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EF(全称: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始创于1979年,每年举办春秋两届,包括展览和论坛两个部分。
展会历经40余年的积累和沉淀,现已发展成为国际领先的覆盖医疗器械全产业链、集产品技术、新品首发、采购贸易、品牌传播、科研合作、学术论坛、教育培训为一体的全球化综合服务平台。
展出内容涵盖了医用影像、医学检验、体外诊断、医光医电、医院建设、智慧医疗、智能可穿戴产品等全产业链上的数万种产品技术与服务。为充分发挥综合平台引领作用,近年主办方在展会现场创新推出人工智能、CT、核磁、手术室、分子诊断、POCT、康复工程、康复辅具、医用救护车等30余项细分产业集群,集中展示行业最新科技成果。
sbwj是什么意思?
SBWJ是“上报文件”的缩写,是指将某些信息、数据或文件提交到上级机构的行为。它可以用来向上级机构反映特定情况,或者用来请求对特定问题进行调整或处理。一个单位可能会根据当前情况向上级机关上报文件,要求增加资金、人员或物资的分配。sbwj也可能用于传递重要信息和文件,例如历史的重大事件、重大人物或历史的关键时刻。
让科技与音乐融为一体,万魔亮相2022(夏季)亚洲智能穿戴展
1MORE万魔是万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旗下自有品牌,万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专注于智能声学产品研发设计与智能软硬件开发的公司。万魔由英文名称“1MORE”而来。“1”代表Tobe“NO.1”,“MORE”代表“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意喻着万魔对声学的不懈追求以及立志做到行业第一的野望。
万魔在公司初创前两年的时间里一边不断地探索、研发、打磨声学技术,在新材料和新单元上不断进化,另一边还承接了一些品牌耳机的代工业务,当时的万魔仅仅是在圈内小有名气。2015年万魔以自有品牌“1MORE万魔耳机”之名进军耳机行业,联手《中国好声音》推出了“中国好声音·1MORE活塞耳机”,同时万魔邀请到了四次获得格莱美奖的国际音乐制作人兼录音室LucaBignardi担任万魔的官方调音师。同样是在2015年,万魔接连斩获德国iF设计奖、德国红点设计奖以及中国好设计金奖等重磅奖项。
经历了2015年的开创性成功后万魔趁热打铁,在2016年,华语流行天王周杰伦以股东身份加盟1MORE万魔耳机,并担任“首席创意官”,开启全新“我的1MORE时代”。
万魔不仅在国内市场高歌猛进,同时也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令人侧目的耀眼成绩。万魔在2018到2021连续4年的时间里,接连斩获12项CES创新奖,成为全球唯一一个达成此成就的耳机品牌。7年间万魔斩获39项国际设计奖,并获得日本VGP大赏40项音频奖,万魔耳机产品在美国权威中立评测媒体ConsumerReports(消费者报告)“耳机类目”中高居一二位,万魔耳机产品受到无数海外媒体推荐。可以说万魔在海外拿奖拿到手软,为万魔打通国际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如今万魔无论是在国内市场还是海外市场,都已经是名列前茅的品牌,今年万魔耳机持续发力,发布了万魔活塞豆降噪版1MOREPistonBudsPro、万魔新降噪豆1MOREEVO、万魔迷你豆1MOREComfoBudsMini共3款TWS耳机产品,同时万魔还将携旗下子品牌omthingAirFree2以及时尚单品万魔熊亮相「2022(夏季)亚洲智能穿戴展」。
亚洲智能穿戴展致力于通过连接智能穿戴设备上下游市场,帮助企业找到优质合作伙伴、为品牌客户提供优质供应商、为行业提供技术发展趋势引领,促进智能穿戴领域优质企业彼此合作交易,加速市场发展。
我爱音频网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1MORE万魔带来的2022年最新产品。
万魔活塞豆降噪版1MOREPistonBudsPro
耳机支持万魔QuietMax双馈降噪技术,支持主动降噪功能,最大降噪深度可达38dB;支持户外抗风噪模式;支持通透模式,无需摘掉耳机轻松获取外界信息;支持整机四麦克风通话降噪功能,搭载AI通话降噪算法,自动过滤通话时的环境噪音;支持蓝牙5.2技术,延迟最低可低至90毫秒;耳机单次续航可达7.5小时,搭配充电盒续航可达30小时,支持快速充电,充电5分钟即可听歌1小时。
万魔新降噪豆1MOREEVO
1MOREEVO耳机在外观方面依据人体工程学进行水滴流线型设计,佩戴舒适,贴合人耳。耳机采用了一体成型的3D耐磨陶瓷工艺背盖设计,整体呈现出属于陶瓷特有的玻璃光泽,配合金边设计给用户带来了轻奢质感。充电盒外观整体采用长方体圆角设计,采用哑光磨砂金属材质,带来舒适手感。
音质方面,万魔邀请了格莱美奖录音大师LucaBignardi进行调音,耳机采用了圈铁双单元组合,结合LDAC高清传输协议在TWS耳机上实现接近有线耳机无损聆听的体验,并获得Hi-ResWireless认证。降噪方面,1MOREEVO采用自研的QuietMax分频降噪调校技术,配合智能动态降噪功能以及双麦主动降噪技术,打造了旗舰级降噪耳机-42d的降噪能力。耳机单次续航可达8小时,搭配充电盒续航可达28小时,支持快速充电以及Qi无线充电,充电15分钟即可听歌4小时。
万魔迷你豆1MOREComfoBudsMini
万魔迷你豆在外观上采用了经典的鹅卵石造型,提供了曜岩黑、云母白以及饱满红三种配色。其中饱满红配色的耳机与充电盒表面使用了金奢珠光闪粉工艺,高光涂层下的点点珠光赋予了迷你豆与众不同的细腻质感。耳机本体专门为了舒适佩戴进行了独特设计,单耳重量仅3.7克,体积相较于其他同类产品更小,高集成化的设计给迷你豆带来了舒适又稳固的佩戴体验。
迷你豆搭载了双磁路石墨烯喇叭单元,搭配格莱美奖录音大师LucaBignardi的调音,让迷你豆的小身躯爆发强大的音乐能量。降噪方面,万魔迷你豆支持自研的QuietMax双馈智能降噪技术,降噪深度可达40dB,支持包括通透模式在内的多种降噪模式切换。耳机单次续航可达6小时,搭配充电盒续航可达24小时,支持快速充电以及Qi无线充电,充电10分钟即可听歌90分钟。
万魔omthingAirFree2
OMTHING是万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智能数码品牌,秉承实用、简悦、创意、惊喜的理念,专注于智能数码及周边产品。
万魔OMTHINGAirFree2在外观上采用了类鹅卵石的造型,配色上使用了时下流行的撞色设计,整机为磨砂质感,手感细腻,外形新潮时尚。AirFree2与传统鹅卵石型设计不同,底部做成了平面,通过这个平面可以实现Qi无线充电。耳机本体为柄状入耳式,通过人体工学设计,单耳仅重3.8克,佩戴体验轻便紧密。
耳机搭载了7mm石墨烯动圈单元,支持aptX和AAC高品质解码,并对安卓与iOS设备分别进行了音质优化,声音细腻真实。支持ANC主动降噪以及四麦克风阵列 cVc8.0智能通话降噪算法,闹市中也可以沉浸在自己的安静空间,保持清晰准确的高清通话体验。耳机单次续航可达5小时,搭配充电盒续航可达25小时,支持快速充电以及Qi无线充电,充电5分钟即可听歌1小时。
万魔熊
从2015年诞生以来,万魔熊就成为了1MORE万魔的吉祥物,也是万魔与粉丝密不可分的标志。从外观设计、实用功能等方面都受到了国际评委的青睐,荣获德国红点设计奖荣誉提名。万魔熊使用了由激光裁切成26个裁片的优等PU面料制造,不易发霉的人造棉填充,确保每一只万魔熊都更立体饱满,最后采用奢华皮具车缝工艺统一手工密缝成形。打造出万魔熊出类拔萃、无与伦比的高端质感。
我爱音频网总结
1MORE万魔以精湛的工程学、严苛的检测体系,打造出色的音频产品与优雅的美学设计。每一款万魔的产品都倾注了万魔人的心血,无数国际大奖的斩获、众多知名媒体的倾力推荐以及万魔粉丝对万魔的无限热爱,是对万魔至高无上的嘉奖,也是对万魔人专注钻研音频产品的最好奖励。
1MORE万魔将携1MOREPistonBudsPro活塞豆降噪版、万魔新降噪豆1MOREEVO、1MOREComfoBudsMini迷你豆、万魔onthingAirFree2共4款TWS耳机产品以及时尚单品万魔熊亮相「2022(夏季)亚洲智能穿戴展」。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通过小程序报名展会,实地体验1MORE万魔的最新产品。
哈氪品牌独立三年,在耳机品牌里算得上是“新人”,然而哈氪的前身海威特创立于1998年,算下来已经有超过20年的音频产品制造经验了。在这20多年的时间里,海威特一直专注于拓展海外市场,在全球有约有100家代理商和分销商,入驻超过35家国际知名连锁零售企业卖场,排进亚马逊平台电商50强。旗下产品也多次获得日本G-Mark设计奖、德国IF设计奖、德国reddot红点设计奖、中国红星设计奖等国内外知名奖项。
所以尽管哈氪与其前身海威特在国内名声不显,但其实已经有着深厚的音频产品设计与生产的技术经验,以及成熟的产品营销与销售渠道。这也让诞生在巨人肩膀上的哈氪一经独立便拿出了G1PRO、MOON、TIME、SWIFT等多款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产品。
2021年对于哈氪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一年,哈氪分别在年中和年末发布了两款重磅跨界合作产品“觉醒x超越”和“哈氪零度X曹雪”。运动电影《超越》中郑恺使用哈氪觉醒的场景,以及由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的总设计师曹雪教授担任首席美学官指导设计的哈氪零度,都让哈氪品牌瞬间出圈爆火,一时间受到了各大博主的推荐。也是这两款产品让哈氪确立了“专注智能运动装备”的品牌定位。
一款产品要获得成功,最核心的部分必然是产品自身具有足够强大的产品力、哈氪在2021年的成功并不是仅营销上品牌获得了更多曝光,更重要的是产品自身过硬的素质获得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HAKII哈氪将携“HAKIIICE哈氪零度低延迟无线耳塞”以及“HAKIIACTION哈氪觉醒运动无线耳机”亮相「2022(夏季)亚洲智能穿戴展」。
亚洲智能穿戴展致力于通过连接智能穿戴设备上下游市场,帮助企业找到优质合作伙伴、为品牌客户提供优质供应商、为行业提供技术发展趋势引领,促进智能穿戴领域优质企业彼此合作交易,加速市场发展。
我爱音频网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HAKIIICE哈氪零度低延迟无线耳塞”以及“HAKIIACTION哈氪觉醒运动无线耳机”这两款耳机。
HAKIIICE哈氪零度
HAKIIICE哈氪零度邀请了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院长、2022北京冬奥会吉祥物总设计师曹雪教授担任首席美学官。因此哈氪零度在设计上融入了不少关于冰雪运动的元素。
首先在充电盒上,哈氪零度突破单材质工艺限制采用双层结构,高透光率的“冰面”包裹水流纹理的蓝色内壳,乍一眼看就像是内壳被冰封起来一样,这样的设计为哈氪零度赢得了“小冰块”耳机的美称。耳机本体为半入耳式,采用了冰蓝渐变的配色,耳机柄螺旋状的处理与充电盒的水波纹设计交相辉映。在外观设计方面,哈氪零度可谓是与众不同,拿出来就会让人眼前一亮。
配置方面,哈氪零度搭载了13mm大尺寸LCP液晶振膜单元,搭配AAC/SBC高频音频解码。带来出色的瞬态响应和音乐细节体验。并且哈氪成功控制了半入耳式耳机的低频泄露问题,提供了更饱满扎实的低频声音。耳机支持双侧四麦拾音 通话降噪,轻松辨别环境音与人声,保证清晰流畅的通话体验。蓝牙5.2技术的加持,让哈氪零度有着更出色的连接稳定性,并且全链路延迟最低可低至50ms,游戏中快人一步、火力全开。
续航方面,哈氪零度的日常使用续航能够达到7小时,搭配充电仓的情况下续航可以达到24小时,支持快速充电技术,1.5小时就可以将耳机完全充满电。远离充电焦虑,随时保持满血状态。
HAKIIACTION哈氪觉醒
HAKIIACTION哈氪觉醒是哈氪为专业运动精心打造的蓝牙运动耳机,耳机采用了后挂式设计,经过大量的修正打磨,柔软硅胶制成的耳挂可以让哈氪觉醒在运动中也可以牢牢地佩戴在耳朵上,并且佩戴更舒适。哈氪觉醒在配色上提供了黑色与冰蓝色两种,黑色沉稳大气,冰蓝色时尚亮眼
硬件配置上,哈氪觉醒搭载了搭载全新一代高通QCC3040真无线蓝牙5.2芯片,耳机功耗更低,传输更快,连接更稳定,让你享受无拘无束的运动乐趣。10mm大尺寸DLC类钻石振膜 日本大黑纯铜音圈的单元组合,使得哈氪觉醒三频均衡,对音乐的还原真实精准且恰到好处。同时支持自适应4麦克风系统,结合第8代CVC智能通话降噪技术,可实时降低背景噪音,随时随地都可以保证清晰流畅的通话体验。
其他方面,哈氪觉醒作为一款定位专业运动的蓝牙耳机,支持IPX7级别的强效防水,无惧雨水汗水。耳机单次续航时间可达9小时,搭配充电盒总续航时间可达36小时,并且支持快充以及无线充电,充电10分钟可播放2小时音乐,整机完全充满仅需2小时。无论室内户外,随时随地满血复活。
我爱音频网总结
HAKII哈氪作为新兴的耳机品牌,旗下产品无论是在外观设计、产品品质以及功能上都拥有者极高的成熟度,这点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哈氪专注的“智能运动装备”“轻运动音频产品”这条赛道也少有竞争对手涉及,并且其产品的设计理念以及设计风格极为符合当下年轻人的喜好。哈氪不仅在海外市场取得了一番成就,对国内市场的开拓也小有建树。凭借自身过硬的素质,未来哈氪将会成为耳机品牌中的佼佼者。
HAKII哈氪将携“HAKIIICE哈氪零度低延迟无线耳塞”以及“HAKIIACTION哈氪觉醒运动无线耳机”亮相「2022(夏季)亚洲智能穿戴展」。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通过小程序报名展会,实地体验HAKII哈氪的最新产品。
智能穿戴设备的前景与发展
智能可穿戴行业未来发展前景怎么样?
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数据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市场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为4.447亿,较2019年大涨。即使在去年疫情期间,智能可穿戴设备出货量相比前年依然涨了28.4%,足以窥见智能可穿戴设备庞大的市场。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到2026年我国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达到1023亿元左右,目前包括一些手机品牌商一加、OPPO等和家电企业格力等都争相入局。
明朗的市场前景不断吸引拥有敏锐商业嗅觉的品牌商驻足,而对于任何一家想角逐智能穿戴这一赛道的品牌商来说,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智能穿戴科技公司的系统支持,缺少合适的技术支撑,可能并不是从头摸索就能办到的。
微克科技自主研发设计WearfitOS智能穿戴操作系统,拥有多名长期从事智能穿戴、大数据平台的中青年技术骨干,精通相关产品软硬件开发,具备优秀的研发创新能力,在心率、血氧、血糖等健康算法上走在行业前列。微克致力于以智能穿戴操作系统WearfitOS来进行可穿戴生态布局,为广大合作方及消费者提供更前沿的可穿戴设备、更紧密的协同服务、更有价值的内容生态。
未来10年电子消费市场新的“蓝海”,智能穿戴领域市场分析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众多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其中科技电子消费产品由于更加贴近普通大众的生活发展最为迅速。如手机、电脑等终端产品目前已经成为了众多人群日常生活办公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而以其为中心的细分市场耳机、音箱、智能手表/手环等产品在近几年也非常的火爆。
科技的进步,又推动着消费电子产品的不断升级。随着智能生活、万物互联等新概念的产生及应用,未来十年,人类或将全面进入智能化时代,市场将随之迎来众多新的机遇。而电子消费产品的升级,也将更进一步丰富和便利人们的日常生活。
智能穿戴市场是近几年电子消费市场新的增速点,其中TWS耳机、智能手表/手环、智能眼镜等产品销量持续的快速增长。并且随着人们消费升级和健康理念的转变,在未来这一增长趋势还将持续扩大,成为电子消费市场新的“蓝海”。
此次,我爱音频网将详细的为大家分享一下智能穿戴市场现状,以及作为智能穿戴产品重中之重的智能手表的发展情况和发展机遇。
一、智能穿戴市场现状
1、什么是智能穿戴?
智能穿戴设备是一种广泛的概括性词语,是对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产品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的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产品使用能够与人体直接接触,帮助用户听取或者观看内容,又或者采集人体健康信息,辅助健康运动和医疗。
既包括目前已经比较常见的耳机类产品、腕带类产品、眼镜类产品,还包括未大范围普及的智能服饰、辅助医疗设备,以及未来可能呈现的延伸人类能力的智能器官、植入性芯片等。通过与智能手机或云端连接进行数据交互,实现众多丰富的功能。
2、智能穿戴市场发展
深圳市智能穿戴行业协会给出的中国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AMC模型显示,在2006年,智能可穿戴产品进入探索期,开始挖掘用户需求,尝试产品形态,构建软件生态系统。
这一时期最引起轰动的当属2012年谷歌发布的AR增强现实眼镜GoogleProjectGlass,后续又推出了2代产品。极具未来科技感的外观设计和全新的交互体验瞬间引爆市场,但由于技术的不成熟,产品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缺点逐渐暴露,最终导致第三代产品“难产”。
2016年市场进入启动期,主要的智能可穿戴计算系统平台及大数据服务平台搭建完毕,基于健康大数据的服务类产品逐渐成熟。随着苹果智能手表AppleWatch的发布,方形表盘的产品形态与传统圆形手表产生了巨大的差异性,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并且随着后续产品GPS、蜂窝数据,以及健康监测等功能的应用,带动了智能手表市场的崛起。
进入到最近几年,智能穿戴产品迎来了高速增长时期,其中技术相对较低的TWS耳机成为了最主要的发力点,销量连年攀升。并且随着主动降噪等功能的加入,受到了更多人群的认可,成为了近几年消费电子产品的主要增速点。
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眼镜等其他类产品也保持着增长的势头。智能手表/手环与运动健康监测功能的结合,形成了独有的差异化特征,成为了众多年轻人追捧的产品。被广泛的认为将是智能可穿戴市场未来主要的发展方向。
3、智能穿戴未来
目前的智能穿戴产品,由于产品体积的限制,绝大部分产品需要连接到手机、PC等终端设备使用,从而实现各项功能的应用以及数据的处理。
但智能手表相较于其他智能穿戴产品有着体积相对较大的优势,能够搭载更多固件配置。触控屏幕使人机交互更加便捷直观,并且其手腕佩戴的使用方式也更加便于操控。随着智能手表技术的不断进步,产品正在迈向独立使用。
在完成成为如手机一样的独立性终端产品之后,智能手表或逐渐发展成为智能穿戴设备的中心,承担其他智能穿戴产品的数据处理和云端交互,成为多媒体的接入端口,更加方便用户的使用。
二、智能手表或将成为智能穿戴中心
1、智能手表介绍
智能手表是具有信息处理能力,符合手表基本技术要求的手表。智能手表使用逻辑更倾向于手机,相较于传统手表,其除了具备查看时间、日期功能之外,还拥有独立的操作系统、数据处理中心,以及众多的传感器单元,从而实现如健康运动检测、查收信息、接听电话等功能。
目前的智能手表市场产品根据其功能定位主要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儿童智能手表、成人智能手表和老人智能手表。根据产品数据交互的形式,又可以分为蓝牙版、蓝牙/WiFi版和蜂窝数据版三类。
儿童手表主要注重于儿童安全问题,拥有语音通话、多重定位、一键求救、远程监听等功能;成人类手表则主打消息提醒、音乐播放、运动健康监测功能;老人智能手表侧重于便捷操控、健康监测和智能提醒。
深圳市智能穿戴行业协会最受消费者欢迎的智能手表功能分布情况调查报告显示,健康监测、通话和运动管理是目前智能手表最受欢迎的功能,受欢迎程度在受访中均达到60%以上。
2、智能手表发展状况
市场销量
目前的智能穿戴市场,除TWS耳机之外,智能手表是另外一项销量增长的主要产品,并且随着功能的不断丰富,续航、性能的提升,销量逐年快速增长。
市场调研机构CCSInsights数据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智能手表/手环整体出货量为1.93亿只,同比增长24%。其中智能手表出货量达到了1.15亿只,占比约60%。并预测到2025年,智能手表出货量将达到2.58亿只。这还仅仅是可知的品牌产品出货量,全部出货量将远超这一数据。
目前智能手表出货量市场占比苹果AppleWatch遥遥领先,华为出货量在2019年-2020年增速巨大,目前销量处在了第二位,三星、Fitbit、华米和Garmin相继其后。
智能手表产业链及关键技术
智能手表产业链与智能手表类似,上游主要包括主控芯片、传感器及算法、电池、屏幕等;中游包括工业设计及工艺,软硬件解决方案商;下游就是供应商以及消费者接触的终端品牌厂商。
在关键技术层面,主要包括研发设计能力,互联互通和算法。目前智能手表在心率、血氧监测方面已经非常成熟。算法方面有着众多厂商在持续跟进升级,精准度不断提升。在智能手表、手机APP和云端的数据交互方面也已比较完善。
但如心电、温度、血压和血糖等新的健康监测功能目前还仅有少数产品支持,且数据不够准确,仅能通过波动来分析身体状况的变化。另外一方面则是续航问题,由于手表体积和电池技术的限制,在如此多的全天候监测功能下,能达到3天以上续航的产品都属于不错的了。
智能手表市场机遇
智能手表作为正在快速增长的新兴市场,虽然已经有如苹果、华为这样的头部企业拥有了很大的出货量,但相较于市场容量,未来依旧有着非常可期的发展潜力。
对于其他众多新的智能手表品牌而言,由于智能手表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从事这一产业链的企业除头部几个之外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上,立身于上文中我们提到的产业链及关键技术的企业,都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另一方面,智能手表除了丰富的功能应用之外,其同样具备传统手表极强的装饰作用。产品外观设计以及产品质感也是智能手表非常着重的点,能够实现极具差异性的产品外观,同样能够受到市场的认可。
三、深圳市智能穿戴行业协会
深圳市智能穿戴行业协会成立于2015年8月,是目前国内官方认证智能穿戴协会,会员单位涵盖智能穿戴领域成品厂商、方案商、芯片原厂、优质供应链厂商等300余家业内知名企业。
协会持续组织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等围绕产业技术创新的关键问题,开展技术合作,突破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形成产业技术标准。
建立公共技术平台,实现创新资源的有效分工与合理衔接,实行知识产权共享;实施技术转移,加速科技成果的商业化运用,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联合培养人才,加强人员的交流互动,支撑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提升。希望更多智能穿戴领域企业加入协会共同打造智能穿戴生态链。
2021年7月29日,「2021中国智能可穿戴峰会」成功举办,获得了行业内42家优质供应链、服务商、品牌商的支持,并有2000多名粉丝报名,其中既有相关的采购人员,也有数码爱好者,还有看好这一市场并准备进入的人员。
峰会还有幸邀请到了行业内17位大咖进行了智能可穿戴主题分享。深圳市智能穿戴行业协会会长郑毅以《智能穿戴发展趋势及产品动态》为主题,分享了目前智能穿戴领域的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和机遇。
四、我爱音频网总结
智能穿戴设备是科技电子消费市场未来几年主要的增速点之一,众多厂商都已经开始布局。在目前的市场中,TWS耳机类产品成为了销量增长的主力,由于功能和性能的不断提升,以及需要的相关技术相对较少,产品更新换代速率更快,进一步促进了其销量的快速增长。
智能手表在智能穿戴市场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销量也在持续增长。智能手表独立操作的系统、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屏幕和传感器等配置应用都在朝向着小号手机发展,未来除了本身功能的不断丰富之外,还或将占据智能穿戴设备的中心的位置。
从整体智能穿戴设备行业来看,其未来发展潜力非常巨大,可挖掘的产品类型也极其丰富,并且在新功能的应用上也处于开发阶段。目前智能穿戴领域进入的门槛相对较低,各家企业也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上。谁能先在产品工业设计、关键技术、软硬件解决方案以及后期用户服务等方面取得突破,将在未来智能穿戴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前景不错,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可穿戴设备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智能可穿戴的健康产品与智能手机一样渐渐由少数精英人士或极客们手中的玩物,变成大众生活中的必备品。
智能手机满足的是人们随时、随地、随意获取和分享信息的需要,而智能可穿戴的健康产品也许在即将来临的大数据时代,显得更为重要--毕竟它满足的是人们对健康的需求,这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绝对是最基础的部分。
2014年智能可穿戴产品市场达到15亿美元;预计到2015年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114.9亿元。2015年可穿戴设备全球出货量年预计增加达9,200万台,2020年将达到1.53亿台。
与其他可穿戴设备相比,医疗将会是其最具前景的应用领域,其次则是健身和信息娱乐行业。尽管现下GoogleGlass、智能手表等可穿戴的信息娱乐产品十分火热,但它们仍处在样机或概念阶段,更多切实应用还是在医疗健康和运动健身方面。
智能手表的发展趋势如何?
出货量快速增长
智能手表是近年来各大科技公司重点布局的智能穿戴设备之一,2017年以来,随着智能手表功能的逐渐丰富和价格的下沉,全球智能手表出货量大幅上升,从2017年的0.32亿块上升至2021年的1.275块,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41.28%。
苹果优势明显北美为最大市场
分品牌来看,目前全球智能手表领域的龙头企业为苹果,2020年和2021年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32%和37%。紧随其后的是三星和华为,2021年三星的市场占有率为10%,同比上升1个百分点,而华为的市场占有率为8%,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
分地区来看,2021年全球最大的智能手表市场为北美地区,占据了全球智能手表市场约30%的份额,中国因为巨大的儿童智能手表需求排在第二位,占据了全球智能手表市场约24%的市场份额,而欧洲、亚太地区(除中国、印度)、印度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9%、14%和10%。
从操作系统来看,2021年全球智能手表市场中,智能手表专有操作系统或RTOS仍占据着主导地位。随着AppleWatch的普及,WatchOS占据了近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而由于三星智能手表操作系统由Tizen转向WearOS,WearOS的市场份额上升至10%,位列第二。而华为及AMAFIT的市场份额均为5%。
印度市场高速发展
印度作为除中国之外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近几年消费电子市场也保持着较快的增速;2021年,印度智能手表出货量同比上升了274%,远高于中国及北美市场的增速;2022年第一季度,印度智能手表出货量同比增长173%。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智能手表市场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智能穿戴排行榜前十名
智能穿戴指的是可以以衣服或配件的形式佩戴在身体上的任何电子设备,并且可以收集信息以增强佩戴者的自然能力。世界领先的可穿戴技术公司提供各种可穿戴技术产品,包括健身追踪器,智能手表,智能服装,头戴式显示器,智能珠宝和植入式产品。那么智能穿戴品牌十大排名有哪些?排行榜123列举了2019全球十大智能穿戴品牌,为您提供全球最顶级的智能穿戴品牌。综合排行
1 苹果/APPLE 世界500强企业,世界上市值最高的公司之一。Apple 设计并打造了 iPod 和 iTunes、Mac 笔记本电脑和台式电脑、OS X 操作系统,以及革命性的 iPhone 和 iPad。Apple以其规模和收入而闻名。其 2018 财年的全球年收入总计2650 亿美元。苹果是全球收入最大的信息技术公司,也是仅次于三星和华为的全球第三大手机制造商。2018年8月,苹果公司成为第一家价值超过1万亿美元的美国公司。该公司拥有123,000名全职员工,截至2018年,在24个国家拥有504 家零售店。2 三星/SAMSUNG 成立于1938年的三星,是韩国本土最大的跨国企业,也是全球500强企业之一,旗下涉及行业众多,包括电子、航空、汽车、金融、机械、化学等。三星在全球68个国家拥有429个据点,员工人数超过23万人。3 乐活/Fitbit 美国Fitbit成立于007年美国,乐活Fitbit,智能手环知名品牌,国际知名记录器品牌,第一款支持WindowsPhone平台的智能手环,专注于健康追踪领域的可穿戴科技创新,致力于研发和推广健康乐活产品,从而帮助人们改变生活方式。4 小米/MI 小米成立于2010年中国,旗下产品涉及手机、家电、智能终端等。“让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的乐趣”是小米公司的愿景。小米公司应用了互联网开发模式开发产品的模式,用极客精神做产品,用互联网模式干掉中间环节,致力于让全球每个人,都能享用来自中国的优质科技产品。5 奥斯特豪特/ODG ODG全称为Osterhout Design Group,1999年成立于美国旧金山,最初是一家科技孵化企业,现在专注于可穿戴设备的研发,在智能眼镜领域已辛勤耕耘了6年6 佳明/Garmin 佳明/Garmin成立于1989年,全球知名GPS导航设备、智能穿戴设备品牌,总部座落美国堪萨斯州,致力发展全球定位系统与其他消费性产品。目前主要有航空、航海、车用、户外运动与智能穿戴五大领域产品。7 华为/HUAWEI 华为/HUAWEI成立于1987年中国,隶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位居全球第三,华为手环除了含有通话功能以及平常基本功能之外,还可以提供个性化的运动,睡眠方案。8 博能/Polar Electro 芬兰博能电子有限公司,Polar博能,始于1976年芬兰,其无绳佩戴式心率表深受运动员喜爱,善于根据中国运动人群的特点和消费能力制定产品。9 Vuzix 全球十大可穿戴技术公司之列。它专门从事可穿戴显示设备的设计,制造和销售,包括智能眼镜和视频观看眼镜。Vuzix屡获殊荣的iWear视频耳机能够提供相当于10英尺外观看的125英寸家庭影院屏幕的观看体验。它可以与手机,平板电脑,PC和控制台系统连接,从而使用户能够获得惊人的观看和游戏体验。10 高平/Kopin 成立于1984年,隶属美国微显示公司,世界顶级可穿戴技术公司之一,也是可穿戴技术的领先开发商,可提升可穿戴耳机的视觉,语音和音频功能。该公司已与Vuzix,Recon Instruments和Motorola Solutions等多家公司合作开发可穿戴产品。该公司创造了Golden-I 3.8D,这是一种可穿戴式耳机参考设计,可在工业应用中提高效率和生产率。Kopin的语音提取技术即使在最嘈杂的条件下也能增强其可穿戴耳机的语音识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