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应用中,展览会名称相当繁杂。英语国家中,主要有exhibition、exposition等等,在中文里,主要有博览会、展览会、展览、展销会等等。 如此繁多的名称,你分清了吗?纷繁复杂的展会又是如何分类的?下面就跟着我一起来看看吧。展览会和博览会的区别 展览会:在现代展览业中,展览会是使用最多、含义最广的展览名称。从广义上讲.它包括所有形式的展览会;从狭义上讲,展览会有以指贸易和宣传性质的展览,包括交易会、贸易洽谈会、展销会、看样订货会、成就展览等。在内容上.展览会不局限于“集市”的贸易或“庙会”的贸易和娱乐,已经扩大到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在形式上,展览会具有正规的展览场地、现代的管理组织等特点。博览会:中文的博览会指规模庞大、内容广泛、展出者和参观者众多的展览会。一般认为博览会是高档次的,对杜会、文化及经济的发展能产生影响并能起促进作用的展览会。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博览会”有被滥用的现象。展览是重要的推广方式,在日常的展览活动中,展览的分类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展览的内容,即展览的本质特征,包括展览的性质、内容、所属行业等;另一方面是展览形式,即属性,包括展览规模、时间、地点等,这两个方面是我们对展览进行分类的重要指标。展览的分类 1、按展览性质,可分贸易和消费两种性质。贸易性质的展览是为产业即制造业、商业等行业举办的展览。展览的重要目的是交流信息,洽谈贸易展览中是为公众举办的展览。消费性质的展览基本上都展出消费品,目的是直接销售。展览的性质由展览组织者决定,我们可以通过参观者的成分反映出来:对工商办开放的展览是属于贸易性质的展览,对公众开放的展览是属于消费性质的展览。具有贸易和消费两种性质的展览被称作是综合性展览。由于受到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等方面的影响,经济越不发达的国家,展览的综合性倾向越重;反之,经济越发达的国家。展览的贸易和消费性质分得越清。2、按展览内容,可分综合展览和专业展览两类。综合展览指包括全行业或数个行业的展览会,也被称作横向型展览会,比如工业展、轻工业展;专业展览指展示某一行业甚至某一项产品的展览会,比如钟表展。专业展览会的最突出特征之一是经常同时举办讨论会、报告会,用以介绍新产品、新技术等方面。3、按展会规模,可分国际、国家、地区、地方展、以及单个公司的独家展。4、按展览时间,可划分标准比较多:定期和不定期。定期的有一年四次、一年两次、一年一次、两年一次等,不定期展则是根据需要而定;不定期有长期和短期。长期可以是三个月、半年、甚至常设,短期展一般是不超过一个月。5、以展览场地讲,在场馆举办的,展览场馆最简单的划分是室内场馆和室外场馆。室内场馆多用于展示常规展品的展览会,比如纺织展、电子展等;室外场馆多用于展示超大超重展品,比如航空展、矿山设备展。在几个地方轮流举办的展览会被称作巡回展。解析展览会与博览会的区别 展览会是通过现场展览和示范来传递信息,推荐形象的一种常规性公共关系活动。而博览会指规模庞大、内容广泛、展出者和参观者众多的展览会。而展览会又包括了博览会、展览会、展览、展销会、博览展销会、看样定货会、展览交流会、交易会、展示会、展评会、庙会、集市等等多种不同形势的展览会。而只不过一般认为博览会是高档次的,对社会、文化以及经济的发展能产生影响并能起促进作用的展览会。所以说总的来它们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猜你喜欢1. 首次参加展会心得 2. 会展上的礼仪 3. 浅谈会展礼仪 4. 参加展会心得总结 5. 会展商务礼仪 6. 参加展会的心得 7. 参加展会心得感受

娱乐设备博览会

工业装备博览会

在9月17日开幕的第21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100余款尖端技术和产品首发,凸显了工博会作为全球制造技术创新风向标的地位。一大批填补国内空白、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的项目亮相,也显示了中国工业从制造向“智造”的跨越——百余款尖端技术产品首发尖端技术和产品首发首展的力度,是衡量一个国际级展会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在本届工博会上,100余款尖端技术和产品首次发布,涉及人工智能、机床、自动化、机器人、工业互联网、数字化工厂等领域,凸显了工博会作为全球制造技术创新风向标的地位。上海微电子展示填补国内空白的首台高分辨率6代小Mask投影曝光机,上汽集团展示洋山深水港智能卡车项目……这些首发技术和产品显示了中国工业从制造向“智造”的跨越。协作机器人鼻祖丹麦UR公司以及发那科、川崎、库卡等世界领先企业现场首发最新协作机器人,也使工博会成为国际工业最高水准竞技场。本届工博会首日还揭晓了“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大奖”,10家获奖企业的技术和产品或是全球第一、国际首创,或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工业领域关键环节取得了重大进展,打破了相关行业国外企业垄断的局面。上海联影公司全景动态PET-CT uEXPLORER在全球首次实现了全身多组织器官4D高清动态成像。2018年12月份,该公司获得美国FDA批件,首台设备出口美国享受了零关税优惠。山崎马扎克(中国)有限公司的DDL激光管材加工中心搭载全球首款DDL(直接半导体激光)激光发生技术,能耗更低,光电转化效率更高,具有高度智能化功能,可以广泛应用于原材料、板材切割加工各行各业。山西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有限公司的宽幅超薄精密不锈带钢“手撕钢”真能徒手撕开。该公司是全球唯一能批量生产600毫米宽幅不锈钢精密箔材产品的企业,已实现了进口替代,并开始对外出口。中国工程院院长李晓红说,工博会见证了中国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创新奇迹。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张峰则希望工博会加快融合发展,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具有强大品牌影响力的国际交流合作平台。一大批项目填补国内空白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据测算,2017年我国工业互联网直接产业规模约为5700亿元,2020年将达万亿元规模。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将真正帮助我国制造业提高核心工艺水平和制造质量。本届工博会上,西门子、博世力士乐、三菱电机、欧姆龙、松下电器机电、施耐德、倍福等一大批领先企业带来了智能工厂的生产体验,“5G”“AI”、边缘计算、工业云服务、人机协作等技术运用于智能制造全流程。在这里,工厂变得更智能、更透明、更安全。“5G 工业”也成为本届工博会最大亮点。中国移动打造的5G数字孪生系统和工业巡检系统、中国联通携手中国商飞的“5G智能工厂”项目、德国倍福与华为X-labs合作搭建的5G无线传输技术等一批新应用,为未来工厂搭建起新的智慧应用场景。核心零部件、关键元器件、重大装备与材料一直是我国制造业短板和“卡脖子”领域。在本届工博会上,一大批制造企业展示的项目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和封锁。新奥动力自主研发的E100F微型燃气轮机在性能、应用技术上都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耀皮集团生产的高端航空玻璃打破了国外垄断,成为全球航空玻璃供应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国装新材料技术(江苏)有限公司的多晶连续Al-Si-M先进陶瓷纤维对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具有重大意义,荣获“国家战略性创新技术产品”称号。机器人产业助长三角发展当前,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本届工博会的多个专业展均聚焦长三角区域合作,其中的机器人展更聚集了150余家长三角机器人企业最新技术和产品。据了解,长三角地区是国内机器人产业规模最大、市场应用比例最高的区域,机器人产能占全国50%以上,具有良好的机器人产业生态环境,在产业链构建、市场需求、创新资源布局等方面均走在全国前列。机器人产业是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机器人产业的蓬勃发展,将助力长三角地区建成世界级产业集群。全球机器人巨头及国内龙头品牌均在长三角地区设有总部基地或研发中心。得益于长三角地区 汽车 、电子信息产业等传统优势,德国库卡公司在这里共设立了5家企业。ABB不久前也投资约10亿元,在上海动工建设新的机器人工厂和研发基地。在本届工博会机器人展上,ABB、发那科、库卡、熊猫电子、哈工智能等研发的最新机器人争相炫技,吸引了许多参观者前来感受“聪明的机器人”。长三角地区工业机器人应用已率先从 汽车 、3C电子、食品包装、家居服装等传统领域向新能源、环保设备、高端装备、仓储物流等新兴领域不断拓展。据介绍,熊猫电子、哈工智能、钱江机器人、配天机器人、埃夫特机器人、沃迪、达野、龙盛、海尚等长三角地区机器人企业率先实现了“机器人本体 系统集成”的智能转型,在电子制造、新能源 汽车 、国产大飞机零部件制造等领域成功找到了更多应用场景和落脚点,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均位居全国第一。长三角地区机器人产业的核心零部件本土化率也领先全国。9月18日,在同时举办的“2019年第八届中国机器人高峰论坛”上,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张建明表示,目前上海机器人产业规模为全国第一,下一步将根据上海市智能制造三年行动计划目标,进一步支持上海机器人产业发展壮大。要打造长三角机器人产业生态系统,借助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动上海机器人企业走向长三角,鼓励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强合作,推动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集成创新。

教育装备博览会

高等教育博览会(简称:高博会),由教育部批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国药励展展览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相关省市教育厅和人民政府为支持单位。

每年春、秋两届,全国巡回展出。

高博会是集高等教育学术交流、教学改革成果推介、现代教育高端装备展示、教师专业化发展培训、科研成果转化、科技创新企业孵化、就业创业服务、技术服务、贸易洽谈等为一体的高品质、综合性、专业化的著名品牌活动。高博会每年举办春、秋两届,历经31年,已成功举办57届,走过24个城市。第57届高博会于2022年8月4-6日在西安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本届高博会主体活动由“展览展示”“会议论坛”“特色活动”“高端发布”“云端推送”五大板块组成,设置六大展区。展览展示面积约8万平方米,就业服务活动1万余平方米,参展企业近千家,展位数近3500个,参会高校1000余所,300余位高校领导出席,1000余位专家学者参会 [21] 。第58·59届高博会将于2023年4月8-10日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