑,车辆问题不断,销量出现断崖式下滑。在2019年年底,有消息称猎豹汽车即将进入破产程序,但这一消息随后被否认。2020年,猎豹汽车经销商多次到猎豹汽车总部进行沟通、维权。不久前,猎豹汽车经销商公布了一份《关于停止中国境内猎豹汽车免费售后的声明》。据声明显示,由于猎豹汽车厂家在最近15个月内停止汽车生产和配件供应等,中国境内所有猎豹4S店将无法免费提供猎豹汽车质保手册上的各项免费保养、维修、质保等服务。都说空穴来风未必无因。从猎豹汽车被传出经营困难开始,到猎豹汽车经销商维权,到猎豹汽车车主无法进行正常的售后服务,即便猎豹汽车依旧不公开其目前境况,也已一目了然。同样地,身陷困境的猎豹汽车也再无参加北京车展的理由。除了以上所提到的海马汽车、力帆汽车、猎豹汽车,还有众泰汽车、华泰汽车,以及退出了中国市场的铃木汽车等,通通缺席了北京车展。未来的北京车展会愈加繁盛,还是声量愈小?在轱辘哥看来,江山代有人才出,缺席的没能来的品牌固然也有,但也有更多的新品牌取而代之。汽车工业转型阶段,车企的核心技术、市场应变能力等,始终是决定其是否继续参与“游戏”的关键。正所谓,走正路,才能走长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热门问答
-
3个回答
-
3个回答
-
3个回答
-
3个回答
-
3个回答
热门问答
-
3个回答
-
3个回答
-
3个回答
-
3个回答
-
3个回答
推荐问答
-
3个回答
-
3个回答
-
3个回答
-
3个回答
-
3个回答
感谢你浏览了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