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标准展位(3米 x 3米)按优惠价¥6800元/个。 收款单位:各展区组展单位 租用有关展具或要求展馆提供相关服务项目收费标准 一、常规服务项目收费标准 项目单位 价格 备注 施工管理费 元/M2/展期 28.00 按展位净面积计费,提供特装展位日常地毯吸尘、保洁服务( 不含特装施工完工后的初次清洁) 空调费 元/M2/8小时 2.50 按展厅面积计费,此为暂定价格 延时服务费 (加班费) 元/M2/3小时 16.00 按净面积计费,每展厅起点面积为100M2, 以3小时为计费时段,不足3小时按3小时计, 晚上11时后加倍计费。 元/M2/3小时 8.00 按毛面积计费,只适用于整展厅加班,以3小时为计费时段, 不足3小时按3小时计, 晚上11时后加倍计费。 二、展位搭建收费标准 展位规格 收费标准 6平方米展位 440.00元/个/展期 9平方米展位 500.00元/个/展期 12平方米展位 560.00元/个/展期 注:展位基本配置为3面围板、1张铝合金方台、2张折椅、 2支光管、1个纸屑篓、1条中英文楣板文字 三、展具增加、拆搭项目收费标准 项目 规格(CM) 单位 收费标准 备注 装拆楣板 付 100元 只拆不装楣板 付 50元 装门100X240 个 100元/一展期 带门锁 拆展板 100X240 块 30元 合同规定的展览会进场前不计费用 装展板 100X240 块 30元 拆展柜 100X240 个 80元 同上 四、铺设地毯收费标准 项目 规格(CM) 单位 收费标准 备注 铺A类地毯 M2 25元/一展期 现场价为30元/一展期 铺B类地毯 M2 18元/一展期 现场价为20元/一展期 自铺地毯 管理费 M2 2.00元/展期 乙方或参展商雇请甲方以外其它施工单位铺设标准展位及公共区域地 毯 铺开幕式地毯 200X1000 卷 150元/一次性 地毯清洁服务费 M2 5.00元/次 五、文字制作收费标准 规格(CM) 中文字单价 英文字单价 备注 10X10以内 2元 1.5元 1、自来图案、商标、书法等视为指定制作,扫描输入费80元/ 件,电脑处理、修饰变形价格另计。 2、电脑刻字贴工费按制作成本30%计收, 少于20元按20元计收。 3、加急按50%加收,(展览会进场后办理视为加急) 4、本表收费标准均按展期收费。 10X10以外 0.02元/CM2 0.015元/CM2 指定制作10X10以内 10元 10元 指定制作20X20以内 15元 15元 指定制作30X30以内 20元 20元 指定制作40X40以内 30元 30元 指定制作40X40以外 按室内横额计收 室内横额(0.7X10M以内) 800元/条 室内挂横额人工费 200元/条 楣板文字 50元/单条 50元/单条 楣板文字 中英文70元/单条 裱底 楣板 20元/单条 非指定制作 50元/M2 指定制作 100元/M2 六、租用展具收费标准 项目规格 (CM) 单位价格(元) 备注 精品陈列柜 个 1000 含楣板、灯具、电费,基本固定位置摆放,移位拆装费100元/个 玻璃饰柜 97X50X217 个 350 仅限于标摊租用,合同约定进场时间前申报 玻璃展柜 100X50X250 个 250 一个展期 展柜100X50X250 个 215 展台100X50X30 个 115 报到台 100X50X100 个 180 地柜100X50X75 个 130 高低展柜 100X50X75/30 个 215 前言牌 100X250 个 130 搁板100X30 块 30 网片100X150 块 50 挂钩个 1.00 备注1、展览会进场后申请加收20%的附加费. 2、甲方可另承接开幕式背板、灯箱架、天花架、 异性铝材等特装工程,如有需要请联系展会服务部展览工程科( 电话:26081504,传真:86683036) 七、租用家具收费标准 项目 规格(CM) 单位 单价(元) 备注 铝合金方台 68X68X78 张 100.00 铝合金咨询台 95X45X76 张 100.00 酒吧椅 张 80.00 沙发 一长两短 套 250.00 不锈钢衣架 个 100.00 另收押金200元/个 折椅 张 15.00 八、展馆安装及使用水电设备收费标准 (一)特装展位:按用电电箱规格计收用电费用 单位:人民币元/展期 电箱规格 电费价格 备注 6A/220V(1.3KW) 200元 1、特装展位用电,必须使用?shy; 有关部门检验合格的带空气开关及漏电开关的电箱,方可供电。 本表已列明甲方可提供电箱规格及价格。 2、出于用电安全考虑,展商?shy;则上需租用展馆电箱。 3、如用电功率无法按左表套算,可按140元/ KW的收费标准计算。 10A/220V(2.2KW) 400元 16A/220V(3.5KW) 490元 6A/380V(3KW) 420元 10A/380V(5KW) 700元 16A/380V(8KW) 1,120元 20A/380V(10KW) 1,400元 25A/380V(13KW) 1,820元 32A/380V(16KW) 2,240元 40A/380V(20KW) 2,800元 50A/380V(25KW) 3,500元 63A/380V(30KW) 4,200元 100A/380V(50KW) 7,000元 150A/380V(75KW) 10,500元 200A/380V(100KW) 14,000元 250A/380V(125KW) 17,500元 租用6A、10A、16A/220V电箱 个 250.00 1、如该电器设备需提供24小时不间断电源,则三倍计收电费; 2、电箱包10米电缆,超出部分的电缆:32A以下按20元/ 米收费,40A及以上的电缆价格面议。 3、租用的电箱到展位所在展馆配电箱的接线工作由甲方电工负责; 另收租电箱押金800元/个。 租用6A、10A、16A、20A、25A、32A/ 380V电箱 个 250.00 租用40A 、50A、63A/380V电箱 个 350.00 租用100A、150A、200A/380V电箱 个 450.00 租用300A及以上380V电箱 个 700.00 (二)标准展位:电气设备收费标准 类别 单位 价格(元) 说明 租用灯具 盏 80.00 100W以内,甲方电工包安装 加3A插座 个 100.00 限500W以内用电量,不得用于展位照明及装饰灯具照明, 每天使用8小时。 自带750W以内冰箱电费 台 200.00 不含开馆时间以外的电工加班费, 甲方提供展期内24小时供电到展位, 乙方须在进场前10天向消防部门申报,?shy; 消防部门批准后方可使用。 注:标准展位如有大功率用电设备,可按表(一) 特装展位用电标准申报。 (三)电器设备收费标准(适用于所有展位) 录像机 台/展期 160.00 另收押金1500元/台 25寸电视机 台/展期 280.00 另收押金2000元/台 录像机 台/节 40.00 1、4小时为一节,不足一节按一节计算。 2、使用音响设备由甲方派专人现场管理。 3、现场广播系统可免费播放使用展场注意事项、开馆及闭馆音乐、 乙方的撤场通知,使用现场广播系统必须按规定交费, 不足一天按一天计算。 25寸电视机 台/节 70.00 投影屏幕 件/节 150.00 多媒体投影机 台/节 1600.00 胶片投影机 台/节 500.00 麦克风 支/节 150.00 现场广播系统 天 800.00 注:1、由甲方安装部分, 乙方在展览会进场前提供展览用电资料的,按上表标准收费; 展览会进场后的灯具、插座、电箱安装申报加收50%的附加费; 灯具、插座的临时拆除或改装按每个50元收取手续费。 2、 展位配置的插座及租用的插座均不能作为展位照明灯具及装饰灯具的 电源,只限于用电负荷不超过规定限度内之电视机、 录像机及其它电器的现场宣传及演示; 超过以上用电负荷的必须申报安装配电箱,否则甲方有权切断电源, 租金不予退还。 3、参展商使用插座时超出此表限定的用电量,?shy; 甲方电工发现,立即取消用电资格,租金不予退还。 4、露天广场租用电箱,增加80%的附加费。 (四)展览会用水收费标准 水管规格 每米单价(元) 全展期水费(元) 备注 DN15 25 200 包安装 DN20 30 450 同上 DN25 37 700 同上 DN40 53 1800 同上 DN50 68 2700 同上 注:此表为展览会进场前乙方提供展览用水资料的计费标准, 展览会进场后的申报部分加收50%的附加费。 九、外围布置管理费 项目单位价格备注 喷水池 元/4小时 2000.00 拱门管理费 元/座/天 100.00 平时展览用,自行制作,无广告内容半价, 具体位置需服从甲方的安排 空飘管理费 元/条/展期 100.00 租用广场旗杆 元/杆/展期 80.00 条幅管理费 元/条/展期 80.00 注:露天广场的空飘汽球、充气拱门须同时报消防部门、 气象部门及城管部门审批,?shy;批准后方可安排, 否则一切后果由乙方承担。 十、展馆内广告管理费50元/M2(可见面) 注:面积按展馆内公共通道上横幅、展板、展台等可视面积计算。 十一、人员服务收费标准 项目价格 ?shy;译(中英文) 250-400元/人/天(8小时) ?shy;译(少数语种) 420-600元/人/天(8小时) 清洁工、服务员 60元/人/天(8小时) 技术工人 210元/人/天(8小时) 保安人员 70元/人/天(8小时) 十二、使用电话及宽带端口收费标准 项目价格 租用电话线 600元/条/展期 开通国际长途押金 2000元/条/展期 电话机押金 500元/部 宽带上网端口 400元/端口/展期 注: 1、租用电话应于展览会进场前20天提出申请, 如于展览会进场前10天申请,价格加收20%; 如于展览会进场后申请,租金加收50%。 2、已预定的电话不得取消。 3、 乙方应于展览会进场前以现金支付所有通话费押金及电话机押金, 展览期间的长途通话费按实际通话费结算,多退少补。 1、请妥善保管使用的电话机,如遗失或损坏, 将不予退还电话机押金。 十三、使用电子屏幕的收费标准(尺寸:5.76 X 3.2M) 1、播放展会指示性信息,免费使用。 2、播放商业性广告信息, 每个电子屏幕每则广告人民币1000元/展期。具体使用标准下: ①每则广告限时60秒,展会开展期间每天滚动播放, 具体播放次数将视当天播放内容多少而定。 ②超过60秒的广告,则以两则广告计算,其余以此类推。 ③为了保证申请单位/公司广告的播放次数, 每个展厅每个展期最多接受五个单位/公司的申请(主办、 承办单位、展馆播放的展会指示性信息除外), 将以申请的前后顺序为依据。

中国刻字博览会

中国刻字艺术介绍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中国汉字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开始以图画记事,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成了当今的文字,又因祖先发明了用毛笔书写,便产生了书法,古往今来,均以毛笔书写汉字为主,至于其他书写形式,如硬笔、指书等,其书写规律与毛笔书写规律相比,并非迥然不同,而是基本相通。基于索本求源(指甲骨文之后),这里重点介绍毛笔书写汉字的规律。只要我们对书法有了“狭义”的理解,那么对领会“广义的书法”也会大有裨益。从狭义讲,书法是指用毛笔书写汉字的方法和规律。包括执笔、运笔、点画、结构、布局(分布、行次、章法)等内容。执笔指实掌虚,五指齐力;运笔中锋铺毫;点画意到笔随,润峭相同;结构以字立形,相安呼应;分布错综复杂,疏密得宜,虚实相生,全章贯气;款识字古款今,字大款小,宁高勿低等。从广义讲,书法是指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换言之,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书法己不仅仅限于使用毛笔和书写汉字,其内涵己大大增加。从使用工具上讲,仅笔这一项就五花八门,毛笔、硬笔、电脑仪器、喷枪烙具等种类繁多。颜料也不单是使用黑墨块,墨汁、粘合剂、化学剂、喷漆釉彩等五彩缤纷,无奇不有。过去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其涵义也大有扩展,品种之多,不胜枚举;从执笔方式上看,有的用手执笔,有的用脚执笔,就是用其他器官执笔的也不乏其人,甚至有的人写字根本就不用笔,如“指书”“挤漏书”等;从书写文种上说,并非汉字一种,有的少数民族文字也登上了书法艺坛,蒙文就是一例;从书体和章法上看,除了正宗的传统书派以外,在我国又出现了"曲直(线)相同、动静结合的“意向”派,即所谓现代书法。它是在传统书法基础上,加以创新,突出"变"字,融诗书画为一体,力求形式和内容统一,使作品成为“意美、音美、形美”的三美佳作。在日本不少书家摒弃文字的语言性,树立文字的“形象性”,出现了“墨象”派,以用笔的轻重和徐疾、笔锋的开合及落笔位置的变化等,写出各种形象的文字。这一书派,虽突出“意象”,其字赏之也新颖,但汉字并非都是“形象”字,因此步履艰难,发展受到限制。所有这些(当然不仅是这些),可以看出书法和其他事物一样,也是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着。这一点必须引起书法界人士的高度重视。【书法的起源】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采。汉字在漫长的演变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方面起著思想交流、文化继承等重要的社会作用, 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 近代经过考证,关於中国文字起源,一般认为在距今约5000、6000年左右中国黄河中游的“仰绍文化时期”,已经创造了文字。仰绍文化因1921年首先在河南绳汕仰韶村发现而得名的。近40余年,又陆续有许多发现。 世界上各民族的文字,概括起来有三大类型,即表形文字;表意文字;表音文字。汉字则是典型的在表形文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表意文字。 象形的造字方法即是把实物画出来。不过画图更趋於简单化、抽象化,成为突出实物特点的一种符号,代表一定的意义,有一定的读音…… 我们的汉字,从图画、符号到创造、定型,由古文大篆到小篆,由篆而隶、楷、行、草,各 种形体逐渐形成。在书写应用汉字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世界各民族文字中独一的、可以独立门类的书法艺术。 【史前至夏--混沌萌生的书法】中国的书法艺术来开始于汉字的产生阶段,“声不能传於异地,留于异时,于是乎文字生。 文字者,所以为意与声之迹。”产生了文字。书法艺术的第一批作品不是文字,而是一些刻画符号--象形文字或图画文字。 汉字的刻画符号,首先出现在陶器上。最初的刻画符号只表示一个大概的混沌的概念,没有确切的含义。 距今八千多年前,黄河流域出现了磁山、斐李岗文化,在斐李岗出土的手制陶瓷上,有较多的符号,这种符号,是先民们的交际功能、记事功能与图案装饰功能的混沌结合,这些虽不是真正的汉字,但确是汉字的雏形。 紧接著距今约六千年前的仰绍文化的半坡遗址,出土了有一些类似文字的简单刻画的彩陶。这些符号已区别於花纹图案,把汉文字的发展又向前推进了一步。这可以说是中国文字的起源。 接著有二里头文化和二里岗文化。二里头文化考古发掘中发现有刻画记号的陶片,其记号共有二十四种,有的类似殷墟甲骨文字,都是单个独立的字。二里岗文化已发现有文字制度。这里曾发现过三个有字的骨头,两件各一个字,一件十个字,似为练习刻字而刻。这使得文明向前又迈进了一大步。 原始文字的起源,是一种模仿的本能,用於形象某个具体事物。它尽管简单而又混沌,但它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情趣。这种简单的文字因此可以称之为史前的书法。 【商至西汉--浑然入序的书法】从夏商周,经过春秋战国,到秦汉王朝,二千多年的历史地发展也带动了书法艺术地发展。 这个时期内各种书法体相续出现,有甲骨文、金文、石刻文、简帛朱墨手迹等,其中篆书、隶书 、草书、楷书等字体在数百种杂体的筛选淘汰中定型,书法艺术开始了有序发展。 【各种书法体简介】1:甲骨文 古汉字一种书体的名称,也是现存中国最古的文字。刻在甲骨上,先用于卜辞(殷代人用龟甲、兽骨占卜。占卜后把占卜时期、占卜者的名字、所占卜的事情用刀刻在卜兆的旁边,有的还 把过若干日后的吉凶应验也刻上去。学者称这种记录为卜辞),是对未来事情结果的占卜,盛于殷商。甲骨文发现於1889年,是殷商晚期王室占卜时的记录,发现于河南省安阳小屯村一带,距今已 3000多年。甲骨文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第一块瑰宝,其笔法已有粗细、轻重、疾徐的变化,下笔轻而疾,行笔粗而重,收笔快而捷,具有一定的节奏感。笔画转折处方圆皆有,方者动峭,圆者柔润。其线条比陶文更为和谐流畅,为中国书法特有的线的艺术奠定了基调和韵律。甲骨文结体长方,奠定汉字的字型。甲骨文的结体随体异形,任其自然。其章法大小不一,方圆多异,长扁随形,错落多姿而又和谐统一。后人所谓参差错落、穿插避让、朝揖呼应、天覆地载等汉字书写原则,在甲骨文上已经大体具备。 2:金文 古汉字一种书体的名称。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铜器上铭文字体的总称。兴盛于周代。 金文为中国书法史上的又一丰碑。依附於青铜器,铸鼎意在“使民知神奸”故是一种宗教祭祀的礼器。金文也被称为钟鼎文,器文,古金文。和青铜器一起铸成的铭文线条较之於甲骨文更为粗壮有力,文字的象形意味也更为浓重,最早的金文见於商代中期出土的青铜器上, 资料虽不多,年代都比殷墟甲骨文早。周代是金文的黄金时代,出土铭文最多。 此时期主要作品有:《利簋》《天亡簋》《大盂鼎》《墙盘》《散氏盘》《虢季子白盘》。尤以《司母戊鼎》《散氏盘》《毛公鼎》最为著名,艺术成就也最高。 3:石刻文 石刻文产生于周代,兴盛于秦代。东周时期秦国刻石文字。在10块花岗岩质的鼓形石上,各 刻四言诗一首,内容歌咏秦国君狩猎情况,故又称猎碣。传说中的最早的石刻是夏朝时的《嵝碑》,刻诗文体格调与《诗经》大小雅相近。字体近于《说文解字》所载籀文,历来对其书法评价甚高 。主要作品有:《石鼓文》《绎山石刻》《泰山石刻》《琅琊石刻》《会稽石刻》等。 4:简帛墨迹 书法艺术最重真迹,但秦汉以前的书法中的真迹,一般只有在简帛盟书中才能见到。古代的简册,以竹质为主,编简的绳用牛筋、丝线、麻绳。考古发现最早的简帛墨迹,有湖北云梦出土的秦简,山西侯马出土的战国盟书(盟书即写于石策或玉策上的文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战国帛书。中国书法经甲骨文、金文,至春秋战国时期,由於诸侯割据,因此殷商以来的文字,在诸侯各国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这一时期,书法的形态和技巧亦呈现了一种百家争鸣的局面。如北方的晋国的"蝌蚪文",吴、越、楚、蔡等国的"鸟书",笔画多加曲折和拖长尾。春秋战国时期的金文已不似西周金文那种浓厚的形态,替之以修长的体态,显示出一种圆润秀美,如《攻吴 王夫差鉴 》。这时期留存的大量墨迹,为简、帛、盟书等。 【开创先河的秦代书法】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文字差异很大,是发展经济文化的一大障碍。秦始皇统一国家后,臣相李斯主持统一全国文字,这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伟大功绩。 秦统一后的文字称为秦篆,又叫小篆,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础上删繁就简而来。著名书法家李斯主持整理出了小篆。《绎山石刻》《泰山石刻》《琅琊石刻》《会稽石刻》即为李斯所书。历代都有极高的评价。秦代是继承与创新的变革时期。《说文解字序》说:“秦书有八体,一曰 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书,八曰隶书。”基本概括了此时字体的面貌。由李斯秦之小篆,篆法苛刻,书写不便,於是隶书出现了。“隶书,篆之捷也”。其目的就是为了书写方便。到了西汉,隶书完成了由篆书到隶书的蜕变,结体由纵势变成横势,线条波磔更加明显。 隶书的出现是汉字书写的一大进步,是书法史上的一次革命,不但使汉字趋於方正楷模,而且在笔法上也突破了单一的中锋运笔,为以后各种书体流派奠定了基础。秦代除以上书法杰作外 ,尚有诏版、权量、瓦当、货币等文字,风格各异。秦代书法,在我国书法史上留下了辉煌灿烂的一页,气魄宏大,堪称开创先河。 【求度追韵--东汉至南北朝】两汉书法 两汉书法分为两大表现形式,一为主流系统的汉石刻;一为次流系统的瓦当玺印文和简帛盟书墨迹。“后汉以来,碑碣云起,”是汉隶成熟的标记。在摩崖石刻中(刻在山崖上的文字)尤 以《石门颂》等为最著名,书法家视为“神品”。于此同时蔡鲨的《嘉平石经》达到了恢复古隶 ,胎息楷则的要求。而碑刻是体现时代度与韵的最主要的艺术形式,中以《封龙山》、《西狭颂》、《孔宙》、《乙瑛》、《史晨》、《张迁》、《曹全》诸碑尤为后人称道仿效。可以说, 每碑各出一奇,莫有同者。北书雄丽,南书朴古,体现了“士”、“庶”阶层的不同美学追求。至於瓦当玺印、简帛盟书则体现了艺术性与实用性的联姻。 书法艺术的繁荣期,是从东汉开始的。东汉时期出现了专门的书法理论著作,最早的书法理论提出者是东西汉之交的扬雄。第一部书法理论专著是东汉时期崔瑗的《草书势》。 汉代书法家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汉隶书家,以蔡邕为代表。一类是草书家,以杜度、崔瑗、 张芝为代表,张芝被后人称之为“草圣”。 最能代表汉代书法特色的,莫过於是碑刻和简牍上的书法。东汉碑刻林立,这一时期的碑刻,以汉隶刻之,字型方正,法度谨严、波磔分明。此时隶书已登峰造极。 汉代创兴草书,草书的诞生,在书法艺术的发展史上有著重大意义。它标志著书法开始成为 一种能够高度自由的抒发情感,表现书法家个性的艺术。草书的最初阶段是草隶,到了东汉时期,草隶进一步发展,形成了章草,后由张芝创立了今草,即草书。 魏晋南北朝书法艺术 1:三国时期 三国时期,隶书开始由汉代的高峰地位降落衍变出楷书,楷书成为书法艺术的又一主体。楷书又名正书、真书,由钟繇所创。正是在三国时期,楷书进入刻石的历史。三国(魏)时期的 《荐季直表》。《宣示表》等成了雄视百代的珍品。 2:两晋时期 晋时,在生活处事上倡导“雅量”“品目”艺术上追求中和居淡之美,书法大家辈出,简牍为多二王(王羲之。王献之)妍放疏妙的艺术品味迎合了士大夫们的要求,人们愈发认识到,书写文字,还有一种审美价值。最能代表魏晋精神、在书法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书法家当属王羲之, 人称“书圣”。王羲之的行书《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其子王献之的《洛神赋》字法端劲,所创“破体”与“一笔书”为书法史一大贡献。加 以陆机、卫瑾、索靖、王导、谢安、 鉴亮、等书法世家之烘托,南派书法相当繁荣。南朝宋之羊欣、齐之王僧虔、梁之萧子云、陈之智永皆步其后尘。 两晋书法最盛时,主要表现在行书上,行书是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其代表作“三希”,即《伯远帖》《快雪时晴帖》《中秋帖》。 3:南北朝时期 南北朝时期,中国书法艺术进入北碑南帖时代。 北朝碑刻书法,以北魏、东魏最精,风格亦多资多彩。代表作有《张猛龙碑》《敬使君碑》。碑帖之中代表作有:《真草千子文》。北朝褒扬先世,显露家业,刻石为多,余如北碑南帖,北楷南行,北民南土,北雄南秀皆是基差异之处。 如论南北两派之代表作,则是南梁《 鹤铭》。北魏《郑文公碑》可谓南北双星,北派书写者多为庶人,书不具名,故书法时冠冕,被誉为“书中之圣”,北派王右军。 【求规隆法--隋唐五代】隋朝书法 隋结束南北朝的混乱局面,统一中国,和之后的唐都是较为安定的时期,南帖北碑之发展至隋而混合同流,正式完成楷书之形式,居书史承先启后之地位。隋楷上承两晋南北朝沿革。下开唐代规范的新局,隋有碑版遗世,多为真书,分四种风格: 1:平正淳和如丁道护的《启法寺碑》等 2:峻严方饬如《董美人墓志铭》等 3:深厚圆劲如《信行禅师 塔铭》等 4:秀朗细挺如《龙藏寺碑》等。 【书学鼎盛的唐代】 1:唐朝书法简介 唐代文化博大精深、辉煌灿烂,达到了中国封建文化的最高峰,可谓“书至初唐而极盛”。唐代墨迹流传至今者也比前代为多,大量碑版留下了宝贵的书法作品。整个唐代书法,对前代既有继承又有革新。楷书、行书、草书发展到唐代都跨入了一个新的境地,时代特点十分突出,对后代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以前任何一个时代。 唐初,国力强盛,书法从六朝遗法中蝉脱而出楷书大家以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欧阳通四家为书法主流。总特点结构严谨整洁,故后代论 书有“唐重间架”之说,一时尊为“翰墨之冠”延至盛唐歌舞升平,儒道结合,李邕变右军行法,独树一帜,张旭,怀素以颠狂醉态将草书表现形式推向极致,孙过庭草书则以儒雅见长,余如贺知章,李隆基亦力创真率夷旷,风骨丰丽之新境界。而颜真卿一出纳古法于新意之中,生新法于古意之外。董其昌谓唐人书取法,鲁公大备。到晚唐五代,国势转衰,沈传师。柳公权再变楷法。以瘦劲露骨自矜。进一步丰富了唐楷之法,到了五代,杨凝式兼采颜柳之长。上蒴二王,侧锋取态,铺毫著力,遂於离乱之际独饶承平之象,也为唐书之回光。五代之际,狂禅之风大炽,此亦影响到书坛,“狂禅书法”虽未在五代一显规模,然对宋代书法影响不小。 唐代书法艺术,可分初唐、中唐、晚唐三个时期。初唐以继承为主,尊重法度,刻意追求晋 代书法的劲美。中唐不断创新,极为昌盛。晚唐书艺亦有进展。 唐代最高学府有六种,即国子监、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其中书学,专门语养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是唐代的创举。历朝名家辈出,灿若繁星。如初唐的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中唐的颜真卿、柳公权等,都是书法大家。晚唐有王文秉的篆书,李鹗的楷书和杨凝式 的“二王颜柳”余韵。 隋唐五代书法可分为三个阶段 (1)隋至唐初 隋统一中国,将南北朝文化艺术相容包蓄,至唐初,政治昌盛,书法艺术逐渐从六朝的的遗法中蝉蜕出来,以一种新的姿态显现出来。唐初以楷书为主流,总特点是结构谨严整饬。 (2):盛唐、中唐阶段 盛唐时期书法,如当时的社会形态追求一种浪漫忘形的方式。如“颠张醉素”(张旭、怀素)之狂草,李邕之行书。到了中唐,楷书再度有新的突破。以颜真卿为代表为楷书奠定了标准,树立了楷模,形成为正统。至此中国书法文体已全部确定下来。 (3):晚唐五代阶段存唐遗风 西元九零七年,割据者朱全忠灭唐,建立后梁,由此历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称五代。由於国势衰弱和离乱,文化艺术亦呈下坡之势。书法艺术虽承唐末之余续,但因兵火战乱的影响, 形成了凋落衰败的总趋势。五代之际,在书法上值得称道的,当推杨凝式。他的书法在书道衰微的五代,可谓中流砥柱。另外还有李煜、彦修等有成就的书家。至此,唐代平正严谨的书风已告消歇,以后北宋"四家" 继之而起,又掀起了新的时代波澜。 【尚意宣情--宋至明中】宋朝的书法 宋朝书法尚意,此乃朱大倡理学所致,意之内涵,包含有四点:一重哲理性,二重书卷气, 三重风格化,四重意境表现,同时介导书法创作中个性化和独创性。这些在书法上有所体现, 如果说隋唐五代的尚法,是求“工”的体现,那么到期了宋代,书法开始以一种尚意抒情的新面 目出现在世人面前。这就是要墀书家除了具有“天然”“工夫”两个层次外,还需具有“学识”即“书卷气”,北宋四家一改唐楷面貌。直接晋帖行书遗风。 无认是天资既高的蔡襄和自出新意 的苏东坡,还是高视古人的黄庭坚和萧散奇险的米芾,都力图在表现自己的书法风貌的凸现出一种标新立异的姿态,使学问之气郁郁芊芊发於笔墨之间,并给人以一种新的审美意境,这在南宋的吴说.赵佶.陆游。范成大,朱熹,文天祥等书家中进一步得到延伸,然南宋书家的学问和笔墨功底已不能和北宋四家相比了。宋代书法家代表人物是苏、黄、米、蔡。 元代书法艺术 元初经济文化发展不大,书法总的情况是崇尚复古,宗法晋、唐而少创新。虽然在政治上元朝是异族统治,然而在文化上却被汉文化所同化,与宋不拘常法的意境追求不同,元朝之意表现为刻意求工的开式美的追求,所以苏轼标榜的是“我书意造本无法”,赵孟頫鼓吹的是“用笔千古不易”前者追求率意之意,后才强调有意之意。 元朝书坛的核心人物是赵孟頫 ,他所创立的楷书“赵体”与唐楷之欧体。颜体。柳体并称四体,成为后代规摹的主要书体,由于赵孟頫的书法思想绝对不逾越二王一步,他的书法对王派书法的精之处颇有独到的领悟,表现为“温润闲雅”“秀研飘逸”的风格面貌,这也和他信佛教。审美观趋向飘逸的超然之态获得一种精神解脱有一定联系。在元朝书坛也享有盛名的还有 鲜于枢,邓文原,虽然成就不及赵孟頫 ,然在书法风格上也有自己独到之处。他们主张书画同法,注重结字的体态。 纵观元代书法,元代书法的特徵是"尚古尊帖",其成就大者还在行草书方面。至於篆隶, 虽有几位名家,但并不怎么出色。这种以行、草书为主流的书法,发展到了清代才得到改变。有 元一代书风,仍沿宋习盛於帖学,宗唐宗晋,虽各有其妙,亦不能以一家之法立於书坛,较之文 学,绘画等艺术门类,尚显冷落无成得多。 明朝书法艺术 明朝书法的发展表现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明初 明初书法“一字万同”,“台阁体”盛行。沈度学粲兄弟推波助澜将工稳的小楷推向极致。“凡金版玉册,用之朝廷,藏秘府,颁属国,必命之书”,二沈书法被推为科举楷则。明初书法 家有擅行草书的刘基、工小楷的宋潦、精篆隶的宋遂和名满天下的章草名家朱克。和祝允明、文徽明、王宠"三子"。 2:第二阶段--明中 明中期吴中四家崛起,书法开始朝尚态方向发展。祝允明、文征明、唐寅、王宠四子依赵孟頫而上通晋唐,取法弥高;笔调亦绝代,这和当时思想观念的开拓解放有关,书法开始迈入倡导个性化的新境域。 3:第三阶段--明末 晚明书坛兴起一股批判思潮,书法上追求大尺幅,震荡的视觉效果,侧锋取势,横涂竖抹,满纸烟云,使书法原先的秩序开始瓦解;这些代表书家有张瑞图、黄道周、王铎、倪元瑞等。而 帖学殿军董其昌仍坚持传统立场。 【抒情扬理--明中至清】明末与清,美学主潮以抒情扬理为旗帜,追求个性与发扬理性互相结合,正统的古典美学与求异的的新型美学并盛。清代书法的总体倾向是尚质,同时分为帖学与碑学两大发展时期。 明末书坛的放浪笔墨,狂放不 。愤世疾俗的风气在清初进一步延伸,如朱傅山等人的作品仍表现出自我内在的生命和一种不可遇止的情绪表现。这一点在中期“扬州八怪”的身上又一次 复现。於此晚明的帖学统也同时进一步光大发扬,姜英,张照,刘墉,王文治,梁同书翁 方纲等人在刻意尊 传统的时候,力图表现出新面貌,或以淡墨书写,或改变章法结构等。但由於帖学长时期传承,未有很好地加以清理,认识,调整,某种积弊也日益加深,这就使帖学的颓势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正此时,金石出土日多,士大夫从热衷於尺牍转而从事金石考据之学,一时朝野内外,学碑才趋之若鹜,最后成为清朝书坛的发民主流,加之阮元,包世臣。康有为大力张扬,碑学作为一种 与帖学相抗衡的书学系统而存在。当时著名的书家如金农、邓石如、何绍基、赵之谦、吴昌硕、 张裕钊、康有为等纷纷用碑意写字作画,达到了尽性尽理。璀璨夺目的境地。可谓是中国书法文化的一在景观。帖学家们力图寻找质的愿望没有实现的话,那么这种愿望在碑学那里实现了。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诸体,书法一直散发著艺术的魅力。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以不同的风貌反映出时代的精神,艺术青春常在。浏览历代书法,“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追寻三千年书法发展的轨迹,我们清晰地看到他与 中国社会的法发展同步,强烈的反映出每个时代的精神风貌。 书法艺术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瑰宝,是中华文化的灿烂之花。书法艺术最典型的体现了东方艺术之美和东方文化的优秀,是我们民族永远值得自豪的艺术瑰宝。它具有世界上任何艺术都无与伦比的深厚群众基础和艺术特徵。 书法艺术愈加受到大家的青睐。 中国书法史的分期,从总的划分,可将唐代的颜真卿作为一个分界点,以前称作“书体沿革时期”,以后称作“风格流变时期”。书体沿革时期,书法的发展主要倾向为书体的沿革,书法家艺术风格的展现往往与书体相联。风格流变时期的书体已经具备,无须再创一种新的字体。於是书法家就提出“尚意”的主张,“书体”已经固定,而“意”是活的,这就进一步加强了作者的主体作用。

中国刻字第一人

历史上第一个发明毛笔的是蒙恬。蒙恬祖籍是战国末期齐国人,被秦国器重,是秦国大将,秦始皇很看重他。蒙恬从小就很聪明,而且也很努力。在他十岁那年,因为机缘巧合,发明了毛笔,解决了书写困难的问题,算是一位很厉害的神童了。 秦朝嬴政之前,我国历代写书都是在竹简上用刀刻字,特别费时费力,而且携带笨重。这个问题几千年都没人能解决,但是却在偶然间被10岁的蒙恬给解决了。

公元250年,蒙恬和家人一起在郊外游玩,蒙恬一边赏花草虫鸟,一边用弹弓打鸟,玩的不亦乐乎。后来,蒙恬打中了一只鸟,家人将鸟捡回来给蒙恬,蒙恬却发现鸟的嘴里有一根小草, 小草的一端有些毛须,摸上去毛绒绒的,十分好玩。好奇的蒙恬也学鸟将草放在嘴里。因为嘴里有唾液,所以毛须就黏成一团。蒙恬更加好奇了,将黏在一起的毛须试着在手上写字,没想到写出来的字特别清楚,还很好看。

蒙恬像发现了新世纪,特别兴奋,又弄了一些这样的草,回到家后,又用同样的方法将毛须黏在一起,然后蘸上锅灰,试着在竹简上写字,没想到速度特别快,而且还不累。草容易断,这是个问题,这可难不倒聪明的小蒙恬。他用山羊的毛代替草,将羊毛绑在木棍上写字,这下再也不担心毛会断的问题了。可是新的问题又来了,竹简上的字不容易保存,蒙恬会怎么解决了?不愧是神童,天资聪颖的蒙恬发现如果用丝绢代替竹简,那么字就不会掉了,而且字还很好看,并且带着也很方便。

其祖父蒙骜非常高兴,马上告诉了秦王子楚,秦王亲子看到蒙恬的示范后,很是兴奋,大大的赞赏了蒙恬,同时让他在此基础上改进。毛笔就这样被发明出来了,同时毛笔也被推广到全国各地,而蒙恬的名气也越来越大,每个国家都知道了他。