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科博会(1998年):全国35个开发区保税区,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的19个高科技园区、105所在京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成为国内参展的三大群体,展示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潜力。

高新技术博览会

第二届科博会(1999年):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打出了“中国中关村”的口号,以北大产业和清华产业为依托,整体展出了他们极具高新技术特色且在全国极具影响力的43家高科技民营企业,充分展示出了中关村科学城的综合科研实力和技术成果。展览之后,国家正式批准中关村科技园区成立。

第三届科博会(2000年):展览面积大幅度增加,专门搭建了2个临时展馆,展馆开始按照行业分类,出现了专业展馆。中关村展出了“一区五园”的前景规划——海淀园、丰台园、昌平园、电子城科技园和亦庄科技园,是中关村首次集体亮相。

第四届科博会(2001年):共设立了9大展场,除以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为主展场外,还包括农展馆、北京展览馆、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国际会议中心、建筑文化中心、锦绣大地展览中心、中华世纪坛、奥体中心等北京市所有的展场,展览会总面积达到了10万平方米,是上届的4倍多,参展的企业共2,100多家,参观人数达到了53万人次。由科技部组织的“‘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成就展”首次纳入国际周展览会,通过展示国家“九五”攻关计划在农业、能源、交通、冶金、机械、电子通讯、新材料、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及防灾减灾等领域取得的一批突破性的技术成果,促进成果的转化及产业化和扩大攻关计划在社会的影响。也极大地丰富了本届展览会的内容,提高了展览会的科技含量,充分体现了本届展览会的国家级地位。

第五届科博会(2002年):本届“科博会”主会场共设立了17个专业展示区,首次设立了专利金奖及专利技术、国际设计、机器人、电源行业等展示区,由科技部等十大部委组成的奥运科技行动计划小组首次在“科博会”主展场内设立“科技奥运展区”,运用多方位手段展示科技奥运的60项计划。在分会场还专门设立了现代农业展、现代传媒展、金融展、开发区建设成果展、建设科技展、海外科技大学推介、人才招聘会、北京教育周等展览,基本上涵盖了高新技术的各个领域以及为高科技服务的第三产业等。

第六届科博会(2003年):受到非典影响,科博会改在9月举办。展览规模缩小一半,但专业化程度更高,主展场共设立了14个专业展区。

第七届科博会(2004年):汇集了一大批具有国际或国内领先的高科技产品,居历届科博会之首,是本届展览会最显著的亮点,也成为了媒体和参观者关注的焦点。本届展览会展出的高科技产品和展出形式更加贴近百姓生活,实景式、可直接触摸的布展方式,更使普通观众直接体验到高科技离普通生活越来越近。

第八届科博会(2005年):首次设立了一些新的展示内容:首次设立了“循环经济与可再生能源展区”,通过展示可再生的新能源技术与产品,展示了循环经济的新理念。首次设立了“信息安全展区”,突出了科技与安全的新思想。设立了“传媒科技展馆”,以“传媒产业化与科技创新”为主题,电视、广播、平面媒体、网络媒体共同参与,集中展示了数字电视、数字广播、网络传播、平面媒体的数字化采编等以高科技手段为支撑的现代化传媒产业。

第九届科博会(2006年):首次设立了“科技与文化创意产业展馆”两个展馆,面积达到了近8,000平方米,整体展示了首都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和科技创新城市的产业资源、优势和发展前景,科技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最新成果及巨大的产业力量,成为本届展览会的最受瞩目的展区。

第十届科博会(2007年):以“数字奥运技术与装备”为主题,汇集了国内外知名的电子、信息、通讯技术企业, 全面展示数字北京、数字奥运建设成果和信息化技术创新成就。专门设立了“科技奥运展区”,集中展示了自主创新技术在北京奥运场馆建设中的应用,包括场馆工程、运动员服务保障、赛事转播、开闭幕式服务保障、赛事服务、交通及安全保障等。本届展览会更贴近百姓,展览形式多样,现场互动内容丰富,以“科技走进市民生活”为主题,设立了数字化生活、生命与健康、节能与环保、创意与设计等多个展示板块,展出了众多与普通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高科技和新产品。

中国高新技术博览会

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简称“农高会”) 由国家科技部、商务部、农业部等17个部委与陕西省人民政府联合举办,每年11 月5 日至9 日在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定期举行。2012年举行时间为11月20日至24日。它是我国农业高新科技领域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大型综合展会,被誉为“中国农业奥林匹克盛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杨凌农高会已成为与北京科博会、深圳高交会、上海工博会齐名的中国四大科技展会之一。

农高会的层次、规模和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的农业高新技术与产品的交流交易,搭建起了稳固的国际化交流平台。据不完全统计,前几届农高会累计有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美国、法国、日本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上万家国内外涉农企业、农业科教单位和中介机构以及830余万客商和群众参展参会,特别是近四届展会每届参会客商和群众均超过了100万人次;农、林、水、牧、农机等方面的高新技术、实用技术及其产品展示交流、交易成效显著,项目投资及技术和产品交易额累计达869亿元;围绕农村产业发展举行实用技术培训和咨询,累计培训、咨询超过30万人(次)。通过农高会这个平台,大批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得到转化,大量实用技术得到推广,人才、资金、等多方面信息被扩散和辐射,技术、资金、人才在这里得到了有机结合。

农高会是中国政府重点支持的科技展会:

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简称农高会),由国家科技部、商务部、教育部、农业部等17个部委和陕西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每年在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杨凌举办。

中国规模最大的农业专业展会

农高会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农业展会之一,内容包括展览展示、交易洽谈、信息发布、论坛研讨、咨询培训、评奖、颁奖、国际农业合作交流等活动,已成为农业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成果展示、交易和推广为主的国际农业盛会。

农高会影响力巨大,会期杨凌参观客商流量达155万人次,进馆参观50多万人次,其中专业客商达10多万人次。各类媒体刊播农高会新闻报道10000 余篇(条)。

涉农产品项目交易推广的市场

众多的涉农企业、科研机构把农高会作为展示形象、推广技术、寻求合作、促进交易的有效载体,上千家单位踊跃参展。百万观众自发参会,把农高会作为开阔视野、学习致富经验、引进新技术、新品种的重要场所。

每届成交金额均超过百亿元人民币。

服务“三农”的窗口

农高会顺应现代农业发展大势,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宗旨,围绕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和农业现代化的要求,面向农业企业、科研机构、农村基层干部、农技推广人员和农民群众,突出重点,精心策划内容和安排活动,为展会的成功举办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009年第十六届农高会的主题是:“科技引领·创业推动·现代农业”。展会的主要内容包括展览展示、国际合作交流、信息发布、交易洽谈、咨询培训、评奖颁奖等6个方面。

展览展示是农高会的主体,共设有高新技术馆、实用技术馆、国际馆3个室内展馆和农业机械展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2个室外展区。室内展馆面积41000平方米,标准展位1300个,主要有区域农业创新展、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题展等10个专题展览;农业机械展区面积25000平方米,主要展有农业机械、工程机械、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类产品等;现代农业示范园展区规划面积8.3万亩,在建面积2万余亩。这是本届农高会新增加的展示内容,届时将开放农业创新园、国际合作园、企业孵化园、种苗产业园、标准化生产示范园五个园区。

国际合作交流活动主要有四项内容:一是2009中国杨凌现代农业高端论坛。张来武副部长已向大家作了介绍,我在此就不再重复。二是杨凌国际农业科技论坛。该论坛由教育部、国家外专局、陕西省政府共同主办,美国、以色列、加拿大、澳大利亚、中国等国的160多名代表参会,围绕循环经济、农业装备、技术应用等国际农业合作热点问题进行研讨。三是2009亚太农产品加工国际论坛。该论坛由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联合国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陕西省政府联合主办,邀请120名亚太地区各国的农业官员、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参会,围绕全球农产品加工、粮食安全、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展开交流研讨。四是中国—加拿大—以色列农业科技创新合作活动。该活动由国家外专局、加拿大农业与农业食品部、以色列农业与乡村发展部和陕西省政府共同主办,主要任务是落实中、加、以三方于2012年7月在渥太华共同签署的中加以农业科技合作渥太华宣言,其内容包括“中加以农业科技合作成果展”、“中加以合作建设杨凌国际农业科技合作园协议签字仪式”、“中加以农业合作成果及产品推介会”等7项活动。还举办中外农民创业论坛、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及产品信息发布、参展项目交易洽谈、重点项目集中签约、农业科技专家现场咨询与培训讲座等活动。

截止报名参加本届农高会的有1100多家单位、5000余项农业技术成果和项目,其中有来自墨西哥、日本、法国、巴西、美国、韩国、德国等18个国家组团参会,国内有教育部、农业部等8个部委和北京、上海等13个省市组团参展,来自全国各地自主参展企业的展位达到635个。

本届农高会主要有“高、大、全、实”四个特点:

一是“高”,就是主办规格高、参展参会层次高、专业化和国际化程度高。本届农高会由18个国家部委和陕西省政府联合举办,其中国家8个部委领衔组团参展。本届农高会的各类专题展览将达到十项,国内主要农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将在会上展示最新的农业高科技成果。还有来自五大洲的300多位农业专家、企业家和政府官员参加各项国际合作交流活动,这些都进一步提升了农高会的规格、层次和专业化、国际化程度。

二是“大”,就是参展参会规模大、影响大。本届农高会新建了一座国际农业展馆,展览规模较上届扩大30%以上,预计参会人数将超过150万人次。杨凌国际合作周、农业科技成果信息发布、专家咨询培训、评奖、交易洽谈和集中签约等活动的举办,将使杨凌农高会的影响进一步扩大。

三是“全”,就是农高会涉及和覆盖的农业领域比较齐全。本届农高会除了举办种植业、畜牧业、设施农业、农产品及其加工、农业机械等展示以外,还将举办区域农业创新展、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题展、重点镇建设规划展、乡村旅游专题展、“一村一品”专题展、农业科普图书展、粮油产业展、科普惠农专题展、种子专题展、放心农资专题展等10个专题展览,展示领域更加齐全。

四是“实”,就是办展会更讲求实效。各项活动设置贴近参展参会者需求,使参展客商、参会群众和各界来宾都能受益,尤其是18场农业咨询培训讲座将带给农民朋友更多的实惠,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更是突出实物展示、现场观摩,让参观者“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能带走”。

杨凌高新技术博览会

农高会2022年陕西杨凌时间是9月15日至19日。

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将于2022年9月15日至19日在杨凌举办。记者从第29届农高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杨凌农高会自1994年创办至今,始终秉承服务“三农”宗旨,通过举办特色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装备、产品等。

展览展示、会议论坛、农业技术咨询培训、涉农项目推介洽谈、评奖选优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搭建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示范推广、对外交流合作平台,成为“专家教授认可、农业企业信赖、广大农民喜爱”的农业科技盛会,为加快推进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农高会作为国内外颇具影响力的农业科技盛会,通过“科技性 市场化”双驱动,强化农业与科技融合,打通企业与农户、专家与产品之间的壁垒,深化农民、专家和企业务实合作,让农业科技工作者更有效地明晰科技攻关的方向和路径,让农民更容易找到所需的技术和产品。

农高会加速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

农高会通过论坛、展览、产销对接等多种方式,极大地推动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与应用,把科研成果推广到了田间地头。

28年来,农高会累计展示农业科技成果和适用技术、项目超过18万项,举办涉农专业展近千个,举办专场推介洽谈、项目对接活动310多场次,发布推出科技成果和专利12000多个。最终这些数以万计的农业高新成果、适用技术、经验模式通过农高会推广示范,转化为涉农企业和农民群众一张张喜获丰收的笑脸,为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实现农业稳产增产、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农高会深化农业开放发展

农高会作为国际化专业性展会,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外交战略,近年来得到越来越多的国际组织和相关国家政府机构、行业组织和企业关注参与,共享农业科技创新最新成果,不断深化国际农业科技交流合作、科技人才培养、农业技术示范推广,更好地汇聚全球智慧、凝聚农业科技力量,促进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高会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农高会自创办以来,全力服务国家战略和三农发展,围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大部署,成功举办了一系列脱贫攻坚论坛展览、乡村振兴论坛展览等活动,集中示范了一大批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

还发布了乡村振兴国家标准1项、陕西省地方标准5项、市级地方标准7项和全国乡村振兴农业农村创新创业十大优秀典型案例,充分展示了全国各地脱贫攻坚圆满收官、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动场景,有力有效地示范推广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新理念、新模式、新成效,为推进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