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往年的国内车展节奏,北京车展作为和上海车展逐年轮换的国内顶级车展,常年吸引着众多消费者的关注。与成都、广州车展偏向于销售性质不同,由于4月底的办展时间,恰逢中国农历新年刚过,且北半球集体入春,北京车展也往往因众多年度级重磅新车亮相,而受到全世界的瞩目,如今的北京车展早已成为比肩世界4大车展的国际级车展。尽管今年突发的疫情影响了汽车行业整个上半年的节奏,但中国对疫情的稳定控制,让今年的北京车展最终仅仅只是做了延期,而不是像北美、日内瓦车展般直接取消,更何况“塞翁失马 焉知非福”,丢了五一黄金周,却赶上了在更长的十一节假日前夕正式举办,热度或许反而有所上升。上半年市场的紧缩与消费者购车热情的积压,在疫情逐步缓和后,快速释放并得到了升温,所以从市场来看,北京车展也恰好处在消费力最为旺盛的“金九银十”当中。
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今年北京车展的国际地位理应再上一个台阶,在笔者对今年的北京车展实际探馆后,却发现这届车展所展露出的问题,或许将会成为下一阶段大型车展的缩影。从积极的层面来讲,如前文所说,今年的中国市场,是最符合车企所盼望的“金九银十”的一年,据中汽协销量数据显示,进入下半年后,7月、8月连续两个月分别达到16.4%与6%的销量同比大增,放在2018年后的中国汽车市场都堪称罕见,按照此节奏,9月、10月的销量势头大概率将得到进一步延续。由此带来的消费热情升高,自然会导致车企想要在车展上“带带货”,而车展主办方显然也懂得车企们的小心思。在展馆布置方面,北京车展破天荒地直接取消了传统车展最吸睛的豪车馆,取而代之的是将各大豪车品牌塞进了其他整车馆,这么做的用意显而易见,以往豪车的过于集中的确能带来无与伦比的超高流量,但同时也会让车展流量出现一边倒的状况,为了让更多消费者在其他展馆驻足,给普通乘用车企更多曝光机会,用一两个豪车品牌来拉动其他展馆流量,再合适不过。换个角度来看,当普通乘用车需要用豪车来带动流量之时,车展也就有些变了质的味道了。国际级车展的成名,一方面出于其悠久的历史沉淀,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则在于车企有意将战略规划与产品放在这些大型车展上展出,像是每年3月的日内瓦车展,便素有“国际汽车潮流风向标”的美誉。而尽管北京车展时至今日刚刚举办至第十六届,但中国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让全球汽车品牌愈发看重在中国市场的新车首发,直到2018年的第15届展会举办,北京车展都还是备受世界瞩目的车展之一。2018年,北京车展共拥有11个乘用车整车馆,彼时的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甚至要借助外场临时搭建场馆,才能满足超量进驻的车企布展。
然而这种盛况并没能在2020年得到复制,今年北京车展仅剩下9个乘用车整车展馆,有些展馆甚至难以驻满。参展厂商数量的大幅下滑,原因多种多样,首当其冲的便是车企自身生存状况不理想,成都车展冰火两重天的景象在北京车展上依旧有所延续和扩大。
新势力品牌中,博郡、奇点、艾康尼克等还未实现量产的品牌,似乎由于上半年疫情的压力,已经徘徊在存亡边缘,背后的资金链或许不再能够允许它们每年在车展上大肆铺设展台。而此前宣布停摆随后又更名重启的盛腾(原拜腾)也未能出现在展馆当中。另一方面,爱驰、零跑、前途等车企,虽然已经拥有量产产品,却迫于市场状况不佳,或是在战略规划方面尚不明确,最终没能站上本届北京车展的舞台。令人没想到的是,在美股刚刚IPO不久,形势与销量蒸蒸日上的理想汽车,竟然也缺席了本次北京车展,大概率原因可能是理想ONE今年交付后众多事故为品牌带来了巨大压力,尽管创始人李想表面云淡风轻,但近期多次在公共场合和社交媒体爆粗口等行为,显然证明了理想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公关手段来应对车展上可能面对的突发情况。传统车企方面,早已被盛传出现破产危机的铁牛集团,旗下众泰、汉腾、大乘三兄弟从去年便开始多次缺席国内大型车展,在今年依旧没能完成自我救赎的状况下,参展的确是个难题。而对于猎豹、华晨、东南等依旧在寻找自身突破方向的车企,虽然成立时间已久,但其面临的现状与问题,与爱驰等新势力却十分相近,接下来能否破局,是其能否重新加入市场竞争队伍中的重中之重。合资品牌当中,正在进行重组的DS和东风雷诺也未能在本届北京车展上露面,自法系品牌集体在中国市场遭遇滑铁卢后,除标致和雪铁龙凭借丰富的产品体系与积极的转折,仍旧在国内市场苦苦支撑外,DS和东风雷诺确实在国内由于品牌力较弱,现状十分惨淡,想要找到适合自身的发展路线,恐怕不是短期内能够解决的问题。
如果北京车展仅仅是参展车企数量减少,或许只能证明这是中国汽车市场开启“自我净化”的开始。新车数量的下降以及车企对于车展期间的投入,却能够反映出传统车企未来的大势所趋。
自2018年的广州车展开始,不少车企便取消了一年一度,甚至是一展一度的品牌之夜活动,就连每年公关经费远超第二位近一倍的大众品牌,在今年的北京车展上也确定仅有中国本土任职高管出席。虽然疫情可能阻碍了外方高管们来华的脚步,但传统车展对于车企的吸引力正逐渐下降却也是不争的事实。最能够证明这种趋势的,不是今年的北京车展,而是从2019年年初开始,宝马、奔驰便早早宣布退出当年的北美车展,现代、捷豹路虎、福特、沃尔沃也相继“鸽”了去年的日内瓦。在新四化时代,车企在新能源和智能化发展方向上的变化,让他们纷纷倒向主题更为契合的电子展与科技展。车展主办方难以整合车企产品特色,站在车企的角度,或许还不如自身举办活动效果来得更加明显,如此还能避开展会与原本发布节奏的时间冲突。今年3月日内瓦车展因疫情而取消,给了众多车企们“翘课”的借口,也“逼迫”它们探索出了新的发布渠道——线上发布。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让线上发布传播更为广泛,车企也省去了大笔布置会馆、场地、邀请嘉宾的成本,而中国车展如今的繁荣表现,则更像是出于车企们对中国市场“去伪存精”环境下,争夺末位淘汰后产生的市场余量所致。回到时间节点的问题上,金九银十是市场端赋予今年北京车展的天时,但按照往年的车展节奏,这个时间正值成都车展发力之际,可今年成都车展作为国内首个A级车展,刚刚消耗完车企半年的“存货”,在两个月不到的时间里,又要让车企掏出重磅新车去给北京车展“撑场面”,恐怕没几家车企能保持这么紧凑的频率。本届北京车展给人明显的感觉便是新车数量大幅减少,首发亮相的重磅新车或不足两位数,能展示战略意义的概念车数量寥寥无几,作为国际级车展应有的“风向标”作用大不如前。更为严重的是,如今北京车展所面临的境遇,几乎已经能够让人预见到两个月后国内压大轴的A级车展——广州车展的场景。
回想起2016年,笔者还在盘点“国内四大车展哪个更嗨”的时候,当年的国内A级车展的确受到了整体市场的激励,一片欣欣向荣,时过境迁,在愈发复杂的市场环境下,车企对于车展这个大家庭的重视程度也在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也许我们仍能在未来的车展中,看到一些车企的“悄然退场”,也能够发现诸如高合HiPhi、岚图、华人运通这样的新生力量来完成新老交替,但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逐渐成熟与稳定,国内的A级车展是否也会像世界4大车展一样丧失吸引力,值得我们进一步关注。
注: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若图片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原创文章欢迎转载,需注明来自一号汽车。如发现非法转载,我们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021云车展
2021年车展时间表:4月21日-4月28日:AutoChina北京/上海车展(北京上海轮办,2021年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线下展:AutoEcosystems|AAITF九州汽车生态展;线上展:AutoEcosystems|iEXPO九州汽车生态云展。线下展和线上展,合称为“九州展”。花一份钱,尊享两份服务,是参加2021年九州展,最大的实惠之一。上海车展的重磅车型-威马W6
作为落户青浦的知名汽车品牌,威马的第三款量产车型,威马W6在车展期间正式上市并开启交付。新车最大的亮点是采用了全新的电子电气架构,NEDC续航高达620公里,并搭载了“云端智能无人泊车系统”,官方称其为“中国首款具备无人驾驶能力量产车型”。
云车展APP
在一些造车新势力的"不懈努力下"下,新能源车已经在很多人的心中被打上了老年代步车的标签。做工简陋、外形粗糙、动力羸弱……可新能源车真的没有那么不堪。为了化解这场误会,在2020中国春季汽车之家云车展中,我们找到了5款售价超过30万元的新能源车型。高品质的新能源豪华车到底什么样?
Aion LX
指导价格:22.96万~-34.96万元
广汽集团是自主品牌之中的老牌劲旅,随着旗下Aion系列的推出,广汽新能源的技术实力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Aion LX是Aion系列的第二款车型,定位于中型SUV行列,它的受众群体便是那些有空间需求且持有新能源指标的消费者。
Aion LX传承了Aion的家族式设计,车头Logo两侧的灰色饰板与泪眼风格大灯的结合、隐藏式的门把手、游艇式车顶以及贯穿尾灯都在强调着车辆外观上的整体性。这辆车身长度比奥迪Q5L还要更甚的Aion LX,视觉感官毫不臃肿,简单的线条勾勒出了车身的肌肉感。
Aion LX的内饰风格颇有些美式豪华的味道,高且宽厚的中控台为前排乘客提供了很好的环抱感,大量软质材料的应用是车辆豪华最直接的体现。Aion LX两块12.3英寸的连屏并非是传统的平面布局,通过冷弯工艺打造出的屏幕整体以168度的角度倾向于驾驶员一侧,更突出了车辆以驾驶员为核心的理念。在人机交互系统方面,Aion LX的ADiGO智能物联系统3.0支持CarPlay及CarLife,很好地兼顾了我们的手机使用生态。我们还可通过屏幕实现常用APP、座椅调节、32色氛围灯调节等功能。
空间是Aion LX最大的卖点之一,2920毫米的轴距保证宽裕的后排空间,纯平的后排地板及可调节的后排座椅角度极大改善了后排乘客的乘坐体验,五人出行场景的需求才不是够用,而是宽裕。
Aion LX的续航相当给力,NEDC续航里程650公里,电池组容量高达93千瓦·时,在Aion LX身上,"电量恐惧症"电量恐惧症一词无从提起。比起续航,给人以更强感官冲击的是Aion LX 80D车型3.9秒的百公里加速时间。中型SUV、3秒俱乐部,这两个标签还不够吸引你吗?
理想ONE
指导价格:32.80万元
理想ONE是国内新势力造车领域中的代表作品,同时它也是本篇文章中唯一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空间、配置、智能、续航……理想ONE所宣传的每一项优势都直击消费者痛点,它在高端新能源车中会有多大市场?
从外观上看,理想ONE方正的造型与尺寸奠定了它强势的气场,它的车头与车尾都采用了贯穿式灯带的设计,配合车辆本身平直的线条,理想ONE给人以稳重且庄严的感觉。
新势力造车的企业从不会吝惜屏幕的使用,四块大屏幕充满了我们目所能及的前排内饰区域,除了多功能方向盘上的物理按键以外,我们的一切操作都可通过屏幕来完成。Linux Andriod这两种操作系统保证了理想ONE这4块屏幕极为丰富的扩展功能,我们手机甚至是PC上所常用的软件基本都能在理想ONE上操作。
理想ONE轴距长达2935毫米,六座布局最大化地利用了车内空间,也省去了验车方面不必要的麻烦。这种类似于MPV的座椅布局下,第二排乘客就成为了重点照顾对象,两个单独座椅可调节的靠背角度及前后位置,让其第二排的坐姿堪称享受。
理想ONE采用了前后双电机的四驱系统,综合功率为326马力,最大扭矩530牛·米,1.2升涡轮三缸增压发动机则是车辆的增程器。理想ONE在NEDC工况下的纯电续航里程为180公里,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可在除北京以外的其它地区以新能源指标购买这辆车。30万出头买一辆完全没有续航里程顾虑的、可以出远门的科技产品,理想ONE就够了。
雷克萨斯UX 300e
指导价格:36.20万~-38.50万元
丰田在电气化领域的经验非常丰富,雷克萨斯作为旗下的高端品牌,多年来在HEV混合动力领域也积累了不错的市场口碑,所以雷克萨斯UX 300e在上市前就已经是万众瞩目的车型了。
雷克萨斯一直秉承着东方设计哲学,遍布整个车身的锐利折角将UX这辆紧凑级SUV的打造得激进、运动。而其车内又是另一番景象,云纹般细腻的和纸纹理饰面所营造的温馨宁静,恰到好处地阐述了雷克萨斯式纯电动的风格。
雷克萨斯UX 300e在移动互联方面也紧跟时代脚步,做出了升级与改善。它所配备的LEXUS CONNECT雷克萨斯智行互联服务允许用户通过e-LEXUS CLUB智能手机应用进行远程充电、电量管理、预设座舱温度等功能。
虽然从外观与空间上看,雷克萨斯UX 300e车型与燃油版无异,可为了配合更低且更为居中的整车重心,实现更为平顺、舒适的驾乘体验,雷克萨斯专门为纯电动车型开发了新的悬架系统与减震器。雷克萨斯特意调校出的线形性油门加速感,也很好地迎合了目前消费者的使用习惯,至于400公里的NEDC续航里程,也足够我们城市通勤。
从市场角度来看,雷克萨斯UX 300e是目前国内唯一的进口豪华纯电动都市SUV,"独一份"这种宣传模式,放在哪里都好用。
蔚来ES6
指导价格:35.80万~-44.80万元
当购车预算上升至40万元级别,消费者的挑剔程度也随之提高,毕竟这个价格已经可以买到传统豪华品牌的中大型轿车了。不过对于主打高端豪华电动车的蔚来来说,即使是相对定位低一些的ES6,仍旧在40万的级别上。
虽然身型上比蔚来ES8小了一号,蔚来ES6的身长还是达到了4850毫米。其设计大体沿用了ES8的风格,B柱、C柱、D柱均采用了隐藏式设计,配合略有些溜背的车尾,蔚来ES6车侧看起来优雅大气。
蔚来ES6与蔚来ES8不单单是在外观上有些形似,这二者的内饰也颇有些共通之处。中央竖屏的设置很像特斯拉Model S,屏幕上方的NOMI车载人工智能系统是整辆车的"灵魂"。
拥有2900毫米轴距的蔚来ES6后排空间表现尚可,以中型SUV的标准来衡量的话,只能算是平均水平。蔚来ES6最舒服的座位还要属副驾,可选装的"女王副驾"功能可让蔚来ES6的副驾达到头等舱般的坐姿,但是如果选装这项配置,就要牺牲掉副驾驶前方的手套箱,但我相信各位车主们的副驾要比手套箱的地位更高吧?就算是为了酒后代驾时能舒服躺回家,也得选装啊!
蔚来ES6顶配车型的最大功率为544马力,堪比超跑的动力让这辆中型SUV在公路上拥有了灵动的身姿。如果善用动能回收功能,510公里的NEDC续航富富有余了。
捷豹I-Pace
指导价格:63.08万~-71.68万元
捷豹I-Pace是豪华品牌中最先进入纯电动车市场的车型,虽然其定位是SUV车型,可它的造型更像是一款跨界车。车头平滑的线条到C柱后骤然变得棱角分明,横平竖直的车尾才是这辆车未来感的最佳的体现方式。
如果和星脉之后的路虎内饰相比,捷豹I-Pace的内饰算不上前卫,同样是三屏幕的内饰组合方式,I-Pace的空调界面显示屏仅有5英寸,好在其内饰用料足够厚道,偏运动化的座椅也有不错的支撑性和贴合度。
捷豹I-Pace的轴距达到了惊人的2990毫米,是我们今天所介绍的五款车型中轴距最长的一款,要知道奥迪Q7的轴距才2999毫米。但I-Pace的轴距并没有完全用到乘坐空间上,四个轮尽可能地靠近车辆的四个角落只是为了提供更为精准的操控体验。
捷豹I-Pace的两台永磁同步电机综合功率为400马力,NEDC续航里程456公里。这60万元的售价显然没有花在空间与续航上面,属于捷豹的底盘调校才是捷豹I-Pace最大的亮点,这也是它在面对奥迪e-tron与奔驰EQC时最强的底牌。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