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在7年内买了6辆电动车,并且还下定了4辆……
7年里,先后拥有的车包括吉利熊猫电动、江淮iev5、比亚迪唐DM、威马EX5、蔚来ES8、小鹏G3,而今天他就是来跟我们讲讲他和他“爱妃们”的故事的~
声明:
为保证内容的真实性,以下所有内容为车主亲笔所写
我各种社交平台的ID叫做“复杂”,但用车场景其实很“简单”,买车纯粹为了代步,算下来每部车年均里程两万公里左右,正常家用节奏;
购车需求也很直白,并非特意去用强有力的实际行动,来表达对环保、对新能源时代的支持,而是——因为爱,所以买。
自动挡的车,跟手动挡的车,区别是什么?答案是:自动挡的车,只有悲欢,没有离合。
自从第一台燃油车手动朗动退役后,我便开启了新能源汽车生涯,在这7年时间里,我先后拥有了吉利熊猫电动、江淮iev5、比亚迪唐DM、威马EX5、蔚来ES8、小鹏G3。
按时间顺序跟大家讲讲我和这些“爱妃”们的故事。
我买第一部新能源车纯粹是为了试水玩玩,体验为主。买的吉利熊猫。
当时是在13年初,五万区间范围里可选择范围不超过3台。那个年代的电动车,技术与现在没法比,不但续航只有80-100km,而且连动能回收都没有,电门踩下去甚至会有顿挫感。
(参考图,时间太久远了所以我的吉利熊猫没有留下图)
但是哪怕我跟我老婆开着这台小破熊猫依然觉得很有幸福感。
车子主要用途是给媳妇上班,一个来回30公里,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开上电动车后,我们不用考虑油价涨跌、不用去加油站排队浪费时间。每个月几百上千的油费省下来了的感觉真的很好。
唯一要吐槽的,就是熊跑这车居然只有一根雨刮,每次一下雨,我就想到林宥嘉那句歌词:“是不是上帝在我面前遮住了帘,忘了掀开?”
半年后家里增购了江淮iev5,熊猫就由媳妇转手给丈母娘开了。结果某个雾天发生了杯具,丈母娘开沟里去了,翻车后再捞上来,到处异响,感觉哪哪都不行,于是果断卖了,寿终正寝,享年半岁……
好吧,让我们忘掉女司机带来的伤痛,来到第二部车,江淮iev5,目前13W公里,没有出过什么幺蛾子,只换过一个电机齿轮。
电机齿轮这个问题是通病,好多车友碰到过,就是起步的时候会有一下闯动的感觉,可能时间长了齿轮受不了。
换了之后就没遇到什么其他问题,另外值得说的是这车去年7月份有个召回,免费更换了电池,原先因电池损耗续航掉到了大概150KM,更换后又回到了200km ,这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众所周知电池成本占整车造价挺高的比例,江淮花了血本来消除电池隐患、保障用户安全,这点值得点赞。
我有在车上午休的习惯,电动车没有尾气,也没有发动机噪音和抖动,更可以放心打开空调而不必像燃油车那样担心耗光电瓶无法启动,这让我觉得无比踏实和安心。
重点要提的是,说到国产电动车,比亚迪是个不得不提的品牌,无论是市场占有还是技术积累,都是实力强劲的选手。
所以我的第三部车,算是个“网红车”——比亚迪唐DM。这车是15年发布的,我关注了很久,也是上海第一批提车的车主,提它的原因,考虑的是家里不能全是电动,总得出个远门,所以买个混动的保障一下……
结果是我被现实啪啪打脸——唐DM在我家总共服役了两年半,六万公里,纯电里程5w多,混动只开了几千,因为保养的时候说发动机必须要开满公里数,所以其实这车连首保都没有做......就开了六万公里你敢信?
虽然唐DM是个混动车,然而事实上绝大部分时候唐我一直是当纯电车在开的,这车100km的续航,在我手上只能勉强30km,这个“续航水平”也算是间接印证了那句著名的话:这世上只有肉人、没有肉车。
整体而言唐DM给我的印象就是傻快,但转向不行。有一次转向车速过快,大概六七十码,当时瞬间失去转向力,就是打方向盘轮子不转,当场失控,急踩刹车才停下的。
然后动力太好,我开的猛结果半轴一直坏,我平均两万公里要换一根,还好质保期内免费更换。王朔有部小说,叫《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这车给我带来激情的也给我带来痛苦——需要频繁充电。
好在我家住郊区,有私家车库;单位也有充电桩,可以免费充。通过唐的使用,发现纯电其实完全可以胜任我的用车需求,于是也就有了接下来的故事。
2017年我家小宝出生了,18年的购车计划就把七座车提上了行程,我跟我老婆一起去了车展,把整个展馆都逛遍了。
新能源七座当时只有四辆可选——Model X、蔚来es8、奇点is6、正道k750,除了已经量产的特斯拉明确了售价,其他全部都是概念车状态。
我和老婆对蔚来的第一印象不错,可能瞅见蔚来展厅略显气派(门口6辆EP9镇楼),模式也很新颖(进去看车还要注册APP)。
后来慢慢接受fellow邀请,开始参加蔚来组织的各种线下活动,比如驾驶卡丁车还有逛各种有趣的小店。再后来,我顺理成章成为蔚来第一批交付的正式用户中的一员——蔚来ES8创始版0302号车主。
我用一句话概括蔚来就是:一辆能满足我心理需求和用车需求的一辆车。
所谓心理需求,就是“国货当自强”,截至目前我的所有新能源车全部是国产品牌,当初订了拜腾有人说了一句拜腾是德国品牌,我差点当场退订;
所谓用车需求,于我而言不必多讲,无论在旁人口中,还是我自己眼里,我已经是个不折不扣的电车狂热粉丝。我从来没想到哪个车企可以和车主这么和谐,甚至我可以这么说:如果哪天蔚来都撑不下去要倒闭,我觉得以后可能都不想买车了。
在这里我讲两个关于蔚来的小故事:一是我提车前因为牌照问题需要用代步车,并且当时我和蔚来说的是,就希望要ES8作为代步车。
让我没想到的是,蔚来竟然申请了李斌本人在上海的私用ES8给我代步......(所以以后各位在上海看到一台黑色的ES8,那说不定就是斌哥在开)如果换做其他车企,我想那些车企老总们是绝对不会把自己的车让出来当做代步车的。
还有一次夜里我需要加电,加电小哥把钥匙和车开走,充完已是凌晨,我早已入睡,手机自动设置勿扰模式,小哥电话也打不进来,第二天一早我赶紧回拨过去,小哥还睡在我家楼下自己的小江淮工具车里,就为了给我钥匙……
这些只是蔚来服务的一个缩影,比如送车到机场为车主接机、加电小哥在充电的时候帮把车窗上的鸟屎清理干净、大夏天上门补胎说外面热坚持让我到车里去、车主生日fellow雨天把蛋糕送至家门口……
这些小细节不在培训服务的范畴之内,也是传统车企的服务无法望其项背的,但是蔚来和他的员工做到了。
李斌有句话我很赞同,这些服务仅是合格线,但是由于传统车企没有做到,才显得蔚来的服务突出和亮眼,服务路上永无止境。
也正因为如此用心和贴心,所以才会有那么多车主自愿给蔚来免费打广告、自愿去当志愿者,我本人也客串过fellow,并且在我的“忽悠”下,起码有5位同事和7位群友,全部成为了蔚来车主。
看到这里大家觉得这又是一篇蔚来车主尬吹蔚来的文章,其实我在前面就说过,买了这么多台电动车后,我已经是一个电动车的狂热粉了。
自然地,作为国内新兴新能源品牌的直接对手威马和小鹏,我也各买了一台。
威马EX5我曾短暂拥有,相处不长,所以可以写的体会也不多。给我的总体感觉是,产品力不够、用户体验差,像是一款没有成熟就交付市场的产品。而服务方面,更是没法跟蔚来相提并论。
唯一的好处呢,倒是威马给车主提供一年免费充电,而且不用鉴权,所有车都可以用,好多滴滴司机在网上收账号薅羊毛……我说这些没有捧一踩一的意思,而是公正客观、实事求是,不信你们可以向广大威马车主求证。
威马本身还好如果作为普通的车来用没什么问题,然而有个最致命的问题是早上醒来一直会担心趴窝不能上电,还有开着开着会动力电池断开,失去动力。
而且并非突发性的,而是持续性的,每天都有、一直都有。这是我无法忍受的底线,也是我后来选择购买小鹏G3代替威马的直接原因。
顺便说一嘴,我特意买了365km续航版的小鹏,因为对我来说,这个版本当时小鹏在清库存价格很便宜,并且续航也足够我在市区代步使用了。
小鹏我给它的定位是,大于威马,小于蔚来,毕竟价格在这,不算对等。我有个小鹏群,结果里面的很多小鹏车主最后都卖车买了蔚来,因为人数较多,多得足矣组成另一个群……某天小鹏置换蔚来专享团购会,50多位老车主集体置换,还曾上了新闻……当然这是后话。
有位北京车主卖小鹏的时候,其实我想接手的,但小鹏条款说不能卖出北京,合同里面写了卖出北京要退款地补。后来无奈卖给车商,当时他十五六万落地的车回收价是9万多。
然后我自己就跟开头说的一样,果断提了19款的新车,因为对续航没要求,365km足够我使用,价格也便宜得很,12万,还带辅助驾驶,就当买来玩个体验……
说真的我都怀疑这价格不赚钱,如果当初小鹏一开始就定价如此,恐将血洗20W区间……小鹏G3一个月使用下来,最突出的缺点,居然也是停车掉电的问题.....我这边是上海,冬天的时候停一晚上固定掉30公里电。希望这个问题能早日解决。
相比蔚来的话,小鹏确实有一些优点:
1.自动跟车状态下,完全停下来之后再启动,蔚来只有短暂5秒,小鹏可以一直跟;
2.小鹏可以永久关闭低速提示音,蔚来只能每次手动关闭;
3.车机系统不错,可以看抖音,也有高德导航。
不过小鹏剩下槽点也是有的:
1.内部做工用料一般般;
2.自动泊车撞了两次,辅助驾驶在高速上蹭护栏一次;
3.小鹏插着充电桩不能远程空调;
4.定价和营销有失偏颇,第一批车主成了韭菜……
(刚提的小鹏结果就剐蹭到了)
小鹏跟蔚来还有了合作,但也仅限于超充,像一键加电什么的并未共享,所以在我这种真正的普通用户看来,也算不上特别深度的携手,因为对我们用户感受而言还没有质的提升,期待以后能有更多合作吧。
关于小鹏,产品力还是得到车主认可的,他们也乐意做铁粉。但是据我所知,第一批车主的体验确实一般,包括价格和体验,这确实导致了一些用户的流失,我身边就有一些。
【后记】
到我都能清楚地回想起,我拥有第一台燃油车时的激动之情,因为年轻,驾驶风格也非常暴力,经常五六千转才换挡,享受着那台1.6排量孱弱的发动机 带来的那一丝丝推背感,也就是那时候,我知道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第一次接触新能源,应该是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了特斯拉,model S那暴力的加速,隐隐在我心里种了草。经过了几台电车,好比谈过几次恋爱,让我对车、对自己,都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作为电动车深度用户,我试驾过市面上绝大多数品牌的新能源汽车,从第一台电动车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先后购买了6辆新能源车,已把家里所有的车都更新为了纯电。
(熊猫8万,江淮10万,唐23万,蔚来ES8 50万,威马16万,小鹏13万、蔚来ES6 50万,加起来差不多够当初一台model X100D的价钱了,不过我还是更愿意支持国产电动车)
人生就像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说来也许疯狂,截至我分别提交了AionLX、广汽蔚来、博郡iv6、高合hiphi1等车的订金和意向金。
我不知道我的下一辆车是啥,但我知道,我会跟我现在拥有的,认真相处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
用Top Gear大猩猩的名言收尾:
如果车子不能让你在每次上车时感到兴奋,那它就是个移动工具而已;
如果你的车只是个工具,不妨去搭公交车。
我们一直在致力于做一家良心且客观公正的新能源汽车媒体,也在尽力写出对大家有用的新闻和评论内容,如果觉得我们的东西有点意思,记得关注我们~
前段时间,我们根据销量和热度榜
刚做了11款热门车的真实续航测试
当我们把这11款车的电全部跑光
结果让人大跌眼镜!
关注电动车公社微信公众号
回复「续航」,就可以看到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北京奇点汽车展厅在哪
哈喽哈喽,我是许久未和大家见面的哎呀呀。 在这里我祝大家新年快乐! 这个年大家是不是都宅在家呢,宅在家好,为国家省口罩呢, 在家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来看我帖子来看看我拍的车模吧~ 没错儿,这里是哎呀车库,今天开始更新! 新的一年新的开始,让我们从头开始~ 拍摄设备::SONY A7RM3 24-105 F4 拍摄地:室内布 场景 灯光 本期友情出演:小橘子妹妹 这一期我带来的是一款新的不能在新的车了,来自奇点汽车的iS6 来,走起!定妆照来一波,随着全球各个造车新势力的发展,蔚来,小鹏等全新的新能源品牌也相继推出了自己各自的量产车型,这次要拍摄的也是一个造车新势力-奇点汽车。 奇点汽车属于一个新品牌,大家可能有点陌生,是一个新的主要生产新能源车的品牌。 这台车模为原厂出品,车型比例为:1:18,手感沉重,并且采用全开门设计。本辆车最大的特点就是采用了独具创新的对开门的设计,如果我没记错,这应该是首款对开门的电动SUV了,能够让人耳目一新!由于这是一款新能源车,前脸取消了进气格栅,通过官网了解到,中间的LOGO的地方真车其实是一块LED显示屏,是能够支持车主个性自定义一些图案和文字等内容显示在上面的。在前脸下半部分有一个个点点,让我这个密集恐惧症看着有些许的不舒服由于是新能源车,没有了发动机,就多了个前背箱。这台车模还是挺大的,实车也是,奇点iS6定位于中型SUV。小橘子出境,不给我们大家介绍介绍这台车吗?行吧行吧,那我给大家介绍,这台车的全疆天窗面积很大,但是可以看到,是不能打开的,只能透阳光,不过这样也好,省去了天窗漏水的问题。严肃啥嘛,我来介绍就我来介绍呗!车模很真实,也支持4/6比例的座椅放倒。奇点iS6的尾部棱线分明,层次感比较强,车尾同样有一块LED屏幕,是与车头相呼应的,当然由于是车模,没法实现,实车采用的是LED显示屏设计,这个设计很不错,特别是晚上遇到后车远光灯,可以自定义显示“请勿开远光灯”。来提醒后车,我相信车主们都是忘记关闭远光灯,而不是故意要开远光灯的!后备箱也同样可以打开反光镜可以翻折轮子也有纹路很真实!可以看到这台车还运用了很多空气动力学,毕竟那么大的车不做点空气动力学设计这电量可想而知了!一缕阳光透进来车型标识iS6内饰就很正常了来个大鹏展翅在最后我很感谢各位看完,新的一年,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进步! 欢迎在留言处与我互动,提出宝贵意见给我。 作者:哎呀你好呀 时间:2020年2月17日 拍摄设备:SONY A7RM3 24-105 F4下期哎呀车库透露:零跑S01 (完)
北京奇点新科技集团
“北汽新出的MPV你看了吗?值不值得入手?”
昨天,笔者的一位朋友晚上给我发来消息,说自己无意间刷到了北汽新出的MPV车型,想问问这款车怎么样。
笔者听后一愣,因为印象中,北汽集团旗下似乎除了合资的北京现代有MPV,旗下的自主品牌似乎还真没有刚上市的MPV。而当笔者再三与其确认后才得知,他所说的“北汽”,并不是我们常人理解的“北汽集团”,而是“北京汽车制造厂(BAW)”。对于他这种非汽车爱好者来说,把这二者混淆其实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毕竟“北京汽车集团”和“北京汽车制造厂”这两个名字的接近程度,很容易让人下意识把它们联系在一起。
但你需要知道的事实是,至少现阶段的北京汽车制造厂(BAW),和我们熟知的北汽集团,已经没有任何关联了。这句话圈起来,是重点。为什么说“现阶段没有关联”?因为把时间推回到多年前,这两者其实是关系密切的。这不是我们今天要聊的重点,所以关于北京汽车制造厂的早期历史,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自行查阅,资料铺天盖地,足够让你看得明白。你需要记住的就是,眼前你所看到的北京汽车制造厂(BAW)已经和北京汽车集团毫无关联。或者换句话说,如今的北京汽车制造厂,早已由国企身份变成了标准的民营企业。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近年来的北京汽车制造厂(BAW),“几经周折”应该是再合适不过。在正式脱离北汽集团后,北京汽车制造厂(BAW)在2020年被山东富路集团接盘,并且还将其总部从北京迁至青岛,可以说大费周章。至于目的,在笔者看来其实陆付军(富路集团董事长)就是为了一纸造车资质。要知道,在当时的新能源市场,造车资质对于那些渴望在新能源市场“淘金”的人来说,就是通往成功的“入场券”。
这对于在低速电动车市场奋战多年的陆付军来说,成为真正的“汽车制造企业”也是让富路集团更上一层楼的最佳机会。只可惜,造低速电动车出身的富路集团虽然拿到了北京汽车制造厂(BAW)的造车资质,核心技术却依然是原地踏步。后续推出的产品,很快便石沉大海。意识到“造车”的难度之后,陆付军很快就为北京汽车制造厂(BAW)找到了更好的归宿。2022年7月,陆付军来到了山东最大的民营企业——魏桥创业集团。据传,魏桥集团董事长张波与陆付军一行进行了交流,双方还表示了在汽车领域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的意愿。
这一切成为了现实,今年2月份,北京汽车制造(青岛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青岛富路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股权结构发生重要变动。根据企查查APP显示,目前魏桥国科智行(山东)装备科技有限公司对其持股比例达到71%,顺利成为公司控股股东。而根据魏桥集团的官网显示,陆付军已出任魏桥新能源汽车管理总部总裁。看到这里,也许你会感慨拥有70多年品牌历史的北京汽车制造厂(BAW),居然在“迟暮之年”依旧“颠沛流离”。但客观来讲,对于魏桥创业集团这家山东民企的“天花板”来说,资金实力用“兵强马壮”来形容并不夸张。所以换个思路想想,在背靠魏桥创业集团后,至少在普通人的视角来看,北京汽车制造厂(BAW)或将迎来重生。
笔者却认为此时下定论,未免有些为时过早。从行业角度来看,造车这个行当,到底有多烧钱?蔚来汽车的创始人李斌曾说过,200亿是造车的入场券。对于“财大气粗”的魏桥创业集团来说,以现在这样的市场环境和现阶段北京汽车制造厂(BAW)的状态,真的能做到毫无压力吗?要知道,魏桥创业集团去年的利润也才132亿元。对此笔者不乐观。回过头看看威马、天际、奇点、赛麟等等已经黯然退场的造车新势力,哪个烧钱烧得少?最终结果不还是泯然众人矣?再看看宝能操盘的观致和自带流量的恒大造车,这些曾经在其他行业“呼风唤雨”的“人民币玩家”,下场造车后也同样回天乏术。
尤其是在当下这个时代,新能源汽车市场无疑已经进入了下半场。今年开始,各大头部车企都开始拼命的控成本、降价格,颇有“掀桌子”的意思。就连曾经看似稳固的“蔚小理”,格局早已悄然生变。这样恶劣的市场环境下,入局会是好时机吗?答案很显然。与上述这些案例相比,魏桥创业集团操盘的北京汽车制造厂(BAW)又有何优势?虽然近年来魏桥创业集团频频与新能源相关产业进行合作,但回顾魏桥创业集团本身,其主营业务的纺织、铝业显然为造车带不来太多赋能。
不过话又说回来,在人们眼中“不做亏本生意”的魏桥创业集团,在明知北京汽车制造厂(BAW)现状的情况下,依然选择将其收入旗下。背后的目的到底是为了造车?还是为了其材料产业的发展增加更多应用场景?这些似乎都还难下定论。但对于笔者个人而言,我更倾向于后者。因为从近日北汽制造(BAW)在张家口举办的2023品牌战略发布会来看,其实就很明显能看出,北京汽车制造厂(BAW)依然没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造车。就以发布会上公布售价的这两款新车,我们就能看出端倪。
新上市的王牌M7 MPV车型,全系指导价为9.98万-12.98万。对于一款MPV来说,并不算贵。环顾四周你会发现,北京汽车制造厂(BAW)需要面对的竞品太多了。其中不乏五菱、东风风行、江淮这样的老牌MPV劲旅。作为后来者的王牌MPV,仅靠“便宜”很难有突围的机会。而另一款售价8.78万起的卡路里F7皮卡则更加危险,上市后就要与长城风骏5、郑州日产锐骐7、江铃域虎7、上汽大通T60这样的车型抢饭吃。要知道,购买这种特殊车型的用户,都十分看重口碑,作为后来者的卡路里F7皮卡,似乎很难让人改变主意。
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两款完全不同的车型,却使用了完全相同的动力总成:五菱柳机2.0L自吸发动机 东安8AT。这也就意味着,这两款新车不仅产品力落后,而且还没有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这样的产品,放在当下这个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会有人买单吗?正如笔者上文所述的两种可能性,以当下汽车市场的内卷程度来看,倘若魏桥创业集团重资押注北京汽车制造厂(BAW),真是为了造车这件事,那么通过这两款新车的综合产品力以及该品牌接下来的发展方向来看,陆付军玩不转的北京汽车制造厂(BAW),张波也未必能盘活。
反之,如果北京汽车制造厂(BAW)只是魏桥创业集团在进军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业的一块垫脚石,那在物尽其用后,这家拥有70多年造车历史老牌车企,最终或将再次成为无人问津的“鸡肋”。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情报,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