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博会观后感(1) 4月20日,第十七届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在寿光市蔬菜高科技示范园开幕,本届菜博会秉承“绿色·科技·未来”的办会主题,总展览面积45万平方米,其中室内16.5万平方米,设有十二个展馆、大棚优质高效生产示范区、蔬菜博物馆及广场展位区,共展出国内外蔬菜品种2000多个,新增品种200多个,新技术100多项,栽培模式80多种。图为本届菜博会现场。 菜博会观后感(2) 20XX年4月26日我们到寿光,参观了以“现代·科技·希望”为主题的第九届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 引领现代潮流,聚焦前沿科技,放飞绿色希望。第九届菜博会以“现代、科技、希望”为主题,以展览展示为核心,集中展示现代农业尤其蔬菜及相关产业领域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主展区总面积35万平方米,室内展览面积12万平方米,拥有13个展厅,设室内外展位2000多个。展览展示各类蔬菜、瓜果、花卉等2000多个品种,并首次设立现代农业成果展。另有16个不同类型的分展区,从不同侧面全面展示当今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水平。 科技唱主角,是本届菜博会的最大看点。我们坐电梯上去后先参观了农展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用蔬菜、水果搭建的美丽的房子,我们每个人都争着留了照。这个展馆非常大,以至于我们都不知从何看起,我们只好随着人群往里走,各样各样的瓜、西红柿、芹菜真是和我们以前见过的不太一样;还有农产品的展示,真是琳琅满目、硕果累累。 随后我们参观了1号厅和5号厅。五号厅,一进门,就是各种藤蔓菜果搭成的“蔬菜走廊”。迎面而来是许多蛇瓜,蛇瓜生长旺盛,果实累累,蛇瓜架下,悠悠垂吊的长长果实格外引人注目,现在的瓜已长到两米多,许多游客照相留念;往前行走不远就是绿绿的异形葫芦、吊瓜、丝瓜分别吊在架子的长廊上,许多许多果实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旁边的西红柿树攀援在架子高空,悬挂着一串串红红的、绿绿的果实,特别讨游客喜爱,让人叹为观止;再往前,就是一片南瓜,巨型南瓜组成的“南瓜园”,枝叶茂盛,果实巨大,黄澄澄的南瓜个个憨态可掬;还有满架子的空中地瓜,一串串的悬挂在绿叶中;用朝天椒组成的古树景观,仙人球组成的沙漠景观,葫芦、南瓜、尖红椒、玉米等蔬菜瓜果组成的农家院,长城等景观,令人赏心悦目,舍不得离开。路旁的两边有序的栽培了许许多多人参果、各种芹菜、甜菜等,仿佛到了农家小园。 由于当天的人很多,在8号厅的门外经过好长时间的排队、拥挤,最后才终于进去。进去以后才感受到挨了半天挤是值得的,大家也都说属8号厅最好看了。我们在8号厅里,看到了青椒、西瓜、黄瓜、茄子、西红柿、香瓜、佛手等蔬菜。用果实组成了许多景点图案,有龙船、心、春夏秋冬四季、大象等等,形神兼备,意趣天成。长青苑内,菜香如缕,绿阴如盖,叫不出名、没见过面的新奇蔬菜随处可见。即使是黄瓜、辣椒、茄子等大路蔬菜,也都以别样的“俏脸”示人。以岩石垒叠的假山上遍植青椒、芦荟、百香果、花叶苋菜等,流水从三个方向汩汩而下,形成三方瀑布、八面环水的景观,满园秀色引得游人不住赞叹。红红的、白白的、黄黄的蝴蝶兰组成了巨大的图案,红花、郁金香、南方的兰花等等名花,又有鹦鹉、鹂鸟等鸟,构成了有山有水,花香鸟语的环境,大饱了眼福。 通过参观,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加深了对科技发展的理解,也对这些能人科学人士佩服不已。他们真正的利用了科技的力量,在改革开放时期,使蔬菜大棚更上一个台阶,在使用和美化环境的基础上,使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深受鼓舞和教育。 菜博会观后感(3) 昨天,看了寿光菜博会,感想太多了。寿光在“科技兴农,”的政策鼓舞下,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业,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蔬菜基地。观看菜博会的人,每天平均10万人次,旅游收入创新高。凡是到过菜博会的人,无不被震撼,寿光的人太聪明了。 置身八大展区内,仿佛到了蔬菜的天堂,头上、脚下、身左、身右,到处都是硕果累累的蔬菜,绿油油、黄澄澄红彤彤,满眼都是五颜六色的蔬菜瓜果,一颗茄子能结一千多个,一个南瓜重三四百斤,各种各样的瓜菜挂满棚顶,连地瓜都能在空中生长。特别是他们培育的无土栽培的蔬菜,简至让人难以置信。滚动育菜法,让所有的蔬菜都能充分享受到阳光,还有光电育菜法,哎呀,反正是科技兴农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他们的创意太新颖了,所有的造型,龙凤、十二属相、亭台楼阁,全部用蔬菜和豆类铺贴而成,兔子造型的乐队微妙微肖,不但吸引了小朋友的眼球,连大人都啧啧称奇,神奇的江山多娇,用大姜堆砌而成,与辣椒树相映成辉,取其谐音,江山多娇。用蔬菜和种子做成的大船,更是体现了寿光人,阔步扬帆在科技兴农领域里的志气。
西南坚果博览会
1、牦牛肉。
西藏的牦牛肉当然是最出名的,牦牛肉制作成的生肉酱那是小编吃过最难以忘怀的美食之一。藏族有句谚语:没有牦牛就没有藏族,而有藏族的地方,就有牦牛的身影。
牦牛一直以来被称为“高原之舟”,高原牦牛都以牧草为主食,小编曾在藏区跟团旅游时听导游提到过,高原牦牛吃的是山珍野味:吃的是冬虫夏草、喝的是农夫山泉、拉的是六味地黄丸,确实很形象的体现了牦牛的生长环境,牦牛肉的肉质可以说,是牛肉中的极品。2、酥油。
酥油是从牛、羊奶中提炼出来的。先将奶汁加热后,倒入木桶内来回抽打,直到能搅拌成油水分离的状态,再把浮起来的一层淡黄色脂肪舀起来装入口袋,冷却后便是酥油了。酥油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有许多种吃法,不过在西藏,主要的是用于制作酥油茶。3、手掌参。
手掌参,顾名思义,形状似手掌,是一种藏东南特有的非常名贵的药材,有补血益气等功效。味道有些像土豆,一般在石锅鸡里都会尝到。手掌参作为藏药材中名贵的特产药材之一,由于人工繁殖困难,长期以来手掌参药材的来源完全依赖于自然野生资源。4、青稞。
青稞具有非常强的地域标识性,提到青稞人们便会想起西藏、想起青稞酒。大概再没有什么作物,像青稞一样,与一个民族结合得如此紧密,青稞地上似乎从来都站着一位身着藏族传统服装的妇女,高原的阳光洒在大片的青稞地上,也洒在她的脸上。5、木碗。
“丢也丢不下,带也带不走,情人是木碗该多好,可以揣在怀里头。”这是一首西藏古老歌谣中的歌词,词中藏族人将木碗比作情人,也可理解为木碗是和情人一样重要的存在。一只小小的木碗,对藏族人来说,是生活和情感的依托,可想而知木碗在藏族人生活中的重要性。
博览会暨博览会
在现代应用中,展览会名称相当繁杂。英语国家中,主要有exhibition、exposition等等,在中文里,主要有博览会、展览会、展览、展销会等等。 如此繁多的名称,你分清了吗?纷繁复杂的展会又是如何分类的?下面就跟着我一起来看看吧。展览会和博览会的区别 展览会:在现代展览业中,展览会是使用最多、含义最广的展览名称。从广义上讲.它包括所有形式的展览会;从狭义上讲,展览会有以指贸易和宣传性质的展览,包括交易会、贸易洽谈会、展销会、看样订货会、成就展览等。在内容上.展览会不局限于“集市”的贸易或“庙会”的贸易和娱乐,已经扩大到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在形式上,展览会具有正规的展览场地、现代的管理组织等特点。博览会:中文的博览会指规模庞大、内容广泛、展出者和参观者众多的展览会。一般认为博览会是高档次的,对杜会、文化及经济的发展能产生影响并能起促进作用的展览会。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博览会”有被滥用的现象。展览是重要的推广方式,在日常的展览活动中,展览的分类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展览的内容,即展览的本质特征,包括展览的性质、内容、所属行业等;另一方面是展览形式,即属性,包括展览规模、时间、地点等,这两个方面是我们对展览进行分类的重要指标。展览的分类 1、按展览性质,可分贸易和消费两种性质。贸易性质的展览是为产业即制造业、商业等行业举办的展览。展览的重要目的是交流信息,洽谈贸易展览中是为公众举办的展览。消费性质的展览基本上都展出消费品,目的是直接销售。展览的性质由展览组织者决定,我们可以通过参观者的成分反映出来:对工商办开放的展览是属于贸易性质的展览,对公众开放的展览是属于消费性质的展览。具有贸易和消费两种性质的展览被称作是综合性展览。由于受到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等方面的影响,经济越不发达的国家,展览的综合性倾向越重;反之,经济越发达的国家。展览的贸易和消费性质分得越清。2、按展览内容,可分综合展览和专业展览两类。综合展览指包括全行业或数个行业的展览会,也被称作横向型展览会,比如工业展、轻工业展;专业展览指展示某一行业甚至某一项产品的展览会,比如钟表展。专业展览会的最突出特征之一是经常同时举办讨论会、报告会,用以介绍新产品、新技术等方面。3、按展会规模,可分国际、国家、地区、地方展、以及单个公司的独家展。4、按展览时间,可划分标准比较多:定期和不定期。定期的有一年四次、一年两次、一年一次、两年一次等,不定期展则是根据需要而定;不定期有长期和短期。长期可以是三个月、半年、甚至常设,短期展一般是不超过一个月。5、以展览场地讲,在场馆举办的,展览场馆最简单的划分是室内场馆和室外场馆。室内场馆多用于展示常规展品的展览会,比如纺织展、电子展等;室外场馆多用于展示超大超重展品,比如航空展、矿山设备展。在几个地方轮流举办的展览会被称作巡回展。解析展览会与博览会的区别 展览会是通过现场展览和示范来传递信息,推荐形象的一种常规性公共关系活动。而博览会指规模庞大、内容广泛、展出者和参观者众多的展览会。而展览会又包括了博览会、展览会、展览、展销会、博览展销会、看样定货会、展览交流会、交易会、展示会、展评会、庙会、集市等等多种不同形势的展览会。而只不过一般认为博览会是高档次的,对社会、文化以及经济的发展能产生影响并能起促进作用的展览会。所以说总的来它们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猜你喜欢1. 首次参加展会心得 2. 会展上的礼仪 3. 浅谈会展礼仪 4. 参加展会心得总结 5. 会展商务礼仪 6. 参加展会的心得 7. 参加展会心得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