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任何一本《英汉词典》都可看到,英文中的crystal(法文、西班牙文等则作cristal)一词同时有两解:一是“无色透明的矿物;水晶”;一为“晶质玻璃,水晶玻璃”。也就是说,在诸多欧洲语言中,“天然水晶”与“水晶玻璃”是同一个词汇。据记载,早在15世纪,义大利威尼斯穆拉诺岛上的玻璃工匠发明了一种澄澈晶莹的无色透明玻璃,效果类似天然水晶,这种透明玻璃得名为“cristallo”——正是移用了义大利语中的“水晶”一词。此后,欧洲多种语言中都沿用了这个叫法,于是“高档无色透明玻璃”就与“水晶”分享著同一个词称。crystal(cristallo、cristal)既指天然水晶又指人造玻璃,翻译到中文以后,就不免容易引起混淆和误会。比如欧美小说中常提到“水晶灯”(crystallamp),其实都是指水晶玻璃制的高级灯具。在欧洲几种主要语言的日常使用里,约定俗成的,crystal(cristallo、cristal)一词主要就是指“水晶玻璃”,为了防止混淆,英文还特别衍生出rockcrystal——“矿物水晶”这一词称,用以指天然水晶。当欧洲人说某某物为“crystal”制品的时候,根据语境,大抵都能意会其材料为优质的透明玻璃。 欧洲近代历史上,波希米亚一地曾经以盛产高档玻璃器皿闻名,而该地后来并入了今天的捷克。 根据历史传诉,以前的玻璃是在埃及发现的,而古埃及人把玻璃珠烧制成美观的装饰品,后来因贸易交流的关系而传入了古希腊和罗马帝国.这时玻璃才开始在欧洲萌芽发展出其特殊的多用途,当时最美最豪华的玻璃制品是在水都-威尼斯-制造的。 而大约在9世纪前后才随天主教传入波西米亚,当时并没有工厂制造玻璃制品,都是由农民或传教士自己在家手工制造日常用品自格使用,到了13世纪之后,捷克与欧洲国家贸易交流更广,造成了来自威尼斯和巴黎的许多玻璃工匠及艺术家到波西米亚定居,更带来了更繁复的制造技术,并开始精钻研雕玻璃的细腻雕刻手法,让波西米亚玻璃玻璃改变了日常用品的实用性,而进入了美轮美奂的装饰品领域。 到了17世纪波西米亚玻璃,开始琢磨研发出像钻石般,迷人耀眼的光彩水晶制品,其鸮]有很讲究的烧制技术和依其特性的特定角度切割,让其玻璃制品会在不同的光线下,在不同的表惜W,产生反复的折射及透射力的光彩与迷人折射光。 还有就是波西米亚玻璃是矿石在加温过程中加入含钙物质,在高温燃烧后产生的碳酸钙让玻璃的透明度大大的提升,因而产生像天然钻石般的灿烂耀眼光芒,而名扬世界。 因捷克波西米亚水晶在1935年的布鲁塞尔和1937年的巴黎-万国博览会-中荣获多项最高艺术奖、名誉奖、金奖.所以波希米亚水晶绝非浪得虚名,而是实至名归人类相信自石器时代即已使用天然的火山玻璃。古埃及在公元前二千年左右已有记载使用玻璃作器皿。西元前200年,巴比伦发明了玻璃吹管制玻璃的方法,接着这个方法传入罗马,欧洲在公元一世纪左右罗马的波特兰瓶即是玻璃浮雕作品。到了十一世纪,德国发明制造平面玻璃的技术。先把玻璃吹成球状,然后造成圆筒型。在玻璃仍热时切开,然后摊平。这种技术在十三世纪的威尼斯得到了进一步改良。十四世纪欧洲的玻璃制造中心是威尼斯,很多以玻璃造成的餐具、器皿等都是由威尼斯制作。日后欧洲很多玻璃工匠都是师承威尼斯。1827年发明的玻璃压印机器,开展了大规模生产廉价玻璃器具的道路。 玻璃上有时会以酸或其他腐蚀物料刻上艺术图案。传统的造法是在吹或铸玻璃的时候由工匠刻作。后来在1920年发明了可以在模具上加上雕刻的办法,亦可以使用不同颜色的玻璃,于是在1930年以后,大量生产的廉价玻璃器具逐渐出现。 中国在西周时亦已开始制造玻璃。在西周时期的古墓中曾发现玻璃管、玻璃珠等物品。南北朝以前,中文多以琉璃称以火烧成,玻璃质透明物。宋时则开始称之为玻璃。到明清时,习惯以琉璃称呼低温烧成,不透明的陶瓷。很多当时的「琉璃」严格上来说,并不属于现代所说的「玻璃」。 1676年英国人Gee Ravenscroft发现水晶。发育良好的石英单晶为六方锥体,所以通常为块状或粒状 *** 体,纯净透明的石英晶称水晶,一般为白,灰白,乳白色,含杂质时呈现紫、红、烟、茶等色,晶面玻璃光泽,断口或 *** 体,油脂光泽,无劈开断口,贝壳状,硬度7,比重2.65。 水晶与玻璃的主要区别在于:玻璃含氧化铝的比例达到了24%以上、折射度达到1.545的话,就可以称之为水晶。 取自"zh. *** /w/index?title=水晶&variant=zh-"

中国水晶玻璃博览会

中国博览会排名

中国一共成功举办九次世博会。

1.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

2.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

3.2006年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

4.2010年台北国际花卉博览会

5.2011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

6.2013年锦州世界园林博览会(首届世界园林博览会)

7.2014年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

8.2016年唐山世界园艺博览会

9.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

扩展资料:

2010上海世博会简介:世博会将是上海城市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上海作为以城市为主题的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举办城市,有着特殊的意义。上海在筹备世博会的过程中,必然会建造更多的优秀建筑,创建面向未来的住宅区,丰富城市发展的理念,完善并提升城市功能,创造城市未来发展的模式,推动中国城市化进程。

本届世博会设立了1亿美元的专项基金,用于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参展便利,这也是历届世博会的最高纪录。

本届世博会首次以“城市”为主题,这在世博会159年历史上前所未有。这一主题凸显了人类社会已经迈入了一个重要的时代,就是城市时代。这一时代仅仅历经了两百年时间——1800年,全球只有2%的城镇化率;1900年,上升到13%;

2007年,67亿地球村民中已有一半以上居住在城市。城市,如何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如何在展现希望的让人们有因应挑战的信心,本届世博会提出这一个主题,是契合时代发展的一种表现。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世界博览会

中国贸易博览会

是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一年一次,会期6天。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China International Import Expo,缩写:CIIE),简称“进口博览会” “进博会”等,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承办,为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

2023年11月5日至10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活动内容

第六届进博会将由国家综合展、企业商业展、虹桥论坛、专业配套活动和人文交流活动等板块组成。国家综合展将广泛邀请有意愿的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通过介绍其发展成就、优势产业、文化旅游、代表性企业等精彩内容展示国家综合形象,并设置主宾国。

企业商业展为境外企业的产品、技术与服务进入中国市场、满足中国国内需要搭建国际平台,包括技术装备、消费品、食品及农产品、汽车、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服务贸易六大展区。

虹桥论坛正积极推进主题议题设计,将邀请各国政要、国际组织负责人、重量级官产学研界嘉宾等,围绕全球前沿热点话题开展对话交流,为世界经济找准航向提出“虹桥智慧”和“虹桥主张”。

专业配套活动和人文交流活动方面,将支持各国、国际组织以及行业商协会、企业等,发挥各自优势,举办对接签约、产品展示、人文展示、文化交流等各类配套活动,推动经贸人文融合互促。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