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国汉诺威举行的“2018国际消费电子信息及通信博览会(CEBIT 2018)”期间,华为面向全球重磅发布新一代关键业务全闪存,并联合SAP发布全新TDI解决方案,与InfoVista联合发布SD-WAN开放生态合作,还包括意图驱动的CloudFabric云数据中心网解决方案和OceanConnect车联网平台等多项最新ICT解决方案,以及面向行业的智简网络解决方案和loT及AI新品等。其中智慧机场2.0解决方案,涵盖智慧机场运行可视化、安全可视化、服务可视化、机场物联网等多个方面,为全球机场客户提供云管端协同的一站式创新ICT平台,合力打造面向未来的智慧机场。相对于智慧机场1.0主要方案“可视化地勤”,智慧机场2.0解决方案更加聚焦于智能视频监控、大数据 AI、物联网等技术的联动,打通机场各垂直业务系统的数据交互,带来更加智能高效的机场运营、响应更快捷的安防体系以及更加便捷舒适的旅客体验。

移动电子博览会

全球民航业蓬勃发展,航空客运量和航空公司收入持续快速增长。根据国际航协最新发布数据,航空客运需求2018年预计增长7.0%,客运总量预计达到43.6亿人次, 2018年全球航空公司净利润将达到338亿美元,全球航空旅行支出将增长10.4%,达到7940亿美元,民航业已经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权威报告显示,全球机场ICT投入主要受到包括旅客服务项目升级、出行安全、移动商务以及新技术驱动等因素的影响,逐渐进入到智能运营以及开发转型的数字化发展路径上。机场服务能力以及ICT环境愈发强调业务零中断、高可靠性以及高稳定性,这背后需要强大的ICT基础设施以及出色的解决方案支撑。

然而机场运营压力与日俱增,面临安全形势复杂、运行资源饱和、旅客满意度低等多重挑战:快速增长的运输业务量与运行保障能力不匹配的矛盾突出;服务过程缺乏及时准确地全面监控运行和保障资源状态,通信和生产指挥调度效率低下;机场是人群密集区域,而当前机场可视化安全管控操作复杂、效果差,亟待增强自身感应-分析-反应能力。旅客体验作为机场重要关注点,涉及到达机场、办理值机、办理行李托运、安检、候机、中转、行李提取等各个环节,如何为旅客提供端到端便捷、贴心、愉悦的出行体验也是智慧机场建设中的重点。

此次发布的华为智慧机场2.0解决方案,基于数字化协作、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新 ICT 技术,重构机场的信息流,不仅在智慧机场的运营安全保障、机场移动化、运行效率、面向旅客及企业的服务质量等方面将带来显著效益,并且从候机楼安全,机坪作业到旅客体验进行机场业务全场景设计,贯穿机场航班流、旅客流的各个环节,华为智慧机场2.0解决方案通过全面态势感知、先进的安全功能和智能化的协同运行为旅客提供最具体验的机场服务。

运行可视化”让机场更加高效可视

机场运行效率关系到自身效益和服务水平,华为智慧机场2.0解决方案助力机场实现智能机位分配、智慧导航灯和可视化地勤,提升运行效率,降低航班周转时间。以智能机位分配为例,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分配停机位,提升廊桥机位利用率,靠桥旅客率提升10%,将帮助乘客节省2300个小时/天。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导航方案,解决了传统导航灯无法实时监测和控制的问题,每年节约人工巡检成本1万小时*人以上,同时可以实现灯光导航,提高飞行器的跑滑效率和安全性。采用LTE和ICP技术的可视化地勤解决方案,实现3公里远距离的无线覆盖,一网一终端承载语音、数据和视频业务,地勤车辆实时监控,速度位置信息可视,使航班保障全流程可视,风险可控。

“安全可视化”:让机场更加精准智能

华为智慧机场2.0解决方案为机场量身打造全景视频监控、智能边界防护,实现机场安全可视。通过4K智能摄像终端,无源光网络快捷回传视频,在AOC可以轻松监控航班的起降全过程并自动追踪,实现无死角的超高清监控。通过物联网和智能视频监控联动,传感器触发的异常会经过智能视频监控自动分析,过滤掉无效的告警信息,误报率从99%降低到10%以内,从而实现从技防到智防。

“服务可视化”:为旅客带来全流程便捷品质

华为智慧机场服务可视化解决方案通过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生物识别等技术,协助机场打造极致的旅客服务体验。基于智能视频监控的人脸识别技术,在安检和登机时, 旅客可以“刷脸”快速通过,在航显屏可以自动显示该旅客的航班信息和登机口导航图;物联网技术的引入,在行李托运、运输、提取全过程,可以实时查看行李状态和位置,防止行李丢失;Wi-Fi室内定位技术的引入,可以协助机场运营方快速统计旅客流量,实时调整安检通道开放状态,以便让旅客能快速通过安检。

华为企业BG交通系统部总裁刘仲恒表示:“华为从云管端三个层面,为机场提供端到端的ICT解决方案,提高机场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安全性,提升旅客的切身体验,这正是华为与客户和合作伙伴同力打造全联接、智能化、人性化的智慧机场的价值所在。面向华为将持续创新,并重点构建以云计算、移动互联、物联网和大数据为核心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助力客户实现数字化转型,建设面向未来的智慧机场。”

华为致力于成为航空业数字化转型的最佳合作伙伴,已经为全球50多个机场、航空公司和空管部门提供了ICT服务,包括全球范围内超过15个年客流量在3000万人次以上的机场。华为愿与机场和航空行业的客户和合作伙伴一起,相互信赖,合作共赢,用创新改变未来。

国际消费电子信息及通信博览会CEBIT 2018于6月12日至15日在德国汉诺威展览中心举行,华为携手合作伙伴和客户展示诸多全新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共谱数字世界交响曲。会上,华为将在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和SDN等领域开展活动,分享最佳实践,这些技术都在当今数字化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

2023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

北京展会2023年时间表如下:

2023第二十三届北京石油天然气管道与储运技术装备展览会举办时间:2023年05月31日-06月02日,举办展馆是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2023第19届北京国际食品餐饮博览会,举办时间是2023年05月31日-06月02,举办展馆是中国国际展览中心老馆。

2023第33届中国(北京)国际墙纸墙布窗帘暨家居软装饰展览会举办时间:2023年03月26日-28日,举办城市是北京市,举办展馆是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2023第十二届北京国际汽车制造业博览会举办时间:2023年06月07日-09日,举办展馆是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去北京展会注意事项:

参加北京展会之前,我们是需要购买你所参加展会的门票,而目前最可行的就是到网站上购买,千万不要相信一些黄牛的便宜票。参加展会最重要的就是要带好照相机,因为展会上有许多值得纪念的场景,要拍照留念。

由于逛展会的时间比较长,虽然展区内也可以吃饭,但是价格比较贵,所以最好可以自己带好食物,不过不要吃一些味道很大的食物由于展内的人数较多,而且鱼龙混杂,所以我们一定要照看好自己的物品安全,就比如照相机。

第十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

4月8日至10日,亚洲规模最大的电子信息综合性博览会——第四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在广东深圳举办,来自海内外超过1700家企业参展,发布的新产品、新技术超过3000件,产业发展风向标作用更加凸显。电子信息产业是全球发展最迅速、创新最活跃、带动力最强、渗透性最广的产业之一。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去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以上企业的总产值为15.4万亿元,同比增长10.4%,展现出广阔的发展空间。

智能装备打造智慧生态

作为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唯一国家级展示平台,本届博览会以“创新·智能·融合”为主题,集中展示了智能硬件、可穿戴设备、云计算、大数据等电子信息全产业链的发展成果。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怀进鹏在博览会开幕式上表示,创新是IT产业的基因,融合是IT产业发展的基础,智能是IT产业永恒追求的目标。我们衷心期待通过博览会展示新成果,交流新思想,通过创造、创新、融合、跨界,创造智能的时代,创造中国信息产业发展新的辉煌。

当前,随着全球科技变革和产业革命的即将到来和相应的交汇,特别是随着《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 ”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正迎来新一轮的大发展。而能否有效把握智能机遇,则是实现产业跃升的关键。

在本次展会上,海信、华为、海尔、TCL等众多企业均展示了智能化转型升级的成果,不仅推出了智能电视、智能手机、智能空调等众多智能终端产品,并且着力推进智能制造、积极实施智慧家庭战略、打造智慧生态圈。面对一浪高过一浪的智能热潮,上游企业也加快了创新步伐。智慧家庭芯片企业联发科技携全球首款配备Tri-Cluster架构及十核处理器的系统单芯片解决方案“联发科技曦力X20”亮相展会;紫光展锐携展讯SC9860以及锐迪科Riot物联网平台等产品助力智慧城市建设。

机器人赚足眼球

本届博览会最大的亮点当属机器人。上百家机器人企业展示了最新的机器人产品和技术,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观看。

在优必选展区,壮观的人形机器人方阵随着音乐起舞,曾亮相春晚的阿尔法机器人灵巧地做出各种高难度舞蹈动作,引来了观众阵阵喝彩声。“阿尔法机器人很受宠爱,3000多份资料一天之内就发完了。”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优必选最新推出的阿尔法升级版机器人,不仅四肢更发达,能允许用户自定义机器人各种动作,而且拥有智能大脑,还具有语音聊天、语音指令、同声传译等功能。

中智科创展出的安保服务机器人也大出风头。憨态可掬的人形安保服务机器人则集成能够实现音视频对讲、室内无线导航、人机交互、人脸识别等多项功能。“安保服务机器人是个多面手,既能客服导览,又能负责安保,很受用户欢迎。”一位工作人员表示,现场展示的是他们开发的第四代产品,在银行、商业中心、社区、政务中心都能派上用场。

“2015年全球智能机器人市场规模约270亿美元,预计十年后将达到约670亿美元。”怀进鹏表示,无论制造业的数字车间、数字工厂的建设,还是面向物流、医疗等诸多领域的发展,智能机器人都将有广阔空间。

人工智能前景无限

让机器具备像人类一样的智慧,是人类最伟大的梦想之一。而包括智能机器人在内的智能信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撑。

在博览会上,国内人工智能领军企业科大讯飞展示了智能语音核心技术成果。“讯飞听见智能会议系统”将业界领先的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多种会议场景,能够实现实时把语音转换成文字,识别准确率达95%左右。记者通过实际体验发现,“讯飞听见”不仅能让与会者实现所听即所见,而且内容准确度比速记员也高人一筹。

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表示,2014年,科大讯飞推出了“讯飞超脑计划”,目标就是要实现全球第一个中文认知智能计算引擎,让各类智能终端实现从“能听会说”到“能理解会思考”。作为“讯飞超脑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大讯飞正在牵头开展科技部863重大专项——类人答题机器人项目,未来要让机器人参加高考,并且可考上一本。

“无论从人才储备还是市场应用看,人工智能确实是我们国家和企业能够领先世界一个很重要的机会点。”北京云知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黄伟表示,云知声专注于物联网人工智能服务,在语音技术、知识计算、大数据分析等领域建立了核心技术体系,现已成为中国人工智能行业成长最快的创业公司之一。

面对前所未有的产业发展机遇,本次博览会举办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论坛上,科大讯飞、华为、京东、TCL、美的、优必选科技、奥飞动漫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行业知名企业共同发表了《人工智能深圳宣言》。该宣言提出,探索政、产、学、研、用合作机制,推动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制定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标准,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协同发展;打造共性支撑平台,构建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引导形成符合人类发展的价值观。记者 周 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